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06)
2023(4807)
2022(3983)
2021(3614)
2020(2883)
2019(6369)
2018(6465)
2017(11445)
2016(6651)
2015(7397)
2014(7690)
2013(7192)
2012(6575)
2011(6075)
2010(6388)
2009(5765)
2008(5606)
2007(4982)
2006(4559)
2005(3966)
作者
(21039)
(17392)
(17127)
(16434)
(11019)
(8216)
(7823)
(6813)
(6778)
(6132)
(5982)
(5900)
(5708)
(5566)
(5433)
(5399)
(5053)
(5000)
(4960)
(4943)
(4380)
(4306)
(4214)
(4048)
(3894)
(3871)
(3849)
(3650)
(3630)
(3626)
学科
(23928)
经济(23892)
管理(18784)
中国(11024)
(10819)
环境(9351)
地方(8649)
(8331)
(7891)
企业(7891)
(6889)
城市(6195)
方法(5971)
(5823)
生态(5802)
(5353)
(5172)
理论(5167)
(5003)
(4983)
数学(4859)
数学方法(4757)
业经(4668)
资源(4646)
(4518)
城市经济(4476)
农业(4354)
(3872)
金融(3865)
(3839)
机构
学院(92237)
大学(90720)
研究(37720)
(31331)
管理(30886)
经济(30176)
中国(26606)
科学(25901)
理学(25667)
理学院(25211)
管理学(24614)
管理学院(24446)
(21820)
(19772)
(19240)
研究所(18168)
中心(16480)
业大(16044)
(15398)
农业(15060)
(15017)
(14576)
(14466)
师范(14278)
北京(13776)
(12595)
(12343)
技术(11956)
研究院(11548)
师范大学(11485)
基金
项目(65249)
科学(50422)
研究(45937)
基金(45220)
(41306)
国家(40983)
科学基金(34003)
社会(27997)
(26612)
社会科(26399)
社会科学(26394)
基金项目(24396)
(23310)
自然(22451)
自然科(21804)
自然科学(21793)
自然科学基金(21325)
教育(20153)
编号(18221)
资助(17456)
重点(15185)
(14879)
成果(14682)
课题(14234)
计划(13266)
(12858)
(12742)
创新(12002)
科技(12002)
科研(11896)
期刊
(39700)
经济(39700)
研究(28048)
中国(22444)
学报(17965)
(17222)
科学(15983)
大学(12687)
教育(12381)
学学(12081)
农业(11634)
(10945)
管理(10511)
城市(7611)
技术(7331)
业经(6866)
问题(6762)
资源(6725)
(6432)
(6228)
金融(6228)
(6151)
(5351)
经济研究(5252)
科技(5132)
业大(5018)
林业(4937)
财经(4922)
现代(4870)
(4343)
共检索到143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文杰  
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也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的认识。生态城市不仅仅要在城市环境方面体现生态学的理念,还要在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文化生活等诸方面体现生态学的理念。将生态学的理念全方位地贯彻到城市的发展过程,就需要有一个生态城市规划。本文从生态城市的环境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三方面论述了生态城市规划体系的内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寇刘秀  包存宽  蒋大和  
以苏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例,探讨运用生态足迹进行融合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为规划环评较早地介入规划编制过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规划编制初期,确定规划的生态底限,农业用地、非农建设用地和水域的面积不低于3 728、1 016和2 019 km~2;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根据现状评价的结果提出耕地是苏州城市发展的限制因子,水资源是优势因子,并估算了规划实施前后苏州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规划实施后,苏州市的人均生态赤字有加大的趋势,耕地的赤字是最主要的贡献者,草地和能源用地的生态盈亏无变化,林地的生态赤字将减少,建设用地和水域的生态盈余将增加。依据该结果提出了减缓生态赤字的措...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旺锋  张祥德  徐佳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利益冲突表象化,日趋多元化的行为主体要求增加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透明度,加强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力度。"公众参与不足"是我国城市规划过程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运行环境方面探索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支撑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裕祥  
继1988年初和1989秋两次出访联邦德国之后,今年上半年又对德国的区域与城市规划方面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专题考察,感到联邦德国在区域与城市规划工作体系方面确实积累了某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值得思考租借鉴。 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是联邦德国空间规划结构的重要特色。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由于工业化迅猛推动城市化发展,以及大城市的“弊病”日益显露,客观实际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妍  朱建民  
基于生态城市规划理念,本文提出城市绿色发展竞争力概念,运用综合合项思维方法,依据绿色发展理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和城市竞争力理论,从绿色生产、绿色治理、绿色产业、绿色社会与绿色环境五准则构建城市绿色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绿色模型"。本文对天津、北京、上海、重庆四城市发展实际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分析,验证了"绿色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和合理性。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衡量方法确定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对天津市2011—2016年绿色发展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天津市绿色发展竞争力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武廷海  
走向生态文化的城市规划武廷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和发展日新月异,对城市的规划研究亦日受重视,其中对城市文化的探讨令人尤为瞩目。如梅保华认为“要从文化审视的高度,进行规划和建设”①,郑孝燮提出了“城市文化环境保护”的概念②,等等。很显明,从文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顾朝林  
本文从我国城市规划的转型视角论述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理论城市生态学,重点介绍了现代城市生态学理论思潮,并简要论述了生态城市研究进展,最后就生态城市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内涵进行了讨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海军  张中华  刘靖  
在全面阐述数字化城市规划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特征、重新审视发展概念与意义的基础上,论文系统总结与解读当前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并依据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架构了数字化城市规划管理技术体系,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强调技术的无缝对接、耦合关联及综合运用是数字化规划管理的关键与精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传新  
本文从数字城市基本概念内涵出发 ,以我国数字城市形成发展的宏观背景为基础 ,阐述了我国数字城市规划思维理念体系以及发展态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于涛  严翔  
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决定其具有较强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然而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预测和安排,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导致传统的静态规划本身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其稳定性也只是相对的,由此引起了对静态城市规划权威性的较多质疑。在城市规划的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与贯彻效果的客观评估,也导致了重复规划、过度规划等所谓规划浪费现象的出现。因此,论文首先归纳了我国规划权威性不足的种种具体表现,继而深入分析导致我国规划权威性不足的问题根源,并且提出了强化我国规划权威性的具体对策,以期通过动态城市规划评估体系的创建来进一步提升我国城市规划尤其是法定规划的针对性、稳定性和权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心镇  
远在三十年代,英国A·G·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到五十年代美国E·P·Odum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生态理论体系;七十年代以来,关于生态乎衡的理论得到迅速发展;迄今又出现了许多学科生态化和生态科学社会化的倾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浩  
结合对中国生态城市研究发展历程的分析,从当代生态城市理念被西方所主导的内在原因、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生态城市"智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低碳、生态发展基本国策等方面,讨论了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自主性"问题;进而针对中国特殊的资源条件、地理格局、体制环境、社会背景和发展阶段等基本国情,提出了以"中国范式"思维推进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要义:有序推进、因地制宜、安全至上、返朴归真、部门协同、政府转型、引导消费、文化传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陆宁  陆路  霍小平  徐显杰  
在确定生态城市规划方案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采取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生态城市规划方案作出评价,以此增强生态城市规划方案评价的科学性,提高方案评价的可靠度,探索使生态城市规划达到最佳效果的新途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谭春华  
生态城市规划理论是当代城市规划领域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历史上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过程进行比较分析,挖掘出对生态规划理论深刻影响的思想基础与基本架构,从而获得对这个理论清晰一致的框架轮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