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48)
- 2023(6382)
- 2022(5530)
- 2021(5263)
- 2020(4387)
- 2019(10233)
- 2018(10438)
- 2017(19697)
- 2016(10991)
- 2015(12504)
- 2014(12551)
- 2013(12042)
- 2012(10672)
- 2011(9648)
- 2010(10187)
- 2009(9199)
- 2008(9112)
- 2007(8156)
- 2006(7175)
- 2005(6095)
- 学科
- 济(46155)
- 经济(46123)
- 管理(31455)
- 业(24781)
- 方法(23080)
- 企(20975)
- 企业(20975)
- 数学(20732)
- 数学方法(20163)
- 中国(13165)
- 环境(11515)
- 地方(10796)
- 农(10199)
- 学(10158)
- 理论(9381)
- 业经(8718)
- 划(7720)
- 财(7709)
- 和(7532)
- 生态(6875)
- 城市(6772)
- 农业(6650)
- 教学(6472)
- 资源(6326)
- 发(6262)
- 技术(6167)
- 制(5671)
- 贸(5499)
- 贸易(5495)
- 易(5260)
- 机构
- 学院(153714)
- 大学(149933)
- 管理(60313)
- 济(55281)
- 经济(53714)
- 理学(52100)
- 理学院(51449)
- 管理学(49959)
- 研究(49881)
- 管理学院(49705)
- 中国(36269)
- 科学(34603)
- 京(33360)
- 所(25309)
- 业大(24666)
- 农(24631)
- 研究所(23382)
- 财(23299)
- 中心(23239)
- 江(23032)
- 北京(20937)
- 范(20917)
- 师范(20728)
- 农业(19262)
- 州(19084)
- 技术(18983)
- 院(18891)
- 财经(18819)
- 经(16899)
- 师范大学(16421)
- 基金
- 项目(108745)
- 科学(85150)
- 研究(76635)
- 基金(76260)
- 家(67341)
- 国家(66850)
- 科学基金(57827)
- 社会(46506)
- 省(45221)
- 社会科(44161)
- 社会科学(44143)
- 基金项目(40475)
- 自然(39222)
- 自然科(38274)
- 自然科学(38265)
- 划(37726)
- 自然科学基金(37467)
- 教育(36120)
- 资助(32048)
- 编号(31443)
- 重点(24893)
- 成果(24061)
- 发(23227)
- 课题(22712)
- 创(22269)
- 部(22017)
- 计划(21119)
- 创新(20818)
- 科研(20341)
- 大学(19148)
共检索到216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彦鑫 梁吉业
生态城市已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在"五位一体"的生态城市系统理论基础上,构建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的有关理论,建立生态城市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一步完善了生态城市理论。同时,以山西省11个地级城市生态城市建设为例,选取2007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山西省各市下一步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生态城市 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小丽 刘益平 王经政
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指引下,按照"获取备择指标确定区域通用指标,增加区域特色指标组建评价指标集"的思路确定农业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指标集;然后根据ISM的基本原理对指标集中的这些因素指标进行结构化处理,从而构建农业生态补偿效益评价系统的解释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AHP法对地处苏北地区的宿迁农业生态补偿生态效益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
关键词:
苏北 ISM 农业生态补偿 效益评价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迟国泰 齐菲 张楠
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的典型、高频率的指标为基础,并根据中国统计数据不全的现状,根据可观测性原则,根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构建了适用于地级市行政区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最优组合赋权建立了生态评价模型,并对辽宁省14个城市的生态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把人均绿色GDP、单位水资源工业废水负荷等指标纳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框架来构建适用于地级市行政区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二是通过最优组合赋权,实现了各评价对象加权得分与理想点广义距离最小,体现了距理想点越近、得分越高的原理。三是引入Jaynes最大熵原理,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戴恩勇 邹安全 杨慧 江泽智
结合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循环物流发展问题,从循环经济、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三个角度挖掘隐性因子指标,系统研究了循环物流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采用Topsis分析法建模的实现过程,找出了循环物流系统状态及问题,提出了绩效改进思路,以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评价方法的可行性。模型校验结果表明,对提高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建立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新型物流体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海生 王晓明 张学玲 金志农
探讨了区域生态化评价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从生态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生态化指数计算等构建了具有4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的区域生态化评价模型。选取2000~2010年江西省及其各设区市生态化发展的相关数据,对江西省生态化总体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江西省各设区市生态化发展建设情况进行了横向比较。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江西省生态化指数由0.1077上升到0.2861,总体逐年上升呈良好的发展态势。以2010年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的生态化发展情况比较分析,总体上南昌市、赣州市、抚州市较好,吉安市、宜春市、鹰潭市相对落后。
关键词:
生态化评价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江西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钱者东 王智 秦卫华 蒋明康
