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72)
- 2023(9654)
- 2022(7958)
- 2021(6961)
- 2020(5560)
- 2019(11885)
- 2018(11661)
- 2017(20671)
- 2016(10516)
- 2015(11530)
- 2014(11159)
- 2013(11266)
- 2012(10789)
- 2011(10171)
- 2010(10954)
- 2009(10588)
- 2008(9071)
- 2007(8231)
- 2006(7619)
- 2005(6763)
- 学科
- 济(70374)
- 经济(70343)
- 管理(38340)
- 业(35756)
- 企(29998)
- 企业(29998)
- 地方(19672)
- 技术(19372)
- 方法(19287)
- 农(17059)
- 数学(16349)
- 数学方法(16262)
- 业经(16116)
- 中国(15945)
- 地方经济(13196)
- 技术管理(12943)
- 环境(12728)
- 农业(12537)
- 学(12389)
- 财(10279)
- 发(9691)
- 融(9609)
- 金融(9609)
- 划(9009)
- 制(8814)
- 产业(8639)
- 和(8274)
- 银(8272)
- 银行(8257)
- 理论(8143)
- 机构
- 学院(165968)
- 大学(162325)
- 济(81127)
- 经济(79701)
- 管理(63487)
- 研究(60764)
- 理学(54121)
- 理学院(53551)
- 管理学(52843)
- 管理学院(52518)
- 中国(44696)
- 科学(34536)
- 京(33262)
- 财(32447)
- 所(29794)
- 研究所(26855)
- 中心(26621)
- 经济学(26106)
- 江(25820)
- 财经(25594)
- 经济学院(23123)
- 经(23103)
- 农(23053)
- 院(21747)
- 业大(21332)
- 范(21196)
- 北京(21178)
- 师范(21045)
- 州(20230)
- 科学院(18657)
- 基金
- 项目(108357)
- 科学(87223)
- 研究(82328)
- 基金(78143)
- 家(67523)
- 国家(66968)
- 科学基金(58195)
- 社会(56427)
- 社会科(53668)
- 社会科学(53655)
- 省(44357)
- 基金项目(41288)
- 教育(35809)
- 划(35517)
- 自然(33922)
- 自然科(33087)
- 自然科学(33081)
- 自然科学基金(32498)
- 编号(30906)
- 资助(29514)
- 创(28958)
- 发(26290)
- 创新(26070)
- 重点(24932)
- 国家社会(24253)
- 成果(23942)
- 部(23124)
- 课题(22765)
- 发展(22010)
- 展(21694)
共检索到260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美平
城乡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发展城乡循环经济的目的是化解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和复兴生态平衡。针对中国目前的生态约束状况,化解生态危机必须从技术创新开始。技术创新在设计理念上取决于文化类型,在路径选择上取决于体制创新过程中的政府导向。因此,从传统文化到生态文化的文化转向是技术创新理念生态化转向的潜在间接因素,从单纯激励经济增长型体制到旨在促进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型体制的体制创新转向是技术创新路径生态化转向的外在直接决定因素。这一技术创新转向是从技术利润型到技术生态型。生态文化转向与和谐型体制创新转向日渐完成的过程,就是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普遍化的过程,也是由彰显的生态化技术范式支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彬
马克思从生产过剩角度,凯恩斯从总需求不足的角度,熊彼特则从创新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周期以及经济危机的根源和传导机制。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结构经历较大变化,从第一产业为主到第二产业占优,目前服务业比例又逐渐上升。探究经济危机深层次原因应该更多考虑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引起的经济结构变化因素,从而劳动价值论升级为科技劳动价值论。经济结构调整增加了有效需求,科学技术缓解了利润率的下降,从而周期性的危机具有经济生态环境中的自我平衡和修复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小云
生态危机,是指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导致人类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生态危机是生态环境失衡的结果,一旦出现则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因此,当生态危机尚未出现的时候,人们就要提高警惕。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稳定协调的状态。在生态平衡状态下,生态系统的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能够和谐共处,种群结构与数量比例相对稳定,系统能量与物质的输入、输出相对平衡。在现实环境中生态系统经常会被外界各种因素所影响,一般外界影响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坏,生
关键词:
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 生态危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亚娟
在经济哲学的理论视阈中,生态危机的根源主要体现为:奠基于资本逻辑之上的人性论上的欲望支配世界、方法论上的经济个人主义及价值观上的价值通约主义等。在人类欲望、经济个人主义、价值通约主义过度膨胀的背后,是资本增殖,资本过度扩张逻辑的主导,资本原则的过度应用。资本是集善恶一身的悖论性存在。"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因此,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承认资本,发展资本的同时,引导资本,驾驭资本。社会主义有其制度优势,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时代应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宓
我国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是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无法及时、有效地克服市场失灵。经济法以解决市场失灵为立法目的之一。另外,与其它方式相比,经济法对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具有天然的优势。故此,以解决生态危机为内容的条款应当被列入到经济法中,进而确保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我国生态环境相适应,最终实现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危机 经济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和文
