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60)
- 2023(4505)
- 2022(3751)
- 2021(3530)
- 2020(2745)
- 2019(6334)
- 2018(6450)
- 2017(11147)
- 2016(6332)
- 2015(7177)
- 2014(7648)
- 2013(7157)
- 2012(6531)
- 2011(5765)
- 2010(6550)
- 2009(6135)
- 2008(6000)
- 2007(5489)
- 2006(4968)
- 2005(4699)
- 学科
- 济(21696)
- 经济(21668)
- 管理(19962)
- 业(14771)
- 企(13611)
- 企业(13611)
- 审计(12102)
- 环境(8159)
- 方法(7934)
- 学(7869)
- 理论(7769)
- 财(7266)
- 中国(6984)
- 农(6425)
- 业经(6345)
- 各类(5884)
- 和(5569)
- 生态(5499)
- 制(5080)
- 划(4962)
- 地方(4847)
- 务(4748)
- 财务(4735)
- 财务管理(4663)
- 教育(4626)
- 数学(4505)
- 企业财务(4406)
- 数学方法(4403)
- 农业(4314)
- 教学(4263)
- 机构
- 学院(90749)
- 大学(87988)
- 管理(31249)
- 济(30462)
- 经济(29452)
- 研究(27368)
- 理学(26046)
- 理学院(25725)
- 管理学(25223)
- 管理学院(25068)
- 中国(22899)
- 京(20335)
- 财(18567)
- 科学(17382)
- 江(16189)
- 财经(14212)
- 所(14111)
- 范(13362)
- 中心(13310)
- 州(13292)
- 师范(13257)
- 经(12644)
- 北京(12588)
- 研究所(11970)
- 农(11519)
- 业大(10853)
- 技术(10783)
- 省(10467)
- 师范大学(10336)
- 财经大学(10330)
- 基金
- 项目(52861)
- 研究(42396)
- 科学(40442)
- 基金(35361)
- 家(30223)
- 国家(29899)
- 科学基金(25351)
- 社会(24845)
- 社会科(23328)
- 社会科学(23321)
- 省(22102)
- 教育(20201)
- 编号(19201)
- 基金项目(18700)
- 划(17716)
- 成果(16574)
- 自然(15403)
- 自然科(14811)
- 自然科学(14807)
- 自然科学基金(14507)
- 资助(14104)
- 课题(13958)
- 重点(12503)
- 年(11803)
- 项目编号(11474)
- 性(11461)
- 发(11248)
- 部(11035)
- 创(10935)
- 规划(10395)
共检索到146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黎明 李春华 杨宝
生态审计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它将成为审计的新兴领域。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外部经济理论方面梳理了生态审计的理论基础,界定了生态审计的科学内涵;并从"受托责任论"、"生态监督论"和"绿色发展论"三个方面分析了生态审计的动因;最后从总体功能和具体功能两个层面阐述了生态审计应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生态审计 理论基础 动因 功能 生态环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阎金锷
审计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着它可以运用的一系列概念以及由此构建而成的理论体系.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足以支撑(指导)审计实务、由诸审计概念构筑形成的理论框架或理论结构.建立审计理论框架的方法和思路有两个:一是运用历史逻辑的方法,从审计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去寻求审计的性质及其规律性,另一是按照形式逻辑的思维,通过审计目标的确定,审计假设的设定,推导出审计诸概念,并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从而形成审计理论体系.采用这两种方法和思维所取得的理论成果,都是源于审计实践,并受审计实践的检验,可以收到异途同归之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才平 何洪林 于贵瑞
生态信息科学作为生态学与信息科学交叉的新兴学科 ,是人们认识和管理生态系统的基础和有效手段 ,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该文在讨论生态信息科学产生的科学背景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生态信息科学的理论框架和生态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等问题 ,还分析指出了发展生态信息科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生态信息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中 ,我们从生态信息科学的机理、技术和应用等 3方面进行了初步阐述 ,进一步讨论了生态信息获取、管理、分析和传播等生态信息技术问题。
关键词:
生态信息科学 信息技术 生态信息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赵红英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其经济纠纷及犯罪也相应增多,在纠纷的解决和犯罪的调查与审理中,会大量涉及到财务与会计问题,法律和会计作为市场经济的卫士因此结合得日益紧密。法务会计作为二者融合所产生的边缘学科也成为会计界近期研究的热点,法务会计人员提供的诉讼支持服务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关注。法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将为法务会计实践指明方向,并推动法务会计在我国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法务会计 理论框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干胜道 陈冉 王满
盈余持续、社会和谐、环境友好是"三重底线"理论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传统财务学以理性经济人为基本假设,过分强调"效率至上"的原则而忽视了企业在公平、道德、环境等方面的应尽责任,偏离了兼顾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三个尊重"之规律,亟需纠偏。本文从社会人假设出发,尝试构建效率财务(EfficiEncy fiancE)、公平财务(EquitablE financE)、道德财务(Ethical financE)、环境财务(EnvironmEnt financE)"四E"财务理论框架,以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我国企业财务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三重底线 效率财务 “社会人”假设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宋英慧 安亚人
