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48)
2023(14323)
2022(12675)
2021(11827)
2020(10005)
2019(23176)
2018(23096)
2017(44414)
2016(24495)
2015(27409)
2014(27500)
2013(27050)
2012(24575)
2011(22144)
2010(22140)
2009(20556)
2008(19962)
2007(17306)
2006(15326)
2005(13404)
作者
(69539)
(57681)
(57458)
(54687)
(37004)
(27762)
(25991)
(22531)
(21912)
(20622)
(19989)
(19444)
(18526)
(18137)
(17741)
(17607)
(17204)
(17072)
(16633)
(16364)
(14294)
(14103)
(13877)
(13168)
(12858)
(12797)
(12781)
(12696)
(11557)
(11359)
学科
(97186)
经济(97052)
管理(73920)
(65217)
(55126)
企业(55126)
方法(45296)
数学(38875)
数学方法(38301)
中国(25456)
(25040)
(24632)
业经(21774)
(21219)
地方(21109)
(20025)
环境(18595)
理论(17401)
农业(16734)
(15782)
(15389)
财务(15312)
财务管理(15281)
(14950)
贸易(14941)
(14922)
(14448)
企业财务(14423)
技术(14407)
(13896)
机构
大学(344138)
学院(343473)
管理(137556)
(130776)
经济(127631)
理学(119513)
理学院(118099)
管理学(115787)
管理学院(115146)
研究(112109)
中国(82305)
(73917)
科学(71497)
(61728)
(55328)
(52127)
业大(50998)
中心(50717)
研究所(50446)
(49963)
财经(49407)
(47195)
师范(46803)
北京(46676)
(44702)
(41276)
(41055)
农业(40518)
经济学(38568)
师范大学(37990)
基金
项目(238927)
科学(188255)
研究(174157)
基金(173165)
(150225)
国家(149020)
科学基金(128956)
社会(109549)
社会科(103717)
社会科学(103691)
(93802)
基金项目(92922)
自然(84794)
自然科(82734)
自然科学(82720)
自然科学基金(81145)
教育(79920)
(78610)
资助(71392)
编号(71134)
成果(57076)
重点(53060)
(51927)
(50321)
(49167)
课题(48930)
创新(45826)
科研(45212)
(45087)
教育部(44626)
期刊
(144064)
经济(144064)
研究(98773)
中国(62978)
学报(52719)
科学(49727)
管理(49150)
(46980)
(46582)
大学(40079)
学学(37669)
教育(37579)
农业(32527)
技术(29292)
(25911)
金融(25911)
业经(23959)
财经(23148)
经济研究(21430)
问题(20232)
(19639)
图书(17682)
资源(16945)
科技(16810)
(16341)
理论(16315)
(15857)
技术经济(15787)
现代(15601)
实践(15065)
共检索到493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超  
基于扎根理论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爽爽贵阳"旅游城市形象为例,探讨了游客对"爽爽贵阳"形象感知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游客对于"爽爽贵阳"形象感知并非只是因夏季凉爽天气而形成的。游客感知是集旅游六要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不仅是夏季环境气候宜人的"爽",而且是城市生态文明的"爽"。关于游客对"爽爽贵阳"形象感知所反映的城市交通、公共设施、市民文明、食品卫生方面"不爽"问题,提出从加强市容秩序督查考核力度、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启动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多渠道加强招商引资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超  
基于扎根理论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爽爽贵阳"旅游城市形象为例,探讨了游客对"爽爽贵阳"形象感知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游客对于"爽爽贵阳"形象感知并非只是因夏季凉爽天气而形成的。游客感知是集旅游六要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不仅是夏季环境气候宜人的"爽",而且是城市生态文明的"爽"。关于游客对"爽爽贵阳"形象感知所反映的城市交通、公共设施、市民文明、食品卫生方面"不爽"问题,提出从加强市容秩序督查考核力度、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启动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多渠道加强招商引资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业法律法规实施力度、推动"爽爽贵阳"特色旅游商品的系统开发几个方面,完善生态型贵阳旅游目的地形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思敏  
论述了城市绿化工程与特色植被景观营造的关系 ,同时指出目前我国城市在塑造旅游城市形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营造特色植被景观是塑造与提升旅游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 ,强调将城市绿化工程的生态功能与旅游功能融为一体 ,大力营造特色植被景观 ,创建特色各异的旅游城市形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毕淑青  
