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79)
2023(3222)
2022(2719)
2021(2324)
2020(1879)
2019(4277)
2018(4336)
2017(7974)
2016(4430)
2015(4925)
2014(4841)
2013(5021)
2012(4464)
2011(4152)
2010(4189)
2009(3901)
2008(3967)
2007(3528)
2006(3365)
2005(2938)
作者
(14799)
(12173)
(12080)
(11552)
(7567)
(6054)
(5528)
(4952)
(4653)
(4277)
(4266)
(4238)
(3941)
(3891)
(3851)
(3794)
(3613)
(3553)
(3541)
(3540)
(3144)
(2995)
(2856)
(2817)
(2727)
(2705)
(2691)
(2647)
(2519)
(2495)
学科
(20083)
经济(20070)
管理(16693)
环境(12263)
(9002)
方法(8849)
资源(7916)
数学(7576)
数学方法(7362)
(7209)
(6899)
企业(6899)
生态(6633)
(5881)
(5731)
(5026)
地方(4930)
(4776)
规划(4558)
环境规划(4446)
中国(4062)
业经(4056)
农业(3590)
经济学(3315)
理论(3047)
(2900)
区域(2898)
区域环境(2698)
地方经济(2604)
人事(2572)
机构
学院(67990)
大学(67927)
管理(27191)
(26812)
经济(26153)
研究(25096)
理学(23229)
理学院(22955)
管理学(22358)
管理学院(22257)
中国(18743)
科学(18356)
(15541)
(13389)
研究所(12474)
(11914)
业大(11588)
中心(11550)
(10351)
(10193)
北京(10022)
(9531)
师范(9466)
(9389)
农业(9231)
科学院(8907)
财经(8605)
(8387)
(8050)
资源(8001)
基金
项目(50468)
科学(39956)
基金(37038)
研究(34406)
(33398)
国家(33225)
科学基金(28428)
社会(22270)
社会科(21291)
社会科学(21282)
(19847)
基金项目(19446)
自然(19146)
自然科(18453)
自然科学(18447)
自然科学基金(18064)
(16782)
资助(15271)
教育(14138)
编号(12949)
(11752)
重点(11716)
(10506)
计划(9959)
国家社会(9888)
(9691)
科研(9637)
成果(9445)
创新(9180)
科技(9031)
期刊
(29729)
经济(29729)
研究(15275)
中国(14474)
学报(12405)
科学(11570)
(9630)
管理(9219)
资源(8826)
大学(8185)
学学(7617)
农业(7069)
(6181)
技术(5965)
统计(5965)
图书(5709)
(5255)
业经(4884)
生态(4801)
决策(4790)
(4205)
教育(4196)
技术经济(4143)
科技(3948)
书馆(3909)
图书馆(3909)
问题(3645)
林业(3642)
情报(3585)
经济研究(3557)
共检索到98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永成  
随着国内生态工业园区日益增多,科学评价生态工业园区以明确其发展水平和改进方向,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生态工业园区依照循环经济原则要求"企业共生",故计量出园区内循环经济系统内资源利用和减量情况,是评价生态工业园区效益的重要依据,也是选择符合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文章就生态工业区资源使用情况和废弃物排放测度方法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永成  王成璋  
随着国内生态工业园区日益增多,科学评价生态工业园区以明确其发展水平和改进方面,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生态工业园区依照循环经济原则要求"企业共生",故计量出园区内循环经济系统内资源利用和减量情况,是评价生态工业园区效益的重要依据,也是选择符合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文章就生态工业区资源使用情况和废弃物排放测度方法进行了简要探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金友良  莫少婉  
废弃物资源化尽管具有环境效益,但经济利益才是企业实施资源化的根本动力。为促进工业园区废弃物资源化,减少废弃物排放,构建政府引导园区企业进行废弃物资源化的博弈模型,据此研究政府对企业的最优价值补偿政策及企业废弃物资源化决策,并进行验证。研究表明:(1)政府给予企业合理的价值补偿可协调企业间利益,充分调动园区企业开展废弃物资源化的积极性,提高园区废弃物资源化水平,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损害。(2)与园区企业间废弃物协同处理模式相比,政府对园区企业自行回收再利用模式的价值补偿方案更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训江  晋琳琳  
在分析工业园区废弃物交易存在资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园区废弃物交易生态协作收益模型,分别探讨了社会最优条件下、单期交易条件下和关系契约条件下有助于废弃物交易双方生态协作的最优激励机制安排。研究结果表明:资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等导致单期交易下生态协作存在效率损失,此时根据生产效率分配协作租金可最大程度地减少生态协作效率损失;关系契约推动了生态协作效率的提升,利用企业可通过隐藏废弃物在利用环节的价值增值信息以及调节奖励支付规则等获得社会最优条件下的生态协作收益;废弃物交易双方越关注未来的预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何开伦  邓小翠  
从理论上分析了工业园区废弃物物流系统结构,以典型工业园区为例阐述了重庆工业园区废弃物物流发展现状,分析了固废总量大、产业链培育程度低、再生资源业落后、废弃物处理企业积极性差等发展问题。最后提出推进园区废弃物物流联盟建设、提高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建设园区废弃物耦合系统、加深产业链培育、推进企业固废综合利用、加快再生资源工业园建设等政策措施建议,供园区和企业管理者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何开伦  李伟  刘志学  
本文分析了工业园区废弃物物流系统的结构和特点,指出该系统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政府应积极协调该系统建立工业固废物流联盟并强化企业间合作机制,对该系统产生的环境效益给予财政补贴;将园区废弃物物流系统简化为盟主企业,根据激励要求和条件构建政府-企业的委托代理激励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园区废弃物物流系统发展激励机制并提出实施策略;以某工业园区废油处理为例,运用理论模型分析了该园区废油物流系统发展激励机制。本研究表明,完全信息条件下政府仅支付给园区废弃物物流系统固定补贴,当其经济能力足够强时,政府可取消固定补贴;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政府可利用激励强度系数来调动园区废弃物物流系统的努力程度,使其承担一定的风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桂月  李海涛  梁涛  
