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59)
- 2023(5752)
- 2022(4842)
- 2021(4556)
- 2020(3771)
- 2019(7976)
- 2018(8022)
- 2017(14777)
- 2016(7487)
- 2015(8048)
- 2014(7228)
- 2013(6906)
- 2012(6384)
- 2011(5720)
- 2010(5966)
- 2009(5655)
- 2008(5685)
- 2007(5455)
- 2006(4780)
- 2005(3939)
- 学科
- 管理(29714)
- 济(28025)
- 经济(27886)
- 业(26638)
- 企(25347)
- 企业(25347)
- 技术(13951)
- 技术管理(11270)
- 方法(10112)
- 业经(9575)
- 中国(9487)
- 环境(8862)
- 农(8474)
- 理论(8119)
- 和(7805)
- 学(7262)
- 划(7086)
- 财(6527)
- 地方(6086)
- 数学(5963)
- 数学方法(5901)
- 制(5549)
- 农业(5450)
- 生态(5442)
- 银(5039)
- 银行(5031)
- 策(4885)
- 行(4885)
- 融(4691)
- 金融(4690)
- 机构
- 学院(101272)
- 大学(99839)
- 管理(41978)
- 济(41644)
- 经济(40816)
- 理学(36259)
- 理学院(35848)
- 管理学(35345)
- 管理学院(35128)
- 研究(33799)
- 中国(25180)
- 京(20679)
- 科学(19994)
- 财(19063)
- 江(15901)
- 所(15558)
- 中心(15545)
- 财经(14886)
- 范(14079)
- 研究所(14042)
- 师范(13998)
- 经(13436)
- 北京(13130)
- 业大(13083)
- 农(12532)
- 院(12501)
- 州(12480)
- 经济学(12346)
- 商学(11533)
- 商学院(11408)
- 基金
- 项目(70420)
- 科学(58086)
- 研究(54647)
- 基金(51318)
- 家(44031)
- 国家(43614)
- 科学基金(39008)
- 社会(38503)
- 社会科(35270)
- 社会科学(35256)
- 省(29296)
- 基金项目(27813)
- 教育(24485)
- 划(23791)
- 自然(23521)
- 自然科(22958)
- 自然科学(22955)
- 自然科学基金(22600)
- 创(21437)
- 编号(20914)
- 创新(18817)
- 资助(18265)
- 成果(16500)
- 重点(15962)
- 发(15607)
- 国家社会(15490)
- 课题(15046)
- 部(15017)
- 制(14520)
- 业(14085)
共检索到154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志礼
文章从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两大基本关系出发,提出了生态和谐社会概念;并认为生态和谐社会是一种高级的社会形态,是生态和谐与社会和谐二者的结合与统一。论文对生态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五生":即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政治、生态社会和生态环境;并提出了评价生态和谐社会和谐度的五类12项指标;最后,对当前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四项任务,即社会结构城镇化、经济结构工业化、农村生活城市化和生活环境生态化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生态和谐社会 特征 定量描述 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燕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可以看作是对过去单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到人与经济、与社会、与环境全面和谐的一个深刻概括。在西部开发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要实现西部的和谐发展,在西部开发中就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行为习惯,实行思路创新:彻底改变在西部建立能源原材料基地的思路、采取“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关键词:
西部开发 和谐社会 资源稀缺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峰
回顾我国宏观调控目标体系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其逐步完善的特征清晰可见,并最终定型为"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然而,从和谐社会这一视角加以审视,这一目标体系仍然存在缺陷。和谐社会的特征及其目标和宏观调控目标体系密切相关。为客观反映和谐社会的要求,应该把我国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创新为:"经济持续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分配合理,人与自然和谐"。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宏观调控目标体系 创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付乐 赖华林 徐迎新 陈忠彬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力量源泉。金融创新在促进金融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夯实了物质基础。因此,金融创新是金融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但是,金融创新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又使金融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
关键词:
金融创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绍中
2007年11月25-26日,全国第十一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深圳召开。会议由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承办。会议的主题为"消费和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八十多位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交论文近百篇。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下一期续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少鹏
作者认为,政府创新主要是指政府在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创新,内容大致包括管理与服务的长远战略选择、功能目标定位、政策策略制定、组织结构设计、运作流程设定、运行机制构建、组织绩效评估、以及新兴技术运用等。从构建和谐社会与政府创新的关系这个针对性来讲,至少需要自觉认识和正确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以合理的公共政策为政府管理社会的根本标准;坚持以人为本与为社会服务的同一性;作为机制性改革的政府创新。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政府创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喻国良
如果说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石,那么利益协调就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多样化,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的不断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红
合作经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效的组织载体,在和谐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和谐社会的内涵以及发展合作经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并论述目前传统合作经济制度的缺陷,提出合作经济制度创新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合作经济制度 缺陷 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志晋
从"人与自然"或"自然—科技—经济—社会—人类"这一共生的大系统中来研究技术创新,就不能把技术创新仅仅视为一种经济过程,而必须把它看作是一种技术与经济、社会、人类、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和相互整合的共生过程,这就是所谓的适用技术共生创新。它与以往传统的技术创新以及早期的适用技术创新,都有了质的不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适用技术共生创新真正表征和体现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关系,代表了技术创新的根本方向和基本过程,越来越成为我们构建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的正确的技术抉择和重要的技术基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国庆 钱明辉
本文认为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实现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三大社会部门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而市场营销有助于政府部门完成行政目标,实现地区和谐发展;有助于营利组织创造更多社会财富,获得可持续的和谐发展;有助于非营利组织提升服务水平,取得壮大与和谐发展。文章提出,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环境,我们需要创新营销理念,丰富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创新营销组织,完善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创新营销技术,提升构建和谐社会的手段。通过与时俱进地推进这些方面的创新,充分发挥营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市场营销 营销创新 和谐社会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宏伟 王瑾娟
在我国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目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如金
构建和谐社会,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提出的新课题,也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课题。现代公共管理、经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缺乏有效的利益协调理论和制度安排,不适应建设以和谐为重要内容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必须有相应的管理创新。为此,吸收中华民族“和合”思想的精华,创立有中国特色的和合管理理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管理创新 制度安排 和合管理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世杰
“中消协”2007年的年主题是“消费和谐”,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意义。3月10日,湖南师大商学院和本刊编辑部在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了一次“消费和谐”的理论研讨会,5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这里选登部分发言与论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牛月翰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分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得出的基本结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新境界。本文就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及如何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论述,从中体现出和谐社会的生态价值观。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 生态价值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海勇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标志着持续13年的中国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改革工作(以下简称“两法”合并)已经胜利完成!“两法”合并是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一项制度创新,是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按照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为各类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并兼顾税收调控与组织收入,兼顾提高税收的征管效率与经济效率。应该说,这是在我国处于经济上升和体制深化阶段的一次重大改革,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国际视野,同时基于中国国情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