信息认证既是审计活动的历史起点,也是审计理论框架构建的逻辑起点。以信息认证为逻辑起点,审计理论框架由信息认证、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准则等要素组成。审计基本理论框架的深入研究,可以避免审计实践的盲目性、无序性,大大减少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执业风险和与注册会计师有牵连的会计舞弊案件的发生,维护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信息认证 审计本质 审计目标 审计准则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于伯新 肖远文 李洁中
从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定义和COSO框架的基本内容入手,分析利用COSO框架构建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构建COSO框架基础上的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
关键词:
COSO框架 内部审计 增值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文斌
金融审计不仅是规避金融风险的手段,也是完善金融监管制度的重要举措。目前主流的观点普遍认为,金融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应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和独立的审计机构,才能保证或激励金融企业获得效益。在目前我国的国情下,加强金融审计和金融监管的相互沟通,促进金融审计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的相互协作,将会有效地椌制我国金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周亚娟
目前专门针对"总审计师"胜任能力的相关规定和研究成果还较少,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总审计师的职责为切入点,并从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和管理素质三方面分析总审计师的能力要素,以期提出可供实践参考的总审计师胜任能力框架。
关键词:
总审计师 职责 胜任能力 要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定清
C-TAFE人才培养模式是借鉴澳大利亚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结合中国国情创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该模式的理论框架是:树立以育人为根本的全面教育观;建立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系统化的课程观;建立以多维互动实践教学为平台的实践观;建立网络平台案例讨论互动式教学的方法观;建立以第一课堂为基础,向第二、第三课堂拓展的人才创新观;建立以学生需求和发展为平台的发展观;建立强调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监控的质量观。同时,以市场需求和行业引领作为人才培养的环境平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睿 邹珊刚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与理论框架初探华中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朱睿邹珊刚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旨在保证社会具有长时期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可持续发展吸收了以住众多发展观念和发展理论的合理内核及有效成份,并在此基础上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潘志华 郑大玮
应对气候变化包括适应与减缓两大对策,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适应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目前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性研究相当薄弱,影响了适应工作的开展。文章综述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内外发展趋势,阐述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内涵与机制,划分了适应对策的各种类型,初步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理论研究框架和工作路线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卫
采用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论,在学科空间和历史维度组成的时空构架下定量地阐述研究生教育学。文中提出研究生教育的两项本质特征是与学科建设和知识创新的关系;提出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四项基本假设,即:学科个体假设、资源贫乏假设、产品继承假设、控制递减假设。文中针对资源、产品、结构三类变量,初步建构了由五类场方程控制的研究生教育动力学框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曹伟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理论框架初探曹伟一、建立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理论框架的意义企业会计准则理论框架又称财务会计概念结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会计理论的组成部分,是用来评价会计准则和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理论体系。使用会计准则来规范会计实务的国家,大多建立了自己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素梅
非现场审计于20世纪在国外兴起,我国90年代后期率先在金融系统应用。它既是新经济时代条件下的产物,也是审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它产生于企业的自发需求,因而应加大其在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中适的应用。为了有效地运用和推广非现场审计,业界首先必须在理论上对其定义、目标、职能、方法、程序等进行准确定位。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
非现场审计 理论框架 现场审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