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33)
- 2023(15179)
- 2022(12947)
- 2021(12014)
- 2020(9928)
- 2019(22836)
- 2018(22771)
- 2017(42998)
- 2016(23600)
- 2015(26579)
- 2014(26692)
- 2013(26459)
- 2012(24749)
- 2011(22592)
- 2010(22675)
- 2009(20556)
- 2008(20021)
- 2007(17998)
- 2006(16171)
- 2005(14256)
- 学科
- 济(97827)
- 经济(97730)
- 管理(64492)
- 业(60662)
- 企(47588)
- 企业(47588)
- 方法(38317)
- 数学(32377)
- 数学方法(32006)
- 中国(30531)
- 农(28883)
- 地方(27072)
- 业经(23232)
- 学(23184)
- 财(20482)
- 农业(20013)
- 环境(18571)
- 和(16584)
- 制(16573)
- 贸(16289)
- 贸易(16274)
- 理论(16037)
- 易(15684)
- 技术(15482)
- 银(15291)
- 银行(15232)
- 发(15186)
- 融(15069)
- 金融(15068)
- 行(14695)
- 机构
- 大学(333989)
- 学院(333170)
- 济(128948)
- 管理(127703)
- 经济(125876)
- 研究(121340)
- 理学(108997)
- 理学院(107675)
- 管理学(105684)
- 管理学院(105115)
- 中国(89548)
- 科学(78043)
- 京(74588)
- 所(62674)
- 农(60630)
- 财(57537)
- 研究所(57122)
- 中心(54179)
- 业大(53000)
- 江(51333)
- 北京(47995)
- 农业(47332)
- 范(46999)
- 师范(46465)
- 财经(44982)
- 院(44857)
- 州(41905)
- 经(40860)
- 省(38065)
- 技术(37951)
- 基金
- 项目(227214)
- 科学(176634)
- 研究(165544)
- 基金(160928)
- 家(142033)
- 国家(140782)
- 科学基金(118866)
- 社会(101148)
- 社会科(95561)
- 社会科学(95534)
- 省(90625)
- 基金项目(85551)
- 自然(77961)
- 划(76653)
- 自然科(76020)
- 自然科学(76000)
- 教育(75436)
- 自然科学基金(74608)
- 编号(68053)
- 资助(66285)
- 成果(55686)
- 发(52862)
- 重点(51791)
- 部(48673)
- 课题(48577)
- 创(46889)
- 创新(43714)
- 科研(43291)
- 计划(41824)
- 发展(41606)
- 期刊
- 济(151501)
- 经济(151501)
- 研究(101414)
- 中国(73424)
- 学报(57226)
- 农(56123)
- 科学(52084)
- 管理(48766)
- 教育(44335)
- 大学(42440)
- 财(41151)
- 学学(39493)
- 农业(39363)
- 技术(30292)
- 融(29546)
- 金融(29546)
- 业经(26118)
- 经济研究(23062)
- 财经(21239)
- 图书(20989)
- 业(20353)
- 问题(19380)
- 经(18147)
- 科技(17420)
- 资源(16142)
- 技术经济(15996)
- 理论(15903)
- 版(15681)
- 现代(15273)
- 业大(14835)
共检索到510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小珺
工业发展理念的转变催生了生态工业,作为生态工业载体的生态工业园是目前世界工业园发展的主流。在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和发展中,资源及环境保护的压力、企业经济利益的驱动力、政府行政参与的支持力及科技创新的推动力构成了生态工业园建设和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环境 资源 企业 政府 科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陆维福
我国建立了工业园、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多种形式的工业园区,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阵地,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行政服务,促进了工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园区内工业能耗高,污染也很严重,成为园区进一步制约发展的瓶颈。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为我国工业园区的转型提供了新的途径。我国少数地区也已经开始了有益的探索。我国应当运用工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借鉴国外生态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关系到工业园区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生态 工业园 分析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仲丛友
生态工业园作为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大势所趋。以集成理论为指导,探讨生态工业园的集成特征、效应和发展策略,是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集成 企业集成 生态工业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刘燕华 周长益 罗毅 于丽英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既可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增加经济、社会效益,又可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园区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基于国内外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和系统科学的理论,提出在循环经济范式下的三类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而后分析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的特性。最后,提出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生态工业园的产业体系和支撑体系两个方面来反映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的水平,共涵盖了24个指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孝斌 李福刚 王学军
大型火电厂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但存在不同的模式。本文在分析大型火电厂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大型火电厂为中心发展生态工业园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文末介绍了余家湖生态工业园总体规划案例。
关键词:
火电厂 生态工业园 循环经济 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仁桥
生态工业园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文章通过对生态工业园发展中功能定位、产业培育、规模发展与空间布局四个宏观方面的分析,认为这四个方面存在密切联系,工业性质是影响生态工业园发展的根本因素,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建设应从工业性质和工业发展的要求出发,充分考虑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目标和建设方案。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工业性质 区位条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丽 沈玉芳
