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76)
- 2023(10284)
- 2022(9140)
- 2021(8753)
- 2020(7305)
- 2019(17054)
- 2018(17152)
- 2017(33075)
- 2016(18068)
- 2015(20300)
- 2014(20309)
- 2013(20229)
- 2012(18258)
- 2011(16381)
- 2010(16230)
- 2009(14704)
- 2008(14170)
- 2007(12206)
- 2006(10634)
- 2005(9039)
- 学科
- 济(71701)
- 经济(71553)
- 管理(54091)
- 业(49458)
- 企(41427)
- 企业(41427)
- 方法(34477)
- 数学(29944)
- 数学方法(29612)
- 农(19570)
- 财(17167)
- 中国(16921)
- 地方(16695)
- 学(16636)
- 业经(15624)
- 环境(14866)
- 农业(13082)
- 和(12556)
- 划(11761)
- 理论(11753)
- 技术(11731)
- 贸(11356)
- 贸易(11351)
- 制(11345)
- 务(11053)
- 易(10973)
- 财务(10969)
- 财务管理(10948)
- 企业财务(10364)
- 教育(9507)
- 机构
- 大学(253285)
- 学院(251667)
- 管理(105276)
- 济(95488)
- 经济(93281)
- 理学(92541)
- 理学院(91486)
- 管理学(89794)
- 管理学院(89359)
- 研究(81914)
- 中国(58706)
- 京(54257)
- 科学(53530)
- 财(42085)
- 所(40782)
- 业大(39252)
- 农(39223)
- 研究所(37610)
- 中心(37202)
- 江(34785)
- 财经(34471)
- 范(34399)
- 北京(34238)
- 师范(34119)
- 经(31312)
- 农业(30615)
- 院(30288)
- 州(29172)
- 师范大学(27743)
- 经济学(26984)
- 基金
- 项目(181857)
- 科学(142817)
- 研究(132856)
- 基金(131807)
- 家(114828)
- 国家(113898)
- 科学基金(98072)
- 社会(82344)
- 社会科(77819)
- 社会科学(77798)
- 基金项目(71378)
- 省(70879)
- 自然(65095)
- 自然科(63460)
- 自然科学(63448)
- 自然科学基金(62276)
- 教育(60247)
- 划(59978)
- 编号(54541)
- 资助(53916)
- 成果(43384)
- 重点(40287)
- 部(39740)
- 发(38398)
- 创(37632)
- 课题(36848)
- 创新(34979)
- 科研(34911)
- 教育部(33880)
- 项目编号(33419)
- 期刊
- 济(101599)
- 经济(101599)
- 研究(70667)
- 中国(44073)
- 学报(39817)
- 科学(37424)
- 管理(36231)
- 农(34970)
- 财(30274)
- 大学(29675)
- 学学(27857)
- 教育(27373)
- 农业(24969)
- 技术(20903)
- 业经(17366)
- 融(16803)
- 金融(16803)
- 财经(15289)
- 经济研究(15094)
- 图书(14405)
- 资源(13559)
- 科技(13446)
- 问题(13092)
- 经(12836)
- 业(12572)
- 理论(12570)
- 技术经济(12004)
- 实践(11815)
- 践(11815)
- 现代(11285)
共检索到349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申开丽 王晓艺 张盈盈 刘瑜 毛惠萍
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是生态补偿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可为生态补偿政策的调整完善提供参考。基于生态补偿的目的,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选择相关指标构建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模型评估2015年浙江省重要生态屏障地区——丽水市各县(市、区)的生态补偿绩效状况,并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诊断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丽水市各县(市、区)的生态补偿绩效总体呈一般水平,对生态补偿绩效影响排名前三位的指标均属于经济社会发展类指标;生态屏障区面临保护生态环境和脱贫攻坚的双重压力,这类地区对生态补偿政策最大的诉求是通过生态补偿实施增强经济实力。鉴于此,提出开展生态补偿式扶贫开发、发展绿色产业、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横向生态补偿和加大宣传力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屏障地区 生态补偿 绩效评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旭 池辰 何伟军
三峡屏障区环保整治中利益相关者对生态补偿政策的反应情形,是有效构筑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的内生动力。基于该区域重点移民县中608名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法,分析了该区域特有主体(原住民和水库移民)对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水体质量、生物多样性、旅游景观等环保属性及其组合方案的接受与支付意愿。研究表明:经济条件不同的原住民与移民均具有较强的生态意识,但迫于发展的压力未能有效地转化为环保行为;两类群体在库区生态修复中更重视植被改善与水源涵养(104.93元),而对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物种保护和旅游景观(30.88元)关注较少;移民与原住民愿意支付的最佳方案为优先恢复植被并进行水土保持(方案5),但前者(392.97元)的支付水平是后者(128.02元)的3倍;后靠安置的移民从屏障区中未能获得足够的生态资源支持,再次进行生态移民可能比单一的生态补偿更有效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2021年这个特别的夏季,再度面临着自然给人类的"灾难式"警醒,生态安全警笛声声。肆虐一年半的新冠疫情仍以每天新增数十万病例之势在除中国以外的全球各地蔓延;纬度偏北的美国和加拿大连续数日出现创纪录的罕见高温,热浪中,一些居民因此丧生,西北太平洋地区近10亿海洋生物被煮死;高温引致山火爆发,大风携带山火引发的滚滚浓烟又导致当地空气质量骤降。在我国,入夏以来的强降雨灾害天气也创下新纪录:据初步统计,仅河南一省7月16日以来的10日内,就有1290多万人受灾,因灾死亡和失踪人数已达70多人……气候变化、灾害频发,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和目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生态安全问题成为当下尤应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
生态安全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山水林田湖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烈夫 殷浩栋 张志涛 柯水发
