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3)
- 2023(9436)
- 2022(7023)
- 2021(6398)
- 2020(5084)
- 2019(11447)
- 2018(11651)
- 2017(21678)
- 2016(12119)
- 2015(13817)
- 2014(13955)
- 2013(13257)
- 2012(11956)
- 2011(10627)
- 2010(11203)
- 2009(10293)
- 2008(10345)
- 2007(9577)
- 2006(9149)
- 2005(8232)
- 学科
- 济(46634)
- 经济(46569)
- 管理(33286)
- 业(27196)
- 企(20797)
- 企业(20797)
- 中国(19841)
- 农(16871)
- 地方(15480)
- 业经(13441)
- 环境(11945)
- 农业(11171)
- 方法(11141)
- 发(10718)
- 制(10625)
- 学(10367)
- 理论(9590)
- 财(9499)
- 银(8641)
- 银行(8632)
- 数学(8420)
- 数学方法(8272)
- 行(8272)
- 和(8005)
- 发展(7990)
- 展(7970)
- 城市(7885)
- 划(7669)
- 教育(7665)
- 融(7434)
- 机构
- 学院(164792)
- 大学(161514)
- 济(60634)
- 经济(58735)
- 管理(58471)
- 研究(58220)
- 理学(47873)
- 理学院(47269)
- 管理学(46300)
- 管理学院(46014)
- 中国(45703)
- 京(36881)
- 科学(35771)
- 财(29723)
- 江(29316)
- 所(28506)
- 中心(27890)
- 农(26266)
- 范(26154)
- 师范(25931)
- 研究所(25435)
- 北京(23639)
- 州(23587)
- 业大(22531)
- 财经(22102)
- 院(21921)
- 师范大学(20446)
- 农业(19891)
- 经(19842)
- 技术(19780)
- 基金
- 项目(105055)
- 科学(82088)
- 研究(81415)
- 基金(71917)
- 家(62301)
- 国家(61745)
- 科学基金(52798)
- 社会(50442)
- 社会科(47545)
- 社会科学(47527)
- 省(42995)
- 基金项目(38023)
- 教育(37731)
- 划(35641)
- 编号(34949)
- 自然(31975)
- 自然科(31117)
- 自然科学(31113)
- 自然科学基金(30507)
- 成果(29221)
- 资助(27558)
- 课题(25925)
- 发(24692)
- 重点(24410)
- 部(21591)
- 年(21581)
- 创(21515)
- 国家社会(20451)
- 发展(20230)
- 规划(20218)
共检索到270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国平 崔大树
中国与发达国家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正日趋集中地反映在生态环境的优劣上,城市建设生态化转型已是21世纪人类活动的主旋律。本文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生态的制衡机理隐含在生态位势、生态承载力、生态修复力的并存与互惠之中;恢复生态环境的适宜性、确定生态法则的统领地位、定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维育,是生态化转型的目标导向;寻绎动力、激励、控制、保障的联动,是实现城市生态财富保值增值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
生态化转型 城市建设 可持续范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倪天华 马道明 孙平 左玉辉
各类资源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也是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依据之一。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不仅要重视资源的数量问题,更需要着眼全局,综合分析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现状、目标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制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对策。基于生态城市的深刻内涵,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视野亟待拓展,不仅要关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同时还必须重视对城市人文禀赋与历史文脉的传承和保护,实现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四代文明”可持续发展。以常州市为例,基于生态城市建设,对其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作了概念性规划。
关键词:
生态城市 资源可持续利用 常州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浩
结合对中国生态城市研究发展历程的分析,从当代生态城市理念被西方所主导的内在原因、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生态城市"智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低碳、生态发展基本国策等方面,讨论了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自主性"问题;进而针对中国特殊的资源条件、地理格局、体制环境、社会背景和发展阶段等基本国情,提出了以"中国范式"思维推进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要义:有序推进、因地制宜、安全至上、返朴归真、部门协同、政府转型、引导消费、文化传承。
关键词:
生态城市 规划建设 自主性 “中国范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耿潇 赵杨 车伍
政府和企业合作的PPP模式是通过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到公共项目中,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财政的压力和风险。这种模式在未来城市基础设施设计、建设和营运维护等多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提倡。不同领域的PPP模式在国内外已有较多的成功应用案例,而海绵城市由于自身复杂性及行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所限,如何高质高效地推行PPP模式尚属一个新的课题。从一年多的海绵城市试点经验看,PPP模式的推行尚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海绵城市PPP融资与收益模式的确定、项目的整体策划与打包、责权归属、绩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耿潇 赵杨 车伍
政府和企业合作的PPP模式是通过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到公共项目中,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财政的压力和风险。这种模式在未来城市基础设施设计、建设和营运维护等多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提倡。不同领域的PPP模式在国内外已有较多的成功应用案例,而海绵城市由于自身复杂性及行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所限,如何高质高效地推行PPP模式尚属一个新的课题。从一年多的海绵城市试点经验看,PPP模式的推行尚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海绵城市PPP融资与收益模式的确定、项目的整体策划与打包、责权归属、绩效评估和考核、风险承担的约定等许多关键要素,都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因而使得各城市海绵城市PPP模式的推进进度和效果不一,甚至一些企业对其望而却步。首先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的特点及其与PPP模式的联系,探讨海绵城市PPP推进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结合新西兰奥克兰和美国乔治王子郡两个PPP案例,分析并提出海绵城市PPP模式在我国应用的几个要点与建议,展望未来海绵城市PPP的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树琮