认为随着城市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带动城市发展的功能越来越突出,旅游城市与休闲城市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前沿课题。从兰州建设旅游城市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对兰州旅游城市的形象进行了提炼与规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艺芳  韩海荣  
在旅游城市生态评价中,选择旅游子系统的关键性指标,与旅游城市生态结构子系统、功能子系统、协调子系统的指标结合,以提取公因子的方法,计算出旅游城市生态综合指数值以及辨识影响旅游城市生态发展状况的关键因子(指标),为旅游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发展政策的制订、调整和实施提供依据。该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同一个旅游城市在不同时期生态水平发展状况,也可以用于分析不同旅游城市在同一时期的生态发展水平的比较。对桂林市1998~2005年的生态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桂林市生态综合指数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城市生态状况逐年改善,生态发展水平逐年提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卫梅  林德荣  
在"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理论的基础上,以厦门市为数据收集地,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就旅游城市形象、情感联结、目的地态度对潜在旅游者旅游意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潜在旅游者与旅游城市的情感联结显著正向影响其旅游意愿;旅游城市形象对旅游者的旅游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通过情感联结对旅游者旅游意愿的间接影响优于其对旅游者旅游意愿的直接影响;情感联结对旅游者旅游意愿的直接效应是旅游城市形象对旅游者旅游意愿效应的近两倍。据此认为,情感联结在旅游者目的地选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旭辉  苏晓娟  崔丽霞  
负面偏差是受众面对多元化网络信息时所产生的心理错觉,往往倾向高估负向信息,低估正向信息,在旅游市场,这种现象会降低旅游城市形象的正面传播效果。文章以2015年的"青岛天价虾"事件为研究案例,通过社交媒体影响力的结构性测量和粉丝行为测量,综合比较社交媒体位置角色和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从而为旅游城市提供削弱负面偏差的策略方向。研究表明,社交媒体关系互动中的位置角色与其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结果存在差异:首先是官方与民间的差异。在社交媒体关系互动中,本地官方机构处于中心,自媒体位于边缘;但引导舆论影响力方面,本地自媒体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旭辉  苏晓娟  崔丽霞  
负面偏差是受众面对多元化网络信息时所产生的心理错觉,往往倾向高估负向信息,低估正向信息,在旅游市场,这种现象会降低旅游城市形象的正面传播效果。文章以2015年的"青岛天价虾"事件为研究案例,通过社交媒体影响力的结构性测量和粉丝行为测量,综合比较社交媒体位置角色和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从而为旅游城市提供削弱负面偏差的策略方向。研究表明,社交媒体关系互动中的位置角色与其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结果存在差异:首先是官方与民间的差异。在社交媒体关系互动中,本地官方机构处于中心,自媒体位于边缘;但引导舆论影响力方面,本地自媒体排第一,本地官方机构排第三。其次是本地与异地的差异。在社交媒体关系互动中,本地媒体接近中心位置;但引导舆论影响力方面,异地媒体排序靠前。可以看出,民间和本地社交媒体引导舆论影响力相对更强,通过关系互动中的因果归因,社交媒体对负面偏差引导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旅游城市需要注意对社交媒体组合运用,在自身社交媒体平台上提升信源可靠性;同时善于借助中介(桥)的舆论引导能力,注重负面信息中问题的解决,最终形成传播合力,削弱负面偏差现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应武  郑雪梅  
以过境免签为代表的签证便利化政策是中国入境旅游的重要制度创新尝试,其效应评估有助于后续制度完善和拓展,但现有文献忽略了其促进入境旅游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文章将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57个主要旅游城市2004—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过境免签政策的入境旅游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过境免签政策对城市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均有促进效应,政策效果的主要传导渠道是成本效应而非光环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过境免签政策对于旅游资源、服务接待能力、地区经济活力、目的地品牌和货物贸易水平等基础性或配套性条件不足的城市尤为重要。文章结论为我国进一步完善签证制度体系提供了实证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军  马耀峰  吴必虎  郑鹏  
以在11个外国游客来华热点城市对外国游客做的6441份有效调查问卷一手资料为基础,采用模糊测量评价法、SPSS聚类分析法、感知矩阵从旅游吸引力因素、知名度、游前感知、实地旅游感知、实地—游前感知差异、旅游感知态6个方面,对外国游客对中国旅游城市的旅游感知及其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形象是吸引外国游客来该城市的仅次于景区景点的第二位吸引力因素;中国旅游城市最主要的特征是安全性,最次要特征是神秘性;外国游客对中国城市的整体感知评价高,其中实地感知评价普遍高于游前感知评价,不同城市的感知差异很大;中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斌  
