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43)
- 2023(10123)
- 2022(9025)
- 2021(8628)
- 2020(7139)
- 2019(16613)
- 2018(16713)
- 2017(32058)
- 2016(17620)
- 2015(19788)
- 2014(19869)
- 2013(19663)
- 2012(17820)
- 2011(16105)
- 2010(15840)
- 2009(14425)
- 2008(13859)
- 2007(11881)
- 2006(10315)
- 2005(8881)
- 学科
- 济(68159)
- 经济(68089)
- 管理(52057)
- 业(46279)
- 企(39248)
- 企业(39248)
- 方法(33583)
- 数学(28894)
- 数学方法(28523)
- 农(17885)
- 学(16966)
- 中国(16365)
- 财(15719)
- 业经(15125)
- 环境(14643)
- 地方(14583)
- 和(12722)
- 理论(12455)
- 农业(12119)
- 划(11291)
- 贸(10914)
- 贸易(10910)
- 技术(10809)
- 易(10548)
- 务(10388)
- 财务(10326)
- 财务管理(10307)
- 制(10239)
- 教育(9800)
- 企业财务(9760)
- 机构
- 大学(247718)
- 学院(245586)
- 管理(102241)
- 济(92012)
- 经济(89856)
- 理学(89418)
- 理学院(88428)
- 管理学(86872)
- 管理学院(86465)
- 研究(80824)
- 中国(57802)
- 京(53475)
- 科学(53097)
- 所(40452)
- 财(39828)
- 农(38978)
- 业大(38829)
- 研究所(37376)
- 中心(36268)
- 北京(33881)
- 江(33850)
- 范(33653)
- 师范(33391)
- 财经(32829)
- 农业(30471)
- 经(29880)
- 院(29725)
- 州(28091)
- 师范大学(27195)
- 经济管理(25936)
- 基金
- 项目(175485)
- 科学(137089)
- 研究(127945)
- 基金(125894)
- 家(109539)
- 国家(108650)
- 科学基金(93291)
- 社会(78284)
- 社会科(74068)
- 社会科学(74045)
- 省(69225)
- 基金项目(68175)
- 自然(62121)
- 自然科(60557)
- 自然科学(60543)
- 自然科学基金(59404)
- 划(58270)
- 教育(58050)
- 编号(52840)
- 资助(51755)
- 成果(41972)
- 重点(38936)
- 部(38029)
- 发(36790)
- 创(36043)
- 课题(35826)
- 科研(33624)
- 创新(33520)
- 项目编号(32325)
- 大学(32243)
共检索到342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宝强 刘青 胡振鹏 钟菊芳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人类工农业活动的加剧,生态环境不断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和损害,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综述了国内外对生态安全内涵、生态安全评价的机理、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对生态安全评价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生态安全 评价体系 评价模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莉萍 李姣妤
本文在回顾生态预算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将生态预算从财政预算中分离出来,建立从属或平行于财政预算的生态预算,将其作为各级地方政府综合绩效评价与确定生态转移支付的基础,最终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
生态预算 资源预算 生态元素 生态载体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璇 倪晋仁 毛小苓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人类活动必须限制在环境资源承载力的阈值范围之内。传统的资源利用评价方法存在着考虑不全面、计算复杂、可操作性差等不足 ,因而有必要从生态系统本身的功能出发对人类活动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生态足迹提出于 2 0世纪 90年代 ,是一种新颖的资源利用评价方法 ,它计算简明 ,对地区可持续发展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性。迄今为止 ,人们已在不同尺度上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本文介绍了生态足迹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进展 ,并评述了该方法的优点及不足 ,最后对今后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生态足迹 资源利用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姚顺波 聂强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林业生态工程成本有效性、可持续评价、建设机制、管理创新等问题的研究,归纳出我国林业生态工程成本偏高、可持续性存在隐患、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问题,需要开展管理创新。提出了应该探索公私伙伴关系模式,以提高林业生态工程的绩效与可持续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智华 彭剑锋
心理安全感是员工认为表现和展示自我及从事人际风险行为是安全的信念。研究表明,高心理安全感能够增加个体工作投入和卷入,促进学习和创新行为及提高个体、团队和组织的绩效,因此,心理安全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主题。文章对心理安全感的概念、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作用机制、影响的边界条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智华 彭剑锋
心理安全感是员工认为表现和展示自我及从事人际风险行为是安全的信念。研究表明,高心理安全感能够增加个体工作投入和卷入,促进学习和创新行为及提高个体、团队和组织的绩效,因此,心理安全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主题。文章对心理安全感的概念、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作用机制、影响的边界条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谢宗晓 王兴起
