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15)
- 2023(7103)
- 2022(5942)
- 2021(5231)
- 2020(4318)
- 2019(9356)
- 2018(8902)
- 2017(16195)
- 2016(9206)
- 2015(9591)
- 2014(9140)
- 2013(8871)
- 2012(7928)
- 2011(7230)
- 2010(7074)
- 2009(6288)
- 2008(6165)
- 2007(5212)
- 2006(4540)
- 2005(3698)
- 学科
- 济(32123)
- 经济(32092)
- 管理(25526)
- 业(22774)
- 企(17194)
- 企业(17194)
- 方法(15382)
- 数学(13867)
- 数学方法(13741)
- 环境(11146)
- 学(10897)
- 农(10823)
- 业经(7843)
- 财(7783)
- 中国(7547)
- 农业(7518)
- 贸(7456)
- 贸易(7455)
- 易(7280)
- 划(6588)
- 生态(6335)
- 地方(5929)
- 技术(5927)
- 和(4999)
- 资源(4994)
- 产业(4940)
- 务(4844)
- 财务(4843)
- 财务管理(4837)
- 发(4810)
- 机构
- 学院(131402)
- 大学(130505)
- 研究(49741)
- 济(48795)
- 经济(47967)
- 管理(46659)
- 理学(41988)
- 理学院(41421)
- 管理学(40492)
- 管理学院(40302)
- 农(39852)
- 科学(38001)
- 中国(33464)
- 农业(32253)
- 业大(31623)
- 所(28064)
- 京(27324)
- 研究所(26731)
- 农业大学(21902)
- 中心(21536)
- 财(18739)
- 江(18604)
- 院(18052)
- 省(17850)
- 室(17822)
- 科学院(17460)
- 实验(16989)
- 业(16765)
- 北京(16410)
- 实验室(16277)
- 基金
- 项目(104164)
- 科学(79831)
- 基金(75924)
- 家(72959)
- 国家(72408)
- 研究(63252)
- 科学基金(59038)
- 自然(42417)
- 省(42259)
- 基金项目(41395)
- 自然科(41375)
- 自然科学(41356)
- 社会(40823)
- 自然科学基金(40633)
- 社会科(38800)
- 社会科学(38787)
- 划(36740)
- 资助(29534)
- 教育(27757)
- 重点(24754)
- 计划(24663)
- 科技(23243)
- 发(22726)
- 创(22251)
- 编号(21825)
- 科研(21337)
- 部(21206)
- 创新(20930)
- 业(20585)
- 农(19019)
共检索到171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洪建 董树亭 郭玉秋 王空军 胡昌浩 张吉旺
通过播期、覆膜调控 ,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生长特性。试验表明 ,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光合面积与根系数量存在较大差异 ;光合面积和开花期根系数量与产量都达极显著正相关 ;相同播期条件下 ,开花期掖单 13光合面积和开花期根系数量大于登海 1号。适宜生态条件下 ,穗粒性状变异系数小 ,果穗发育整齐一致。掖单 13穗长较大 ,易于形成大果穗 ,高产潜力大 ,但高温弱光条件下 ,穗粒性状变异系数大 ,果穗发育不整齐
关键词:
生态因子 玉米品种 生长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云超 余志江 霍仕平 张兴端 张健 晏庆九 向振凡 张芳魁
为分析低氮胁迫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大田裂区试验设计和近红外分析技术,以3种类型6个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调查玉米籽粒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当施氮量由450 kg/hm2逐渐降为0 kg/hm2时,各类型品种籽粒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有降低趋势,淀粉含量有上升的趋势,但脂肪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与正常施氮(450 kg/hm2)相比,在较强低氮胁迫下(45 kg/hm2),2013年和2014年高产耐低氮玉米品种产量分别降低22.15%和11.96%,蛋白质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9.74%和5.82%,在极端低氮胁迫下(0 kg/hm2),2014年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降低25.91%...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守华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玉米种子在萌动前的吸水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了9种类型共18个品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玉米种子,吸水动态符合对数函数y=alnx+b变化曲线;但不同类型以及同一类型不同品种间吸胀动态有一定的差异;并且不同类型之间的吸水系数也存在很大差异;化学成分、胚乳质地、以及粒重对吸胀能力有一定影响,但化学成分是影响种子吸水能力强弱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玉米种子 吸水 化学成分 胚乳质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如芳 张吉旺 吕鹏 董树亭 刘鹏 赵斌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分蘖发生与衰亡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探讨内源激素对玉米分蘖的调控作用。【方法】选用不同分蘖能力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调查研究分蘖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于分蘖高发期与消亡期测定基部茎节和功能叶中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分蘖能力受基部茎节中激素含量及其之间比值的控制,分蘖高发阶段,基部茎节和功能叶中玉米素核苷(ZR)值较高或呈升高趋势,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值较低或呈降低趋势;激素之间平衡状态对分蘖的影响表现为,在分蘖高发阶段,IAA/ZR、ABA/ZR值较低,分蘖停止发生时其值较高。不同玉米类型之间,分蘖高发阶段,分蘖能力最...