近年来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与旅游区域依旧贫困落后的突出矛盾是很多欠发达旅游城市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新型工业化成为欠发达旅游城市地区拓展发展方式加快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文章以典型旅游城市丽江为例,分析了欠发达旅游城市新型工业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就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建  徐飞雄  吴见  邓凯  胡婷  
以典型旅游城市黄山市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影像分类解译、气象、统计年鉴、百度地图等多源数据,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基于NPP与NDVI的生境质量指数评价、InVEST生境质量评价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模型与方法,对黄山市2017年生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定量识别了黄山市生境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其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1)黄山市2017年综合生境质量总值为1.84×10~(10)元,平均生境质量值为18 627元/hm~2,在空间上表现出西部优于东部、北部优于南部的分布特征。(2)县域尺度上祁门县生境质量最优,屯溪区生境质量最差,乡镇(街道)尺度上环太平湖的龙门乡生境质量均值最高,昱中街道最低。(3)地形是影响生境质量空间分布的重要基础因素,海拔、地势起伏度、坡度、坡度极差对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的解释力均在0.6以上,其中坡度比海拔影响力更大。(4)旅游活动是黄山市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的重要外在动力,旅游区生境质量较其他区域与海拔等因素的相关性更高。高等级旅游资源聚集且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区域发展为规模大的旅游接待、集散中心,成为生境质量低值区;高品质旅游资源聚集,但受限于区位、地形与资源保护,成为生境质量中值区;旅游资源分散区,未形成集聚效应,且交通不便,原始生境保持较好,成为生境优质区。空间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生境质量空间分异形成机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道才  孙家敏  陆林  杨洋  
文章依据2006-2015年统计数据和调研资料,利用多样本单阶段最小二乘法、空间数据探索性分析以及交叉项面板回归模型,通过分析旅游城市化系数空间分布演化,探索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旅游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异规律,揭示其分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皖南示范区旅游城市化系数均为正,且存在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集聚现象尚不明显,并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黄山、安庆的旅游城市化系数水平要高于其周边城市,而芜湖的旅游城市化系数水平明显低于其周边城市,其他相邻地区旅游城市化的相关性均为不显著。纳入交叉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道才  孙家敏  陆林  杨洋  
文章依据2006-2015年统计数据和调研资料,利用多样本单阶段最小二乘法、空间数据探索性分析以及交叉项面板回归模型,通过分析旅游城市化系数空间分布演化,探索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旅游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异规律,揭示其分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皖南示范区旅游城市化系数均为正,且存在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集聚现象尚不明显,并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黄山、安庆的旅游城市化系数水平要高于其周边城市,而芜湖的旅游城市化系数水平明显低于其周边城市,其他相邻地区旅游城市化的相关性均为不显著。纳入交叉项驱动因素后,政府扶持力和旅游推动力对旅游城市化发展起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市场吸引力和产业支撑力促进作用较弱。应突出市场化发展,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和旅游全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和谐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道才  孙家敏  陆林  杨洋  
文章依据2006-2015年统计数据和调研资料,利用多样本单阶段最小二乘法、空间数据探索性分析以及交叉项面板回归模型,通过分析旅游城市化系数空间分布演化,探索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旅游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异规律,揭示其分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皖南示范区旅游城市化系数均为正,且存在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集聚现象尚不明显,并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黄山、安庆的旅游城市化系数水平要高于其周边城市,而芜湖的旅游城市化系数水平明显低于其周边城市,其他相邻地区旅游城市化的相关性均为不显著。纳入交叉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