信息安全管理是图书馆开展各类服务活动的保障和基础,极为重要。文章依据价值空间理论对现有的信息安全管理文献进行回顾与述评,结果发现:(1)概念化研究文章较少,以对成熟的概念框架整合和补充为主;(2)分析研究文章最多,以定量研究为主,案例研究应用也较为广泛,未来的趋势趋于多方法多理论的整合研究;(3)设计导向研究文章关注技术领域,以数学建模或基于工程角度为主;(4)影响导向研究以信息安全为自变量,研究其影响的文献较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智华 彭剑锋
心理安全感是员工认为表现和展示自我及从事人际风险行为是安全的信念。研究表明,高心理安全感能够增加个体工作投入和卷入,促进学习和创新行为及提高个体、团队和组织的绩效,因此,心理安全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主题。文章对心理安全感的概念、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作用机制、影响的边界条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赓 徐保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不断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中不断发展。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自党的十八大后逐渐兴起,在十九大提出美丽中国战略之后成为理论研究热点。当前学界主要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背景、发展阶段、理论来源、理论特色、主要内容、重要意义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研究方法单一、成果趋同、系统性研究不足等问题。对该领域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准确揭示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全面深入挖掘其包含的理论、实践价值,精准把握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可更好地推进后续相关研究。
关键词:
习近平 生态文明思想 研究综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春林 黄正泉 梁剑宏
文章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国内关于文化生态的涵义、特点、功能、保护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加以梳理,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提出研究展望。
关键词:
文化生态 建设 社会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怀毅 李忠魁 俞燕琴
目前发展阶段,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好“谁补偿谁”和“补多少”的问题。基于此,论文通过大量文献分析归纳,从生态补偿概念和理论基础出发,研究生态补偿主客体,重点探讨了目前较为认可的基于成本、意愿调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三种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分析补偿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1)扩大补偿研究尺度,推动科研成果转化。(2)建立多元化补偿方式,构建完备的生态补偿机制。(3)引导公众参与生态补偿,扩大补偿资金来源渠道。(4)完善补偿标准体系,确定动态化、差异化补偿标准。以期促进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怀毅 李忠魁 俞燕琴
目前发展阶段,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好“谁补偿谁”和“补多少”的问题。基于此,论文通过大量文献分析归纳,从生态补偿概念和理论基础出发,研究生态补偿主客体,重点探讨了目前较为认可的基于成本、意愿调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三种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分析补偿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1)扩大补偿研究尺度,推动科研成果转化。(2)建立多元化补偿方式,构建完备的生态补偿机制。(3)引导公众参与生态补偿,扩大补偿资金来源渠道。(4)完善补偿标准体系,确定动态化、差异化补偿标准。以期促进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伟 宗跃光
本文从生态城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入手,对国内外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生态城市的思想主要起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其理论基础主要基于城市生态系统理论和人类生态学理论。文章列举了中西方主要研究者的学术观点和研究内容,并对其进行了简要评论。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山水城市 述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尹凡
本文对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进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呼吁各地在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进行横向比较,注重实施效果,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评估更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态城市 指标体系 建设实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景奇 孙萍 徐建
生态文明是21世纪人类文明的主导,党的"十八大"将其上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等的高度。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始于1980年代,并在2010年代后进入高峰期。在长达30余年的研究过程中,有关城市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建设内容、评价体系及其在具体实践中与国土资源开发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完善,但仍存在着一些值得改进之处,因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应尽快界定我国社会主义城市生态文明内涵,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分区域、分角色、分时段解构城市生态文明,并重视技术方法和治理理论的衔接与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