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78)
2023(17904)
2022(15367)
2021(14274)
2020(11887)
2019(26797)
2018(26768)
2017(50617)
2016(27537)
2015(31002)
2014(30625)
2013(30123)
2012(27886)
2011(25334)
2010(25648)
2009(23634)
2008(23203)
2007(20845)
2006(18688)
2005(17026)
作者
(79846)
(66243)
(65958)
(62394)
(42330)
(31850)
(29764)
(25785)
(25213)
(23981)
(22614)
(22555)
(21437)
(21124)
(20406)
(20356)
(19710)
(19395)
(19089)
(18997)
(16693)
(16406)
(15851)
(15117)
(14902)
(14846)
(14825)
(14714)
(13406)
(13103)
学科
(111658)
经济(111519)
管理(86361)
(81613)
(68373)
企业(68373)
方法(43450)
数学(36242)
数学方法(35815)
中国(33357)
(30959)
业经(28164)
(28118)
地方(27528)
(24890)
技术(24882)
(24007)
农业(20920)
环境(20618)
(19776)
银行(19723)
(19656)
贸易(19637)
理论(19567)
(19005)
(18938)
(18799)
金融(18795)
(18617)
(17095)
机构
大学(391022)
学院(390424)
(155530)
管理(153413)
经济(151961)
研究(134882)
理学(131073)
理学院(129552)
管理学(127443)
管理学院(126710)
中国(101393)
(85346)
科学(82365)
(73452)
(67802)
(61568)
研究所(61116)
中心(60739)
(60247)
财经(57135)
业大(56492)
北京(54735)
(53469)
师范(52989)
(51770)
(49318)
(48743)
农业(47482)
经济学(45849)
技术(42827)
基金
项目(260769)
科学(205815)
研究(194801)
基金(187158)
(162252)
国家(160840)
科学基金(138594)
社会(122453)
社会科(115955)
社会科学(115928)
(103408)
基金项目(99309)
教育(89363)
自然(88410)
自然科(86305)
自然科学(86288)
(86233)
自然科学基金(84742)
编号(79646)
资助(75906)
成果(65280)
(58799)
重点(58527)
(57437)
(56986)
课题(55963)
创新(53033)
(50165)
国家社会(49923)
教育部(48981)
期刊
(181923)
经济(181923)
研究(120256)
中国(86307)
管理(60522)
学报(59310)
(56937)
(55886)
科学(55733)
教育(51364)
大学(45436)
学学(42282)
农业(39420)
技术(37040)
(36879)
金融(36879)
业经(30850)
财经(27904)
经济研究(27857)
(23909)
问题(22827)
图书(22188)
科技(21220)
(20932)
技术经济(20198)
理论(18829)
现代(18161)
(17734)
论坛(17734)
(17459)
共检索到599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符栋良  杨忠直  
生态工业园区是企业产业链的特殊形式和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文章对近年来企业研发网络与技术创新以及生态园区的相关发展理论进行梳理,为分析生态工业园区研发网络与技术创新能力的相互影响,揭示生态工业园区研发网络与技术创新能力体系之间的匹配互动关系提供了理论框架,同时也为解决当前我国产业链中存在的可持续发展难题阐明了解决的思路和方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玖河  郑海明  安军玲  
本文以曹妃甸工业园区为例,分析了实现循环经济过程中技术创新的应用,并探索了实施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路径,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庄云  张凯  
文章从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的内涵、基本模式及发展变化趋势入手,通过对徐州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必须:加快法制建设,使工业园区管理法制化、规范化;深化改革管理体制,切实转变园区行政管理职能;加强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促进园区与政府的共同发展;注重开发区软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对各种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加快建设高素质园区管理队伍,强化"效率"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快国际化运行步伐,健全国际化运营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斌  李黄鑫  李含伟  
本文基于关系嵌入性理论、结构嵌入性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与自主创新能力的互动机制模型,运用Any Logic University仿真平台进行仿真模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技术创新网络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互动作用关系,为中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优化技术创新网络结构提供了优化策略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效梅  
一、山西省焦化工业园区的生态补偿依托丰富的焦煤资源,焦化产业在山西全境得以迅速成长,特别是在焦煤资源富集区域通过产业集聚形成焦化工业园区,焦化产业成为山西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1世纪以来,经过清理整顿,政府对大量选址不合理和产能落后的焦化企业均叫停,逐步形成了以吕梁汾阳市、孝义市,临汾洪洞县,太原清徐县,晋中介休市、灵石县,长治潞城市,运城河津市六个地区的八大焦化工业园区,在焦化工业园区逐步实现集中洗煤、配煤,煤矸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锐  孙雨洁  孙彦玲  
