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55)
- 2023(4564)
- 2022(3775)
- 2021(3685)
- 2020(2872)
- 2019(6461)
- 2018(6591)
- 2017(11137)
- 2016(6423)
- 2015(7313)
- 2014(7700)
- 2013(7132)
- 2012(6665)
- 2011(6196)
- 2010(6566)
- 2009(6065)
- 2008(6259)
- 2007(5840)
- 2006(5355)
- 2005(4888)
- 学科
- 济(23207)
- 经济(23178)
- 管理(18269)
- 业(13310)
- 学(12787)
- 企(12004)
- 企业(12004)
- 理论(8840)
- 环境(7961)
- 方法(7107)
- 教育(6874)
- 中国(6617)
- 农(6560)
- 业经(6184)
- 和(6153)
- 财(5788)
- 生态(5497)
- 经济学(4856)
- 划(4782)
- 教学(4748)
- 制(4606)
- 地方(4542)
- 农业(4389)
- 数学(4169)
- 数学方法(4057)
- 资源(4024)
- 发(3986)
- 银(3894)
- 银行(3873)
- 行(3680)
- 机构
- 学院(96155)
- 大学(95500)
- 研究(32376)
- 济(32154)
- 经济(31167)
- 管理(30115)
- 理学(24681)
- 中国(24343)
- 理学院(24310)
- 管理学(23738)
- 管理学院(23570)
- 科学(22276)
- 京(20950)
- 财(17081)
- 所(17072)
- 江(16782)
- 范(15969)
- 师范(15801)
- 农(15452)
- 研究所(15320)
- 中心(14425)
- 州(13653)
- 北京(13471)
- 业大(13208)
- 财经(13060)
- 师范大学(12508)
- 技术(12455)
- 农业(11930)
- 院(11700)
- 经(11567)
- 基金
- 项目(56070)
- 研究(43420)
- 科学(42350)
- 基金(37275)
- 家(32374)
- 国家(32037)
- 科学基金(26342)
- 社会(25032)
- 省(23598)
- 社会科(23216)
- 社会科学(23210)
- 教育(21208)
- 编号(19338)
- 划(19292)
- 基金项目(19198)
- 成果(17171)
- 自然(16304)
- 自然科(15721)
- 自然科学(15717)
- 自然科学基金(15412)
- 资助(14706)
- 课题(14293)
- 重点(13422)
- 年(12377)
- 发(12153)
- 创(11538)
- 性(11394)
- 部(11352)
- 项目编号(11266)
- 大学(11102)
共检索到152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连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强调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突出问题是生态危机。其中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是造成这一危机的根源。以经济理性为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必然破坏生态环境,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显然无力解决生态问题。要想彻底解决生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只有从社会制度上废除资本主义,建立生态社会主义。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 人与自然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罗晶
随着西方生态运动的蓬勃发展,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生态环境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资本主义制度入手,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本质,并对消费主义这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错误价值观,给予了严厉的抨击。探究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湘云
以解决生态危机为己任而产生的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斯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它深刻剖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制度根源,从生态的角度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提出了未来理想的生态社会主义模型,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具体表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不仅为解决生态危机这一世界难题提供了正确的思路,也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了重要启示。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吕峥 杜欢政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发展方向,其理论旨趣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和立场与当代的生态思想加以结合,从而获得更为有效地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途径。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看来,生态危机的本质其实是资本主义危机,必须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带来的消费主义、工具理性,才能解决生态环境中的种种问题与危机。而且,就文明未来的发展而言,需要超越那种由资本主义主导的现代文明,才能真正建构起面向人类未来,承载人类共同命运,乃至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苗
继承和发展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危机理论和生态思想,当代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生态危机进行批判的过程中,指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及其生产方式,并认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生态社会主义。客观评析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于中国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启示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岳巍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统计科学的关系在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上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特别强调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越来越有紧迫的现实意义”,“是提高全党的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的根本途径”。并且指出,“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和干部,培养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和各项事业的专门家,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统计科学、统计实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无论在整个统计活动,还是在统计活动的各个阶段中;无论在提高统计数字的真实性、科学性,还是在全面发挥统计的各种功能方面,都需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蓝强 孙垚
传统需要理论只重视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忽略了生态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这其实是要满足人们的生态需要,但当前绝大部分生态需要的研究都以经济学的视角展开,使生态需要明显带有经济学的痕迹。马克思主义没有提出生态需要的具体概念,但有生态需要的思想。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从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的内涵出发,综合马克思主义的生态需要思想,可以将生态需要进行科学界定。生态需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需要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对自然界的一切需要的总和,狭义的生态需要是指人类对自然界提供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需要。它既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同时又是一种高级需要,即享受需要和发...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需要 生态需要 人与自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晓红
当前尤其要反对和抵制食洋不化、唯西方学术马首是瞻、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范式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误区。着力提高思政课的到课率、抬头率、满意率,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进步青年学生的价值信仰。关注新问题、切准真问题、聚焦大问题,努力对当代中国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作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回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在当前思想文化领域和意识形态工作复杂多变的新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晓红
当前尤其要反对和抵制食洋不化、唯西方学术马首是瞻、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范式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误区。着力提高思政课的到课率、抬头率、满意率,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进步青年学生的价值信仰。关注新问题、切准真问题、聚焦大问题,努力对当代中国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作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回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在当前思想文化领域和意识形态工作复杂多变的新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媛 马秋林 胥长寿 聂彩林
抽样问卷调查显示,近几年高职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教学,尽管有所加强,但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师生之间的认知和理解的差异,常常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教学事倍功半,所以,当前高职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教学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浪
新时代政治经济学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政治经济学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这一理念拓宽并深挖了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明确了方向。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相结合的正确路径,运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经验和取得的成果,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课题组撰写,人民出版社于2021年2月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国新时代背景下政治经济学的优秀成果。该著作的形式和功能价值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骆郁廷
要科学认识和定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科研的全过程。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全社会价值取向的引领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高校意识形态的指导,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下高校铸魂育人的战略工程。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海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教材、教师、教法、教研、教点这五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功能的认识比以往更加清楚、更加全面,对坚守学科建设的方向更为自觉、更为自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从思政课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发展为在思政课"学科支撑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今年,恰逢《〈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简称"05方案")实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海良
高校"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10年前,在党中央的关心、指导下,高校开始积极筹划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005年高校正式设置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已经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成为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学科建设正进入实现内涵式发展、提升质量和水平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俊
作为一种涵盖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视角与分析工具。国内外学者对此已有诸多研究,在此,笔者仅尝试列举三个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经典概念,简单剖析其分析职业教育问题的潜力与可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几点思考
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究中国网络舆情管理的基本方法与策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网络舆情管理研究》荐读
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探析
改革开放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几点思考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及其启示
基于实践活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与自信——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理论自信研究》
以文化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时代使命——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意义及方法论解析——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