本文采用山西省1986年-2009年间的GDP数据与3类工业废弃物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数据,基于VAR(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变量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方法,研究了山西省GDP与工业废弃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山西省GDP的增加,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有所增加,GDP对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有较大影响;GDP增加的同时可以实现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减少,这与山西省废水资源化再利用有很大关系;GDP的增加对废气排放增加的影响不大。说明山西省通过采取措施可以在GDP增长的同时,降低废弃物排放。建议加强对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并进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玉兰  李君华  
通过引入第三方废弃物治理市场,产业集群可在多方面克服市场机制的不足,实现资源减量化、产品的再利用和资源再循环。为了进一步将废弃物"零排放"目标贯彻到生态工业园区,最重要的是明晰产权,制定和完善各种严厉的环保法规,通过市场的作用,推进生态产业集群的建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阳  刘浩  赵奕  
降低民用建筑生命周期固体废弃物排放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发展逐步走上资源减量化和环境减压化的轨道,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借用生态足迹方法和能值分析方法,构建了民用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固体废弃物排放的资源环境压力计算模型,并以沈阳市图书馆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水泥排放引起的资源环境压力分别占施工阶段生态足迹的48.56%,占使用与维护阶段生态足迹的82.78%,占拆除及废弃建材处置阶段生态足迹的56.73%;而废弃商品混凝土排放造成的资源环境压力在施工阶段生态足迹和拆除及废弃建材处置阶段生态足迹中的比例分别为31.90%和37.26%;就生命周期各阶段而言,拆除及废弃建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娟   郑旺  
气候问题日益突出,低碳发展备受关注。在建筑领域,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减碳压力与动力并存,我国尚缺乏系统完善的碳足迹测算及评估体系。对此,论文首先介绍了建筑废弃物概念性框架,对比发达国家与我国在政策、资源化与减量化方面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尚存在的问题;其次,阐述了碳足迹与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性框架,综述了国内外生命周期评价应用案例;再次,基于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构建了碳足迹计算体系;最后,结合我国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发展现状与“双碳”目标提出了建议,以推动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创新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娟   郑旺  
气候问题日益突出,低碳发展备受关注。在建筑领域,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减碳压力与动力并存,我国尚缺乏系统完善的碳足迹测算及评估体系。对此,论文首先介绍了建筑废弃物概念性框架,对比发达国家与我国在政策、资源化与减量化方面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尚存在的问题;其次,阐述了碳足迹与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性框架,综述了国内外生命周期评价应用案例;再次,基于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构建了碳足迹计算体系;最后,结合我国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发展现状与“双碳”目标提出了建议,以推动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的创新发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金友良  彭满如  李世辉  
资源价值流会计立足于循环经济"废物资源化"的本质,是环境管理会计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以园区工业废弃物资源化为独特视角,尝试将资源价值流会计的应用边界拓展至园区尺度。根据园区废弃物资源化的成本构成及其变化趋势,在揭示其物质代谢与价值流转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了不同模式下园区废弃物资源化的价值流核算模型;以NX园区为例,分别对园区内企业自行回收、企业间交换及园区集中处理三种废弃物资源化模式进行了价值核算及分析,并剖析了NX园区废弃物资源化中的有效利用价值及损失价值信息。该研究不仅为资源价值流会计由微观企业向中观园区拓展提供了理论及方法支撑,也为推进园区绿色转型升级增添了强劲的"绿色动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P.W.Westerman  J.R.Bicudo  孙荣  霍剑波  
有机废弃物农业利用可以提高土壤的理化性状以及提供作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农业利用的有机废弃物主要来源有畜禽粪便,而少量的食品加工废弃物和其他工业废弃物(如城市垃圾)也应施用于农田。在过去35年里,特别是近10年,农场受日益增多的环保法规影响,以至于有更多畜禽粪便处理方式,这样也影响了随后农田有机废弃物的施用。农场正在进行养分平衡评估,即对整个养分和粪便管理系统进行评估,目的是获得最佳养分管理措施。由于在某些情况下畜禽养殖场没有足够的土地,所以有机废弃物必须先被处理,然后被运往其他农场去消纳,或者用于园艺作物或以其他方式处理。本文讨论了影响有机废弃物农业利用的各种因素及挑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渠慎宁  杨丹辉  
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废弃物处置过程中会产生甲烷、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与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废弃物生成量及其排放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多。采用《IPCC2006年指南》建议的一阶衰减法,本文对我国废弃物的碳排放进行系统测算,预测废弃物碳排放峰值及出现时间。结果显示,1981—2009年,我国废弃物的碳排放处于快速上升状态,并将于2024年达到峰值。比较发达国家的废弃物排放情况发现,我国废弃物处置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废弃物处置管理体系有助于减少废弃物生成,加快废弃物排放达峰,进而降低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起俊  张瑞瑞  
从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现状着手,围绕产业成长轨迹分析资源化产业各阶段特征,应用龚柏兹曲线初步识别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成长阶段,利用计算判断法验证发现部分年份数据与结论相悖,通过PEST模型进一步揭示外部宏观环境对产业发展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正处于加速成长阶段,应尽快制定专项法律法规,使产业发展有法可依;政府监督与社会资本共同发力,树立典型形成示范效应;加强源头管理和健全资源化全产业链标准规范,确保源头分类的同时保证末端治理的标准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