随着我国煤炭开采的重心向西北地区转移,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根据煤矿开采特点与半干旱地区环境特征,从矿井开采强度、生态敏感程度两个方面将煤矿开采的非污染生态影响分为土地占用、地面沉陷、地下水位变化、自然背景条件4个子系统,选取13项量化指标并确定其权重,构建了煤矿开采生态影响评价模型,系统提出了半干旱地区煤矿开采生态影响程度定量评价的方法。以神木大保当煤矿为例,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可操作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美竹 秦趣 杨洪
针对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和不完整性,参考国内外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根据属性理论构建评价模型,并对六盘水市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六盘水市生态系统的自然子系统属性属于亚健康状态,健康度值为2.837 7,社会子系统属性属于不健康状态,健康度值为2.784 5,经济子系统属性属于亚健康状态,健康度值为2.963 9,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属性为亚健康状态,健康度值为2.841 6。通过分析,找出影响六盘水市生态系统健康的限制因素及其成因,为六盘水市的城市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爱华 唐志强 杨右栋
生态城市是人、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最好形式,是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也是城市经济、文化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的目的是为了将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融合,在生态系统承载力内去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发展政策和生态格局,减少环境压力,促进有效的可持续的自然资源利用。1一、张掖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的问题1.人为因素导致水资源匮乏。无节制开采地下水资源,农田用水挤占了生态用水,造成地下水资源匮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焦雯珺 闵庆文 李文华 Anthony M.FULLER
生态足迹(EF)自提出以来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核算内容的不完整导致其无法全面衡量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各种影响。本文完善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足迹(ESEF)概念与通用模型,并拓展出基于资源供给和废弃物吸纳两大类服务的足迹模型。案例研究则利用基于废弃物吸纳的足迹模型,对太湖流域上游常州市和湖州市水污染物排放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研究表明,就水污染物吸纳而言,当地水环境处于不可持续状态;氮磷营养盐的累积对当地水环境造成的压力远远大于有机物。这些信息能够为当地水环境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ESEF概念的提出与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实现足迹方法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全面衡量,并推动足迹理论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素梅 陈桂香
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是生态文明审计的重要内容。针对效率性评价指标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中的难点问题,引入了非期望产出SBM模型。首先,介绍了非期望产出SBM模型的适用性,其次,构建了基于非期望产出SBM模型的生态文明建设效率性评价指标,最后,选取2013—2017年中国除西藏及港澳台地区以外的其他30个省份对构建的指标进行了应用研究,测算了其生态文明建设效率值,分析了无效率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素梅 陈桂香
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是生态文明审计的重要内容。针对效率性评价指标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中的难点问题,引入了非期望产出SBM模型。首先,介绍了非期望产出SBM模型的适用性,其次,构建了基于非期望产出SBM模型的生态文明建设效率性评价指标,最后,选取2013—2017年中国除西藏及港澳台地区以外的其他30个省份对构建的指标进行了应用研究,测算了其生态文明建设效率值,分析了无效率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美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实践教学作为大学评价的内容之一,对大学生的培育具有深远影响。本科院校实践教育改革对于大学生培养模式的改善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按照当代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来看,诸如教师评价、大学评价等直接可以应用到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型模型极少,这也是本文的主要讨论的内容之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赖志斌,夏曙东,承继成
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态环境监测及评价体系是目前城市环境工作一项重要内容 ,在对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特点分析的基础上 ,进行了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提出了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在城市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模型 ,并从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元数据管理体系、环境评价因子的提取和分析三个方面对该应用模型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最后对该模型在厦门市环保局进行了实验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柳映潇 王衡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把握生态城市建设现状、预测发展趋势,需要对生态城市建设展开系统评价。以贵阳市为研究区域,旨在了解贵阳生态城市建设状况,有利于推进贵阳2020年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以期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示范作用。文章从环境、经济、社会角度构建贵阳市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利用物元可拓模型和ARIMA模型对贵阳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进行测度,并预测贵阳市2020年生态城市建设水平,根据评价及预测结果对贵阳市未来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牛杰 李众 戴艳
本文提出一种远程教育中网络课程满意度评价模型。利用云模型理论融合了模糊性和随机性的特点,采用改进的逆向云发生器实现评价指标评语的定性定量转换,用于描述指标的实际情况。与传统算法相比,该方法的结果并非是单一数值表示,可以全面地反映各个指标及总体指标的实际趋势。实验表明,评价结果详尽直观,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满意度测评 云模型 逆向云发生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