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67)
2023(21341)
2022(17839)
2021(16596)
2020(14091)
2019(31725)
2018(31473)
2017(60298)
2016(32799)
2015(36962)
2014(36404)
2013(35612)
2012(32244)
2011(28797)
2010(28859)
2009(26933)
2008(26585)
2007(23691)
2006(20930)
2005(18917)
作者
(92975)
(77585)
(77153)
(73383)
(49557)
(37044)
(34895)
(30239)
(29459)
(27745)
(26390)
(26274)
(24818)
(24701)
(23979)
(23841)
(23114)
(22654)
(22351)
(22285)
(19280)
(18982)
(18756)
(17848)
(17297)
(17274)
(17236)
(17192)
(15617)
(15315)
学科
(132491)
经济(132316)
(111907)
管理(109052)
(99121)
企业(99121)
方法(59781)
数学(49077)
数学方法(48316)
(39672)
(38692)
业经(37615)
中国(36177)
(28898)
(27190)
财务(27093)
财务管理(27048)
农业(26656)
技术(26516)
(26315)
企业财务(25660)
理论(25304)
地方(24849)
(23176)
(21742)
环境(21619)
(21586)
贸易(21571)
(21068)
银行(21018)
机构
学院(462698)
大学(460747)
管理(184791)
(184257)
经济(180305)
理学(159019)
理学院(157294)
管理学(154298)
管理学院(153431)
研究(150378)
中国(115500)
(98500)
科学(92749)
(88124)
(74809)
(74621)
(69922)
财经(69502)
中心(68842)
业大(68169)
研究所(67383)
(63221)
北京(62071)
(59402)
师范(58843)
农业(58133)
(56050)
经济学(55181)
(55061)
财经大学(51536)
基金
项目(311363)
科学(246687)
研究(228982)
基金(226371)
(196666)
国家(194986)
科学基金(169172)
社会(144925)
社会科(137311)
社会科学(137276)
(122401)
基金项目(119187)
自然(109836)
自然科(107320)
自然科学(107297)
教育(105874)
自然科学基金(105371)
(102203)
编号(93200)
资助(92984)
成果(74976)
重点(69614)
(68263)
(67244)
(65967)
课题(64196)
创新(62285)
国家社会(59734)
科研(58984)
教育部(58872)
期刊
(206619)
经济(206619)
研究(135125)
中国(93466)
管理(73658)
(71139)
学报(70558)
(68760)
科学(66467)
大学(54771)
教育(53274)
学学(51643)
农业(47173)
技术(44794)
(41283)
金融(41283)
业经(35210)
财经(34423)
经济研究(32036)
(29555)
(27006)
问题(26808)
技术经济(24706)
科技(23938)
(22022)
图书(21731)
现代(21598)
统计(21192)
理论(20975)
商业(20299)
共检索到689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波  
风险社会下,技术创新呈现出生态化转向的趋势,而制度建构对这种趋势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制度建构不是随意的,它建立在文化与结构的双重基础之上。其中,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奠定了制度建构的文化基础,而结构的力量、结构调整的意图又贯穿于制度建构的始终。借助制度建构,将生态化定位为技术创新的必然要求,从而对技术创新的方向起到牵引作用,并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最终促进技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运作的案例,正是借助支持领域、支持重点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将生态化理念带入技术创新的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课题组  李彩云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一项专门用于支持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创新基金设立的目的是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十多年来,广西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实施成效显著,有效地促进和支持了广西中小企业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了桂林广陆数字测控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中小企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卫星  霍国庆  张晓东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价值如何度量和实现价值最大化是政府和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创新基金的真谛在于使企业获得了国家信用,有效放大国家信用的杠杆作用是实现创新基金价值最大化的关键。基于对创新基金价值的系统分析,本文区分了创新基金的直接价值、延伸价值和扩展价值,对每种价值进行了界定和测度,构建了创新基金价值测度模型,同时结合对佛山市5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确定了三种价值的权重,为有关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创新基金项目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海云  
基于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技术创新基金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基金的直接效应明显,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起到了激励作用,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外部融资并没起到杠杆撬动作用,即间接效应不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海云  
基于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技术创新基金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基金的直接效应明显,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起到了激励作用,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外部融资并没起到杠杆撬动作用,即间接效应不明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左晓利  王革  郭红侠  
本文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成立10多年来项目设置方式进行系统研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英国等国相关计划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方式,对改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设置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雪伟  李莉  
项目评审专家信用评价是有效实现创新基金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择优选项原则的基础,是创新基金管理体制的内在要求。本文从创新基金项目立项审查的管理特点出发,探讨了建立创新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信用评价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专家信用体系框架、信用信息的采集、记录、评价、使用的基本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孟艳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贾康  
在我国中央财政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各项专项资金之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成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系统化程度最强,运行10多年来,它对于政府优化财政投入方式、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环境、鼓励科技成果产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在科技计划改革整合的新形势下,在构建全国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整体布局中,创新基金应成为中央财政支持全国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和国家创新战略的一项核心政策工具,高效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桥接和催化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建议充分利用创新基金积累的优势资源,并对其进行制度改革,拓展其运转格局,使之逐步成为科技金融领域专业的政策性金融中介,弥补我国科技金融服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应敏  彭红星  黄秋婵  
本研究基于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11年度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分别计算了获得政府创新基金立项支持和未获创新基金的上市中小企业的财务成长综合得分,并进行了独立样本均值t检验和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创新基金对中小企业财务成长性的激励效果。研究发现,创新基金显著促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财务成长;企业规模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高、年龄越小,其财务成长表现越好。故此,政府在分配创新基金时,应当关注相关约束性因素的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常洁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潮的兴起,科技型中小企业正在逐渐成为创新驱动的主体,但由于其在能力、资源等方面与大型企业差距较大,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学会集中自己的独特优势,在分工的基础上,依靠外部资源和能力共同发展。文章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影响其运行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为促进企业之间的共赢、集群的持续发展和推进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合理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树堂  吕自圆  
知识经济背景下,研发人员成为企业创新的核心人才之一,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增强方面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针对企业中的研发人员,如何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对其进行激励,尤其是研究不同激励制度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时的影响程度,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文章在对研发人员激励制度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内容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研发人员激励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模型,提出了影响程度假设,并以郑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股权激励制度和薪酬福利激励制度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最明显,培训、发展和环境激励制度的影响次之,成就激励制度的影响最小,最终得出物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海燕  李丽君  
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是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应用。本文探索在知识管理层面阻碍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内外部因素,分析导入知识管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效果,进而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导入知识管理的路径:(1)加入"众创空间";(2)培养知识管理文化;(3)构建知识管理战略体系;(4)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旭  赵梦菲  房佳仪  
数字普惠金融结合了数字技术与传统普惠金融,对微观企业乃至宏观经济都有重大影响。基于2011—2017年中小板及创业板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技术创新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区域异质性的影响效应,以厘清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且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价值驱动效果,而技术创新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从地区发展异质性的角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在东部地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文章有助于深入了解数字普惠金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价值提升的内在机制,为数字普惠金融的有效推广提供了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海燕  李丽君  
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是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应用。本文探索在知识管理层面阻碍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内外部因素,分析导入知识管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效果,进而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导入知识管理的路径:(1)加入"众创空间";(2)培养知识管理文化;(3)构建知识管理战略体系;(4)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克文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以下简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政府专项基金。为了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管理,2005年,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