对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和途径在城市学界已争论多年了,其中城市化和大城市的规模是争论的焦点、它不仅使我们真正认识到城市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缩影,国家建设必须依靠大城市作用的发挥,大城市的发展和规模扩大是客观规律的反映;同时也使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感受到大城市问题的客观存在和急需解决的重要性、本文不打算累赘以往争论的观点,只想借“城市现代化问题讨论”之隙,对大城市问题与建设现代化谈点自己的看法,以此抛砖引玉、移樽就教、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满希明
矿业资源型城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等方面明确思路,在此基础上应将矿矸石的综合利用作为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切入点。
关键词:
矿业资源型城市 循环经济 生态城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国祥
当前,创建生态城市已成为我国城市可持 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哈尔滨、齐齐哈尔、伊春、黑河,无一不在进行生态园林建设。我国三大城市群:北京、天津、大连为中心的环渤海城市群;上海、苏州、无锡、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等城市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更是抓住历史潮流,充分利用其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发展较快、城市配套设施和人力资源素质较强等特点,不失时性机地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韩颖 于玲 汪炘
生态城市建设作为解决城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途径已经受到了政府,学者和普通大众的关注。南京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消耗型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南京自2005年开始的生态城市建设的状况进行研究对其他城市具有参考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南京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结合过去的实践经验,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南京建设生态城市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南京的城市特点,对照南京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定位和量化指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南京市 现状 问题 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唐小桃
在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城市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城市环境与文明建设的重视,不断创新环境理念与道德文明建设理念,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环境教育。文章从现阶段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如何进一步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有效地环境教育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城市建设 高职学生 环境教育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涛
实现城市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是实现城市资源系统总经济价值的最大化。本文提出了城市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原则,探讨了实现总经济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和对策措施。
关键词:
城市资源 可持续经营 原则 途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红扬
对中国城市化研究不能令人满意的进展进行了坦率的剖析,指出在认识论上,没有能够正确认识城市化这样一个复杂系统性问题所对应的科学知识的属性,这导致现状研究基于本质上错误的方法论。正确的基础方法论包含不可分割的三个要点:基于猜想建构直面解决的系统性、综合性知识;通过结构把握研究的复杂系统性、实践意义和理论建构;基于对猜想的严格检验和结构引导下的累积性研究,实现可行的研究广度,深度的连续拓展和成果质量的连续提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萍 刘渊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中形成了两个对立的研究范式,即强可持续性范式与弱可持续性范式。两种可持续发展范式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自然资本在本质上是可替代的。基于不同的范式,衍生出了不同的可持续发展测度方法,较有代表性的是基于强可持续范式的生态足迹方法与基于弱可持续范式的真实储蓄方法。本文结合两种方法最新的测度结果,从对比中得出两种范式的对立性与统一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晨 曾坚 辛儒鸿
城市边缘区的人地系统矛盾日益凸显,其复杂的空间演变机制对传统规划范式产生巨大冲击。通过类比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构建解释和干预城市边缘区空间演进过程的理论框架。首先,阐明城市边缘区生态困境的外因和内因分别来自城乡双向胁迫和空间内生矛盾。其次,基于复杂科学中的扰沌模型理论构建城市边缘区生态适应性演进的“属性—时间—尺度”三维解释框架,提出生态衰退与复杂干扰叠加影响下的规划响应机制。最后,协调底线思维与增长主义发展逻辑,提出城市边缘区的生态适应性规划转型路径,包括生态网络功能培育、关键生态服务优化、土地资源精细配置与跨尺度的规划传导,以期为新时期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支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魏顺泽
失地农民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通过对绵阳构建百万人口大城市过程中所面临的失地农民问题以及绵阳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实践的评述,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就业 可持续生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