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59)
2023(18449)
2022(15668)
2021(15130)
2020(12230)
2019(28300)
2018(28292)
2017(53350)
2016(29634)
2015(33431)
2014(33607)
2013(32637)
2012(30539)
2011(27781)
2010(28295)
2009(25776)
2008(25063)
2007(22352)
2006(20270)
2005(18424)
作者
(83976)
(69631)
(68961)
(66024)
(44598)
(33468)
(31639)
(27125)
(26796)
(25352)
(23811)
(23570)
(22464)
(22216)
(21661)
(21451)
(20646)
(20555)
(20071)
(19927)
(17680)
(17267)
(16798)
(16133)
(15684)
(15607)
(15537)
(15464)
(14073)
(13852)
学科
(115568)
经济(115441)
管理(80554)
(75269)
(59899)
企业(59899)
方法(43637)
中国(37865)
数学(36774)
数学方法(36200)
(35335)
地方(30994)
(28774)
(28577)
业经(27008)
教育(24565)
农业(23723)
理论(22160)
(22116)
(20903)
贸易(20884)
环境(20341)
(20142)
(19344)
银行(19300)
(18692)
(18530)
技术(18514)
(18444)
金融(18438)
机构
大学(412870)
学院(410469)
(159322)
经济(155420)
管理(155169)
研究(146856)
理学(132090)
理学院(130428)
管理学(128148)
管理学院(127377)
中国(108435)
(91385)
科学(90014)
(75588)
(74621)
研究所(67323)
(66172)
中心(66124)
(64736)
(64524)
师范(64270)
北京(59270)
财经(58411)
业大(58263)
(53255)
(52898)
(52219)
师范大学(52145)
农业(50976)
经济学(46738)
基金
项目(269607)
科学(212108)
研究(205573)
基金(190866)
(165242)
国家(163661)
科学基金(139339)
社会(126405)
社会科(119350)
社会科学(119323)
(106163)
基金项目(100738)
教育(98286)
(90722)
自然(88341)
编号(86939)
自然科(86154)
自然科学(86136)
自然科学基金(84542)
资助(77748)
成果(73915)
课题(62142)
重点(61277)
(61225)
(60062)
(55717)
项目编号(52413)
教育部(51703)
创新(51646)
(50799)
期刊
(187909)
经济(187909)
研究(134459)
中国(92106)
教育(72999)
学报(61746)
(61439)
科学(57836)
管理(57609)
(56780)
大学(47291)
学学(42826)
农业(42175)
(40191)
金融(40191)
技术(37654)
业经(31616)
经济研究(28442)
财经(28138)
图书(24774)
问题(24520)
(24158)
(21753)
理论(19274)
(19181)
论坛(19181)
科技(19030)
资源(18968)
(18952)
技术经济(18658)
共检索到641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谭天美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是国家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态学视角而言,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是由教育生态主体、教育生态环境和教育生态关系构成的独特生态系统。通过对广西12个民族自治县的全面调查,发现当前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生态存在教育生态主体单向流动、教育生态环境两极化、教育生态链联结脆弱等生态失衡现象。究其根源在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内部生态的特殊性偏斜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紊乱,导致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内外发展动力不均而失去平衡。研究认为可积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复位主体生态位,以增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持续动力;走向生态正义实践,优化生态环境,以拓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生存空间;继续稳固生态链条,创建多层级生态关系,以完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结构体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淼  
本文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例,试图通过对个案的深度剖析,揭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促进城乡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社会责任,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地方基础教育财政投入差别机制,同时还要辩证地对待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特殊性,进一步解决好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协调性等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真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数居全国第1位,目前有1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其中3个享受少数民族自治县待遇,这些民族自治县由于受历史条件、区域分布、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民族因素等影响和限制,生产力水平低下、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社会发育程度低,成为中央和自治区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将通过对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曹萍  梁积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民族基础教育不论是在办学规模、办学形式,还是在师资队伍建设、少数民族语文教学和民族文字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由于受历史、环境、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教育依然存在基础相对薄弱、教育成本过高、政府供给不足等问题。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应采取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民族教育结构,完善"双语"教学,实施"三语"教学模式,多层次、多渠道办学,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改革,使基础教育更好地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荟  孙振东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除了具有一般地区的共性外,还有其特殊性,如民族传统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多民族共校中不同民族学生的均衡发展问题,以及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的特色性均衡问题等,都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特殊性问题。研究者只有深入民族地区,进行实地研究,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找出该地区所特有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地解决策略,从而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捷  刘淑芹  苗红  
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其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某种程度上的决定作用。本文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实施情况、实施效果做简要评析,并针对广西民族自治区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加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廷柒  邹继业  
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是我们党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就广西而言,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从经济、政治、社会和自然等方面探析这些问题的表现以及存在的原因,提出加快我国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进清  张宏宇  
边境民族地区县域教育发展规划具有边境性、民族性、发展性、独特性等特征。广西边境民族地区C县在国家和省(区)教育发展规划的引领和带动下,制定和实施了相应的教育发展规划及配套措施,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凭"经验"编制规划、规划实施缺乏自主性和相对独立性等问题。应建立上下联动、统筹协调、特殊保障、评估考核、执行监督等有效机制,以提升边境民族地区县域教育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的能力和水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美娟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原因,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而发展失衡容易引发地区性社会风险。本文以县域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构建了县域经济发展失衡预警系统,它包括预警指标的设计、预警等级的划分等。同时运用所构建的预警系统对云南省民族自治县县域经济发展失衡的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应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失衡预警系统,在预警信号显示失衡即将发生时,由政府部门相关部门相应地进行调控和决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凌经球  杨辉  
经过20多年的扶贫攻坚,民族地区取得了扶贫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但是,当前还存在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贫困人口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很不稳定,贫困县“吃饭型财政”制约了对扶贫的投入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实施战略转型,构建实现贫困人口可持续脱贫的长效机制、加强扶贫制度建设、有效增加贫困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扎实推进产业开发扶贫、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以及加大扶贫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等对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各自治区、自治州及所辖县级单位和民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民族县)的统计显示,2003年640个民族县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社会环境、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农牧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淼  
本文通过对通道县农村教师流动情况的调查,发现当地农村教师呈现一种不合理的单向上位流动趋势,流动教师以中青年、高职称高学历、非少数民族教师为主。其主要根源在于经济因素、学校因素、政策因素和社会因素。为稳定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队伍,有关部门需完善政策管理机制、建立教师流动保障机制和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任崇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探寻出适合我国西部民族自治地区发展的经济模式,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才可以对我国经济的整体推动产生深刻的影响和积极作用。该文以甘肃省7个民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根据地理区位、地域要素禀赋的差异性,选择顺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适宜的经济生产方式,归纳了具有地域特色的5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并提出在经济增长方式、要素禀赋差异、生态环境、社会文化、政策利用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瑛  贾亮  
本文以云南省砚山县为典型案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1)交通问题;(2)代课教师待遇问题;(3)"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4)资金、设施问题。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应采取以下相应的对策:第一,提高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第二,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育发展模式;第三,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利益取向必须是公平、公正和兼顾各方利益的;第四,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帮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亮  
本文采用1995~2010年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招商引资数量、人均教育支出、R&D经费投入共五项时间序列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实证研究方法,对玉屏县县域经济的增长进行计量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招商引资数量、人均教育支出、R&D经费投入都对玉屏县县域经济的增长有正向推动作用。其中招商引资数量推动作用最大,R&D经费投入推动作用最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