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04)
2023(4180)
2022(3541)
2021(3311)
2020(2590)
2019(5753)
2018(5699)
2017(10488)
2016(5703)
2015(6251)
2014(6299)
2013(5993)
2012(5507)
2011(5154)
2010(5315)
2009(5202)
2008(4942)
2007(4290)
2006(4134)
2005(3810)
作者
(17617)
(14810)
(14458)
(14049)
(9318)
(6880)
(6520)
(5639)
(5549)
(5130)
(4946)
(4945)
(4758)
(4699)
(4525)
(4433)
(4298)
(4188)
(4130)
(4074)
(3594)
(3455)
(3421)
(3312)
(3259)
(3241)
(3144)
(3143)
(2929)
(2908)
学科
(25696)
经济(25678)
管理(21260)
环境(14431)
(11531)
中国(9751)
(9480)
企业(9480)
方法(8584)
(8205)
(7893)
地方(7616)
数学(6856)
数学方法(6772)
生态(6700)
规划(6114)
城市(6105)
环境规划(5944)
资源(5880)
(5297)
(5133)
(5014)
理论(4718)
城市经济(4415)
业经(4343)
(4312)
(3924)
区域(3920)
区域环境(3533)
农业(3495)
机构
大学(86016)
学院(85188)
(32723)
经济(31753)
研究(31671)
管理(31542)
理学(26964)
理学院(26548)
管理学(25999)
管理学院(25858)
中国(22716)
科学(21042)
(20027)
(15435)
中心(14443)
研究所(14232)
(13911)
(13309)
师范(13182)
(12836)
北京(12733)
业大(12711)
(12106)
(12093)
财经(11396)
师范大学(10909)
(10564)
(10332)
经济学(10194)
科学院(9518)
基金
项目(61386)
科学(49235)
基金(45636)
研究(42567)
(40632)
国家(40349)
科学基金(35040)
社会(28839)
社会科(27366)
社会科学(27358)
基金项目(24907)
(23198)
自然(23151)
自然科(22480)
自然科学(22476)
自然科学基金(22016)
(20325)
教育(18317)
资助(17629)
编号(15536)
重点(14033)
(13641)
(12682)
国家社会(12555)
(11838)
成果(11751)
科研(11373)
计划(11370)
课题(11243)
创新(11162)
期刊
(37548)
经济(37548)
研究(24982)
中国(15950)
学报(13708)
科学(13547)
管理(10845)
大学(10280)
(10123)
学学(9652)
(9611)
资源(7381)
教育(7357)
城市(6981)
农业(6716)
技术(6558)
问题(6519)
(5453)
(5444)
金融(5444)
财经(5433)
经济研究(5355)
业经(5299)
生态(5262)
(4747)
图书(4652)
现代(4608)
科技(4255)
(4240)
林业(3896)
共检索到124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宋言奇  
生态城市理念是一种综合环境观的阐释,从空间角度论,它是城市环境观与区域环境观的有机结合;从时间角度论,它是城市历史环境观与现实环境观的有机结合;从功能角度论,它是城市经济环境观、社会环境观与生态环境观的有机结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健  
绿色消费理念在世界范围内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可是在我国却做得还不够。本文试图以国内外塑料袋的使用为例,阐述推广绿色消费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并借鉴各国政府对于使用塑料袋的管制措施,倡导消费者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少用塑料袋,以保护我们日渐沉重的地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晶晶  何云峰  
本文从哲学、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视角对服务性学习的教育价值进行重估,认为:服务性学习是促进教育与劳动相融的新型教育机制,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优质教育资源,是一个获取实践经验的新型教育载体,是一个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教育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开展服务性学习的长效机制,即:加强总体规划,形成完备体系;建立导师制度,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实践基地,搭建良好平台;确立保障机制,实施科学管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晓洁  徐冬先  
马克思主义理论蕴涵着丰富的共享价值特质,共享发展理念肇始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兼具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人用几十年的建设实践诠释了共享发展,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确定不同建设任务,坚持以人为本,提出明确的共享发展目标以及具体的共享发展措施。新时代,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对缩小贫富差距,改善民生体验,消除社会矛盾,营造公平正义社会环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熊静  
家庭教育是人的基本教育,是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所以特别重视家教的作用,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家训文献。在古代家训中,教子读书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独具特色的阅读思想和理念,对今天儿童阅读、家庭阅读活动的开展具有参考价值。通过对历代家训文献的考察可以发现,古人家教中的阅读思想主要从"读书是修身立德之本""勤学苦读、持之以恒""知行合一""勤读圣贤书""广博相宜""读书非为求利禄""书香家风"7个方面体现出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朴雪涛  
大学理念是高等教育学的基本问题,研究大学理念的意义不仅在于指导和变革实践,还在于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内部规范的形成,促使高等教育学获得真正独立的文化身份。大学理念并非是一种超功利的纯粹精神,它的背后是大学利益相关者各自价值追求的反映。随着大学自身功能的多样化发展和大学利益主体的分化,大学利益相关者间的对话必将成为未来大学理念生产的主要方式。大学理念的研究中应避免单一现代性的思维方式,应建立多元主体的对话机制,通过对话的方式生成大学理念,这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的大学文化和形成中国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吕梅  