关键词:
玉米 分蘖发生 内源激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海燕 崔彦宏 王强
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对4种不同类型32个玉米品种种子吸水吸胀和萌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种子在不同温度下吸水吸胀及萌动过程中种子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动态符合对数函数y=aLn(x)+b变化曲线,但不同温度下种子吸胀和萌动过程所需时间、种子含水量变化以及最大萌动率差异显著。相同温度下种子吸收液态水过程与种子百粒体积、原始含水量、皮层比例、胚比例、胚乳比例和胚比都具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
温度 玉米种子 吸胀 萌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佳媛 刘倩倩 陈祥 邓宗林 袁继超 孔凡磊
为明确不同玉米品种机械收获时籽粒的耐破碎性差异和影响籽粒耐破碎性的因素,以13个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不同收获时间,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的破碎率、含水率和硬度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籽粒破碎率与含水率和硬度的关系,采用积分法评价不同玉米品种籽粒的耐破碎性。结果表明:随收获时间的推迟,籽粒破碎率先快速降低后稍有升高,籽粒含水率逐渐降低,籽粒硬度逐渐增大,且玉米品种间差异显著。破碎率与籽粒含水率符合二次曲线关系,当籽粒含水率为19.70%时破碎率最低;破碎率与籽粒硬度极显著负相关,其中胚乳穿刺强度与破碎率的相关性最高,当籽粒胚乳穿刺强度为88.35N时破碎率最低;籽粒硬度与含水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降低籽粒含水率进而提高其硬度是增强玉米籽粒的耐破碎能力和降低籽粒破碎率的关键。不同玉米品种籽粒的硬度和耐破碎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在含水率相近的条件下,耐破碎能力强的玉米品种均具有较高的籽粒硬度。籽粒硬度指标中的胚乳穿刺强度可作为鉴选宜机械粒收玉米品种的重要指标;参试的所有硬粒型玉米品种、半马齿型‘仲玉3号’、半硬粒型‘辽禾308’、‘先玉1171’和马齿型‘正红6号’的籽粒耐破碎能力强,可作为适宜机械粒收的品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月莹 邓思情 刘松芹 罗红兵 易镇邪 邓敏
为探究不同品种玉米苗期对镉胁迫的响应差异,筛选出耐镉性较强的品种,选用4个玉米杂交种(京农科728、郑单958、正大999、豫单9953),通过水培的方法进行镉胁迫(6 mg/L CdCl_2·2.5H_2O)处理,在镉胁迫3、6、9、12d后对4个玉米品种苗期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进行耐镉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镉胁迫后4个品种幼苗的根长、株高、地上部干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和总叶绿素含量整体低于对照(蒸馏水处理),豫单9953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叶片和根部的POD活性以及MDA含量高于对照组;镉胁迫下,与其他品种相比,豫单9953的株高、根长和干质量下降幅度较大,但其鲜质量受影响较小,且其叶片MDA含量增加幅度小,POD活性强。耐镉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豫单9953、京农科728、正大999、郑单958的耐镉性依次减弱,豫单9953可作为耐镉性品种培育。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月莹 邓思情 刘松芹 罗红兵 易镇邪 邓敏
为探究不同品种玉米苗期对镉胁迫的响应差异,筛选出耐镉性较强的品种,选用4个玉米杂交种(京农科728、郑单958、正大999、豫单9953),通过水培的方法进行镉胁迫(6 mg/L CdCl_2·2.5H_2O)处理,在镉胁迫3、6、9、12d后对4个玉米品种苗期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进行耐镉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镉胁迫后4个品种幼苗的根长、株高、地上部干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和总叶绿素含量整体低于对照(蒸馏水处理),豫单9953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叶片和根部的POD活性以及MDA含量高于对照组;镉胁迫下,与其他品种相比,豫单9953的株高、根长和干质量下降幅度较大,但其鲜质量受影响较小,且其叶片MDA含量增加幅度小,POD活性强。耐镉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豫单9953、京农科728、正大999、郑单958的耐镉性依次减弱,豫单9953可作为耐镉性品种培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吉旺 胡昌浩 王空军 董树亭 刘鹏
