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24)
- 2023(7993)
- 2022(7057)
- 2021(6600)
- 2020(5772)
- 2019(13846)
- 2018(13844)
- 2017(27405)
- 2016(15088)
- 2015(16868)
- 2014(16958)
- 2013(16865)
- 2012(15771)
- 2011(14366)
- 2010(14281)
- 2009(13250)
- 2008(13239)
- 2007(11974)
- 2006(10270)
- 2005(9212)
- 学科
- 济(64035)
- 经济(63985)
- 管理(40235)
- 业(37293)
- 方法(29652)
- 企(29342)
- 企业(29342)
- 数学(26320)
- 数学方法(26087)
- 农(18614)
- 地方(16220)
- 财(14892)
- 中国(14697)
- 学(14394)
- 业经(13156)
- 环境(12937)
- 农业(12197)
- 贸(11849)
- 贸易(11846)
- 易(11434)
- 制(11297)
- 和(10504)
- 务(9221)
- 财务(9202)
- 财务管理(9177)
- 理论(9152)
- 划(8831)
- 企业财务(8586)
- 银(8335)
- 银行(8307)
- 机构
- 大学(214229)
- 学院(213894)
- 济(86825)
- 经济(84906)
- 管理(81389)
- 研究(72304)
- 理学(70271)
- 理学院(69404)
- 管理学(68177)
- 管理学院(67777)
- 中国(53708)
- 科学(46883)
- 京(45945)
- 农(38494)
- 财(37737)
- 所(37075)
- 中心(34215)
- 研究所(34041)
- 业大(34035)
- 江(32771)
- 财经(30500)
- 农业(30364)
- 范(29684)
- 师范(29394)
- 北京(28811)
- 经(27523)
- 经济学(26713)
- 院(26110)
- 州(26054)
- 经济学院(24346)
- 基金
- 项目(144736)
- 科学(113307)
- 研究(104933)
- 基金(103826)
- 家(90558)
- 国家(89843)
- 科学基金(76535)
- 社会(65564)
- 社会科(62057)
- 社会科学(62036)
- 省(58007)
- 基金项目(56526)
- 自然(49885)
- 划(48620)
- 自然科(48556)
- 自然科学(48542)
- 教育(47712)
- 自然科学基金(47676)
- 编号(43109)
- 资助(41954)
- 成果(34468)
- 重点(32961)
- 发(32524)
- 部(31704)
- 创(29738)
- 课题(29443)
- 科研(27975)
- 创新(27839)
- 计划(26770)
- 大学(26732)
共检索到307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玲 孙晓峰 李键
生态工业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态正在蓬勃发展,它是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的最佳选择。本研究以天津泰达生态工业园为例,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典型生态工业园的结构特征。通过分析网络密度和簇系数,确定了生态工业园区网络集聚特征;通过平均最短距离计算确定网络节点之间的联系性;分别从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这三个方面对网络进行中心性分析,识别中心度高的企业以及高链接度的企业;用结构洞判断节点的等级以及通过核心-边缘结构确立生态工业园中节点的异质性。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分析为生态工业园区提供了一种综合的分析方法和框架。利用网络的结构分析可以找到园区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顺利进行生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熊斌勇
设计一套基于生态工业园区物流系统的绿色评价体系,为生态园区的环境、经济和技术性能提供一种综合性、权威性的衡量标准。以天津泰达生态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AHP法针对物流系统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来评价绿色度,同时针对不同的因素,对判断矩阵、权值和一致性检验等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并以定性和定量的方式细化了泰达生态园区的物流系统绿色指标,在很大程度上指引了该生态工业园区绿色物流系统的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志军
从理论引介到实例检验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关系的三种模式:串联耦合、并联耦合及多重耦合。并以南昌高新区为例,研究了江铜集团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产业共生链,推进生态工业发展的经验,还分析了园区内其他企业构建产业共生关系的案例。文章提出了促进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 南昌高新区 产业共生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鲁圣鹏 李雪芹 刘光富
发展产业共生网络是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核心任务。基于历史文献,系统梳理影响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驱动因子和障碍因子,采用问卷调查法与因子分析法试图探寻其中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影响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因素可归纳为经济、技术与资源、企业认知与能力、政策制度、合作氛围、环境意识与效益六方面,其中,经济因素、技术与资源因素是影响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关键因素;严厉的控制型政策相比激励型政策对驱动企业实施共生项目更为有效;企业认知与能力是共生项目开展的重要阻碍因素。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更好地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叙言 沈江
以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发展水平为研究内容,基于生态工业园区生产活动过程中物质投入、利用和输出的系统视角,建立了包含资源节约、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污染控制3个评价要素、14个评价指标的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省13个省级及以上生态工业园区2011年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集对分析方法对各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绩效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13个生态工业园区根据其生态绩效可分为三类,且排序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因此,评价体系具有一定可行性与合理性,且主成分分析法与集对分析法适合用于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绩效评价。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健 金钰 陈力洁