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打造区域人才高地的新型组织形态,厘清其构成与运行机制是发挥其创新集聚作用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的案例分析,揭示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发展、建构逻辑、主体定位及其运作机制。研究发现:(1)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构呈现内外生态要素嵌套的特殊结构,核心层、中间层、外围层以嵌入式多层次的结构形式汇聚于系统动态循环中;(2)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水平与垂直网络交织的复杂形态,存在产业链条、产学研合作、服务链条等关联形态,主体之间通过价值链、信息链和创新链交织融合;(3)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表现出较为合理的网络同质性和网络开放性,在多样性共生、自组织演化、开放式协同等运行机制的交互作用下逐渐趋向动态平衡状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志军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园区内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次利用。生态工业园区有主导产业链型、多产业关联共生型、全新混合型等三种模式。生态工业园区在我国还存在一些政策障碍和制约因素,我国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恶性竞争,园区产业定位模糊,不利于其产业生态化的形成。应高起点地规划设计生态工业园区,建立促进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激励机制及运作机制,完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条件及管理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德明  杨倩  戴海闻  
我国高技术企业如何管理、利用其协作研发网络地位与影响力以推动技术创新效率持续提升,需要设计匹配其网络地位的协作研发网络模式。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与多维尺度分析法(MDS),分析汽车企业创新网络特征、计算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出协作研发网络模式四象限图,给出一套相对完善的匹配协作研发网络模式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策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傅首清  
在中关村20年发展历程中,区域创新网络和科技产业生态环境是中关村取得今日成就的两个关键因素。本文从分析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的内涵、构成、演化和特点入手,突出分析了区域创新网络演化的5个阶段,给出了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创新形式。分析了科技产业生态环境的内涵、特征,指出中关村科技产业生态环境包括优势产业高端化生态环境、产业集群化发展生态环境和创业孵化生态环境3个方面。同时,对区域创新网络与产业生态环境互动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海淀科技园区的实际情况,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科技产业生态环境以及实现它们之间的互动机制,认为应从4种因素入手,制定发展战略,完善区域创新网络,打造适宜的科技产业生态环境,以迎接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鲁圣鹏  李雪芹  刘光富  
发展产业共生网络是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核心任务。基于历史文献,系统梳理影响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驱动因子和障碍因子,采用问卷调查法与因子分析法试图探寻其中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影响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因素可归纳为经济、技术与资源、企业认知与能力、政策制度、合作氛围、环境意识与效益六方面,其中,经济因素、技术与资源因素是影响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关键因素;严厉的控制型政策相比激励型政策对驱动企业实施共生项目更为有效;企业认知与能力是共生项目开展的重要阻碍因素。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更好地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江利  
传统发展观下的技术发展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其带来的生态环境负面影响,已使人们无法逃避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因此,技术生态化的实现就成为一种必然要求。生态工业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与技术生态化的实现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指出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是实现技术生态化的重要途径;技术生态化的实现是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的重要保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马林  贾韩梅  吴元升  
本文分析了工业园区网络结构的统计特性,论证了工业园区网络具有小世界性和无标度性,得出结论:网络中存在少量占主导地位的工业园区反应和影响程度相对较小的工业园区节点。加强关键节点上的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就会对全域的生态化改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玲  孙晓峰  李键  
生态工业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态正在蓬勃发展,它是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的最佳选择。本研究以天津泰达生态工业园为例,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典型生态工业园的结构特征。通过分析网络密度和簇系数,确定了生态工业园区网络集聚特征;通过平均最短距离计算确定网络节点之间的联系性;分别从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这三个方面对网络进行中心性分析,识别中心度高的企业以及高链接度的企业;用结构洞判断节点的等级以及通过核心-边缘结构确立生态工业园中节点的异质性。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分析为生态工业园区提供了一种综合的分析方法和框架。利用网络的结构分析可以找到园区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顺利进行生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丹  郭丕斌  周喜君  
工业园区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从理论上分析了工业园区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耦合机制;并以山西为例,通过相关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剖析了山西工业园区与城镇化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提出了促进工业园区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可行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范拓源  聂晨曦  
全球研发网络具有路径依赖效应,创新资源在网络内部自由流动产生乘数效应、循环效应、规模效应和输出效应。加快融入全球研发网络,可以从建设海外离岸创新中心着手。借鉴北京中关村、深圳市、上海张江、武汉东湖等海外离岸创新中心建设模式,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外离岸创新中心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