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99)
2023(5801)
2022(4833)
2021(4454)
2020(3531)
2019(8272)
2018(8406)
2017(14982)
2016(8429)
2015(9711)
2014(10195)
2013(9654)
2012(9099)
2011(8271)
2010(8714)
2009(7903)
2008(8355)
2007(7824)
2006(7242)
2005(6289)
作者
(25260)
(20733)
(20542)
(19694)
(13176)
(10041)
(9475)
(8074)
(7960)
(7819)
(7131)
(7065)
(6906)
(6550)
(6494)
(6484)
(6198)
(6076)
(5981)
(5913)
(5331)
(5146)
(5032)
(4901)
(4831)
(4801)
(4656)
(4615)
(4327)
(4208)
学科
(32266)
经济(32232)
管理(25868)
(18304)
(16065)
企业(16065)
方法(11870)
(10250)
中国(9884)
理论(9650)
环境(9637)
(9510)
业经(8692)
数学(8431)
地方(8251)
数学方法(8130)
(7990)
(7544)
教育(6729)
(6386)
(6227)
农业(6208)
生态(6080)
(5607)
教学(5533)
资源(5308)
(5208)
(4937)
银行(4928)
(4855)
机构
学院(121347)
大学(119286)
(42514)
管理(41858)
研究(41287)
经济(41079)
理学(34160)
理学院(33687)
管理学(32776)
管理学院(32565)
中国(32483)
(27653)
科学(26710)
(21880)
(21642)
(21014)
中心(19319)
(18596)
研究所(18556)
师范(18449)
北京(18086)
(17634)
(17633)
业大(16650)
财经(16256)
(16049)
技术(15975)
(14902)
(14456)
师范大学(14446)
基金
项目(72645)
研究(56830)
科学(55688)
基金(48404)
(41949)
国家(41544)
科学基金(35071)
社会(32861)
社会科(30783)
社会科学(30776)
(30128)
教育(27067)
编号(25262)
(25141)
基金项目(24776)
自然(21860)
成果(21601)
自然科(21176)
自然科学(21171)
自然科学基金(20735)
资助(20280)
课题(18949)
重点(17087)
(16148)
(15910)
(14979)
项目编号(14693)
(14544)
规划(14099)
(13997)
期刊
(57905)
经济(57905)
研究(38726)
中国(32340)
教育(23541)
(18557)
学报(17676)
管理(17073)
(16150)
科学(15990)
技术(13591)
大学(13463)
学学(11977)
农业(11000)
图书(9977)
业经(9773)
(9287)
金融(9287)
财经(7783)
职业(7739)
经济研究(7482)
书馆(7381)
图书馆(7381)
资源(6962)
(6863)
问题(6862)
(6308)
论坛(6308)
统计(6305)
(6189)
共检索到200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鲁成秀,尚金城  
随着全球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态———生态工业园区,它通过一个区域内物流和能源的正确设计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企业间共生网络,达到减少废物,实现园区污染"零排放"的目标,从而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目前,许多国家都在进行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和研究,文章主要就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作初步的探讨,并提出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吉文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21世纪社会、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工业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实践模式。本文对此作一些探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易成栋  罗志军  
工业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阶段 ,但面临着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本文总结了世界生态工业园的理论与实践 ,分析了中国建立生态工业园的必要性 ,并从时间维、空间维、机制维、职能维等方面探讨了加强中国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同升,韦亚权,周华  
生态工业园区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后的第三代工业园区建设模式,其在规划思想、规划目的、规划内容和参与人员等方面与传统的工业园区均有明显的不同。以陕西商洛生态工业园为例,综合运用工业生态学、循环经济和景观生态学原理,对生态工业园及其规划设计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规划设计思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耀志  高文文  楼琦峰  
以"图底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工业园生态环境规划的程序与方法。研究表明:园区建设用地是"图",而自然生态用地就是"底","图"与"底"之间的耦合方式则决定了土地资源利用的科学性与经济性。通过对园区环境要素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生态网络构建,确定园区建设中不可动的"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功能用地的适宜度分析,引导"图"的建设,以协调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图底"的最佳耦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温娟  李红彬  包景岭  
建立生态工业园的目标是要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做好生态工业园区的功能区划,促进企业间物质循环利用,在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等措施,是生态工业园区获得环境效益的根本保障;而物流成本的降低是第三利润源泉。因此,做好生态工业园区的物流网络规划是实现园区经济效益的有力措施。SLP(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系统布置设计)是企业进行车间设施规划的有效方法。生态工业园区内的物质或能量在各个企业之间的流动,犹如车间内的工件按照工艺流程在各个设施间流动,文章试探性的将SLP方法用于生态工业园区的物流网络规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力,郑京淑  
