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33)
- 2023(13142)
- 2022(11631)
- 2021(11030)
- 2020(9366)
- 2019(21852)
- 2018(21870)
- 2017(42723)
- 2016(23459)
- 2015(26373)
- 2014(26494)
- 2013(26063)
- 2012(23880)
- 2011(21348)
- 2010(21656)
- 2009(19773)
- 2008(19502)
- 2007(17215)
- 2006(15025)
- 2005(13073)
- 学科
- 济(96760)
- 经济(96665)
- 管理(67303)
- 业(62937)
- 企(53462)
- 企业(53462)
- 方法(46485)
- 数学(40365)
- 数学方法(39628)
- 农(24812)
- 中国(23033)
- 学(22273)
- 业经(21661)
- 财(21147)
- 地方(20072)
- 理论(17425)
- 环境(16996)
- 制(16268)
- 农业(16108)
- 贸(15846)
- 贸易(15837)
- 和(15679)
- 技术(15404)
- 易(15351)
- 划(14117)
- 务(13712)
- 财务(13635)
- 财务管理(13607)
- 产业(13131)
- 企业财务(12872)
- 机构
- 学院(332340)
- 大学(331815)
- 管理(132873)
- 济(128298)
- 经济(125417)
- 理学(115762)
- 理学院(114456)
- 管理学(112010)
- 管理学院(111440)
- 研究(109219)
- 中国(79267)
- 京(71560)
- 科学(71245)
- 财(55662)
- 所(55297)
- 农(53902)
- 业大(51838)
- 研究所(50734)
- 中心(49183)
- 江(48042)
- 财经(45346)
- 北京(45241)
- 范(44284)
- 师范(43845)
- 农业(42239)
- 经(41041)
- 院(40055)
- 州(39428)
- 经济学(37550)
- 技术(36518)
- 基金
- 项目(230406)
- 科学(180475)
- 研究(166195)
- 基金(165589)
- 家(144751)
- 国家(143600)
- 科学基金(123334)
- 社会(102398)
- 社会科(97045)
- 社会科学(97016)
- 省(91496)
- 基金项目(88019)
- 自然(82067)
- 自然科(80134)
- 自然科学(80118)
- 自然科学基金(78645)
- 教育(76710)
- 划(76603)
- 资助(69811)
- 编号(67757)
- 成果(54267)
- 重点(51852)
- 部(49682)
- 发(49438)
- 创(47661)
- 课题(47110)
- 创新(44362)
- 科研(43944)
- 大学(42401)
- 教育部(42234)
- 期刊
- 济(139867)
- 经济(139867)
- 研究(93271)
- 中国(60620)
- 学报(54493)
- 科学(50188)
- 管理(49260)
- 农(48598)
- 财(40916)
- 大学(40900)
- 学学(38589)
- 教育(38448)
- 农业(34242)
- 技术(30892)
- 业经(23979)
- 融(23450)
- 金融(23450)
- 经济研究(21833)
- 财经(21465)
- 经(18429)
- 问题(18101)
- 业(17977)
- 图书(17532)
- 科技(17158)
- 技术经济(17115)
- 统计(16345)
- 版(15658)
- 理论(15619)
- 资源(15384)
- 现代(14988)
共检索到473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兆华 尹建华 武春友
在生态工业园内,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模式,各种在业务上具有关联关系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生态产业链,其中一家企业产生的废物可能成为另一家企业的生产原料。生态产业链的结构是决定园区整个工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本文围绕生态产业链的结构进行研究,提出其结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从而为顺利推进我国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生态产业链 活性因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成考
文章首先阐述了生态工业园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生态学理论———关键种、食物链及食物网、生态位、生态系统多样性及生态系统耐受性理论,对生态工业园中如何构筑企业共生体和生态产业链以及怎样提升园区竞争力和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次,作者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模式,设计出生态工业园的系统结构模型,并分析了它的特征;从而为推进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生态学理论 生态工业园 系统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许孝君 张海涛 瓮毓琦 刘阔
以生态学及信息生态链理论为研究基础,对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含义及特征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组成部分,明确阐述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三大结构要素——"节点"、"节点关系"及"链接模式";在此基础上,借鉴"价值链"、"供应链"及"复杂系统论"等相关理论研究方法,从信息、信息主体、信息环境及信息技术4个因素出发,构建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结构模型。
关键词:
商务网络 网络信息生态链 结构模型构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广明 罗松
本文建立结构分解分析(SDA)模型,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为例,定量分析了2001-2010年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驱动因子和效应。结果表明,土地因子对生态工业园区资源环境压力的效应为正,相对较小且稳定,而效应随园区经济发展逐渐减弱则说明土地开发不再是造成资源环境压力的主要因素;经济因子的效应为正且逐年增大,是园区资源环境压力的主要动因,表明典型园区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破坏;技术因子的效应为负,相对较大且稳定,但随着园区经济因子正效应的逐渐增大,技术因子负效应开始抵消不了经济因子的正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海英 孙明
根据生物学共生理论分析认为,生态工业园体现了企业共同生存和协同进化的本质特征,其实质是一个互利共存和协同进化的共生系统;运用生物学中描述生物种群增长规律的Logistic方程,建立了描述企业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数学模型,依据分析结果,对我国发展生态工业园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力,郑京淑
