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10)
2023(5168)
2022(4293)
2021(4019)
2020(3341)
2019(7817)
2018(7940)
2017(14510)
2016(8013)
2015(9216)
2014(8979)
2013(8756)
2012(8387)
2011(7502)
2010(7471)
2009(6659)
2008(6575)
2007(6055)
2006(5437)
2005(4457)
作者
(23104)
(19313)
(19080)
(18297)
(12204)
(9465)
(8834)
(7491)
(7440)
(7061)
(6639)
(6515)
(6453)
(6123)
(5975)
(5919)
(5798)
(5696)
(5460)
(5425)
(4816)
(4687)
(4647)
(4536)
(4446)
(4294)
(4282)
(4245)
(3989)
(3918)
学科
(31449)
经济(31428)
管理(19074)
地方(14504)
(13614)
(11190)
方法(10093)
环境(9455)
(9300)
企业(9300)
(8546)
数学(8380)
中国(8145)
数学方法(8139)
农业(7678)
业经(6971)
生态(6290)
地方经济(6213)
(6004)
资源(5496)
理论(4970)
(4905)
(4847)
(4803)
(4372)
教育(4114)
(4084)
贸易(4076)
城市(3907)
技术(3884)
机构
学院(104242)
大学(102430)
研究(38710)
管理(36996)
(34886)
经济(33724)
理学(30679)
理学院(30164)
中国(29357)
管理学(29294)
管理学院(29101)
科学(27050)
(25103)
(19807)
(19595)
中心(19135)
研究所(17892)
(17778)
业大(17731)
(17180)
师范(17060)
北京(16455)
(15271)
农业(15159)
(15126)
(14861)
(14228)
师范大学(13743)
技术(13055)
科学院(12219)
基金
项目(73286)
科学(56204)
研究(54612)
基金(49398)
(43648)
国家(43249)
科学基金(36499)
社会(31610)
(30151)
社会科(29666)
社会科学(29656)
基金项目(27085)
(25921)
自然(24338)
教育(24003)
自然科(23528)
自然科学(23520)
编号(23429)
自然科学基金(23023)
资助(19681)
成果(18760)
(17448)
课题(17267)
重点(16980)
(14531)
(14374)
(14265)
计划(13823)
科研(13709)
发展(13673)
期刊
(46220)
经济(46220)
研究(30124)
中国(27430)
(17961)
学报(16900)
教育(16043)
科学(15786)
农业(12519)
大学(12389)
管理(12028)
(11222)
学学(11220)
技术(10459)
资源(9564)
图书(8641)
业经(8150)
(8036)
金融(8036)
(7064)
(6652)
书馆(6246)
图书馆(6246)
问题(6005)
(5513)
科技(5492)
经济研究(5405)
职业(5313)
城市(5260)
(5143)
共检索到167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羊志洪  鞠美庭  张志仁  周怡圃  王琦  王圆生  
生态城市是经济、社会、自然高度协调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是推动城市现代化、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以城市中的城区为单元进行生态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落实。城区作为连接城市与基层社区的重要一级行政区划,有其自身的生态特征、规模特征、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这些特征与城区层面进行生态建设所具有的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管理优势相结合,构成了生态城区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文章以天津市和平区的生态城区建设为例,根据生态城区建设的特征与优势,提出了生态城区建设的几个基本方法,同时为正确引导、评价生态城区建设,简要描述了指标体系的遴选方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申茂  殷思琪  李倩  张萍  
针对城市中心区既有住区停车泊位资源紧缺的问题,以天津市和平区居住、商业、办公及医院用地停车泊位为样本,基于城市中心区既有住区工作日夜间停车需求与周边其他用地类型停车资源的时空供需匹配及居民对不同类型停车资源步行距离容忍度差异,改进步行指数方法,构建停车资源共享能力评价模型,定量分析停车泊位的共享能力。结果表明:天津市和平区停车共享性分布不均匀,不同用地类型停车泊位共享能力与共享泊位数量和其服务的居民户数相关性高,与路网密度相关性较低。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蒙  陈天  臧鑫宇  孙鼎文  
共享单车在改变市民出行方式、促进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的同时,也给街道空间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以天津市和平区为例,基于工作日与休息日的ofo单车时空分布数据,辅以实地测量进行纠偏,使用核密度工具分析单车时空分布的宏观特征,提取单车活动的热点地区,计算各功能类型街道节点的单车密度与使用频率,使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总结其聚集特征。结合国内外相关规划经验,为城市街道的人性化改造提供建议,为建设数据时代、共享经济下的新型慢行交通系统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恩祥   高馨婷   雷硕   乔琴   郑玉萍   刘丽香   韩永伟  
针对当前生态产品未得到充分开发的问题,尝试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国土空间上的选择与实施提供决策支持。运用InVEST模型计算结合ArcGIS Map空间可视化的方法评估天津市蓟州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情况,同时采用适宜性评价方法来研究生态产品开发利用的空间适宜度。(1)构建了一套“评价指标—产品供给与作用—价值转化路径—价值实现模式分区”的评估体系。(2)从生态系统服务、土地利用和限制因素三个方面构建蓟州区生态产品开发利用产业模式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3)结合天津市蓟州区资源禀赋优势,定量分析其生态产品发展潜力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发现生态产品发展潜力呈现出区域聚集特征。(4)明确了蓟州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康养和生态补偿产品的开发方向以及相关产业的空间布局,进一步提出蓟州区各街道、乡镇未来应重点布局开发的生态产品。通过生态产品开发利用的适宜性评价和产业模式划分结果验证,可以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更好的应用到“两山”转化应用与实践当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恩祥   高馨婷   雷硕   乔琴   郑玉萍   刘丽香   韩永伟  
针对当前生态产品未得到充分开发的问题,尝试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国土空间上的选择与实施提供决策支持。运用InVEST模型计算结合ArcGIS Map空间可视化的方法评估天津市蓟州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情况,同时采用适宜性评价方法来研究生态产品开发利用的空间适宜度。(1)构建了一套“评价指标—产品供给与作用—价值转化路径—价值实现模式分区”的评估体系。(2)从生态系统服务、土地利用和限制因素三个方面构建蓟州区生态产品开发利用产业模式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3)结合天津市蓟州区资源禀赋优势,定量分析其生态产品发展潜力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发现生态产品发展潜力呈现出区域聚集特征。(4)明确了蓟州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康养和生态补偿产品的开发方向以及相关产业的空间布局,进一步提出蓟州区各街道、乡镇未来应重点布局开发的生态产品。通过生态产品开发利用的适宜性评价和产业模式划分结果验证,可以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更好的应用到“两山”转化应用与实践当中。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佳丽  李红军  
