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9)
2023(9133)
2022(7670)
2021(6977)
2020(5536)
2019(12408)
2018(12196)
2017(22470)
2016(12520)
2015(13998)
2014(14246)
2013(14030)
2012(13516)
2011(12533)
2010(12956)
2009(12010)
2008(12084)
2007(11148)
2006(10277)
2005(9546)
作者
(39329)
(32655)
(32583)
(30611)
(20747)
(16006)
(14847)
(12810)
(12466)
(11815)
(11233)
(11131)
(10543)
(10471)
(10146)
(10034)
(9684)
(9662)
(9367)
(9363)
(8468)
(8240)
(7981)
(7537)
(7501)
(7371)
(7303)
(7251)
(6831)
(6581)
学科
(61048)
经济(60995)
管理(33717)
(30076)
地方(22727)
(22464)
企业(22464)
中国(19785)
方法(18082)
(17316)
数学(15047)
数学方法(14745)
业经(14189)
环境(14008)
(13664)
地方经济(13201)
农业(12107)
(11771)
(10487)
金融(10486)
(10191)
银行(10173)
(10091)
(10074)
(9910)
(9741)
(9078)
贸易(9065)
技术(8870)
资源(8665)
机构
学院(184726)
大学(181580)
(71804)
研究(71361)
经济(69971)
管理(65504)
中国(54750)
理学(54302)
理学院(53529)
管理学(52385)
管理学院(52057)
科学(46546)
(41809)
(38104)
研究所(34379)
(33999)
中心(32484)
(32292)
(30794)
(28787)
师范(28501)
业大(27650)
北京(27364)
(26249)
农业(26222)
(25273)
财经(24357)
(24090)
师范大学(22802)
科学院(22301)
基金
项目(118191)
科学(92044)
研究(87115)
基金(81081)
(71352)
国家(70717)
科学基金(59262)
社会(53666)
社会科(50768)
社会科学(50752)
(49323)
基金项目(42527)
(41057)
教育(38676)
自然(36916)
自然科(35885)
自然科学(35875)
编号(35801)
自然科学基金(35149)
资助(33032)
(32502)
成果(29492)
重点(27778)
课题(26760)
发展(25974)
(25496)
(24222)
(23945)
创新(22509)
计划(21881)
期刊
(94091)
经济(94091)
研究(57131)
中国(46055)
(32315)
学报(29980)
科学(28376)
教育(25599)
管理(25176)
(23727)
农业(22683)
大学(22170)
学学(20671)
(19169)
金融(19169)
技术(17818)
业经(16786)
经济研究(13639)
(12272)
资源(12249)
问题(11626)
财经(11485)
(10001)
图书(9979)
科技(9889)
技术经济(9666)
统计(9524)
(9174)
(9095)
(9028)
共检索到302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秦耀辰  牛树海  
以生物物理量为标准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是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Wackernagel发展的生态占用法因其简明的生物物理量设计思想克服了其他评价方法的缺陷。文中主要概述了生态占用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需要对这种方法做出改进 ,提出了用投入占用产出模式来完善生态占用方法的思路 ,结合生态占用指标引入了一个综合发展度来全面反映可持续发展程度。最后结合河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实例进行了应用分析 ,通过对河南省生态占用的计算分析 ,得出河南目前处于“地方不可持续—全球可持续—欠发展”状态 ,并与西部 12省 (区 )市进行了对比分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熊德国,鲜学福,姜永东  
综述了生态足迹理论及其在全球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应用成果,发现生态足迹理论在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时遇到了困难,主要表现为其对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评价结果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所阐述的基本原则不一致,认为这主要是将基于全球生态系统的生态足迹理论不适当地用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所导致的,而根本的原因是生态足迹概念本身的定义不够确切。本文将生态足迹区分为消费性生态足迹和生产性生态足迹,对传统的生态足迹理论进行改进,并以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以期更真实地反映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通过比较全球生态赤字和区域人均消费性生态赤字可以对区域发展公平性做出评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毛锋  宾国澍  肖劲松  
评判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考查其资源环境可持续支持潜力的大小,进而探寻具体的应对方略。较之其它评价体系,生态足迹易于映示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压力和资源环境对人类可持续支持的潜力。文章在简介生态足迹内涵和分析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以温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评判和应对策略研究。嗣后,就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关进平  佘济云  郭霞  沈金明  李俊  胡焕香  
为了探讨昌化江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机制,以昌化江流域内7个市县为基本单位,综合考虑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聚合性的特征,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建立昌化江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将其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包含3个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共19项指标,利用熵值法对昌化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昌化江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指标权重值在0.06~0.08之间,最次要的指标权重值在0.03~0.04之间;昌化江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空间差异性,五指山市处于最佳发展状态,综合得分为0.882 5,综合得分处于中上水平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正发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脚点和切入口。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需要配套标准,构筑这套标准,建立相对健全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余丹林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哲学理念自提出以来,立即受到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响应。但各个团体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理解又各自不同。本文论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其构建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大致框架进行了设计,并就指标体系构建中应注意的一系列问题及指标选取中定性与定量的关系问题作了扼要的论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林生  
