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86)
- 2023(4756)
- 2022(4164)
- 2021(3989)
- 2020(3137)
- 2019(7249)
- 2018(7323)
- 2017(12906)
- 2016(7654)
- 2015(8748)
- 2014(9176)
- 2013(8655)
- 2012(8072)
- 2011(7330)
- 2010(7844)
- 2009(6997)
- 2008(7417)
- 2007(6689)
- 2006(6224)
- 2005(5611)
- 学科
- 济(24692)
- 经济(24658)
- 管理(22339)
- 业(16202)
- 企(13320)
- 企业(13320)
- 环境(9541)
- 学(8957)
- 方法(8475)
- 农(8222)
- 中国(7029)
- 理论(7016)
- 财(6492)
- 数学(6436)
- 业经(6396)
- 地方(6231)
- 数学方法(6217)
- 生态(6137)
- 划(5953)
- 和(5745)
- 农业(5392)
- 制(5378)
- 教学(5279)
- 资源(5023)
- 教育(4919)
- 发(4559)
- 务(4177)
- 财务(4162)
- 财务管理(4141)
- 银(4072)
- 机构
- 学院(111037)
- 大学(108699)
- 研究(39632)
- 济(35785)
- 管理(35502)
- 经济(34574)
- 中国(29497)
- 理学(29355)
- 理学院(28854)
- 管理学(27951)
- 管理学院(27758)
- 科学(27330)
- 京(24963)
- 所(21406)
- 农(20201)
- 江(19916)
- 研究所(19290)
- 财(17970)
- 中心(17885)
- 范(17825)
- 业大(17636)
- 师范(17599)
- 北京(16078)
- 州(15915)
- 农业(15708)
- 院(14983)
- 技术(14858)
- 省(14133)
- 师范大学(13920)
- 财经(13755)
- 基金
- 项目(69189)
- 科学(52404)
- 研究(50944)
- 基金(46527)
- 家(41695)
- 国家(41327)
- 科学基金(33885)
- 省(28856)
- 社会(28549)
- 社会科(26779)
- 社会科学(26771)
- 基金项目(24630)
- 划(24593)
- 教育(24495)
- 自然(22609)
- 自然科(21907)
- 自然科学(21896)
- 编号(21590)
- 自然科学基金(21448)
- 资助(19220)
- 成果(18368)
- 课题(16593)
- 重点(16560)
- 发(15410)
- 部(14128)
- 创(13895)
- 年(13549)
- 计划(13295)
- 大学(13129)
- 科研(13095)
共检索到175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同升,韦亚权,周华
生态工业园区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后的第三代工业园区建设模式,其在规划思想、规划目的、规划内容和参与人员等方面与传统的工业园区均有明显的不同。以陕西商洛生态工业园为例,综合运用工业生态学、循环经济和景观生态学原理,对生态工业园及其规划设计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规划设计思路。
关键词:
工业生态系统 景观生态设计 生态工业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鲁成秀,尚金城
随着全球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态———生态工业园区,它通过一个区域内物流和能源的正确设计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企业间共生网络,达到减少废物,实现园区污染"零排放"的目标,从而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目前,许多国家都在进行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和研究,文章主要就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作初步的探讨,并提出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 评价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戴锦
本文在阐述生态工业园在工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生态工业园的三种发展模式,并对在我国发展生态工业园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工业可持续发展 工业生态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中贵 李升峰 彭补拙
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土地质量将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有必要将生态型土地功能区的理念纳入工业园区的规划之中。工业园生态型土地功能区是依据自然及人工特征对生态型人工复合系统或人类聚居地进行人为划分的区域。该区域应使人们在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所消耗的物资和物化劳动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 ,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生态型土地功能区区划的重要理论依据是 :在对区域生态调查的基础上 ,首先对土地生态适宜度和生态敏感性两方面进行评价 ,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将生态性质相似的土地进行类聚 ,并按不同的用途对该区的土地进行功能区划。最后以常熟市国际工业园案例进行实例研究 ,通过分析结果可以认识到园区生态...