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土地利用和管理需要,结合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15年起天津市在蓟州区开展了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目前,32个首批村的规划均已编制完成,进入审查阶段,蓟州区其余745个村的规划将与土地改革工作同步推进,于2017年底审批完成。村土地利用规划推动了国家、地方、农民三者利益相协调,较好地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整治,改善了农村人居生活环境。总结试点村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技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佳丽  李红军  
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土地利用和管理需要,结合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15年起天津市在蓟州区开展了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目前,32个首批村的规划均已编制完成,进入审查阶段,蓟州区其余745个村的规划将与土地改革工作同步推进,于2017年底审批完成。村土地利用规划推动了国家、地方、农民三者利益相协调,较好地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整治,改善了农村人居生活环境。总结试点村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技术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正>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天津市委统战部、市财政局党组《关于加强天津市注册会计师行业和资产评估行业统战工作的实施意见》,7月10日,天津市注册会计师和资产评估行业党委与和平区委统战部召开座谈交流会,行业党委常务副书记冯强、和平区统战部副部长梅涛以及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双方介绍了各自的工作职责、业务范围、统战工作开展情况,围绕落实统战工作责任、加强党外人士队伍建设、发挥平台载体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关键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全国首个“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全国唯一的“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设立了全国第一所从职业教育领域孕育的应用技术大学,首创并率先推动实施鲁班工坊。职业教育发展特色鲜明,品牌响亮,树立了具有天津特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创新典范。
关键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祥智  杨昌鸣  叶青  
聚焦转型期城市更新中出现的居住毗邻隔离现象,分析了城市毗邻隔离住区的形成机制与典型生成路径,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最后从住区更新与城市规划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初步的调控思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闫广芬  
天津市基于区域发展的需求,谋求重点学科均衡、持续、科学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学科发展之路:以评估为手段,以制度建设作保证,以投入为基础。学科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重点学科数量、质量、结构、层次得到较大的提高和优化,强有力地提升了天津市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水平,对天津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小双  张雪花  雷喆  
近年来,城市问题层出不穷,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给人类营造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符合科学发展观,对人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生态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和指标参考值对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方向和发展趋势都具有引导作用。本文综合考虑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从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保障五个方面,构建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城市生态宜居程度综合评价,最后认为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以后发展过程中更应注意基础设施、文化教育方面,并保持经济发展势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冰  
终身学习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产生,并很快上升为国家和区域之间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指标,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文化主张,各国制定的终身学习法、制度、条例,都显示出终身学习具有国家和社会的制约性。然而,终身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者本身,问卷调查表明,大部分居民都有终身学习的主观意愿,但实际参加学习型组织的人数和主体自觉性并不乐观。社会意识形态受经济基础制约,在大国实现全面终身学习,不仅要解决教育投资不足的问题,而且要培养学习主体"成熟的自由学习习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川  付慧宇  王泽来  
2019年全国启动了高职院校百万扩招工作,这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此次扩招工作中,天津市结合当前招生现状,在分析了潜在生源后,从组织领导、方案规划实施、考试组织形式、选拔时间选择、学习管理改革等方面多举措推动扩招工作。未来,还需从办学教学、学生培养与管理、对接就业需求、严格招生监管等方面促进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贺小莉  
基于生产理论的非参数DEA方法,探讨了区域能源效率评价问题。选取天津市1990年到2010年数据进行测度,发现天津市能源效率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转折点出现在1995年。使用审查回归模型(TOBIT)对该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产业结构、技术进步、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力、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都对天津市能源效率的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制度因素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了区域发展中提升能源效率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