当前,世界上大部分园区经济进入了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时期。我国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也方兴未艾,但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工业园。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进而阐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工业园的概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论述了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优势和潜在不经济、失利的连锁反应等劣势,入世后我国社会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以及面临的制度、技术、组织等方面挑战的问题。最后提出在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经验并吸取其教训基础上,生态工业园的规划与建设宜采用PDCA循环模式,按照"互动循环"和"协调发展"的实施原则,全面发挥政府、市场、企业、社会团体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戴锦
本文在阐述生态工业园在工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生态工业园的三种发展模式,并对在我国发展生态工业园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工业可持续发展 工业生态学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包惠玲
中国经济发展要依靠工业,工业的发展要依靠园区。中共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要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生态工业园区是破解资源环境压力、发展资源环境友好型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生态工业园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国外生态工业园区起步早且发展成熟,比较典型的有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俄克拉荷马州乔克托生态工业园区、北九州生态工业园区。本文从发展阶段、发展概况、园区类型、空间分布、园区实践、取得的成绩探讨了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以期通过对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回顾和评述,为园区实践者和决策者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工业 生态工业园 发展现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志军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园区内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次利用。生态工业园区有主导产业链型、多产业关联共生型、全新混合型等三种模式。生态工业园区在我国还存在一些政策障碍和制约因素,我国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恶性竞争,园区产业定位模糊,不利于其产业生态化的形成。应高起点地规划设计生态工业园区,建立促进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激励机制及运作机制,完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条件及管理体系。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园区 产业生态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金平 刘巍 赖玢洁 李星 刘婷 陈吕军
本文研究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经济和环境绩效。研究表明,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其土地面积、从业人数、工业增加值、COD和SO2排放量分别占所在地区的1.0%、2.1%、16.8%、1.4%和1.0%。比较验收基准年与规划基准年,14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COD和SO2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9%和49%,排放强度下降45%和65%;能耗、新鲜水耗、废水排放量、固废产生量增加了7%、15%、18%和24%,但其强度下降25%、18%、14%和15%。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环境绩效,对中国150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生态化发展和建设...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 环境绩效 生态文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吉文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21世纪社会、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工业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实践模式。本文对此作一些探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云莲 陆兆华
我国开发区在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应首先解决制度障碍。如果没有制度变革超前的“孤岛”式生态工业园模式,则中国诸多确定性和不确定的制度成本,足以使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对生态工业望而却步,没有动力;政府部门也会因此而无法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所以,在尚不具备全部解决制度差异所带来问题的条件下,在沿海开发区率先进行制度创新,再造制度“孤岛”,实现区域内生态工业链网联结,是一种必然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开发区 生态工业园 制度 孤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建华 王兆华
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实践中的重要应用形式,它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鼓励企业间相互交换副产品(By-Product Exchange),通过结网建立企业间的工业共生关系,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本文结合国际上生态工业园的成功运作案例,在经验介绍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十一五”期间在产业层面建设生态工业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园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晓梅 朱丽 崔兆杰
生态工业园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文章调查了我国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状况,在总结现有指标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工业园的特征,建立了包含经济、资源、环境、技术支持和管理五个系统的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模型——距离函数模型。将该指标体系应用于某综合类生态工业园,识别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发展状况 指标 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