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57)
- 2023(4459)
- 2022(3620)
- 2021(3723)
- 2020(2750)
- 2019(6487)
- 2018(7074)
- 2017(10505)
- 2016(6401)
- 2015(6679)
- 2014(6663)
- 2013(5892)
- 2012(5263)
- 2011(4962)
- 2010(5326)
- 2009(4514)
- 2008(4571)
- 2007(3777)
- 2006(3680)
- 2005(3481)
- 学科
- 济(15334)
- 经济(15304)
- 管理(14138)
- 业(8599)
- 教学(8005)
- 企(7743)
- 企业(7743)
- 环境(7264)
- 制(7186)
- 教育(6491)
- 中国(6387)
- 理论(6170)
- 农(6013)
- 体(5675)
- 业经(5226)
- 学(5093)
- 生态(5075)
- 体制(4863)
- 财(4523)
- 学法(4310)
- 教学法(4310)
- 地方(4205)
- 和(4097)
- 划(4013)
- 发(3986)
- 银(3870)
- 银行(3866)
- 融(3821)
- 金融(3821)
- 行(3781)
- 机构
- 学院(73491)
- 大学(73019)
- 研究(29857)
- 济(23727)
- 经济(22919)
- 管理(21574)
- 中国(21367)
- 科学(18377)
- 理学(17417)
- 范(17129)
- 理学院(17067)
- 京(17046)
- 师范(17026)
- 管理学(16537)
- 管理学院(16385)
- 教育(15759)
- 所(14910)
- 师范大学(13954)
- 财(13788)
- 江(13554)
- 研究所(13403)
- 中心(13251)
- 北京(11848)
- 技术(11324)
- 院(11179)
- 农(11094)
- 州(10700)
- 职业(10572)
- 省(9558)
- 财经(9165)
- 基金
- 项目(45705)
- 研究(40232)
- 科学(35432)
- 基金(28615)
- 家(24745)
- 国家(24447)
- 教育(22311)
- 社会(22128)
- 社会科(20682)
- 社会科学(20677)
- 科学基金(19952)
- 省(19497)
- 编号(18266)
- 划(17232)
- 成果(16841)
- 课题(15283)
- 基金项目(14511)
- 年(13306)
- 重点(11829)
- 规划(11156)
- 发(11028)
- 自然(10848)
- 资助(10641)
- 性(10440)
- 自然科(10412)
- 自然科学(10409)
- 项目编号(10307)
- 自然科学基金(10184)
- 部(10172)
- 度(9948)
共检索到130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肖正德
教师学习方式向生态取向变革既是顺应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客观必然,也是学校组织不断变革与创新的现实诉求;既是源于教师生命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后喻文化推动下学生主体发展的深切呼唤。学校应树立生态取向的学习理念,构建生态取向的教师学习制度,营造生态取向的教师学习文化,促进教师的学习方式朝着生态取向变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克抗
深度学习是全新教育理念与学习方式变革的标志,它具有三方面的基本特征,即动态的知识建构有助于催生高阶思维与深层认知能力,为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须采用多种教与学方式及策略,通过具身认知来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能力。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运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学习共同体"、创设智慧学习环境是有效实施深度学习的条件与途径。实现深度学习须变革旧教育观念、建构新教学观念、运用新教学模式、扩展"学习共同体"、创设智慧学习环境、与创客教育融合。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智慧学习环境 学习共同体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娄屹兰 蔡静
为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过程与方法”目标,针对学校教育中将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当成两件事的问题,项目组开启经历伴随学习的研究。该研究历时20余年,经历四个阶段,坚持专业引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原则,凝练了经历伴随学习的理论主张,创建了包含三类十二种学习方式的经历伴随学习的实践模式,开发了经历伴随学习的评价方式,设计了一系列经历伴随学习的技术工具,形成了经历伴随学习的操作指南和教案集。该模式通过基于设计的研究,从三类到十二种学习方式的研制,实现了学习方式的新分类;从制定学习水平等级评价表、三类表现性评价到经历伴随学习学科表征,形成立体评价体系,促进教学评一致;通过开发系列案例集和操作指南,率先建立了经历伴随学习操作的规范和范本。该学习实践模式已在浙江各地推广应用,为变革育人方式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崔允漷 张紫红 郭洪瑞
学科实践作为学科育人、实践育人的突破口,为核心素养时代回答如何育人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范式。从学科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看,学科成于专业的实践,学科在实践中得以发展,且致力于人类实践的改善。学科实践是课程改革的逻辑必然,具有一定的学理依据与实践基础。学科实践是人类的实践、专业的实践、育人的实践,强调超越知识点的素养目标、学科专家思考与行动的惯例、过程技能与操控技能的整合和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学科实践的内涵集中体现了"四个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学科实践是对知识授受与探究学习的超越,代表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方向。
关键词:
学科实践 核心素养 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德芳
通过对全国东、西、中部三大区域五个省份11所中小学教师学习的生态现状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对学习有了较为积极的认识,学习不再仅仅是外在驱动,更重要的是为了教师自我更新和学生成长;教师学习时间上存在性别差异和学科差异,学习内容上存在性别、职称、学科与学校层次差异;各级培训效果低下,支持政策针对性不强。因此,要尊重教师学习的生命本质,张扬教师学习的主体性,关注教师学习的适切性,并为教师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从而实现教师学习的根本性变革。
关键词:
