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94)
2023(4845)
2022(4140)
2021(3961)
2020(3290)
2019(7176)
2018(7219)
2017(12903)
2016(7698)
2015(8525)
2014(8709)
2013(8539)
2012(8220)
2011(7609)
2010(8272)
2009(7929)
2008(8229)
2007(7513)
2006(7188)
2005(6666)
作者
(23953)
(19781)
(19648)
(19053)
(12815)
(9712)
(8975)
(7758)
(7628)
(7187)
(6897)
(6852)
(6399)
(6284)
(6283)
(6259)
(5968)
(5849)
(5838)
(5663)
(5248)
(4973)
(4791)
(4645)
(4626)
(4444)
(4409)
(4385)
(4198)
(3992)
学科
(31671)
经济(31622)
管理(22759)
(15242)
(13025)
中国(12547)
(12292)
企业(12292)
环境(9628)
地方(9348)
方法(9075)
(7904)
数学(6988)
理论(6904)
数学方法(6741)
(6685)
(6542)
城市(6253)
业经(5915)
生态(5915)
(5873)
(5698)
(5675)
教育(5577)
农业(5062)
(4928)
银行(4912)
资源(4900)
经济学(4790)
(4698)
机构
大学(114120)
学院(111285)
研究(42917)
(39306)
经济(37899)
管理(37598)
中国(32814)
理学(30388)
理学院(29863)
管理学(29088)
管理学院(28871)
科学(28441)
(27151)
(22280)
中心(20381)
(20345)
研究所(19893)
(19797)
(19302)
(18712)
师范(18542)
北京(17610)
(16331)
业大(16290)
(15924)
(15181)
师范大学(15127)
农业(14957)
财经(14785)
(13112)
基金
项目(67747)
科学(52390)
研究(48103)
基金(47757)
(42319)
国家(41954)
科学基金(35223)
社会(29796)
社会科(28019)
社会科学(28012)
(26160)
基金项目(24951)
自然(23080)
(23020)
自然科(22434)
自然科学(22429)
自然科学基金(21960)
教育(21938)
资助(19597)
编号(19093)
成果(17108)
重点(15548)
(14609)
课题(14276)
(13883)
(12519)
计划(12432)
科研(12359)
大学(12269)
国家社会(12160)
期刊
(53670)
经济(53670)
研究(38043)
中国(27647)
学报(19938)
科学(17772)
(17478)
教育(17019)
(15900)
大学(14520)
管理(14250)
学学(13095)
农业(11467)
(10656)
金融(10656)
图书(9122)
技术(8935)
问题(8393)
城市(7639)
财经(7510)
(7500)
业经(7318)
资源(7224)
书馆(6965)
图书馆(6965)
(6620)
经济研究(6570)
(6438)
(6107)
现代(5685)
共检索到188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少军  孙增峰  
文章讨论了生态一词的涵义及其变化,归纳生态系统与城市的异同点,讨论了生态学原理与城市规划的结合,包括生态学原理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当前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改进方向等,最后对长株潭规划生态环境专题研究案例进行了介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聂康才  
城市是公众的城市 ,规划是公众的规划 ,规划过程伴随着传播过程。城市空间关系建立在城市规划主体对各类组成要素的认识理解与组织协调的基础上 ,是公众参与的结果。在城市规划中 ,从社会协调与公众参与的角度研究规划传播的理论与方法有利于增进公众了解 ,获得公众支持与参与 ,协调各类公共关系 ,保障城市空间的公众利益 ,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聂康才  
城市规划本质上是“公共关系”性的 ,它以“空间关系”为依托 ,研究各种“公共关系”布局或组织协调的方法与原则。一定的“空间关系”是城市规划主体对一定的“公共关系”的认识理解与组织协调的结果。城市规划公共关系学的研究目的在于增进公众了解 ,获得公众支持 ,协调各类公共关系 ,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宣功巧  
为了更有效地布局城市绿地,使城市绿地最大地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的分析,并且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以下结论:在进行绿地斑块规划时,绿地斑块的数量越多、斑块越大、斑块之间的连接度越大,则生态效益越高;此外,紧凑或圆形的斑块在保护内部资源方面具有最高效率;在进行廊道规划的时候,需特别强调它在维持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生态廊道根据主要功能的不同,分为河流保护型、生物保护型、环境防护型和游憩使用型等4种,从而确定不同廊道的宽度和廊道中植被的分布。参8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雪雄  
现代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城市土地使用的综合研究并在土地使用组合基础上的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作为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城市规划应考虑城市人口规模及构成,要珍惜每一寸土地,更应该追求特色,突出城市景观和空间构成,赋予最强烈的时代感和地方特色。同时应该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燕菁  
