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9)
- 2023(9607)
- 2022(8697)
- 2021(8237)
- 2020(6889)
- 2019(16082)
- 2018(16197)
- 2017(31409)
- 2016(17170)
- 2015(19288)
- 2014(19366)
- 2013(19250)
- 2012(17385)
- 2011(15782)
- 2010(15527)
- 2009(13975)
- 2008(13459)
- 2007(11367)
- 2006(9872)
- 2005(8535)
- 学科
- 济(67548)
- 经济(67477)
- 管理(49022)
- 业(44129)
- 企(37040)
- 企业(37040)
- 方法(31789)
- 数学(27286)
- 数学方法(26946)
- 学(18501)
- 农(17737)
- 中国(16108)
- 财(15292)
- 业经(14556)
- 环境(14282)
- 地方(14147)
- 和(12083)
- 理论(11917)
- 农业(11911)
- 贸(10562)
- 贸易(10558)
- 划(10505)
- 技术(10306)
- 易(10223)
- 制(10208)
- 务(9855)
- 财务(9795)
- 财务管理(9781)
- 教育(9396)
- 企业财务(9287)
- 机构
- 大学(240147)
- 学院(237356)
- 管理(98802)
- 济(88977)
- 经济(86885)
- 理学(86313)
- 理学院(85334)
- 管理学(83826)
- 管理学院(83420)
- 研究(78850)
- 中国(56913)
- 京(52254)
- 科学(51653)
- 所(39335)
- 财(38771)
- 农(38312)
- 业大(37892)
- 研究所(36277)
- 中心(35593)
- 江(33094)
- 北京(33052)
- 范(32596)
- 师范(32328)
- 财经(31954)
- 农业(29950)
- 院(29279)
- 经(29085)
- 州(27207)
- 师范大学(26393)
- 经济学(25202)
- 基金
- 项目(170476)
- 科学(133379)
- 研究(124161)
- 基金(122957)
- 家(107182)
- 国家(106296)
- 科学基金(91294)
- 社会(76135)
- 社会科(72035)
- 社会科学(72013)
- 基金项目(66719)
- 省(66630)
- 自然(60955)
- 自然科(59388)
- 自然科学(59376)
- 自然科学基金(58261)
- 划(56410)
- 教育(56163)
- 编号(51287)
- 资助(50177)
- 成果(40715)
- 重点(37785)
- 部(37068)
- 发(35900)
- 创(35105)
- 课题(34603)
- 创新(32660)
- 科研(32649)
- 大学(31523)
- 教育部(31383)
共检索到333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蕾 唐立娜 胡冬雪
生态土地分类是以多目标管理为目的的科学的土地分类方法,当前生态土地分类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之所以能在许多国家迅速发展起来,是因为它易于表现一个低于内部各种土地要素空间格局的规律性,便于和土地规划相结合,可以成为分析各领域空间格局和结构的有利工具。可见,生态土地分类对我国土地的科学经营及管理具有很好的指导及借鉴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生态土地分类的定义、发展历史、生态分类系统理论,以及国际上生态土地分类在新领域上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为我国生态土地分类的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
生态土地分类 生态分类系统 资源管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素波 王耀东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自然生态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使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而生态环境的稳定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生态补偿作为一种可以为公共物品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激励手段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论文系统阐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在生态补偿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加快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推进生态补偿实践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采用历史计量与层级划分方法对领域内研究成果进行详细论述,着重分析生态补偿机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难题并积极探索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从而为专家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研究进展 综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志勇 罗卫军
生态问题己经成为城镇化和城市规划中的核心。本文通过对中国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相关理论的回顾,结合国内外关于生态经济城市的概念体系、目标模式、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产业生态化以及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区域合作等方面的探讨,总结出中国城镇化目前所处的位置以及生态经济市建设相关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中国在城镇化和城市规划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一个有用的借鉴。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经济市 产业生态化 区域合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闫海明 战金艳 张韬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致使全球生态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区域乃至全球生态系统恢复力不断下降,成为胁迫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因素之一。如何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问题已引起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生态系统恢复力理论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思路,生态系统恢复力提供了缓解生态系统状态转化的途径。虽然恢复力这一概念的管理价值已被接受和认可,但恢复力研究仍停留在概念层面及案例分析的模式上。目前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尚缺乏科学统一的定义,且多为理论性分析而定量测度相对较少,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测定成为进一步探讨恢复力的重要步骤和切入点。本文通过回顾生态系统恢复力概念发展进程,概述关于恢复力概念的观点和恢复力的内涵与属性,描述目前恢复力的主要理论基础,论述目前研究者对恢复力测量的尝试;总结了相关研究中发现的影响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机制,进而提出了目前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方面亟待加大研究力度的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素波 王耀东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自然生态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使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而生态环境的稳定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生态补偿作为一种可以为公共物品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激励手段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论文系统阐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在生态补偿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加快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推进生态补偿实践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采用历史计量与层级划分方法对领域内研究成果进行详细论述,着重分析生态补偿机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难题并积极探索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从而为专家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研究进展 综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化成 秦勇 郑均宝 王伯英