采用MFA(物质流分析)方法对生态工业园区的物质流动系统进行剖析,给出该系统物质总量和物质使用强度的一般分析方法,并以天津市泰达生态工业园区为例,对园区1994年和2004年的物质流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园区产业链优化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一平 段宁 乔琦 刘景洋
本文以新疆石河子国家生态工业 (造纸 )园区的设计为例 ,运用产业生态学理论 ,深入系统地分析了生态工业园区的系统构成、工业共生关系以及生态工业链网结构 ,为全新型生态工业园区的设计及其运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 工业共生 链网结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马林 贾韩梅 吴元升
本文分析了工业园区网络结构的统计特性,论证了工业园区网络具有小世界性和无标度性,得出结论:网络中存在少量占主导地位的工业园区反应和影响程度相对较小的工业园区节点。加强关键节点上的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就会对全域的生态化改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工业园区 生态化改造 复杂网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苗泽华 苗泽伟 薛永基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重要途径,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政府与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重视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与管理。在21世纪,曹妃甸作为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典型,在发展循环经济、加强产业链合、促进环境保护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与循环经济模式给人们很多启示。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 曹妃甸 循环经济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巍 田金平 李星 刘婷 陈吕军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24家综合类生态工业园环境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整体而言,园区环境效率非有效性主要来自纯技术非有效性,次要来自规模非有效性。各园区在环境绩效上存在较大差异,通过验收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在环境绩效上并无明显优势。大部分经济体量大的园区需要适当控制规模提升效率。研究还为园区未来环境调控提出定量化的调整建议,为未来我国深入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虹 叶逊 邓运高
生态工业园区的思想是基于生态学理念,而生态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本文在学习古今中外生态思想的同时,梳理出生态工业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演进脉络。
关键词:
生态思想 生态学 生态工业 生态工业园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袁增伟 毕军 王习元 张炳 王晓宁
文章立足于国际、国内背景及园区发展现状,分析了园区生态化面临的挑战,从园区生态系统优化的角度提出了其生态化建设重点,主要包括资源能源优化方案、生态产业建设、绿色社区建设、园区安全与风险管理等。在此基础上,对园区生态化建设的效益做了预评估。结果表明,生态工业园建设不但能提高园区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和环境风险,而且能大大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绿色社区 风险管理 苏州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少鹏
本文从资产专用性投入效益的不确定性、外部性的存在及内部化的困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形成及制约性、循环经济推动主体和实施主体的认识错位、信息不对称带来决策模糊、专项技术支持的困难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并从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环境资源的经济管理以及加强纵向一体化等方面寻求对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园区 制约因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银法 母爱英 罗义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涉及的主体关系可以简化为政府、企业、公民三者的关系,跨区域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推进科技创新合作,构建生态园区的产业链合作及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力度。
关键词:
跨区域 生态工业园区 互动分析 合作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柳红
水资源是生态工业园区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园区中的水资源用户也可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由于供给量的限制和国家的排污政策逐渐趋紧,生态工业园区中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分配存在利益冲突的问题,矛盾日渐凸现。本文试图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构建一个水资源管理的梯级利用模式,探讨生态工业园区内水质要求不同的企业间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使之既符合企业的需要,又符合整个园区的供给限制,同时对环境的损害最小。之后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对各利益主体参与水资源梯级利用的动因和积极性进行了经济学上的分析,得出生态工业园区中水资源梯级利用体系能否达成"物尽其用、废物最小化"的目标,取决于不...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 水资源 梯级利用 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