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7)
2023(8999)
2022(7497)
2021(7364)
2020(5887)
2019(13350)
2018(13048)
2017(24211)
2016(13209)
2015(14908)
2014(14690)
2013(14909)
2012(13961)
2011(12936)
2010(13140)
2009(12310)
2008(12289)
2007(11077)
2006(10236)
2005(9293)
作者
(37808)
(32374)
(31709)
(30453)
(19940)
(15480)
(14033)
(12361)
(12295)
(11244)
(11229)
(10683)
(10150)
(10125)
(10122)
(9696)
(9302)
(9160)
(8927)
(8924)
(8132)
(7904)
(7772)
(7433)
(7258)
(7108)
(7048)
(6942)
(6615)
(6482)
学科
(62394)
经济(62328)
(49764)
(39079)
农业(33122)
管理(29091)
中国(20273)
方法(20144)
数学(18396)
业经(18249)
数学方法(18171)
(16793)
企业(16793)
地方(13655)
(13594)
(13590)
贸易(13581)
(13377)
(13352)
环境(12547)
农业经济(12497)
(11101)
(11037)
发展(10908)
(10887)
(10088)
银行(10082)
(9811)
(9807)
(9566)
机构
学院(193110)
大学(189894)
(91003)
经济(89445)
研究(74989)
管理(71232)
中国(61597)
理学(60218)
理学院(59562)
管理学(58709)
管理学院(58380)
(51665)
科学(43043)
(41240)
农业(38779)
(38111)
(37421)
中心(34540)
研究所(34353)
业大(33352)
(29425)
财经(29113)
经济学(27885)
(26629)
北京(26568)
(25932)
(25875)
师范(25774)
经济学院(25057)
科学院(24579)
基金
项目(125415)
科学(99239)
研究(95788)
基金(92417)
(80781)
国家(80042)
科学基金(67348)
社会(63862)
社会科(60125)
社会科学(60112)
基金项目(48366)
(47182)
教育(40949)
自然(39757)
(39230)
自然科(38715)
自然科学(38706)
编号(38425)
自然科学基金(37996)
资助(36981)
成果(31015)
(30320)
(29490)
(29310)
重点(28482)
国家社会(27790)
课题(26384)
中国(26192)
(25401)
(24877)
期刊
(113888)
经济(113888)
研究(60411)
(57984)
中国(43998)
农业(39712)
学报(29829)
科学(29751)
(25634)
大学(24097)
业经(23257)
(23172)
金融(23172)
学学(22919)
管理(22422)
(18852)
教育(17318)
问题(16435)
经济研究(15192)
农业经济(14963)
技术(14815)
农村(14585)
(14585)
世界(14482)
财经(14379)
(12564)
资源(12437)
(12095)
(11792)
经济问题(11586)
共检索到309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新章  成升魁  闵庆文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我国人多地少、小农经营和过分城市偏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果。当前"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小生产与大市场相矛盾、农民收入和就业率低、农民负担沉重、农民没有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本文从农村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角度出发,通过将农村自然生态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融为一体,提出"生态农村"的概念,进而对建设生态农村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描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成升魁  闵庆文  谢高地  孙新章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钰瑾  
土地征用,尤其是农村集体土地征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由于各方利益的纷争,也极易使之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针对农村集体土地征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一种新的思路——土地入股,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并实践,以期更好解决农民失地安置问题。土地征用的法律意义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文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农”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农村经济持续全面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推动力量,农村各部门创造的GDP占全国GDP的比重达到50%左右,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多。小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教育、文化水平明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逸波   赵邦宏   曹港  
农民就业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核心问题。当前,我国农民就业模式已由外出务工为主向就近就地模式转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将是解决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主要途径。然而,当前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困难,包括农村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县域产业带动就业能力不足、县域农民工市民化发展存在阻碍、灵活就业服务和保障措施不完善、创业促就业成效不足等。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改变思路,以创新的思维和方式来破解现实困境、实现突破。本文提出了明确县域作为农民就业创业主阵地、发挥县域特色产业在吸纳就近就业中主力军作用、延伸产业链、促进就业新业态和灵活就业等创新思路,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在新发展阶段,切实促进广大农民就业创业、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富刚  刘彦随  
农村土地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没有理顺,都将影响地区稳定与发展。其中,土地产权问题是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核心和主线。但是实践表明,目前土地整治工作中的土地产权问题仍未受到足够重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凡勇昆  
屡次发生的留守儿童事件让社会不得不反思以往的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关爱留守儿童应有新思维,由主体论转向类型论、时空论和适应论。留守儿童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类型论要求关爱留守儿童要回到教育现场,回归经验和常识,为政策制定和社会行动提供准确定位。时空论包含可及性和便利性两种要素,只有让儿童始终生活在监护人的可控范围内,提供及时和便利的照顾,才能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留守儿童关爱需讲究策略,清楚认识到留守儿童目前的状况,主动适应和满足儿童的真正需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传岗  
十八大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社会发展成果让广大人民所共享的必然。本文围绕什么是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质就是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计划。针对政策性增收、农地资产性增收与农业生产性增收停滞,而人力资本与土地资本化增收将成为推进农民收入倍增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福利性增收是农村居民收入倍增的前提,人力资本增收是动力,农地流转增收是终点,并提出优化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要"三步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文龙  万颖  
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导致传统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模式的衰落,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瓦解,粮食安全危机凸现;农地所有权的政府垄断也导致城市化成本过高,阻碍了农民的城市化,形成庞大的伪城市化人群,严重威胁到社会稳定。只有尽快改变以堵为目标的三农治理旧思维,充分利用耕地红线神话破产、刘易斯拐点到来的历史新机遇,进行深刻的农地制度改革,我们才能实现农地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降低农民的城市化成本,减少伪城市化人口,缓解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危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谷树忠  谢美娥  
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扬弃与改造。资源与环境密不可分,当前背景下我国环境负担很重,资源节约成为一种必须。在农业资源与区划领域,需要优化农业生产空间,满足发展的用地需求;需要加强土地整理,优化农村居住空间;需要改变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需要加强资源节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此,需要调整农业资源与区划的服务对象、目标体系和重点工作领域,并创新农业资源与区划的体制和机制,加强基础工作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建萍  
道家以"道法自然"为最高准则构建了一幅人与人,人与天、自然相和谐的生态理想境界。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人们的生态和谐思维:维护新农村生态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界内部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传岗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克服土地流转陷阱建立土地流转长期化改革。虽然河南农民有加速农地流转与重新发包耕地的意愿,但土地流转补偿机制残缺严重制约了农地流转长期化、束缚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从利益补偿视角出发,本文初步分析了我国农地流转滞后的原因,并提出建立现代农业改革的三步:一是建立土地换社保的补偿机制,减少农民总量;二是启动农地集中发包机制,建立大家庭农场;三是构建地权量化流转机制,发展现代农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今年是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立20周年。实践证明,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对优质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对于切实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年来,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深入人心。无论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边玉花  杨桂花  
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三农”问题极其严重。农村不发达,农业生产条件落后、现代化程度低,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形成“三农”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工农产品交换中的价格“剪刀差”,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发展提供资金积累(农村资金净流出)达2万多亿元,大约相当于同期社会资本存量的2/3。还有二元结构政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培新  
我国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实质是一个人口膨胀而资源相对匾乏的农民国家追求工业化的发展问题。中国最大的就业压力来自于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中国最大的市场潜力和最大的存量资产也在于巨大的农村劳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