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4)
2023(8516)
2022(6432)
2021(5852)
2020(4683)
2019(10392)
2018(10365)
2017(19804)
2016(10896)
2015(11970)
2014(12086)
2013(11307)
2012(9769)
2011(8743)
2010(8963)
2009(8360)
2008(7972)
2007(7183)
2006(6556)
2005(5928)
作者
(30612)
(25374)
(25348)
(24326)
(16157)
(11924)
(11393)
(9974)
(9737)
(8934)
(8718)
(8588)
(8136)
(8071)
(7882)
(7838)
(7484)
(7292)
(7254)
(7098)
(6426)
(6259)
(6254)
(5816)
(5761)
(5680)
(5651)
(5512)
(5184)
(5000)
学科
(47784)
经济(47746)
管理(32703)
(27039)
(21388)
企业(21388)
方法(20066)
数学(17969)
数学方法(17626)
(14798)
中国(14289)
业经(11536)
环境(11020)
地方(11016)
(11009)
农业(10005)
(9328)
(8456)
(7779)
(7646)
理论(7267)
(7019)
发展(6682)
(6669)
国家(6613)
(6604)
技术(6524)
生态(6519)
(6237)
金融(6235)
机构
学院(152619)
大学(149979)
(61235)
经济(59979)
管理(58284)
研究(51520)
理学(50635)
理学院(50102)
管理学(48882)
管理学院(48615)
中国(37670)
科学(32509)
(31490)
(28712)
(25566)
(24979)
中心(23334)
研究所(23334)
(23111)
业大(22798)
财经(22576)
(20563)
(20390)
师范(20194)
北京(19602)
(19133)
经济学(19098)
农业(19045)
(18406)
经济学院(17173)
基金
项目(106954)
科学(85188)
研究(78512)
基金(77497)
(67970)
国家(67448)
科学基金(58038)
社会(51259)
社会科(48614)
社会科学(48600)
(42942)
基金项目(40150)
自然(36476)
教育(35936)
(35777)
自然科(35570)
自然科学(35566)
自然科学基金(34885)
编号(31504)
资助(31366)
成果(25105)
重点(24746)
(24222)
(22883)
课题(22614)
(22298)
国家社会(21688)
创新(20796)
科研(19983)
(19651)
期刊
(69489)
经济(69489)
研究(42858)
中国(29235)
(24318)
学报(23474)
科学(22287)
(21240)
管理(21006)
大学(18225)
学学(17336)
教育(16693)
农业(16436)
技术(13452)
业经(12266)
(12248)
金融(12248)
经济研究(11063)
财经(10743)
问题(9576)
(9261)
统计(8963)
(8436)
(8245)
资源(7909)
科技(7491)
(7459)
决策(7456)
技术经济(7314)
现代(7148)
共检索到220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娜  钟荣桂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取得长足发展,社会经济水平有很大提高。与此同时城镇化的推进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特别是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失衡、人居环境恶化等。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深度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统筹兼顾城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生态型政府是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生态型政府理念的提出为深度城镇化过程中以上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推行绿色GDP考核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三农"投入,统筹兼顾城乡发展;加快生态立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广环保理念,提高人民生态素质等,应当是深度城镇化中好的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樊继达  
推进城镇化必须以人为本。提供生态型公共产品是增进公众生态福利,让民众生活更幸福,保障城镇化稳妥推进的重要途径。生态型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决定政府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政府提供生态型公共产品绩效并不乐观,其成因主要在于发展理念、政府职能、制度设计等方面存在偏差。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应将提供满足民众需要的生态型公共产品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确立政府主导型的生态经济战略,厘清不同层级政府生态责任,实施科学合理的生态公共经济政策,改进考核评估机制,建设生态服务型政府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兴华  詹国辉  
城镇化发展对当前社会经济改革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然而传统城镇化却是不可持续的,势必要求探索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而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又频频凸显出诸多潜在生态问题。因而本文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坚持城镇生态化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转型、城镇环境生态综合化治理、生态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生态路径,以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序生态化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靖霞  
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生态城镇化建设已刻不容缓。通过分析绿色信贷支持生态城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指出绿色信贷支持生态城镇化建设需要政府、环保部门、银行、企业共同努力,而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是提高绿色信贷运行效率的关键,因此,探寻合适的绿色信贷支持路径对于加快生态城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薇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地方政府作为新型城镇化的规划、指导和直接参与者,在推动和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传统城镇化中,由于地方政府存在职能偏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新型城镇化对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引导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科学规划城镇空间布局;加强社会管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远  龚新蜀  
本文分析了新疆城镇化路径演化的特征:即重北轻南、重量轻质、重发展轻安全、市场机制发育不足而政府调控作用明显。指出新疆城镇化在功能定位、发展路径、行政体制背景等方面存在的特殊性,决定了新疆的城镇化进程必须更多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提出新疆城镇化的政府调控路径,应加强政府财政对城镇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培育支柱产业、调整发展战略、协调好利益冲突与新疆城镇化的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庆春  
本文在剖析我国农村现状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 ,对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兴维  
提升藏区城镇化水平,是缩小藏区发展差距、从根本上改善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局面的必然道路。但由于青藏高原地理生态环境的限制,中国藏区很难通过发展工业、升级农牧业来推高GDP从而推进城市化或城镇化。藏区城镇化之路在"中国特色"光照下,势必还有"藏区特色";藏区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会有一些异于内地甚或优于内地之处。最起码的,具有藏区特色的藏区城镇化道路,不会重蹈内地"城镇化=房地产"开发的覆辙。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陆仰渊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要求,之后作出了详细的规划。实行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最佳路径。该文从分析不同层级的城市功能入手,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当根据不同城市规模、不同功能、不同性质,有梯度地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中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白中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镇化率由1980年的19%提高到2015年的56.1%,其中,资源型城市城镇化的贡献占有相当比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城镇化的水平。但若对资源型城市受损的生态不及时整治,超出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势必会影响我国城镇化的速度与质量。资源型城市发展与非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不同,容易出现生态环境恶化、人地矛盾尖锐、民生问题突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压力大等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白中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镇化率由1980年的19%提高到2015年的56.1%,其中,资源型城市城镇化的贡献占有相当比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城镇化的水平。但若对资源型城市受损的生态不及时整治,超出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势必会影响我国城镇化的速度与质量。资源型城市发展与非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径不同,容易出现生态环境恶化、人地矛盾尖锐、民生问题突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压力大等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成军  孙育红  
城镇化是城镇人口增多、城镇用地面积比例增加、第二三产业比重提高的动态过程。人口集聚与产业的发展伴随着资源消耗、生活废弃物和工业"三废"增多等引起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城市病"。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关,既是城镇化的主导者,也是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生态问题的核心力量。政府可通过合理规划城镇发展路径、提供生态制度与公用产品等来有效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确保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宜居城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冠军  
立足新时代的要求,以生态文明为重要依托,探究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并推动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深度分析了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全面探究了生态文明视角下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障碍,以此为据,提出了新时代下基于生态文明视角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睿  
中国快速的农村城镇化给农村地区带来了生态环境退化、生态系统失衡、生态物种减少、生态功能下降等诸多生态风险,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生态风险的应对机制存在生态风险分担不公、信息失真、责任不明、监管不力等问题。应从完善生态立法,界定生态风险应对的法律责任,合理分担风险,构建公平的生态风险分担制度,促进信息公开,建立生态风险信息交流法律机制,加强生态执法,提高生态风险监管水平等几个方面构建和完善生态风险应对法律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