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51)
2023(16671)
2022(14342)
2021(13323)
2020(11061)
2019(24950)
2018(25060)
2017(47137)
2016(25663)
2015(28586)
2014(28559)
2013(28242)
2012(26112)
2011(23883)
2010(24128)
2009(22380)
2008(21472)
2007(18935)
2006(16985)
2005(15348)
作者
(74815)
(61704)
(61520)
(58462)
(39448)
(29564)
(27949)
(24181)
(23591)
(22260)
(21078)
(20983)
(19738)
(19677)
(19109)
(19089)
(18296)
(18036)
(17711)
(17623)
(15571)
(15395)
(14880)
(14250)
(14036)
(13821)
(13761)
(13688)
(12567)
(12090)
学科
(118253)
经济(118143)
管理(73426)
(66382)
(53941)
企业(53941)
方法(44001)
数学(37410)
数学方法(36978)
中国(32191)
地方(29884)
(29135)
业经(25634)
(25429)
(24262)
农业(20013)
环境(19883)
(19012)
(18755)
贸易(18742)
理论(18164)
(18039)
(17752)
(17472)
金融(17470)
(17440)
银行(17397)
地方经济(17199)
(16798)
技术(16055)
机构
学院(364375)
大学(364323)
(149920)
经济(146611)
管理(140397)
研究(129778)
理学(120202)
理学院(118812)
管理学(116748)
管理学院(116110)
中国(96590)
科学(79668)
(79261)
(66977)
(66044)
研究所(59831)
(58154)
中心(57638)
(54559)
财经(52910)
业大(52716)
北京(50971)
(50503)
师范(50032)
(47934)
(47165)
农业(45071)
经济学(44708)
(44503)
师范大学(40381)
基金
项目(242942)
科学(190150)
研究(179879)
基金(173623)
(150919)
国家(149621)
科学基金(127835)
社会(112648)
社会科(106686)
社会科学(106659)
(95659)
基金项目(91843)
教育(82408)
自然(81780)
(80045)
自然科(79763)
自然科学(79747)
自然科学基金(78275)
编号(74072)
资助(71569)
成果(60494)
(55675)
重点(54786)
(52829)
课题(51788)
(49860)
创新(46491)
国家社会(45701)
科研(45645)
教育部(45235)
期刊
(177477)
经济(177477)
研究(113750)
中国(74559)
学报(55662)
管理(53917)
(53721)
科学(52099)
(49343)
教育(44962)
大学(41907)
学学(39190)
农业(37628)
(33136)
金融(33136)
技术(33092)
业经(28947)
经济研究(28597)
财经(25721)
问题(22092)
(22070)
图书(20113)
(19447)
技术经济(18579)
科技(17365)
理论(17255)
现代(16901)
商业(16685)
资源(16634)
(16087)
共检索到556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翼飞  王艺蔚  金紫洋  卓思敏  李嘉慧  
立足于生态科学、福利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理论,总结归纳生态安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与内涵,系统梳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生态和产业政策的绩效,指出生态系统、产业体系和人类福祉三者的关系缺乏理论框架,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质量、配置效率、产业结构、空间分布等研究不足,生态与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的路径和传导机制尚不清晰。最后,从生态环境由约束条件转变为驱动源泉的视角,提出未来研究中生态系统—产业体系—人类福利的理论分析框架有待构建,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与实现路径有待建立,异质性政策之间的耦合定量和最优设计有待推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翼飞  王艺蔚  金紫洋  卓思敏  李嘉慧  
立足于生态科学、福利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理论,总结归纳生态安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与内涵,系统梳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生态和产业政策的绩效,指出生态系统、产业体系和人类福祉三者的关系缺乏理论框架,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质量、配置效率、产业结构、空间分布等研究不足,生态与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的路径和传导机制尚不清晰。最后,从生态环境由约束条件转变为驱动源泉的视角,提出未来研究中生态系统—产业体系—人类福利的理论分析框架有待构建,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与实现路径有待建立,异质性政策之间的耦合定量和最优设计有待推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丽   尹妍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期,面对国际复杂局势与国内低迷的增长环境,亟需拓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手段、新路径,数字金融的蓬勃发展可能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本文系统梳理了数字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文献,理清了数字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界定,从直接作用机制和间接作用机制、宏观中观微观等角度探究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并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包括数字金融的测量方法完善、数字金融风险防范、数字金融对政府的影响等。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钞小静  王宸威  
【目的/意义】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深入归纳与总结数字经济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有利于推动更多学者关注中国情境下相关问题,为引导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带动作用提供理论基础。【设计/方法】通过对数字经济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从不同视角对现有研究进行归纳分析,提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的研究方向。【结论/发现】当前学术界对数字经济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多集中于经济增长效率与综合评价层面,有关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并未形成系统性、理论性框架,需要在未来进一步扩展数字经济理论、完善分析框架、结合中国情境形成中国特色理论。
[期刊] 改革  [作者] 邱冬阳  白玉铭  
基于2006—2019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值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弹性约束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弹性约束会降低投资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其中间效应占比偏小。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升,弹性约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减小。关于新旧常态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异质性分析进一步表明,未来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应该设定高目标值与低弹性约束,较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则应该赋予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值较高的弹性约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岳童   童健  