关键词:
工业园 常熟市 生态型 土地功能区 构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易成栋 罗志军
工业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阶段 ,但面临着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本文总结了世界生态工业园的理论与实践 ,分析了中国建立生态工业园的必要性 ,并从时间维、空间维、机制维、职能维等方面探讨了加强中国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温娟 李红彬 包景岭
建立生态工业园的目标是要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做好生态工业园区的功能区划,促进企业间物质循环利用,在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等措施,是生态工业园区获得环境效益的根本保障;而物流成本的降低是第三利润源泉。因此,做好生态工业园区的物流网络规划是实现园区经济效益的有力措施。SLP(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系统布置设计)是企业进行车间设施规划的有效方法。生态工业园区内的物质或能量在各个企业之间的流动,犹如车间内的工件按照工艺流程在各个设施间流动,文章试探性的将SLP方法用于生态工业园区的物流网络规划。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物流 系统布置设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乃琴
在中国建设梅园,有其历史的渊源,能反映民族传统名花的特色.文中列举了国内已建梅园、新建梅园及筹建中梅园,简介其名称、地点、类型、面积等情况,并对我国梅园建设与规划中应予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耀志 高文文 楼琦峰
以"图底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工业园生态环境规划的程序与方法。研究表明:园区建设用地是"图",而自然生态用地就是"底","图"与"底"之间的耦合方式则决定了土地资源利用的科学性与经济性。通过对园区环境要素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生态网络构建,确定园区建设中不可动的"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功能用地的适宜度分析,引导"图"的建设,以协调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图底"的最佳耦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新 赵静
三峡工程的建设备受世人的关注,影响深远,它的建成标志着三峡水库这一新的生态环境体系的出现和运行将全面影响库区内各城镇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相关方面的后续发展思路。鉴于三峡水库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淡水资源库的战略定位,库区的工业发展必须走生态工业之路,文章以系统论作为研究视角,阐述了三峡库区生态工业园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系统问题,并以开县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思路为例,分析了优化三峡库区生态工业发展路径需要面对的库区独特的区位特点,提出三峡库区生态工业园发展路径的优化目标就是要争取环境、经济、人的共赢,同时也给出了发展库区生态工业园路径的优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吉文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21世纪社会、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工业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实践模式。本文对此作一些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汉欣
科技工业园是随着当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涌现出来的新型的科学——工业生产综合体,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硅岛”和筑波科学城、英国的“电子工业中心”、新加坡的“科学技术园”,等等。它们尽管名称不同,但都有许多相同之处,都是辟出一定的区域,重点发展当代世界最新的工业技术和新兴产品,集中一批高级科技和经济研究人才,联合国内外有关科研机构、专业公司与厂家、高等院校,从事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的研究与新产品的试制,使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晓晗 郭涛 任晓璐
生态工业园共生网络是健全的构造和良好的运作机理成为影响生态工业园稳定性的关键环节。文章确立了关于生态工业园共生网络及其治理的概念模型,在遵循标本兼治的共生网络治理目标下,着重对生态工业园企业的共生本质和共生网络运作机制进行了数学分析,对国内当前共生网络运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且以此为切入点创新了生态工业园共生网络治理路径和完善了共生网络治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共生网络 运作机理 网络治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国劲 谢永生 骆汉 孟敏
生态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屏障,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实施生态治理工程。我国开展的诸多生态治理工程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最为典型,由于相关理论研究长期滞后于生产实践需求导致该工程在推进过程中"边实施、边调整、边总结"。论文剖析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以及国家采取的相应对策。通过理论分析指出生态问题是经济社会系统内部矛盾的外在表现,生态治理工程既要解决生态退化及危害,又要解决诱发生态问题的经济社会内部矛盾;生态工程设计需要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撑。重大生态工程设计之初需要考虑技术储备、工程成本、成果稳定性(经济社会系统内部矛盾解决程度)、推广性、综合效益、政策及法律法规搭配等问题以达到"内外兼治"的效果,避免因"边实施、边调整、边总结"带来的工程风险和浪费,最终保障工程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生态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 规划设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段德罡 王瑾
文章针对目前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存在的用地分类与工业项目特征不吻合,忽略对土地经济效益的控制,缺乏动态适应性等问题,结合实证研究,提出其控规编制应进行适当调整,以强化工业用地的特殊性和经济性,并结合规划控制的动态适应性对其进行了系统完善,在此基础之上尝试构建一套适合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指标体系,旨在加强工业园区土地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
工业园区 控制性详细规划 编制方法调整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罗芬 钟永德 李健 俞益武
自导式解说步道是旅游解说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自导式步道解说规划设计的好坏对游客自然与文化知识的获取,游客行为管理以及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以人本主义思想与后现代主义思想为指导原则,结合旅游景区解说资源的特性与游客特征,分析出自导式解说步道规划包含组建解说队伍,决定解说受众,调查解说资源,确定解说主旨,决定解说细节,撰写解说计划,设计解说牌示,评价与修改,生产与安装牌示,解说点评估等10个具体步骤,并对各个具体步骤进行了探讨。最后,以苏州依可绿乐园自导式步道解说规划设计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图4参1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