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0)
- 2023(10266)
- 2022(9256)
- 2021(8644)
- 2020(7288)
- 2019(16811)
- 2018(16845)
- 2017(32288)
- 2016(17936)
- 2015(20089)
- 2014(19980)
- 2013(19828)
- 2012(17893)
- 2011(16153)
- 2010(15879)
- 2009(14342)
- 2008(13651)
- 2007(11678)
- 2006(9999)
- 2005(8477)
- 学科
- 济(67301)
- 经济(67233)
- 管理(49639)
- 业(45696)
- 企(37696)
- 企业(37696)
- 方法(33747)
- 数学(29354)
- 数学方法(29033)
- 农(18804)
- 学(17663)
- 中国(15904)
- 业经(15079)
- 财(14925)
- 环境(14832)
- 地方(14245)
- 农业(12635)
- 和(12005)
- 理论(11839)
- 贸(11344)
- 贸易(11340)
- 易(10980)
- 划(10895)
- 技术(10882)
- 制(9842)
- 教育(9821)
- 务(9798)
- 财务(9740)
- 财务管理(9725)
- 企业财务(9213)
- 机构
- 大学(251274)
- 学院(249958)
- 管理(101043)
- 济(91747)
- 经济(89642)
- 理学(89051)
- 理学院(87995)
- 管理学(86337)
- 管理学院(85918)
- 研究(82848)
- 中国(57917)
- 科学(57008)
- 京(53582)
- 农(47209)
- 业大(44148)
- 所(42257)
- 研究所(39398)
- 财(38782)
- 农业(37489)
- 中心(37012)
- 江(34527)
- 范(33607)
- 北京(33394)
- 师范(33238)
- 财经(32347)
- 院(29991)
- 经(29487)
- 州(28374)
- 技术(27735)
- 师范大学(26974)
- 基金
- 项目(183381)
- 科学(142874)
- 基金(131977)
- 研究(129925)
- 家(116833)
- 国家(115891)
- 科学基金(98624)
- 社会(79258)
- 社会科(75042)
- 社会科学(75019)
- 省(73294)
- 基金项目(71708)
- 自然(66993)
- 自然科(65336)
- 自然科学(65318)
- 自然科学基金(64110)
- 划(61889)
- 教育(59151)
- 资助(53825)
- 编号(52797)
- 成果(41675)
- 重点(41223)
- 部(39194)
- 发(38992)
- 创(38170)
- 课题(36089)
- 创新(35549)
- 科研(35544)
- 计划(35199)
- 大学(33442)
共检索到341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淑云 董树亭 胡昌浩
不同生态区、不同播期及不同海拔高度处理,子粒的各种生化指标存在差异。不同生态区的绿叶持续期差异较大,新疆的绿叶面积较山东长8~12d,且成熟期绿叶数也比山东多出5~6片。叶绿体色素总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不同播期处理,果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表现为较早播期处理高于较晚播期,不同品种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不同品种间,YD22>HO115>Sc704。子粒中各种与活性氧代谢有关物质含量也存在差异,随播期推迟和海拔高度增加,SOD、MDA活性逐渐增加,CAT活性逐渐降低,而POD活性随着播期推迟而降低,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
关键词:
生态因素 玉米 子粒品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于秋竹 孔宇 杨亮 邹德堂
试验以中原单32、龙辐208和高油115三个品种为材料,研究氮素用量对饲用玉米子粒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用玉米子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和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活性在吐丝后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但最大值出现时期因品种和氮素用量而异,氮素用量对子粒GS和GDH活性的影响因品种和时期而异,子粒GS和GDH(除吐丝后49d外)活性各处理间差异呈显著或极显著;子粒GDH和GS活性与生物干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桂清 张涛 孙华 徐秀德
选用Fries培养液培养,采用浓缩浸提的方法提取玉米灰斑病菌粗毒素,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比色法测定了处理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玉米灰斑病菌粗毒素对玉米胚根保护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毒素处理后,玉米种子胚根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等保护酶活性明显降低,为对照组的7.97%~51.44%,说明毒素对寄主保护酶起抑制作用。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玉米灰斑病菌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玉米灰斑病菌 毒素 玉米胚根 保护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闫慧荣 曹永昌 谢伟 和文祥 田霄鸿
【目的】研究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秸秆还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采自陕西杨凌农田的土娄土为供试土样,采用室内模拟恒温培养方法,研究玉米秸秆不同还田量(0,6,12,18,24g/kg)处理下,影响碳、氮循环及微生物活性的主要土壤酶类(蔗糖酶、纤维素酶、脲酶、脱氢酶和荧光素二乙酸酯(FDA)水解酶)活性在不同培养时间(1,4,7,15,30,60d)的变化规律,并引入"倍增剂量"的概念评价酶活性的变化幅度。【结果】玉米秸秆还田后5种土壤酶活性均增强,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土壤蔗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总体呈减少趋势;脲酶和FDA水解酶酶活性总体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土壤脱氢酶活性培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文河 谷岩 岳杨 常莹 吴春胜
【目的】研究不同株型玉米籽粒和穗位叶代谢底物、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动态,同时探讨各种酶活性与淀粉含量的关系。【方法】以"先玉335"(紧凑型玉米品种)和"农大518"(平展型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于授粉后10d每隔5d取植株的穗位叶及相应果穗中部籽粒,分别测定穗位叶蔗糖含量、磷酸蔗糖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以及籽粒2种焦磷酸化酶(ADPGPPase、UDPGP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活性及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结果】2个玉米品种的穗位叶SS活性在整个灌浆期呈现单峰曲线变化趋势,授粉后35~40d,"先玉335"的SS活性显著高...