玉米的饲用营养价值是随着生育时期地推进而不断变化的,本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成熟期子粒产量最高但不是饲用营养价值最高的时期,粮饲兼用玉米鲁单50和高油玉米高油115在乳熟末蜡熟初期收获,鲜物质产量最高,粗蛋白含量及产量也最高,其他营养成分也较高,可以获得最高饲用营养价值;而青饲玉米科多8号在乳熟期收获可以获得最高的饲用营养价值。另外,3种不同类型玉米相比较,青饲玉米科多8号的生物产量高,饲用营养成分尤其是粗蛋白产量最高;高油玉米粗脂肪的含量和产量都是最高的,在作为能量饲料方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玉米 收割时期 饲用营养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恒宇 李增嘉 宁堂原 王瑜 田慎重 仲惟磊 张总正
【目的】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常规尿素与控释尿素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灌浆速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不施氮为对照,设置耕作方式为主区(旋茬处理和旋茬后再深松处理);品种为副主区(郑单958和登海3号);尿素类型为副区(常规尿素和控释尿素,用量均为225 kg N.hm-2)。【结果】相同耕作方式、施氮水平和品种条件下,与常规尿素相比,控释尿素处理0—100 cm土层含水量在玉米小喇叭口期较高,而收获期较低,实现了土壤水分的时空高效利用;控释尿素处理的玉米籽粒灌浆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提高。深松可显著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与郑单958相比,登海3号有较高的籽粒灌...
关键词:
玉米 深松 控释尿素 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钟昌松 吕巨智 石达金 范继征 闫飞燕 卢生乔 弓雪 陈坤 刘亚利 张述宽
【目的】分析不同生态类型玉米品种的高产潜力及生长特性,为热区玉米品种合理布局和提高玉米生产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国北方和广西生态区域玉米品种(分别为XY335、DH11和DK008、GD688)为材料,在广西南宁市参考北方高产玉米增密栽培措施,从各品种玉米叶面积指数(I_(LA))变化规律、干物质积累特性、产量形成和计算机模拟技术(Hybrid-Maize模型)产量潜力等角度分析两个生态类型玉米品种的产量潜力。【结果】利用多项式模拟两个生态类型玉米品种I_(LA)曲线的拟合效果较好,其I_(LA),max和I_(LA)衰减速度不一致,其中灌浆期的I_(LA)表现为广西生态类型品种(GD688和DK008)优于北方生态类型品种(XY335和DH11);密度和品种互作(D×V)对干物质积累无显著影响(P>0.05,下同),品种间干物质积累量主要在开花—成熟期阶段表现差异显著(P<0.05,下同);GD688和DK008的干物质生产能力明显优于XY335和DH11;增加种植密度对参试品种的穗长、穗粗和穗粒数负面影响显著,对提高产量效果不显著,其中产量与开花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成熟期植株干物质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广西生态类型玉米品种的产量潜力较北方生态类型高20.60%~24.20%;增加种植密度后,两个生态类型玉米品种的产量潜力增幅为14.30%~22.65%,产量潜力实现效率下降6.20%~15.90%,但北方生态类型玉米品种的产量潜力实现效率较高。【结论】在玉米生产上合理布局品种应充分考虑品种的生长特性和生态适应性。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生产潜力的重要举措,广西生态区域玉米新品种的产量水平、耐密特性仍需进一步改良和提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艳
本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光照(200μmol/m2.s、400μmol/m2.s)及N浓度(0.4mmol/L、4 mmol/L)对不同氮效率玉米自交系(478、Baici)生长及N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光照强度有助于光合产物向根系的运输,表现为根冠比、平均根轴长、根体积、根系吸氮量显著增加,光照与N水平对根系的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存在着正的交互作用。高光强高N水平对茎叶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根系,而高光强低N水平对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茎叶。从品种的变化来看,在N素胁迫下,提高光照强度能够显著促进氮高效品种478根系的生长,提高了该品种对氮素胁迫的适应能力,能够在低氮下获取更多的氮素,...
