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17)
- 2023(6442)
- 2022(5185)
- 2021(4842)
- 2020(3999)
- 2019(8488)
- 2018(7901)
- 2017(14852)
- 2016(7815)
- 2015(8545)
- 2014(8243)
- 2013(8110)
- 2012(7467)
- 2011(6837)
- 2010(7344)
- 2009(7383)
- 2008(6370)
- 2007(5539)
- 2006(5192)
- 2005(4961)
- 学科
- 济(31945)
- 经济(31925)
- 融(24813)
- 金融(24812)
- 管理(22075)
- 银(21691)
- 银行(21670)
- 行(21138)
- 业(19398)
- 企(16397)
- 企业(16397)
- 中国(16168)
- 学(12640)
- 中国金融(10980)
- 方法(10707)
- 制(9461)
- 环境(9367)
- 地方(9352)
- 财(9200)
- 数学(9198)
- 数学方法(9029)
- 农(8287)
- 业经(7763)
- 务(6661)
- 财务(6647)
- 理论(6646)
- 财务管理(6640)
- 企业财务(6437)
- 生态(6224)
- 农业(6156)
- 机构
- 大学(109990)
- 学院(109721)
- 济(45328)
- 经济(44295)
- 研究(41524)
- 中国(37888)
- 管理(36851)
- 理学(30712)
- 理学院(30343)
- 管理学(29597)
- 管理学院(29416)
- 科学(26202)
- 京(23460)
- 财(22237)
- 所(21466)
- 中心(20695)
- 农(20533)
- 研究所(19704)
- 财经(17652)
- 业大(16992)
- 江(16807)
- 融(15973)
- 经(15961)
- 银(15851)
- 农业(15843)
- 经济学(15789)
- 金融(15680)
- 院(15365)
- 北京(15279)
- 银行(15270)
- 基金
- 项目(73985)
- 科学(57108)
- 基金(53026)
- 研究(52540)
- 家(47474)
- 国家(47104)
- 科学基金(39379)
- 社会(33736)
- 社会科(32044)
- 社会科学(32036)
- 省(29690)
- 基金项目(27317)
- 自然(25081)
- 划(24465)
- 自然科(24213)
- 自然科学(24202)
- 自然科学基金(23748)
- 教育(22801)
- 资助(22207)
- 编号(19723)
- 重点(17529)
- 发(16921)
- 成果(16432)
- 创(15516)
- 部(15255)
- 创新(14622)
- 国家社会(14598)
- 课题(14430)
- 科研(14173)
- 计划(13877)
共检索到175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关锋
西方思想史上有两种基本的自然观,一为敬意论自然观,其实质强调自然是众生平等、互爱相处的家;二为机械论自然观,其实质主张自然是各种事物相互充足利用、为人所造的高效经济共同体。二者相互对立。生态学就是在它们协同影响下萌生和演进的。但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文明的兴盛,后者占据主导地位,敬意论受到排挤。这是现代生态问题一个重要的认识根源。合理、有效的生态学应把两者有机融合起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义国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需要处理企业文化和职业院校文化的关系,两者源自社会发展过程中企业和学校的分化与发展。企业文化和院校文化之间存在冲突、互补、渗透和融合四种关系,两者之间的冲突妨碍了学生、教师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校企合作需要整体设计,从观念、制度和行为多层面综合推进两种文化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企业文化 院校文化 文化自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戴建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的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当代生态问题、探讨解决生态危机途径的一种思想流派,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潮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从1956年6月阿格尔首次提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以来,日本学界从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对日本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进行了研究:由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而生发的"自然危机生产关系说"、由对机械自然观的批判而生发的"自然有机论"思想、由对生态价值主体的探讨而生发的"自然环境伦理"思想、由对"循环"和"共生"的关注而生发的自然民生思想、由对权力变迁的文化体认而...