关键词:
玉米 籽粒 淀粉合成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文龙 吕英杰 刘笑鸣 佟桐 曹鑫波 顾万荣 魏湜
【目的】本文探究了供氮水平对不同氮效率玉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单958(低氮高效品种)和绥玉7号(低氮低效品种)为试验材料,试验设置6个供氮水平,分别为0、100、140、180、220和260 kg·hm-2(记为N0、N1、N2、N3、N4和N5),分析其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叶片和茎秆内的氮素含量、产量的变化规律,旨在阐明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氮素利用效率差异的原因。【结果】不同供氮水平下,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谷氨酸合成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玉米氮素吸收转运、氮肥生理利用率、玉米产量及产量因子表现为郑单958显著高于绥玉7号。【结论】郑单958相对于绥玉7号具有更高的氮相关酶活性,从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并获得更高产量,此研究为黑龙江适宜品种选用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关键词:
玉米 氮效率 氮代谢酶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春红 李运朝 董文琦 翟彩霞 范尉尉 柳斌辉 王立安 任会芳
分别用系列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毒素处理玉米叶片后再接高浓度毒素观察其病斑大小,并测定了与抗病相关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从而确定了低浓度T毒素能够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的系统获得性抗性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且不同的品种所需的最适合浓度不同。对TB37的处理中0.025μg/mL组处理效果最好,PAL酶活性最高;而对TMo17的处理中0.05μg/mL组处理效果最好,PAL酶活性最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夏涛 刘纪麟
研究了玉米Mo17背景三种雄性不育细胞质(T.C.S)及正常细胞质(N)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花药组织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ATP含量及其变化。发现各不育胞质系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及ATP含量的下降。讨论了玉米雄性不育细胞质的能量亏损现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桂先 荣湘民 刘强 彭建伟 朱红梅
为研制开发提高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对玉米氮代谢关键酶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对玉米氮代谢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可显著提高玉米功能叶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酰胺转化酶、蛋白水解酶和玉米籽粒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降低玉米籽粒的蛋白水解酶活性,并能明显增加玉米籽粒的全氮、蛋白氮含量.
关键词:
玉米 羧甲基壳聚糖 氮代谢 关键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光利 董浩 宋绪鹏 毕军 朱国梁 陈靖
将高油玉米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研究杂交组合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和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玉米自交相比,授高油玉米花粉的普通玉米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高油玉米花粉提高了普通玉米叶片中硝酸还原酶和籽粒中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籽粒中谷胺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的活性也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这种影响导致了杂交植株与普通玉米自交植株之间蛋白质合成能力的不同。
关键词:
高油玉米 花粉 蛋白质含量 氮代谢相关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彩霞 沈秀瑛
利用盆栽洗根法对玉米根系各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基因型玉米在形态、解剖及生理活性上的差异是形成其抗旱性不同的原因之一 ;根系参数与玉米抗旱性的关系密切 ,在抗旱性鉴定时应加强使用。
关键词:
玉米 根系 抗旱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洪文 宋凤斌 童淑媛
以东北黑土区主推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农大364为研究材料,对大田条件下玉米雄穗形态变化、保护酶体系及细胞膜透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雄穗形态指标均呈"S"型曲线变化,且其生长发育和播后天数之间符合二次多项式关系。随着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雄穗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呈现不断递增的趋势,在成熟期达最高值。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在散粉期达到最高峰,随后不断下降,其中POD活性降幅不大,说明在散粉期后雄穗主要负责清除活性氧任务的是POD。
关键词:
玉米 雄穗 形态 保护酶 膜透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洪建 董树亭 郭玉秋 王空军 胡昌浩 张吉旺
通过播期、覆膜调控 ,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生长特性。试验表明 ,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光合面积与根系数量存在较大差异 ;光合面积和开花期根系数量与产量都达极显著正相关 ;相同播期条件下 ,开花期掖单 13光合面积和开花期根系数量大于登海 1号。适宜生态条件下 ,穗粒性状变异系数小 ,果穗发育整齐一致。掖单 13穗长较大 ,易于形成大果穗 ,高产潜力大 ,但高温弱光条件下 ,穗粒性状变异系数大 ,果穗发育不整齐
关键词:
生态因子 玉米品种 生长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海艳 董树亭 高荣岐 李玉全
【目的】分析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灌浆速率、蔗糖代谢、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了解玉米籽粒淀粉积累的控制机理。【方法】以高淀粉玉米(费玉3号)和普通玉米(豫玉22)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采用比色法测定蔗糖含量,采用双波长法测定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变化动态,参照Douglas等的方法测定蔗糖合成酶(SS)活性,参照Nakamura等的方法测定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分支酶(SBE)和去分支酶(DBE)的活性。【结果】灌浆速率、蔗糖含量、淀粉积累速率及SS、GBSS、SBE活性的高低均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授粉后10d后,费玉3号上述指标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党红凯 李瑞奇 李雁鸣 李晓爽 孟建
旨为明确播期和接茬方式对夏玉米羧化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同时为确定夏玉米与小麦的适宜接茬方式和播种期提供研究依据。2008,2009年进行了4个播期的夏玉米田间试验,6月1,6,11日为"三密一稀"种植的麦田中套种,6月16日为15 cm等行距小麦收获后平播,分别用S06-01、S06-06、S06-11、S06-16表示。生育期间测定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夏玉米基部第1~4叶的Ru BPCase和PEPCase活性增强,PEPC/Ru BPC比值减小。棒3叶PEPCase活性随生育进程呈单峰变化,播期早的叶片展开虽早,PEPCase活性高峰出现也早,但后期下降幅度也较大,以致不同处...
关键词:
夏玉米 播期 接茬方式 羧化酶活性 产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