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02)
- 2023(6672)
- 2022(5416)
- 2021(5022)
- 2020(4069)
- 2019(9234)
- 2018(9073)
- 2017(16705)
- 2016(9409)
- 2015(10153)
- 2014(10227)
- 2013(10071)
- 2012(9550)
- 2011(8855)
- 2010(9218)
- 2009(8293)
- 2008(8708)
- 2007(8059)
- 2006(7286)
- 2005(6305)
- 学科
- 济(38084)
- 经济(38044)
- 管理(27239)
- 业(21007)
- 企(16873)
- 企业(16873)
- 中国(14775)
- 方法(12823)
- 学(11328)
- 地方(11192)
- 数学(10238)
- 环境(10194)
- 数学方法(10082)
- 农(9989)
- 财(9281)
- 业经(8199)
- 理论(7750)
- 制(7552)
- 城市(6793)
- 和(6758)
- 农业(6578)
- 发(6573)
- 划(6453)
- 生态(6376)
- 银(6207)
- 银行(6197)
- 融(6189)
- 金融(6188)
- 教育(5952)
- 行(5952)
- 机构
- 大学(138049)
- 学院(136564)
- 研究(51550)
- 济(50119)
- 经济(48632)
- 管理(45904)
- 理学(38125)
- 理学院(37489)
- 中国(37023)
- 管理学(36701)
- 管理学院(36416)
- 科学(33750)
- 京(31293)
- 所(26733)
- 财(25500)
- 农(24276)
- 研究所(24192)
- 江(22747)
- 中心(22714)
- 范(21664)
- 师范(21471)
- 业大(20832)
- 财经(19791)
- 北京(19726)
- 院(19306)
- 农业(18870)
- 州(18571)
- 经(17871)
- 师范大学(17366)
- 省(17108)
- 基金
- 项目(89982)
- 科学(70298)
- 研究(64307)
- 基金(64238)
- 家(57634)
- 国家(57154)
- 科学基金(48009)
- 社会(40804)
- 社会科(38565)
- 社会科学(38552)
- 省(35354)
- 基金项目(34165)
- 自然(31194)
- 划(30960)
- 自然科(30377)
- 自然科学(30368)
- 自然科学基金(29800)
- 教育(29249)
- 资助(25344)
- 编号(24668)
- 重点(21024)
- 成果(20840)
- 发(19838)
- 部(19192)
- 课题(18946)
- 创(17832)
- 国家社会(17120)
- 性(17082)
- 计划(16828)
- 科研(16755)
共检索到215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浩 李建东
我国各地区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实践效果堪忧,成为制约生态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基于自然辩证法视角,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活动的基本属性出发,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阐明了生态城市规划实效性难以提高的内在原因。进而借鉴复杂性科学理论,提出了改进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活动的若干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顾朝林
本文从我国城市规划的转型视角论述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理论城市生态学,重点介绍了现代城市生态学理论思潮,并简要论述了生态城市研究进展,最后就生态城市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内涵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城市生态学 生态城市规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武廷海
走向生态文化的城市规划武廷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和发展日新月异,对城市的规划研究亦日受重视,其中对城市文化的探讨令人尤为瞩目。如梅保华认为“要从文化审视的高度,进行规划和建设”①,郑孝燮提出了“城市文化环境保护”的概念②,等等。很显明,从文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浩
结合对中国生态城市研究发展历程的分析,从当代生态城市理念被西方所主导的内在原因、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生态城市"智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低碳、生态发展基本国策等方面,讨论了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自主性"问题;进而针对中国特殊的资源条件、地理格局、体制环境、社会背景和发展阶段等基本国情,提出了以"中国范式"思维推进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要义:有序推进、因地制宜、安全至上、返朴归真、部门协同、政府转型、引导消费、文化传承。
关键词:
生态城市 规划建设 自主性 “中国范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本文从分析当代城市规划学发展的困惑的表象和原因入手,进而提出城市作为复杂自适应系统(CAS)的基本特征,并据此归纳出城市规划学变革的方法论——新理性主义的四方面特征:从单一连续性转向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并存;从注重确定性转向确定性与非确定性并存;从突出城市的可分性转向可分性与不可分性并存;从严格的可预见性转向可预见性与不可预见性并存。进而从这四方面"并存"提出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规律的城市规划变革七方面重点,即: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期中评价;推行低冲击开发模式;强调层层嵌套式的城市结构;倡导用地混合与交往空间;实施从下而上的"社区魅力再造";提倡弹性的规划结构;形成城市群的协同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心镇
远在三十年代,英国A·G·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到五十年代美国E·P·Odum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生态理论体系;七十年代以来,关于生态乎衡的理论得到迅速发展;迄今又出现了许多学科生态化和生态科学社会化的倾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陆宁 陆路 霍小平 徐显杰