以“顾客满意”为中心 ,是现代管理的核心 ,是 2 0 0 0年版ISO90 0 1族的国际认证新标准的首要内容和核心。图书馆引入SIO90 0 1管理体系 ,主要在于将“顾客满意”之理念根植于图书馆办馆理念当中 ,贯穿于日常工作当中 ,将“读者满意”作为衡量图书馆服务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邓达江  
物流金融创新催生的动产动态质押负载着浓重的中国本土特色,并兼顾了质权的担保力与质物的流动性,得到《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第55条的明确认可。在融资担保实践中,动产动态质押有委托监管、统一授信和物流金融服务机构三种运作模式,并存在监管人(或质权人)库监管、第四方企业库监管和出质人库监管三种监管情形。简易交付说、指示交付说、共同占有说、占有改定说均有失偏颇,不能作为甄别动态质押设立与否的判断标准。无论何种运作模式与监管情形,设立动产动态质押均需出质人将质物现实交付监管人或动态质权人。经面向实践之检验和对质押规则之剖析可知,交付仅为动产(动态)质押的设立要件,其公示动产(动态)质权是一种"臆想";占有主要为质权人强化质权担保力的一种方法,其公示动产(动态)质权是一种"错觉"。鉴于交付与占有均无法公示动产(动态)质权,未来动产动态质权应以登记为公示形式并纳入统一的动产担保登记公示制度。登记实行统一的公示对抗主义,核心功能为披露担保信息、确定清偿顺位。统一登记后,同一存货动产上留置权、动产浮动抵押权、仓单质权、动产动态质权竞存时,应依如下规则确定彼此之清偿顺位:法定留置权优于其他意定动产担保权;以登记时间先后确定意定动产担保权的清偿顺序,登记时间相同的,按债权比例清偿;登记的意定动产担保权优于未登记的意定动产担保权;均未登记的,直接占有优先,即动产动态质权优于仓单质权,仓单质权优于动产(浮动)抵押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董坤   陈硕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系统观念这一“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指引推动着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对系统观念的坚持,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强烈的系统性特征,这一特征主要表现为发展目标的贯通性、基本特征的统一性、本质要求的体系性、事业布局的协同性。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更加自觉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观察形势、分析问题、推动工作,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牢牢把握历史主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董坤   陈硕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系统观念这一“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指引推动着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对系统观念的坚持,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强烈的系统性特征,这一特征主要表现为发展目标的贯通性、基本特征的统一性、本质要求的体系性、事业布局的协同性。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更加自觉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观察形势、分析问题、推动工作,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牢牢把握历史主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捷  靖继鹏  
信息生态观是针对信息社会信息泛滥和无序而提出的一种新观点,构成要素为人、信息和信息环境,主要理念包括系统观、平衡观、互动观、人本观和循环观。企业本身构成了一个信息生态系统,创新活动应遵循信息生态系统运行规律。本文对企业创新机理进行了分析,继而运用信息生态观的主要观点对其进行了阐释。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玉健  
马克思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两个层面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剖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论"不可或缺的内容。当代日本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岩佐茂,依据马克思的基本思想,针对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环境危机的加剧,对环境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形成了独特的生态伦理观。在我国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战略的当下,我们以岩佐茂的生态伦理观为切入点,对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进行新的阐释,不仅有利于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扩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内容,而且引导国人不断提高环境道德水平,增强保护环境意识,改善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甘剑梅  
任何教育都有自己的起点 ,从知识和道德出发 ,这是教育的传统起点观 ,它们在生命之外寻找教育的基础 ,使人的发展丧失生命的根基。教育应遵从生命优先的原则 ,从生命的原初活力出发 ,理解教育的逻辑基础。教育起于生命 ,但又不止于生命 ;始于生命的陶冶 ,但又不放弃知识和道德的追求 ,这是生命力量论对教育起点的哲学解释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何剑波  王珍  
建构主义理论已成为现代教学改革的主要指导理论,它提出了崭新的学生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对传统的学习理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一理论对现代教学改革有诸多积极因素。从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入手,对其知识观、学习观和学生观进行阐释,并就该理论指导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作出具体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