产业生态概念于 2 0世纪 70年代最早出现在西方学术论文中 ,在约 2 0年的时间里 ,尽管一些学者献身于发展与传播这一思想 ,但其影响范围是有限的。直到 2 0世纪 90年代 ,这一思想才重新被发掘 ,于 2 0世纪 90年代末期迅速发展 ,并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的产业开发实践中 ,成为国际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从产业生态的基本思想入手 ,分析了产业生态开发的目标与战略研究方向。进而以区域为载体 ,在分析产业生态的区域研究层次基础上 ,以社区产业生态研究的实践领域———生态工业园为例 ,对其构造与管理模式进行剖析 ,对其功能进行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汉欣  
科技工业园是随着当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涌现出来的新型的科学——工业生产综合体,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硅岛”和筑波科学城、英国的“电子工业中心”、新加坡的“科学技术园”,等等。它们尽管名称不同,但都有许多相同之处,都是辟出一定的区域,重点发展当代世界最新的工业技术和新兴产品,集中一批高级科技和经济研究人才,联合国内外有关科研机构、专业公司与厂家、高等院校,从事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的研究与新产品的试制,使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薇  
区域经济发展靠产业集群的支撑。在我国的压缩型工业化进程中,自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维持其可持续性的空间愈来愈小。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生态化趋向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依托,而产业集聚为产业生态化创造了条件。加强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能够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证。以“3R”为原则,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特点,运用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引导产业集聚。在重、化工产业优先创建生态工业园,按照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功能引入企业和集聚产业,构成资源循环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改造原有的特色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促使其向生态化层次升华,引导新的产业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林  
生态工业园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业载体,是一个中观的经济学概念。产业政策在促进生态工业园建设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增长方式从粗放转型至集约提供有效支持。本文通过研究产业政策在生态工业园建设中的作用机制,得出政府应积极制定针对生态工业园建设的产业政策的结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林  邓伟根  
本文探讨了生态工业园建设对国民经济的作用,认为生态工业园能促进我国集约型经济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建议政府积极建设生态工业园。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在生态工业园建设中应发挥的推动力、作用力,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生态工业园建设方法与措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陆维福  
我国建立了工业园、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多种形式的工业园区,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阵地,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行政服务,促进了工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园区内工业能耗高,污染也很严重,成为园区进一步制约发展的瓶颈。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为我国工业园区的转型提供了新的途径。我国少数地区也已经开始了有益的探索。我国应当运用工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借鉴国外生态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关系到工业园区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海鸥  高原  
生态工业园通过将循环经济与工业生态学理论相结合,有效实现能流物复。西方国家有关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认为生态工业园区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文章通过对生态工业园的含义、背景、学科基础的分析,比较域外几个典型国家生态工业园在发展模式(建设体系)、建园推进方式、工业共生类型(建园主题)和管理方式的差异,以期对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清裕,陈田,田文祝  
设市规划是对全国或省区一定时期内设市的发展目标、时序安排及空间分布所进行的战略部署,是设市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城市设置也日益增多,为加强设市管理工作的计划性、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并通过政策调控,逐步实现城市的合理发展和布局,尽快开展设市规划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在民政部组织的山东省设市规划试点及典型调研、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设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宁  高良敏  陆根法  王群  王嵘  
本文用生态学的关键种理论论述了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当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形势下,以自然社会优势资源发展关键企业,带动生态工业园建设的重要性,并运用到宿迁市生态工业园建设中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