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62)
2023(5054)
2022(4212)
2021(3921)
2020(3213)
2019(7219)
2018(6756)
2017(12719)
2016(6708)
2015(7089)
2014(6572)
2013(6542)
2012(6255)
2011(5879)
2010(6640)
2009(6472)
2008(5389)
2007(4560)
2006(4319)
2005(4041)
作者
(19173)
(16230)
(15734)
(15398)
(10180)
(7725)
(7243)
(6162)
(6077)
(5854)
(5519)
(5421)
(5388)
(5124)
(5095)
(5066)
(4589)
(4575)
(4485)
(4230)
(3935)
(3933)
(3907)
(3742)
(3570)
(3556)
(3508)
(3392)
(3352)
(3244)
学科
(27452)
经济(27432)
管理(20234)
(15593)
(13249)
企业(13249)
环境(8847)
(8365)
地方(8344)
方法(7873)
(7278)
中国(6827)
业经(6395)
(6182)
(6141)
数学(6065)
数学方法(5943)
(5899)
生态(5769)
(5458)
贸易(5451)
农业(5345)
(5286)
(5266)
金融(5265)
(5129)
(4878)
关系(4816)
理论(4541)
资源(4193)
机构
大学(93258)
学院(92907)
(36829)
研究(36825)
经济(36053)
管理(33908)
理学(28669)
理学院(28302)
管理学(27755)
管理学院(27575)
中国(27368)
科学(22091)
(20517)
(18375)
(17932)
研究所(16617)
中心(16218)
(15985)
(14502)
(14026)
财经(13740)
业大(13588)
(13534)
师范(13452)
北京(13340)
(12432)
农业(11972)
(11635)
师范大学(11084)
(10929)
基金
项目(64106)
科学(50552)
研究(47274)
基金(46595)
(42038)
国家(41743)
科学基金(34941)
社会(30659)
社会科(29041)
社会科学(29029)
基金项目(24428)
(23825)
自然(22001)
自然科(21310)
自然科学(21302)
(21013)
自然科学基金(20856)
教育(20490)
编号(18292)
资助(17952)
重点(15416)
成果(15045)
(14368)
(13827)
国家社会(13345)
课题(13240)
(13061)
(12492)
创新(12216)
科研(11850)
期刊
(45664)
经济(45664)
研究(29021)
中国(21452)
学报(15992)
科学(15036)
(14803)
(13585)
管理(13359)
大学(12433)
学学(11589)
教育(10833)
农业(9901)
(8953)
金融(8953)
业经(7164)
经济研究(6862)
财经(6560)
资源(6363)
技术(6317)
问题(6007)
(5815)
(5794)
(5647)
国际(5566)
(5375)
世界(4617)
科技(4612)
(4564)
林业(4363)
共检索到147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兴智  
社会-生态系统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理论和经验的事实都表明,生态危机治理常常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困局。制度环境在界定和分配生态治理过程的收益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太湖蓝藻污染治理案例的研究表明,使用者们相互之间的冲突与合作影响着他们共同应对生态危机的能力。我国应当以流域管理部门为中心构建生态危机的合作治理模式,其中包括中央政府授权下的支配性合作、资源使用与治理者们之间的互惠性合作以及多元社会主体参与下的反向性激励机制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和文  
生态危机是人类生存的现实处境,其实质是人类发展的危机和文明进步的危机。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是对文明发展趋势的自觉顺应。追问生态存在的文明境遇,反思人类进步的文明历程,可以洞悉生态危机文明的实质,收获真正的文明智慧和发展的科学启迪。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胜  陈晓春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受流域自然整体性和流动性的影响,某一行政区的污染通常可以通过水体向另一个或多个行政区转移。传统理论上,人们认为造成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治理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环境执法效率和管理体制的障碍。实际上,以上因素难以从根本上解释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困境。文章运用博弈理论对流域污染治理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信号传递博弈,以及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之间的污染治理博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利益、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激励机制的影响下,地方政府很难真正履行中央政府的治理政策,而污染外部性和利益冲突则使各行政区之间难以达成合作治理,府际博弈的非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胜  
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政策博弈模型表明:地方政府对环保部门的环境执法有重要影响,在区域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很难真正执行中央政府的治理政策;如果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政府的问责力度,可能使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经济发展压力而不得不对本行政区的污染进行治理。为实现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的良好治理,有必要对条块分割的环境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改变地方政府的利益偏好,通过采取承诺行动提高中央政府的政策效率和置信度,建立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实现流域生态质量改善的政策目标。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国清  
