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23)
2023(4821)
2022(4169)
2021(3724)
2020(3027)
2019(6851)
2018(6773)
2017(12362)
2016(7063)
2015(7779)
2014(7619)
2013(7761)
2012(7330)
2011(6762)
2010(7015)
2009(6484)
2008(6449)
2007(5677)
2006(5416)
2005(4833)
作者
(24170)
(19809)
(19679)
(18760)
(12761)
(9658)
(8862)
(7808)
(7790)
(7023)
(6944)
(6809)
(6595)
(6457)
(6387)
(6234)
(5902)
(5880)
(5834)
(5799)
(5087)
(4921)
(4753)
(4694)
(4477)
(4461)
(4422)
(4280)
(4200)
(4065)
学科
(29795)
经济(29756)
管理(19825)
(12984)
方法(11567)
中国(10990)
(10666)
(10243)
企业(10243)
环境(9841)
数学(9654)
数学方法(9363)
地方(8244)
(6398)
城市(6242)
生态(6113)
(5694)
(5586)
理论(5464)
(5430)
(5271)
业经(5086)
资源(5048)
(4502)
城市经济(4487)
农业(4369)
规划(3816)
(3523)
地方经济(3522)
环境规划(3509)
机构
大学(106375)
学院(103797)
研究(44227)
(37405)
经济(36185)
管理(35498)
科学(31256)
中国(31250)
理学(29924)
理学院(29370)
管理学(28478)
管理学院(28305)
(26012)
(23947)
(22507)
研究所(21983)
中心(19025)
业大(19004)
农业(18016)
(17119)
(16900)
北京(16822)
(16361)
(15523)
师范(15285)
(14313)
科学院(13872)
研究院(13165)
(13138)
财经(12824)
基金
项目(73315)
科学(57160)
基金(53384)
(49899)
国家(49571)
研究(46999)
科学基金(41175)
社会(29361)
自然(29354)
自然科(28582)
自然科学(28570)
自然科学基金(28002)
基金项目(27881)
(27866)
社会科(27776)
社会科学(27765)
(25871)
资助(22402)
教育(20605)
重点(17470)
编号(16805)
(16240)
计划(16119)
(15155)
科技(14273)
科研(14224)
(14009)
成果(13422)
创新(13262)
课题(13195)
期刊
(43962)
经济(43962)
研究(32632)
中国(23858)
学报(22140)
科学(20020)
(19027)
大学(15672)
学学(14834)
管理(13179)
农业(13178)
(11662)
教育(10798)
技术(7735)
城市(7622)
资源(7446)
(7441)
问题(7083)
(6445)
(6414)
金融(6414)
统计(6326)
经济研究(6323)
业大(6295)
(5886)
财经(5886)
业经(5777)
林业(5639)
科技(5439)
现代(5281)
共检索到161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锋  朱高洪  
生态城市是当今国内外众多城市发展的新追求,而以何理念和规划方式促进其健康发展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系统学角度探讨了生态城市的基本理念与目标要求,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所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利用系统生态学方法论,构建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模拟模型;进而,形成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内容、过程和方法综合集成体系,较好地解决了生态城市或区域综合协同发展的科学规划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军  傅伯杰  陈利顶  
景观生态规划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改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它可以协调人与自然及资源利用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未来的景观生态规划既要满足景观的自然功能和人类需要,又要满足持续的土地利用。本文论述了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发展过程、原则和步骤,以期对我国的景观规划起到借鉴和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利  朱喜钢  孙洁  
全球变化引发的各种灾害导致当今城市正面临危机和挑战,城市系统变得脆弱不堪。作为应对当今城市危机和挑战的一种理论视角,韧性城市理应受到规划学界的关心和重视,但韧性城市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成果还比较少。基于此,从韧性城市提出的背景入手,详细梳理韧性城市概念内涵,着重归纳韧性城市在经济、工程、生态和社会方面的规划诉求,在此基础上阐释韧性城市作用机制以及评估方法,最后提出韧性城市的规划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利  朱喜钢  孙洁  
全球变化引发的各种灾害导致当今城市正面临危机和挑战,城市系统变得脆弱不堪。作为应对当今城市危机和挑战的一种理论视角,韧性城市理应受到规划学界的关心和重视,但韧性城市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成果还比较少。基于此,从韧性城市提出的背景入手,详细梳理韧性城市概念内涵,着重归纳韧性城市在经济、工程、生态和社会方面的规划诉求,在此基础上阐释韧性城市作用机制以及评估方法,最后提出韧性城市的规划策略。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宣功巧  
为了更有效地布局城市绿地,使城市绿地最大地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的分析,并且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以下结论:在进行绿地斑块规划时,绿地斑块的数量越多、斑块越大、斑块之间的连接度越大,则生态效益越高;此外,紧凑或圆形的斑块在保护内部资源方面具有最高效率;在进行廊道规划的时候,需特别强调它在维持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生态廊道根据主要功能的不同,分为河流保护型、生物保护型、环境防护型和游憩使用型等4种,从而确定不同廊道的宽度和廊道中植被的分布。参8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黄坤锦  