基于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的1 080户农户调查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和OLS分组回归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生态补偿形式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进而验证生态补偿能否实现精准扶贫。研究发现:生态林、退耕还林和经济林等三种现金补偿方式更有利于高收入农户;长江绿化项目雇员等工作岗位型补偿在低分位数上显著提升了农户的家庭收入。现行三峡生态屏障区生态补偿政策起到了一定的益贫作用,但为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后续应考虑到农户异质性以扩大其适应范围,并注重措施的长期性执行和保障机制的完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葛红玲 杨德勇
北京及周边地区生态屏障工程成为国内资本和国际资本共同青睐的投资领域。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两种资本的竞争与合作在所难免,如何使国内资本与国际资本在生态建设中有效合作、有序竞争,发挥最大的协同效应,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目标,有赖于政策的引导和融资制度安排。本文在对两种资本的投资背景及融合效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内外资本在生态屏障项目上进行制度安排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屏障 国内融资 国外融资 竞争 配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思雪 林汉川 方巍 胡海晨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有一个关键环节和重要难点,即生态补偿价值的评估。本文通过对生态补偿机制构成要素的识别,围绕谁补偿给谁、补偿额度是多少、补偿资金从何处来、如何进行补偿以及补偿效果怎么样五个维度,从资金运作链和行为效应链分析了补偿机制的隐性运行机理。以此为基础,以自然资源类生态补偿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价值评估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生态补偿价值评估中,应更加重视环境价值,同时应充分考虑空气洁净度、空气负离子含量、植被覆盖率和资源稀缺度等的价值或对生态系统的贡献程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范世祥 刘进 黄力明 吴胜泽 石文伟 罗强 李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通过创新财政体制机制,探索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财政改革之路和具体政策措施,对推进生态保护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广西来说,完善加强生态保护的财政政策,将为建设"美丽广西"、将广西建成西南中南地区开放与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林 盖玉妍
生态屏障工程建设是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也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从分析内蒙古生态环境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入手 ,提出了内蒙古生态屏障的概念 ,构建了以区域建设战略重点为核心轴、八类生态建设区为外延面、十大重点生态工程为依托点。轴面结合、工程支撑 ,以优先重点建设的核心轴为突破口 ,向外分期逐步扩大生态建设的区域范围 ,保证内蒙古生态屏障工程最终全方位覆盖全区 ,从而构建成中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的建设思路。并从政策、法律、管理、技术、资金、监测系统等几个方面分别对内蒙古生态屏障工程建设的保障条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生态屏障 建设思路 保障条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安和平 陈爱平
本文针对毕节试验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需要,分析表明:毕节试验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在投资与管理上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国家投入不足,配套资金难落实;按基建程序管理与不按基建标准投资的矛盾;国家投资计划下达晚,影响当年计划实施和工程质量;生态环境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实施项目存在措施重叠现象;生态工程重建设、轻管理;地方环境保护投入能力弱,城乡人居环境建设投资需求大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编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规划,集聚资源加快推进;增加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投入,提高单位面积投入标准;切实化解地方配套资金难问题;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管理体系;加强工程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玉红
内蒙古是我国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战略屏障。然而,近十几年其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地位不断提高。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内蒙古粮食生产的分析,发现(1)内蒙古耕地面积增加对粮食增产起到了主要作用。移动份额法分解显示,2004-2014年内蒙古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对于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42.42%,与单产贡献率基本持平。分粮食品种来估算,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分别为85.11%和7.55%。(2)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对于维护内蒙古草原生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粮食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对于内蒙古牧草地转耕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内蒙古应立足于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粮食生产服务于生态安全战略屏障的建设。调整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区的粮食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提高还林还草补贴,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在生态屏障建设方面的主导性作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占熺 苏德伟 林辉 林兴生 林冬梅 郑丹 蔡杨星 余世葵 罗宗志