只有正确理解政府,城市规划才能正确理解自己的职业。政府的市场角色长期以来一直被误读。政府是市场的一部分而非对立面。如同所有其他市场参与者,政府的功能不是纠正"市场失灵"。它同样是一个有自利动机的,以经营空间为手段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其行为准则就是追求其所有者利润最大化。从这一新的视角出发,可以对政府竞争、公众参与等长期困惑城市规划理论的问题重新思考,并得出全新的结论。城市规划专业的职业坐标,也因此需要进行重大调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向东  
本文对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从哲学观点做剖析,提出了21世纪城市规划哲学的科学的城市规划观念体系。确立培育“规划哲学──求实创新”的高素质人才观念,得出城市规划没有哲学的导向,创新就像盲人迷路的结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崔功豪  
1我们正处在"后"的世界1.1"后"与"新":时代话语的嬗变上世纪起的100多年,人类社会处在复杂纷呈的动态变革中,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城市等多个领域,以"后"为前缀的名词纷纷涌现。如:后苏联、后冷战、后危机、后工业社会、后现代、后现代城市规划、后郊区、后大都市等。与此同时,与"后"相对应的,又出现了许多以"新"为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敏生  
一、民本理念在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实践现状(一)以物质层面为本,非以精神文化层面为本长期以来,城市规划重物质形态构筑而轻市民的本质需求,缺乏人本主义思想和人性化关怀,造成城市发展中重经济发展而轻社会民生、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缺乏、绿地减少、道路拥挤、环境恶化等不和谐的城市问题。在以往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铌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类招生,贯彻通识教育背景下,科学建构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建立良好认知结构、知识框架;随着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用于教学;通过教、学互动,开拓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探讨培养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材的教育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宋伟轩  朱喜钢  
大理同时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滇西中心城市,面临着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保护的突出空间矛盾。结合新区域主义理念和有机集中思想,在分析大理城市发展诉求与自身特征的基础上,认为要解决大理城市发展的空间困境,必须跳出行政区划的桎梏,整合大理与周边城镇的发展空间来共同承载滇西中心城市的职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明媚  冯奎  吴程程  
加拿大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已有30多年,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认为在城市中引入公众参与,会让公众对城市规划和管理采取更加合作的态度,可以让政府更好地管理城市。本文着重论述加拿大公众参与的起源、理念、技术和方法的先进经验,对比我国公众参与所处的历史阶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我国城市规划中完善公众参与需要从主体法、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及规划编制程序几个方面,通过城市试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公众参与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宁超乔  徐培玮  邢记明  
都市农业是城市经济、生态、社会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学术界对都市农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很少,城市规划部门对都市农业也了解甚少。从研究现今世界上都市农业在城市规划中的现状出发,阐明都市农业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研究阻碍都市农业纳入城市规划的约束条件,试图提出可行的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泽强  范永茂  
城市规划的现代化不仅是顺应潮流,更是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语境下提升规划能力,应以法治为内核,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将依法规划深入贯彻到规划的编制和管理中去,在整个规划流程中强调公众参与和部门协同,优化部门职能配置,更多地注重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升城市生活的质量。本文通过对A市规划局在近年来相关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在今后的规划编制中强调公共性和理性,在执行中强调法治,在监管中强调部门协调和公众参与以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