构建碳定价机制是发挥碳价格资源配置作用的关键。本文构建了包含显性碳定价政策(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隐性碳定价政策(绿色金融和政府负碳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深入剖析碳定价机制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减碳杠杆效应和经济产出效应是碳定价机制释放碳价格信号,是实现“双碳”约束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第二,以减排为核心的碳达峰依赖于“下调碳配额+开征碳税+扩大绿色金融规模+加强政府引导负碳投资”的政策框架;兼顾减排和固碳的碳中和需要“下调碳配额并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般性碳税税负+推动信贷结构低碳转型+扩大社会负碳投资规模”的政策框架。第三,碳定价政策协同要关注以下因素,一是适度调控碳配额并提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完备性;二是开征碳税作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替代性政策,初期以同类税负合并的方式开征并动态提升税负水平;三是逐步推动银行信贷结构低碳转型;四是推广负碳技术,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定价等方式提升社会资本参与度。本文系统性思考了碳定价机制顶层框架的构建,为我国实现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文举  文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的保护与发展,先后印发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等系列纲领性文件。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加兰  张海鑫  王倩倩  
文章将2011—2018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相匹配,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及系统GMM模型对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进一步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地减轻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促进其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二级指标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对于东中部地区的企业以及规模较小的企业,数字普惠金融对其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光辉   王若琳  
解决边疆经济矛盾、突破边疆经济约束、探寻边疆经济新型发展之路,不仅是建设边疆地区、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内在需要,也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求下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区域协调发展和增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韧性的必然选择。基于边疆经济的历史实践和现实形势,边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集中在创新驱动与边疆创新动能培育、区域经济联动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以要素集聚促进经济集聚、沿边高水平开放与融入新发展格局。为突破外部冲击、动能切换、结构失衡和体制机制局囿四重约束,促进边疆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推进边疆地区全面协同创新,提升边疆经济综合竞争力;加快边疆地区同其他地区的深度融合,强化区域经济联动式发展;促进优质生产要素集中集聚,加快推进边疆产业转型升级;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态,形成边疆对外开放新格局;完善边疆地区政策体系,全面保障边疆地区的开放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青  
长三角地区作为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排头兵,在环境约束下所走的经济发展之路能够给其他区域提供参考和借鉴。文章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为研究对象,在评判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后,认为不同地区应选择差异化的环境约束方式,以实现长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两者之间的耦合。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文举  黄依洁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1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与重庆工商大学学术期刊社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高质量发展西部论坛暨新时代西部社科期刊能力建设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工商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路径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一是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区域平衡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二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实现高水平充分发展;三是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期刊] 预测  [作者] 查英  庞学光  
提升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是中部地区亟需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使用了Olley-Pakes的半参数三步估计法来测度全要素生产率,用以度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测算了中部地区80个地级市2004年和2018年的经济发展质量指数,根据测算结果得知2004年中部地区平均的全要素生产率为15.2076,2018年中部地区平均的全要素生产率为达到17.0079,总体来看,近年来中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随之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目标如何影响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结果发现经济增长目标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为负,以财政分权为中介变量,分析了其中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间接效应的系数为-0.068。
[期刊] 预测  [作者] 查英  庞学光  
提升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是中部地区亟需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使用了Olley-Pakes的半参数三步估计法来测度全要素生产率,用以度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测算了中部地区80个地级市2004年和2018年的经济发展质量指数,根据测算结果得知2004年中部地区平均的全要素生产率为15.2076,2018年中部地区平均的全要素生产率为达到17.0079,总体来看,近年来中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随之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目标如何影响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结果发现经济增长目标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为负,以财政分权为中介变量,分析了其中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间接效应的系数为-0.068。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邹志明  陈迅  
基于2003-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FDI对我国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行机制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在环境规制约束下,FDI技术溢出效应显著,FDI能够促进我国经济高质发展,现阶段环境规制具有“创新补偿”效应;FDI与环境规制的交互项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规制对FDI发挥一定的正向筛选作用。第二,在考虑内生性后,FDI、环境规制及其交互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核心结论依然成立,并且存在区域异质性。第三,两种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FDI通过技术创新机制作用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第四,整体而言,FDI通过技术创新水平这一中介路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负向影响,与理论预期不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倪冉   关洪军  
文章梳理了海洋生态安全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机理,分析了2009—2020年中国沿海11个省份海洋生态安全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特征,构建了PVAR模型并模拟了其动态交互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海洋生态安全指数高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两者发展水平较低且均呈波动上升态势,径向空间分异明显;海洋生态安全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态势,处于拮抗和磨合阶段,无协调阶段;两个子系统存在自我增强机制和双向促进关系,但长效互动机制及双向推动力不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