在确定生态城市规划方案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采取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生态城市规划方案作出评价,以此增强生态城市规划方案评价的科学性,提高方案评价的可靠度,探索使生态城市规划达到最佳效果的新途径。
关键词:
生态城市规划 方案 综合评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文杰
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也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的认识。生态城市不仅仅要在城市环境方面体现生态学的理念,还要在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文化生活等诸方面体现生态学的理念。将生态学的理念全方位地贯彻到城市的发展过程,就需要有一个生态城市规划。本文从生态城市的环境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三方面论述了生态城市规划体系的内涵。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谭春华
生态城市规划理论是当代城市规划领域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历史上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过程进行比较分析,挖掘出对生态规划理论深刻影响的思想基础与基本架构,从而获得对这个理论清晰一致的框架轮廓。
关键词:
生态城市 规划理论 比较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甜 姜瑶 隋承泉
德国交流学习期间,作者走访调研多个城市,了解德国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的相关知识,总结德国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特色及德国城市规划的成功经验,作为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借鉴。
关键词:
德国城市规划 管理 建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章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矛盾关系是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本文以广西贵港市为例,分析说明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探讨其原因所在。对贵港市城市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综合评述,并对协调两大规划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作了较为详尽的说明。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 贵港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实
韧性城市规划是当前城市为应对复杂多变的灾害风险、突发事件所提出的新思路,城市是一个兼具多重功能的复杂系统,如何将韧性思维有效渗透于城市规划,是城市规划者面临的主要挑战。现阶段,我国韧性城市规划以问题导向为主,呈现出由简单借鉴到优化创新的发展趋势,在城市功能方面逐步由局部强化向整体性能完善过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家华 包存宽 黄鹤 舒廷飞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规划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鉴于理论、方法上尚存在某些空白,基于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在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生态学的角度,依据生态位理论,以上海市某新城作为实证,探讨在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与评价的方法、程序及内容,从而为城市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内容上的补充和技术方法上的完善。
关键词:
生态适宜性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因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林妍 吕建华
本文通过两个实例来说明不同的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方法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在"天津市生态足迹研究"中,计算得知全市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别为2.12公顷/人和0.33公顷/人,生态赤字高达1.79公顷/人,因此在其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中提出了相应的能源和生物资源高效利用措施;在"石家庄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评价了其2001年~2005年的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结果表明,生态系统在2001年处于病态,在后4年内处于亚健康状态。规划中提出了使生态系统向着健康有利方向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评价 生态城市规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振强 王亚男 郭佳星 潘琳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我国城市巨系统的发展,在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等城市外部性影响逐渐深化对城市肌体影响的背景下,城市灾害对城市的韧性构成严峻挑战。为了应对外部冲击或挑战,国际范围内正在讨论弹性城市理论方法体系对于提升城市弹性能力的作用。弹性城市是指城市较快恢复到原有状态,并且保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能力。弹性城市的研究包括理论方法学探讨与规划管理实务两方面。在深刻揭示国际城市间不同冲击下城市弹性差异的基础上,全面概括了弹性城市的理论缘起和国外实践,从标准体系视角调研了世界范围内关于城市弹性的评价指标研究与实践评测进展,研究了我国目前对弹性城市理念的理解与应用进展,并剖析了其中的不足,提出以城...
关键词:
灾害 弹性城市 评价 能力建设 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