本文探讨大学从文雅教育开始、历经共同科目、而后发展至当前通识教育的演进历程,并说明文雅教育系针对职业教育、共同科目系针对选修科目、通识教育系针对专门教育。文中强调专门教育加上通识教育才是专业教育,析论通识“教育”、通识“课程”、通识“科目”、通识“教学”、通识“评量”之间的逻辑序列及其内涵与相关。其中特别对通识课程的规划和通识教学的理念,提出基础性和补救性、广博性和多元性、进阶性和统整性的层次,以达成清晰明确的表达能力、综合统整的判断能力、多元整合的全人教育为通识教育之目标。最后以美国著名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规划、学分比例以及教学评量等印证:要成为一流的卓越大学,必须重视和加强通识教育。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杨帆  向枝远  杨奕  王泉力  李艺  
生态修复是海岸带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韧性理念中有关规划—吸收—恢复—适应的演化规律对于海岸带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沙化较为典型的海南木兰湾海岸带区域为例,开展海岸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方法及应用研究,基于沙化脆弱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耦合分析划分不同类型空间,并分区制定生态修复规划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沙化脆弱性高的区域主要是旱地和沙地,面积达21.8%,生态系统服务高的区域主要是林地、水域、湿地,面积达67.5%。(2)重建修复区主要位于鱼塘、旱地一带,占总面积的16.4%;人工辅助修复区主要位于旱地以及迎风面一带,面积达5.5%;适度开发区多为基本完全沙化区域,面积为15.8%。相关评估结果和生态修复规划方案能够揭示生态系统各关键因子之间的胁迫—响应机理,为海岸带沙化区域的生态修复及恢复提供科学支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栗伟迪   张瑞红  
<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我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然而,这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不可持续。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而国土空间规划是将这一理念落实到空间上的主要手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不仅关系“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的综合治理,也涉及城市规模、土地综合利用、城市结构优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等诸多问题。
关键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顾鸣东  葛幼松  焦泽阳  
认为城市风貌规划具有塑造城市个性、提高管理绩效、改良城市景观等作用。认为国内风貌规划起步较晚,目前存在着规划理念落后、分析方法主观、规划内容面面俱到、规划成果指导性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针对上述问题,试从规划理念、规划方法、规划内容、规划成果四个方面就如何提高风貌规划的可操作性加以探讨,并以台州市路桥区的城市风貌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少军  孙增峰  
文章讨论了生态一词的涵义及其变化,归纳生态系统与城市的异同点,讨论了生态学原理与城市规划的结合,包括生态学原理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当前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改进方向等,最后对长株潭规划生态环境专题研究案例进行了介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丽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生态文明重在建设,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科学方法和有效措施,同时也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为此,要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方法,增强保护的效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兴中  
城市可持续研究是上世纪后期至今学术界研究全球问题的重要方面之一。早期的研究集中于环境、能源和经济层面,近十多年来已深入到以"社会公平与空间公正"为方向的"空间可进入性"、"空间文化尊严"与"空间价值保护"等内容,研究方法也从宏观因素探讨转向微观认知结构领域。应用焦点已由城市空间功能规划转向如何衡量和确保城市的可持续空间与社会发展的社区规划及策略方面。国外学术界的研究已形成了"可持续城市主义"与"新城市主义"理念下有关的"社区公正规划"、"持续社区规划"的专著①,但还未完整深入到对城市(社会)生活空间体系的探讨。在当今的社会-文化进程阶段,新人本主义强调人与社会(文化)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其目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董琦  甄峰  
根据低碳城市理念,探讨如何以建设低碳城市为目标,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中,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保障,重点从城市空间规划、交通规划和产业规划三方面阐述了建设低碳城市对于城市规划政策的引导要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闫静宜  崔山  
文章以鄂尔多斯市九城宫生态园区为例,阐述设计所引入的"同构"设计方法,详细阐述从概念思路渗入到实际方案的"同构"设计思想。将阴阳太极图、经络气血、脏腑器官分别与设计理念、交通流线、构成要素进行同构对应。把整个设计注入生命,开拓了看待规划设计的新角度,深刻挖掘"同构"设计的创新思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和共生效应(Symbiotic effect)是自然界生生不息和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两大主要内在机制。首先从城市如何与自然共生入手提出共生城市的理念(Symbiocity)。其次,将"共生城市"可以分成三个相互作用的协同集,这三个协同集自身的共生性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共生性就能影响城市生态足迹的大小。最后,论述了培育"共生城市"自演化成长机制,这种机制是生态城市成功的基础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