产业生态概念于 2 0世纪 70年代最早出现在西方学术论文中 ,在约 2 0年的时间里 ,尽管一些学者献身于发展与传播这一思想 ,但其影响范围是有限的。直到 2 0世纪 90年代 ,这一思想才重新被发掘 ,于 2 0世纪 90年代末期迅速发展 ,并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的产业开发实践中 ,成为国际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从产业生态的基本思想入手 ,分析了产业生态开发的目标与战略研究方向。进而以区域为载体 ,在分析产业生态的区域研究层次基础上 ,以社区产业生态研究的实践领域———生态工业园为例 ,对其构造与管理模式进行剖析 ,对其功能进行评价
关键词:
产业生态 区域层次 生态工业园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覃子珍 娄策群
[目的/意义]丰富信息生态学相关理论,促进旅游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方法/过程]首先,在阐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基本结构、节点、信息流和链接模式;然后,分别构建了旅游资讯、旅游商务和旅游社交网络信息生态链结构模型;最后,对这三类结构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论]通过旅游网络信息生态链结构模型的构建与分析,为促进旅游网络信息畅通流转及旅游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局限]未对结构模型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关键词:
网络信息生态链 旅游 模型 比较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兆华 武春友 王国红
本文运用工业生态学理论对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工业共生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丹麦卡伦堡和中国贵唐集团生态工业园的介绍,提出两种工业共生模式:自主实体共生模式和复合实体共生模式,并对这两种共生模式的运作规律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成功建设生态工业园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兆华 尹建华
工业共生网络是生态工业园内企业合作的主要组织形式。由于生态工业园形成的路径不同,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也各有差异,但不同的运作模式面临的风险和具有的效率不同,会最终影响整个共生网络运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结合国际范围内生态工业园发展趋势提出依托型共生、平等型共生、嵌套型共生和虚拟型共生四种最具代表性的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分析其形成机理、运作特点和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顺利进行生态工业园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工业共生网络 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二旺
生态产业链是焦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它包括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产业生态系统与生态产业链运行机制,而当务之急是生态产业链运行机制的建设。本文以此为背景,阐述了山西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焦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产业生态系统(IES),并建议从纵向一体化、兼并重组、网络组织等六个方面构建和完善生态产业链运行机制,以此促进焦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向生态工业园区演变的进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洪转
针对产学研合作演化规律问题,基于人的有限理性,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的对称进化博弈链结构模型和动态决策方程,讨论了合作进化博弈的稳定均衡状态,通过仿真分析,较好地揭示了产学研合作中的"囚徒困境"和演化规律,认为合作者经过长时间的博弈,合作成功比例会提高,研究结论对产学研合作管理决策及模式选择提供依据。
关键词:
演化博弈 链结构 产学研合作 均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施国洪 夏前龙
通过对移动服务供应链模型相关理论基础的回顾评述,包括服务供应链、服务供应链模型和移动服务供应链等,并考虑到移动服务供应链的结构特性,构建了一个基于用户体验管理(CEM)的通用移动服务供应链结构模型。然后,详细阐述了模型中各管理要素,包括CEM、需求管理、能力管理、关系管理和信息流管理,并讨论了该模型在移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最后,对移动服务供应链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作战
文章在回顾了工业生态学的理论背景及其实践前提下,从工业生态学的视角剖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园区的产业链结构组成及产业链价值组成,指出它们是影响当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绩效的重要环境因素。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创业绩效 产业链 工业生态学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贵富
产业链的结构组成一般由企业和上游供应商、下游销售商组成。产业链的各种"内含链"中,核心链处在最中间,是产业链的核心层;操作链处在产业链的最里层;目标链处在产业链的最外层;连接链处在各层的中间。从"内含链"视角看,产业链是一个由多层、多排"内含链"连接而成的功能式生态链。保证每条"内含链"都正常有序运行是产业链正常运转的关键。
关键词:
产业链 内含链 结构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薇
区域经济发展靠产业集群的支撑。在我国的压缩型工业化进程中,自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维持其可持续性的空间愈来愈小。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生态化趋向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依托,而产业集聚为产业生态化创造了条件。加强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能够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证。以“3R”为原则,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特点,运用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引导产业集聚。在重、化工产业优先创建生态工业园,按照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功能引入企业和集聚产业,构成资源循环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改造原有的特色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促使其向生态化层次升华,引导新的产业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