关键词:
日本 生态学 马克思主义 自然观 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国强 刘玉静
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理解与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理解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对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哲学反思实质上也就是对高等教育存在本质的哲学审视。高等教育质量在经历了高等教育哲学认同、冲突的发展过程中,在实践理性的反思中得到了融合:"人是目的"是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哲学基石;在实践理性的架构中建构知识与道德的融合,成就个体德性则是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哲学内蕴。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观 实践理性 哲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小平
中国的生育控制在取得重大成就后,近些年已呈现出徘徊局面,力图进一步降低总和生育率的努力收效甚微。按照现行生育控制目标,全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应不高于1.6,但实际总和生育率近几年大约在2.5的水平。在目标和现实的差距下,政府强调计划生育政策不变。所谓不变,当然主要是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姣姣
解放教育学力求唤起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觉醒,而教师权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形成,二者看似矛盾。随着解放教育学与教师权威的冲突的演变,解放教育学与教师权威必将走向融合,形成解放的教师权威,彼此达到完善。
关键词:
解放教育学 教师权威 冲突与融合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玉琳
马克思的"价值论范式"和萨缪尔森的"供求论范式"(或"财富论范式"),这两种不同的经济理论范式,在实证研究层面上可以相容和互补,而在规范研究和决策研究层面上却存在评价标准和制度选择的根本不同,前者是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理论体系,后者是为完善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理论体系。资本主义社会尚未创造出对这两种理论范式进行综合集成的制度基础,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创造了这种制度基础,才可能建立具有普遍意义的揭示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经济学理论范式。
关键词:
价值论范式 供求论范式 融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勇
中国零售业是被社会商业颠覆的。当今规模化经营的连锁企业大部分是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或跨业经营发展而来的,很多源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诞生的小型的"社会商业"。如今,线下零售则被称为传统零售,受到线上零售的挑战,线上线下的冲突与融合正在改变着我国零售业的竞争格局。本文认为,应该从顾客感受的角度去寻找突破口,以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便利店是一个很好的融合点。
关键词:
网络营销 在线零售 实体零售 便利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林 康晓梅
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为此,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国家发展战略。"五位一体"发展战略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生活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其核心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发展过程。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经济发展 冲突与协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秀辉
西方主流货币理论在分析方法上存在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冲突,且偏重前者而忽视后者,以致形成"没有货币"的货币理论而难以解释现实和预测未来。西方主流货币理论有其抛弃历史方法的理由,但根本原因仍在于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冲突。在比较两种分析方法特征的基础上,可借鉴马克思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货币分析思路,为现代货币理论的构建提供方法论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窦瑾
是否允许调整土地承包关系是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实践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承包地的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两种功能的基础上,认为应从兼顾公平和效率的角度出发,把本轮土地确权作为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起点,同时加快健全土地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功能向生产资料功能的顺利过渡。
关键词:
土地承包关系 确权 生产资料 社会保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祝家麟 陈德敏
一、引言通识教育(General Eduation)自从其诞生以来,就一直与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体现出矛盾冲突与互动发展的特征。在工业革命后,古典人文教育在与科技教育的冲突之中日益封闭、对立,出现了两败俱伤的严重后果。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通识教育逐渐被专业教育所压倒,甚至被忽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大学专业教育面临严峻的形势;社会需要教育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又专又全,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全面人才。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教育目标本身的调适过程表明,人类必须同时发展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事实上,从通识教...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辉
以学术自由、尊重个人首创精神为特征的大学文化,正在经历日益崛起的企业文化的冲击,大学应当在自身文化基础上吸收企业文化中的生存意识、合作意识、管理意识、客户意识、市场意识,努力去创建优势学科,打造品牌产品。关注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就是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行文化铺垫。
关键词:
大学 大学文化 企业文化 校企关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贺国庆 何振海
十九世纪初,德国和法国率先拉开了近代西方大学改革的帷幕。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战后,美国、英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将大学改革推向深入。西方大学二百年来的发展史,既是大学持续不断进行变革的历程,也是在变革中进一步巩固和丰富大学传统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传统与变革形成了辩证统一,共同构成了西方大学二百年发展史的主题。
关键词:
西方大学 大学传统 大学变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