关键词:
玉米 光照强度 氮浓度 生长 氮素吸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国伟 李阳 王嘉欣
[目的]本文探究了施肥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状况。[方法]通过野外大田试验,连续3年研究施肥模式对春玉米生长特性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随生长期的变化,施肥和CK春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相同时期均表现为FP>OTP>CK;成熟期春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百粒重、穂粒数和穗粒重均表现为FP>OTP>CK。随着生长期的变化,施肥和CK处理下春玉米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施肥降低了春玉米叶片丙二醛含量,施肥与CK之间的差异随生长期的进行而逐渐拉大,也即施肥模式促进了春玉米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合成,其中在成熟期的促进作用表现的最为明显。施能处理下土壤硝态氮的累积主要集中在0~10 cm土层,各处理0~10 cm土层中硝态氮的含量占土壤硝态氮含量(0~30 cm土层)的15.32%~35.64%,这说明土壤硝态氮具有表聚性;施肥处理下总氮吸入量表现为FP>OTP>CK,不同处理间差异均显著(P
关键词:
施肥 春玉米 生长特性 氮素利用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锦越 宋碧 罗英舰 张军 刘婕 杨翠 丁含成
【目的】黔北地区玉米种植密度较低,缺乏耐密抗倒品种,为筛选出适宜黔北地区种植的抗倒伏玉米品种。【方法】以20个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其抗倒力学特性的影响,以明确影响玉米倒伏的茎秆因素。【结果】同一密度下随节间部位的上升,各品种的茎秆穿刺、压折和压碎强度有所降低。增加种植密度,不同品种茎秆抗倒力学性状变化不同。先玉1171、郑单958、仲玉3号和金玉838的茎秆穿刺强度、压折强度和压碎强度较大。相关分析表明,茎秆穿刺强度与压折强度和压碎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压折强度与压碎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倒折率与茎秆穿刺强度、压折强度和压碎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地上第4节穿刺强度和地上第3节压折强度分别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各节茎秆穿刺强度、压折强度、压碎强度分别与倒伏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茎秆强度的大小是影响植株倒伏和倒折的主要因素。【结论】综合各参试品种的抗倒力学特性和产量认为,先玉1171、正红431、仲玉3号、靖单12号、郑单958和新中玉801表现较好,适合在黔北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抗倒力学 茎秆性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蓉 王天野 王呈玉 李锦秀 张欣宇 刘淑霞
旨在探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东北半干旱地区玉米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深入研究玉米抗旱的生理机制奠定理论基础。采用抗旱棚微区试验,选用3种不同耐旱程度的玉米品种,于玉米拔节期、抽雄期及灌浆期分别设置正常供水(CK)、轻旱(LS)、中旱(MS)、重旱(SS)及持续干旱处理(S)5个水分梯度,综合性分析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3个玉米品种生长性状及产量相关指标的影响。随干旱程度的不断加重,玉米株高、穗位及干物质量逐渐降低,茎粗随干旱程度的增加无明显差异,其中金庆707玉米品种株高、穗位及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嫩单19及富单16次之。玉米于抽雄期干旱胁迫时果穗性状变化最明显,且重旱下玉米产量最低,持续干旱无产量。同一干旱程度下玉米品种耐旱性越差,减产越大,玉米品种产量大小具体表现为金庆707>嫩单19>富单16。采用多个指标进行综合性分析得出,玉米抽雄期为玉米需水关键期,较易受到干旱胁迫的影响,同时指出抽雄期干旱胁迫亦或干旱胁迫程度严重是最终导致玉米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玉米 干旱胁迫 生长性状 产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