生态危机是人类生存的现实处境,其实质是人类发展的危机和文明进步的危机。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是对文明发展趋势的自觉顺应。追问生态存在的文明境遇,反思人类进步的文明历程,可以洞悉生态危机文明的实质,收获真正的文明智慧和发展的科学启迪。
关键词:
生态 文明 生态文明 进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劲松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是生态化技术创新。本文在确定生态化技术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在中国推动生态化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及现实障碍,最后讨论了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技术创新 生态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巧绒 王礼力 杨冬民
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有技术创新作支撑,即要求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由于资源环境市场失效、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不旺及公众生态意识淡薄等因素的阻碍,生态化技术创新面临困境,本文提出要联合市场、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公众及国际合作等多方力量及各自作用机制来推动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化技术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沛莉 张金伟
我们正处于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生态危机时代,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物物种锐减等都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人对自然不合理地开发与掠夺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因此,彻底解决生态危机就必须改变以往盲目征服自然的经济模式,建立起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处、人能够合理利用自然的经济模式,即生态经济。在生态经济的视阈下,我们要塑造与之匹配的生态经济人。生态经济人将奉行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优先,强调人类对自然的责任与权利并重,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绿色发展,并自觉践行与自然亲近、友好的绿色生活方式。
关键词:
生态危机 人性 生态经济人 理论构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齐志强 康春鹏
本文基于技术创新与经济周期理论,结合历史上主要的与现实的经济危机,探究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从经济长周期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是化解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困难、产业结构过度"高级化"与"产业空洞化"、金融结构扭曲等问题是阻碍危机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复苏的主要障碍。面对机遇与挑战,中国应加强金融监管,避免金融过度"虚拟化",强调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未雨绸缪,依靠现代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制造业,避免产业"空洞化"与过度"高级化";抓住机遇,加大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力度,夺占...
关键词:
经济 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永彪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很好地解释了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指出摆脱金融危机的关键在于开发新的产品和新的市场。技术创新已成为众多国家应对危机的共同举措。金融危机也为世界新一轮的技术创新提供了重大机遇。重新思考技术创新,正确认识技术创新,发挥技术创新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技术创新 金融危机 产品生命周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彩平 肖序
文章首先通过对比分析生态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区别,了解了生态技术独有的特征,然后阐述了生态技术创新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针对目前生态技术所面临的融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拓展了融资渠道以解决生态技术创新的融资难题。
关键词:
生态技术创新 资金困境 投融资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宏 武星 索贵彬
本文首先分析了循环经济模式下生态-技术创新的内涵与构成,然后根据循环经济原则建立了生态-技术创新支撑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环渤海城市群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而制定技术创新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顺仙 王国聘
生态危机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它与经济危机一样植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且伴随着新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展,加速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转移。生态危机全球化具有全球市场向度、国际资本的逻辑向度和世界公害性特征,其发生和治理不以个别国际行为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生态危机全球化的全球治理定位有赖于全球市场和国际资本投资的生态化转型。
关键词:
生态危机 全球化 特征 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