针对黄河流域不同类型的生态脆弱问题,在黄河上、中、下游的洪积扇区、沙漠区、砒砂岩区、河滩地水土流失区、盐碱地开展菌草生态治理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高寒地区菌草生态治理后,植被恢复快.巨菌草生长92 d,鲜草产量达到178.05 t·hm~(-2),鲜根重31.35 t·hm~(-2);洪积扇扇缘鲜草产量达到162.45 t·hm~(-2),鲜根重26.85 t·hm~(-2),洪积扇区域地表水的流失量比对照(CK)下降97.45%;流动沙地菌草生态治理后,巨菌草生长55 d,即可有效重建沙地植被,其根系形成网络状,防风阻沙固沙效果显著.巨菌草作为饲用作物栽培,鲜草产量达183.45 t·hm~(-2).砒砂岩菌草生态治理后,绿洲1号、巨菌草成苗率分别为98.8%、93.5%,显著高于沙棘、杨柳、杨树.巨菌草植被恢复效果最好,鲜草产量达到62.25 t·hm~(-2),鲜根重13.05 t·hm~(-2),有效减缓砒砂岩区水土流失、沟头发育.黄土高原黄土阶地区河滩地水土流失菌草生态治理后,绿洲1号种植2 a后,越冬成活率达到98%,株高616.73 cm,平均分蘖44.35个,鲜草产量173.1 t·hm~(-2),能发挥长效的保水固土作用.黄河下游冲积平原菌草改良盐碱地效果明显,pH降低,有机质、全氮、全磷、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脲酶含量升高,河滩地菌草植被恢复效果好,菌草生长121 d,收割2茬,鲜草产量达269.25 t·hm~(-2).系列研究成果表明,在黄河沿岸建设菌草生态屏障技术切实可行.
关键词:
菌草 黄河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治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玉红
内蒙古是我国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战略屏障。然而,近十几年其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地位不断提高。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内蒙古粮食生产的分析,发现(1)内蒙古耕地面积增加对粮食增产起到了主要作用。移动份额法分解显示,2004-2014年内蒙古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对于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42.42%,与单产贡献率基本持平。分粮食品种来估算,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分别为85.11%和7.55%。(2)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对于维护内蒙古草原生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粮食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对于内蒙古牧草地转耕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达凤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运禄 张明善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对研究评估我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湿地生态价值的85篇文献进行案例分析,构建了区域湿地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思路与估测模型,并对我国31个省份的湿地生态价值及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定量测算。结果表明:(1)从空间分布来看,湿地生态价值总量呈现由西向东递减、由西北、东北向中部递减趋势;单位面积湿地生态价值量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由中部向东北和西北递减的趋势,这与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梯度基本一致。(2)2018年我国湿地生态价值总量为18.36万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占生态价值总量的75.55%,表明调节服务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功能;(3)经济欠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对生态补偿需求迫切程度较大,特别是西藏、青海应对其优先补偿。(4)我国83.87%的省份有条件支付补偿标准,16.13%的省份有较大困难支付补偿标准,其中作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主要集水区的青海、西藏基本没有条件支付补偿标准,这为建立横向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
中国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补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运禄 张明善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对研究评估我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湿地生态价值的85篇文献进行案例分析,构建了区域湿地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思路与估测模型,并对我国31个省份的湿地生态价值及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定量测算。结果表明:(1)从空间分布来看,湿地生态价值总量呈现由西向东递减、由西北、东北向中部递减趋势;单位面积湿地生态价值量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由中部向东北和西北递减的趋势,这与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梯度基本一致。(2)2018年我国湿地生态价值总量为18.36万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占生态价值总量的75.55%,表明调节服务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功能;(3)经济欠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对生态补偿需求迫切程度较大,特别是西藏、青海应对其优先补偿。(4)我国83.87%的省份有条件支付补偿标准,16.13%的省份有较大困难支付补偿标准,其中作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主要集水区的青海、西藏基本没有条件支付补偿标准,这为建立横向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
中国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补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