生态土地分类是随着景观生态学的进展与土地调查工作的开展而发展到世界规模的。生态土地分类的基本原理是,把土地视为一个景观,而景观无论在其各种属性之间,也无论在其各种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生态土地分类的基本特点是对地域空间实体的区分,随着类等级由上向下,所划分的与一定比例尺相联系的土地单元在地域上越来越小。当前各国的生态土地分类的级别体系有向统一化和多级化的发展趋势。基于在河北省平山县卸甲河流域的个例研究,我们提出的分类系统包括三级,即土地系统、土地组合和土地类型,并分别对每一级给出相应的定义、评定标准和命名原则。在该流域的范围内,划分了8个土地系统,对于每一个系统分别划分了若干个土地组合和土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彭慧 昌亭 薛红琳 戴靓
对从19世纪中期土地生态思想萌芽以来的相关评价研究成果作了综述。在发展历程上,将土地生态评价发展总结为4个方面。在发展指标上,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和目标,主要有基于FAO土地质量评价演化而来的评价指标、概念性框架评价指标和基于景观视角的评价指标,更加完备和统一的指标有待进一步探索。在评价方法上,将其归纳为数学模型法、空间模型法和景观生态模型法,逐渐体现空间格局和景观一体化格局的重要性。在东部地区资料充足的发达省份可尝试建立土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生态情况具有特殊性的区域需更多的针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情况建立专门的评价指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姜绍静 罗泮
作为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空心村研究近年来开始活跃,产生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依据已有的空心村研究,文章采用文献法从空心村界定、空心村的形成机制、空心村形成的影响因素、空心村造成的负面影响、空心村的调控对策等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回顾和整理,并对当前空心村研究的拓展提出新的看法。文章认为:空心村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变迁的阶段性外在表现,"空心"并不一定是一种空间形态,而是土地、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各要素偏离和谐"运行轨道"的结果,是农村多要素"空心"的综合,是农村社会"生态失衡"的体现,是未来新型农村的孕育者。空心村的界定具有客观性、相对性和关联性特征。为了治理空心村,我们...
关键词:
空心村 农村社会变迁 治理 综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世婷 刘明蕊 李国娥 王明霞 马春燕 付永硕 侯扶江 刘永杰
植物物候是指植物受周围环境影响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自然现象。为总结植物物候研究进展,展望植物物候研究的未来发展,本文首先总结了主要环境因素(如气候、土壤等)及其变化对植物物候的影响;然后分析比较了研究植物物候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揭示了植物物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在的解决方案。综述植物物候研究进展能够为我们理解环境变化条件下植物物候动态、物种共存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虎 宋良荣
数据资产作为新型生产要素,重塑了现代企业的价值创造形式与底层生产逻辑,而数据资产作为数据资源的整合产物,其价值亦被不断释放。当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数据资产的价值测度并未形成统一意见,尚无法直观、准确地反映其经济效用及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归类,根据数据到资产的转换过程,辨析其不同阶段的价值形态内涵,并梳理现有文献中与数据资产定义相关的主流观点,讨论各测度方法的优越性与局限性,据此对数据资产测度体系构建上的难点和挑战做出总结。为进一步开发其学术价值,从个人、企业及社会等视角对数据资产价值测度的未来研究做出展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其芳 黄贤金 于术桐 陈逸
传统的线性经济生活模式导致人类社会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因此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物质代谢研究逐渐成为近年来国际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文章从三方面对国际上关于物质代谢研究进展做了阐述:①物质代谢的研究背景;②物质代谢的基础性研究,包括不同层次的物质代谢吞吐量的研究和物质代谢定量分析方法的探讨;③物质代谢相关的研究进展,包括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自然环境效应和可持续发展与物质代谢作用关系的讨论。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除了要进一步完善物质代谢研究方法和模型外,还应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尺度、政策和行为、生态环境效应等角度对物质代谢进行拓展分析。
关键词:
物质代谢 社会经济系统 可持续发展 综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臻宇 侯效敏 王宝义
2015年8月14~16日,"生态经济研究前沿国际高层论坛"在山东省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召开,与会的60余名中外专家分别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以及可持续发展指数、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经济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农村生态治理与保护建设、气候与资源环境问题研究和日韩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政策及评价等六个方面,对国内外生态治理实践和生态经济学术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阐释和观点交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戴悦 史梦鸽
在进一步明确生态补偿机制的科学定义与内涵、归纳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以长三角大都市群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区位特征对区域内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发布与实践沿革进行梳理整合;系统总结分析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各自的生态补偿政策与实践进展,并聚焦于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政策效益评价;提出长三角大都市群生态功能区内生态补偿建设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提高长三角地区的环境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 长三角大都市群 生态功能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石龙宇 卢新 崔胜辉
研究目的:综述土地变化的生态效应,即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多样性等)的影响及反馈作用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目前的研究多是针对单一因素或单一尺度的探讨,缺乏区域对比分析和交叉性的综合分析;(2)实际的案例研究较多,但是规律总结较少,对生态效应产生的过程和机理研究不足;(3)土地变化科学的理论体系不够健全,预测模型的构建有待加强。研究结论:土地变化科学的研究应向着更加集成化、理论化和模型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土地变化 生态效应 综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魏玲 张安录 望晓东
研究目的:综述国内外有关农地城市流转中福利变化研究的文献。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回顾法、归纳法等对国际和国内有关农地城市流转中福利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研究结果:国内外学者在农地城市流转福利测度指标体系、福利增值收益分配,福利补偿的制度安排,福利分割利益集团的划分等方面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但在福利的定量研究、对非经济福利的衡量等方面研究深度不够、部分问题研究不完善。研究结论:中国学者应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上更多地借鉴国外已有的经验和成果,把西方学者有关福利分析的理论框架和定量决策模型纳入中国农地城市流转中的福利分析,这对中国农地城市流转的福利变化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