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3)
- 2023(8838)
- 2022(7362)
- 2021(6747)
- 2020(5297)
- 2019(11951)
- 2018(11553)
- 2017(21288)
- 2016(11612)
- 2015(12946)
- 2014(12943)
- 2013(12832)
- 2012(12186)
- 2011(11486)
- 2010(11812)
- 2009(10996)
- 2008(10858)
- 2007(9717)
- 2006(9208)
- 2005(8711)
- 学科
- 济(55514)
- 经济(55426)
- 管理(30032)
- 业(28573)
- 中国(20490)
- 企(19252)
- 企业(19252)
- 地方(19128)
- 农(18142)
- 学(15426)
- 方法(14365)
- 业经(13661)
- 环境(13084)
- 农业(12749)
- 数学(11746)
- 数学方法(11592)
- 发(11494)
- 制(10955)
- 地方经济(10641)
- 融(10329)
- 金融(10329)
- 银(9942)
- 银行(9924)
- 行(9790)
- 财(9109)
- 和(8564)
- 贸(8442)
- 贸易(8430)
- 发展(8338)
- 展(8303)
- 机构
- 学院(172258)
- 大学(171256)
- 济(72672)
- 经济(71133)
- 研究(69580)
- 管理(59961)
- 中国(52428)
- 理学(49641)
- 理学院(48953)
- 管理学(48114)
- 管理学院(47789)
- 科学(42848)
- 京(38890)
- 所(36725)
- 研究所(33059)
- 财(32956)
- 农(32833)
- 中心(30632)
- 江(28165)
- 范(26561)
- 师范(26314)
- 业大(25646)
- 北京(25558)
- 农业(25224)
- 院(24940)
- 财经(24892)
- 州(22778)
- 经济学(22656)
- 经(22404)
- 省(22147)
- 基金
- 项目(109678)
- 科学(85686)
- 研究(81900)
- 基金(76960)
- 家(68021)
- 国家(67412)
- 科学基金(56147)
- 社会(52631)
- 社会科(49687)
- 社会科学(49679)
- 省(43973)
- 基金项目(39853)
- 划(36874)
- 教育(35842)
- 自然(33702)
- 编号(32951)
- 自然科(32739)
- 自然科学(32732)
- 自然科学基金(32117)
- 发(30752)
- 资助(30669)
- 成果(27459)
- 重点(25729)
- 发展(24861)
- 展(24427)
- 课题(24217)
- 部(23217)
- 创(22560)
- 国家社会(22082)
- 创新(21248)
共检索到283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包庆德 董华
适度人口理论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了良好条件。如果进一步考察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 ,不难发现人口特质在可持续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 ,特别是其空间分布特征更具有现实意义。认定全方位适度人口的目标追求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基本实现途径。而全方位适度人口目标的实现则依赖于人口的合理生产 ,如何做到合理生产我们给出生态哲学维度 ,提出人口生态生产 ,即人口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在生物学与社会学层面上始终贯彻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生态化的原则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谋昌
人类走向不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源自于自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正是这种以机械论为代表的价值观 ,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生态哲学作为整体论世界观 ,对世界的本原、主体和客体、整体和部分 ,首要和次要进行新的阐释 ,这是生态哲学对现代哲学的一个贡献。
关键词:
机械论 二元论 生态哲学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进
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做强高职教育的持续过程。做强高职教育一是强化类型、强调特色,二是强化功能、强调内涵,全面地推进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在高职领域充分而个性的展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可以从历史起点、理论起点、策略起点的角度思考,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依据可以从高职教育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与教育发展内部结构优化的匹配、与国际职业教育成熟经验的匹配的角度观照,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由发展基本理念、发展动力机制、发展特定方式、发展结构优化、发展资源配置、发展制度创新、发展理性追求等要素构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存德
本文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及其价值取向,并认为树立正确的道德伦理观、生态哲学观和资源价值观是实践主体行为公平性、协同性和高效性的哲学观基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蒋先寒 何亮云
城市发展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之一,对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是人类实践必须遵循的两个尺度。在长期的城市发展实践中,人们过多关地注于人的需要即人的尺度,而相对忽视了自然物属性和发展规律即物的尺度,使得人和自然的和谐遭到破坏。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要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就必需辩证地使用两个尺度,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实践中,坚持城市可持续发展观,努力构建城市生态文明,并充分尊重城市环境价值,使城市发展更加合理,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更加和谐。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雪 殷杰
通过对经典实用主义和新实用主义在研究社会科学方面内容及方法特点的梳理,尤其对新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罗蒂的后现代文化哲学的分析及总结,揭示出实用主义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趋势,即在罗蒂的后现代哲学倡导下的研究重点的偏向会为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内容的丰富化、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及"科学"的普及化产生重要作用。同时,用实用主义的方法论研究社会,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鑫 陈士福
经济全球化对可持续发展既有正向推动作用,也有负面影响。在提高环境容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增强各国共同可持续发展方面有正向推动作用,但又造成了人与自然、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剧烈对抗。必须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可持续发展 维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青梅
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人口增长迅速,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日趋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面临着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和保护环境、创造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双重任务。只能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
人口 环境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包庆德,张燕
人口分布生态化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分布的生态化。只有一定时间内的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的空间分布与当地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等条件相匹配时,才能维持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有序运作和良性循环。可以说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分布的生态化,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人口分布 生态化 人口系统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自1992年以来,UNESCO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SD)。自此以来,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对于全球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要实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这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伴随"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发布,如何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章家恩
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城市住区环境因子对人的生理、心理、观念和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对城市住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城市住区环境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廖文杰 蒋文举 张星
介绍了产业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及系统分析方法,举例说明了产业生态学在工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并对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作了分析,为进一步开展产业生态学在工业系统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末端治理 产业生态学 工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会肖 苏丽娜
研究将生态学的思想和观点引入到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上来,首先介绍了教育生态视域下教师发展的相关概念,然后从生态学的视角探讨了高校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对于高校教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完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自学
本文通过对可持续发展观产生的历史背景、概念内涵、理论框架及其内在局限等方面的分析 ,指出生态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石 ,并从不同角度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关键词:
生态经济学 理论基石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辉平 陈传海
促进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职文化建设在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积极建构和实施高职文化育人的"5C"模式,即信心培养、能力导向、创造教育、持续学习和职业规划,开发高职学生蕴藏的智慧和才能,从而促进高职学生自身能力和精神的全面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