海岸带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价,能够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水平,能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及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联合国等各级机构在海岸带综合管理实施和监控的过程中,评价指标是发挥重要作用的工具。海岸带是特征明显的区域,海岸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系统的复杂性、边界性和多样性。运用综合福利法可以对海岸带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估。综合福利是指标存量与其影子价格的乘积。指标的选取需通过综合汇编国际、国家及省市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区域本身的实际,通过专家咨询及区域内利益相关者的选择等方法选取。通过综合福利法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学文,叶元煦  
本文在对黑龙江省区域资源、经济、环境、生态、人口、社会和管理子系统以及区域关系、世代关系的实际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素关系—功能状态—发展能力”概念模型,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并对黑龙江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利锋,郑度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是目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当前评价可持续发展的单项指标和指标体系在指标与可持续性的关系、指标权重的选择、指标的定量化、可持续性的总体判别方法、资本替代性与替代速度、指标阈值的确定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局限性 ,这也是可持续发展评价的主要难点。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必然要落实到不同尺度的空间地理单元上 ,区域发展是评价的对象 ,因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必然具有显著的区域性 ,不同区域的评价指标或指标体系必然会有所不同。社会、经济与人口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而发展的可持续性依赖于自然环境的质量 ,包括自然资源的再生或替代、生命支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或改善。据此 ,论文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理论框架和发展——可持续性二维评价坐标体系 ,并提出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指标遴选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澈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特征出发,建构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美国学者L.A.Zadeh提出的模糊隶属度函数的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用了美国学者T.L.Saaty教授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提出了运用简单的线性量化值加权函数的方法计算综合评价结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平  徐斌  章力建  
【目的】县域(县级区域)是中国同时具备地域、空间和行政独立性的最基本区域单元,对其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运用基于生物物理量计算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生态足迹模型,对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1982~2003年的发展进行时间序列动态分析。【结果】计算结果显示,阿鲁科尔沁旗人均生态足迹以6.01%的年均增速从1982年的1.19gha增长到2003年的4.05gha,从1982年人均0.58gha的生态盈余,转变为2003年的人均生态赤字1.47gha;全旗生物生产性面积供需不对称,存在结构性错位;万元GDP占用生态足迹衡量的资源利用效益一直处于低水平。【结论】研究表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温淑瑶  马占青  周之豪  马毅杰  
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一般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五个子系统组成。本文从四个方面 (人对资源环境的需求 ;资源环境的需求 ;经济发展的需求 ;社会发展的需求 )提出区域湖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并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用于评价区域湖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程度。结果表明 :区域湖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 2 6个指标中 ,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居民对水的满意程度 (P13)所占的权重最大 ,人均住宅面积(P4 6 )所占的权重居第二 ,技术进步贡献率 (P35)所占的权重居第三 ,犯罪率 (P4 8)所占的权重最小 ,这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中“满足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云杰  徐伟  朱国平  齐实  王宁  
以石匣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植被覆盖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地利用率、治理度、人均收入与当地平均水平的比值等5个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计算评价指标值,根据可持续发展指标临界值所确定的不同阶段的划分标准,得出评价结果。结果表明:1991年石匣小流域属于不可持续发展阶段;1999年该流域属于一般可持续发展阶段。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  佘济云  郭霞  沈金明  
为了研究万泉河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以万泉河流域包含的5个市县为基本单位,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和系统性的原则要求,结合万泉河流域现状建立万泉河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将其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包含3个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共16项指标,利用熵值法对万泉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万泉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指标权重值在0.07~0.15之间,以林业总产值(0.093)为代表,其次为以工业总产值(0.051)为代表指标,其权重区间为0.05~0.07,最次要的指标权重值在0.03~0.05之间波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松林  郝晋珉  
本文提出了具有一般意义的区域农业 -农村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包括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的一般程序。并对曲周县 1996— 1998年期间农业 -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 ,曲周县农业 -农村系统总体基本可持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