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常态化、散客化、个性化,以及旅游活动方式从旅行社组团游为主"条带型"向以散客自助游为主"板块型"转变,迫切要求跨行政区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文章从时空-功能("独占"→"分享")、提供主体("一元"→"多元")、受益范围("游客"→"居民")三个维度诠释跨行政区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内涵,认为稳定长效的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动力源于一系列具有路径依赖性质的提供机制设计(包括组织协商机制、规则自律机制、社会监督机制、绩效激励机制、利益补偿机制、管理问责机制等),旨在尽快突破行政区经济困境,加速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和提升区域旅游服务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顺仙  王国聘  
生态危机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它与经济危机一样植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且伴随着新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展,加速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转移。生态危机全球化具有全球市场向度、国际资本的逻辑向度和世界公害性特征,其发生和治理不以个别国际行为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生态危机全球化的全球治理定位有赖于全球市场和国际资本投资的生态化转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小云  
生态危机,是指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导致人类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生态危机是生态环境失衡的结果,一旦出现则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因此,当生态危机尚未出现的时候,人们就要提高警惕。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稳定协调的状态。在生态平衡状态下,生态系统的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能够和谐共处,种群结构与数量比例相对稳定,系统能量与物质的输入、输出相对平衡。在现实环境中生态系统经常会被外界各种因素所影响,一般外界影响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坏,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龙开元  
本文从跨行政区创新体系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其核心特征:创新主体的多元化,跨行政区划的密集联系,多行政区创新活动的明确分工。认为跨行政区创新体系建设基本框架应主要包括:总体协调机制与系统,共同市场与环境,地域分工与协作机制及其网络等几个部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跨行政区创新体系发展历程与体系建设的障碍与问题。之后,针对跨行政区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志耀  贾劼  
文章分析了多年来我国跨行政区域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的原因 ,讨论了目前解决跨行政区污染问题存在的困难 ,提出了污染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余兴厚  
跨行政区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是指影响公共服务提供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也就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为实现既定的目标所采取的途径与方式,包括跨行政区公共服务供求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激励机制等。应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筑区域合作的政策环境,建立区域合作的组织协调机制,从制度和组织上保障跨行政区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的有效运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魏守华  吴贵生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我国跨行政区科技合作与交流也显露苗头,特别是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文章从科技资源的稀缺性、空间经济技术联系和政府增加(准)公共物品供绘画的角度分析了这种跨行政区科技合作的成因,把它们归纳为三种模式,并在总结欧盟科技合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跨行政区科技合作中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高翔  
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问题是我国环境治理中的一项重要难题,现有文献对此问题缺乏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也没有系统的定量研究分析跨行政区这一因素对水资源保护的影响。基于公共物品、"搭便车"和集体行动等理论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问题,并使用41个可以获得较完整数据的主要湖泊和水库作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水资源周边涉及的行政区数量对湖泊水质的影响。基本结论是湖泊或水库周边每增加一个地级市,水质会变差一个等级,而没有发现县级行政区的数量会产生明显作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瑞敏  
生态危机表征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从本质上探究,生态危机导源于人性中欲望的复归和释放,是"欲望支配世界"的现代性后果。因此,透视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要将"欲望"纳入历史的通道,作为考量人与自然关系演变的依据。近代主体性哲学构建了一个由"征服自然的欲望"、"追求财富的欲望"和"过度消费的欲望"内在勾连的逻辑框架,并构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三个向度。因而,消费只是生态危机的表象,并不是其根源。消解由欲望高度张扬所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需要建立伦理规制,从思想意识上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觉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尹祖宁  李银珠  
财政持续赤字与人民币汇率“超稳定”是国际收支危机模型理论的一个悖论,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释。笔者认为,其主要或真正的原因还在于我国特殊的财政扩张模式和赤字弥补方式,以及“结售汇”的外汇管理体制和央行“购汇托市”的汇率稳定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