教师发展 教师学习 生态现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军
新时代十几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高素质中小学教师队伍供给不足、拔尖创新人才“前置培养”存在短板、大中小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亟待健全等问题。实施“国优计划”,对于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办教育,打破人才培养路径依赖,优化中小学人才培养体系等具有重要价值。高水平大学要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勇于担当“国优计划”的使命责任,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锻造思想力,厚植学生理想信仰沃土,打造价值引领生态;锻造知识力,充实学生学科交叉底蕴,打造学科孵化生态;锻造引领力,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打造创新文化生态;锻造行动力,激发学生乐教适教潜能,打造政策环境生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成荣
在高等职业院校课堂教学层面,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类活动。但两者不是主从关系,也非简单的叠加,而是交互作用,动态生成,并融为一体的过程。随着教育实践与研究的深入,尤其是主体教育、现代学习论等相关理论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展开方式越来越呈现出独特的价值。因此,我们不妨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价值取向及其途径加以研究,积极探求高等职业院校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学农
进入21世纪以来,教师教育实践取向问题引起了教师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的广泛关注,论者从不同视角对教师教育实践取向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是,教师教育实践取向问题有发生论的前提,因此需要循着发生论视角来把握。教师教育实践取向问题植根于教师专业教育的悖论中,在教师教育"学术漂移"的过程中凸显,教师专业学术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的统一是问题解决的方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桑新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柴璐璐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虽然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对促进职业院校履行人才培养主体责任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随着诊改工作的深入,诊改体系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存在的体系设计与学校特色发展不适应、诊断问题与改进措施不适应、利益相关方协同不适应等问题,文章通过对循证教学诊改内涵、逻辑、价值指向的剖析,建议从价值共赢、数据共建、机制共商、结果共享四个方面构建循证取向的高职院校教学诊改体系,并提出了促进学生持续参与保障机制、建立信息化多元教学证据库、认清各方主体互生共融关系、营造开放理性的循证质量文化四个方面的实践路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正范
教师学习是在一定的校园环境中进行的,能够保证与促进教师学习具有生态取向的校园环境,通常体现为具有积极的文化氛围、鲜活的教学实践、亲密合作的教师团队和鲜明的学校发展阶段性。校园环境的这些特征,为教师学习的生态取向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性条件。
关键词:
教师学习 生态取向 校园特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正德
根据生态位原理,生态取向教师学习内容的层级设计是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级教师需求的多样性设计,是促使教师学习、工作与生活融合一体的持续性设计,是促使教师同伴互助共生发展的互动性设计,是源于教师生命发展需要、提升教师幸福感的生命化设计。生态取向的教师学习应该以教师发展的层级理论为依据,视其发展层级,为其可持续发展设计层级学习内容框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杜方敏
工业经济时代的营销观念已不能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化。顺应知识经济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内在要求的新营销观念有以下基本内涵:市场营销的主体从综合性企业转变为拥有核心营销能力的专业性企业;营销客体从实物产品延伸到服务产品;营销活动的载体从有形趋向无形;市场营销的任务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知识经济时代的营销性质是品牌营销;市场营销的竞争态势更激烈。
关键词:
知识经济 柔性生产 个性化消费 市场营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静 刘建平 赵科 樊娅苹
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新教师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教育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帮助职前教师灵活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职前教师教育应该坚持"基于实践学习,为实践而学习"的理念,使职前教师在习得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体验教育实践充分理解教育理论,在此基础上建构自己的教育实践性知识。
关键词:
职前教师 实践性知识 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波
无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诉求还是教师教育的现实境况都在呼吁教师教育的一体化,然而实然状况却是"教师教育一体化"在体制机制、系统构成、师资队伍等方面尚存在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结合地方教师教育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实施路径:体制机制层面,围绕师训中心构建多机构协同机制;系统构成层面,积极推进多元、融合的区域教师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层面,在统筹中培养专业化的教师教育者。
关键词:
区域 教师教育一体化 教师专业成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