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57)
- 2023(13590)
- 2022(10548)
- 2021(9718)
- 2020(7817)
- 2019(17317)
- 2018(17530)
- 2017(33606)
- 2016(18261)
- 2015(20003)
- 2014(20034)
- 2013(19532)
- 2012(17312)
- 2011(15381)
- 2010(15832)
- 2009(14931)
- 2008(15040)
- 2007(13722)
- 2006(12646)
- 2005(11470)
- 学科
- 业(85616)
- 济(81088)
- 经济(80982)
- 企(68438)
- 企业(68438)
- 管理(61819)
- 农(46916)
- 业经(32918)
- 农业(31430)
- 方法(27290)
- 财(24196)
- 中国(23142)
- 制(19997)
- 数学(19079)
- 数学方法(18973)
- 技术(18498)
- 地方(17887)
- 务(16616)
- 财务(16599)
- 财务管理(16580)
- 体(16534)
- 企业财务(15655)
- 策(15431)
- 划(15083)
- 和(14460)
- 发(14223)
- 环境(14166)
- 理论(14137)
- 产业(13959)
- 体制(12732)
- 机构
- 学院(258682)
- 大学(245739)
- 济(114996)
- 经济(113013)
- 管理(103956)
- 理学(88700)
- 理学院(87948)
- 管理学(86913)
- 管理学院(86452)
- 研究(84636)
- 中国(68255)
- 农(54182)
- 财(52250)
- 京(51163)
- 科学(47961)
- 江(42258)
- 所(41412)
- 农业(40578)
- 财经(39908)
- 业大(39817)
- 中心(39224)
- 研究所(36960)
- 经(36023)
- 经济学(33860)
- 州(32536)
- 北京(31819)
- 范(31543)
- 师范(31324)
- 经济管理(31255)
- 经济学院(30584)
- 基金
- 项目(166316)
- 科学(133594)
- 研究(130439)
- 基金(119524)
- 家(101556)
- 国家(100447)
- 科学基金(88180)
- 社会(86508)
- 社会科(81652)
- 社会科学(81631)
- 省(69130)
- 基金项目(63912)
- 教育(56938)
- 编号(54542)
- 划(54321)
- 自然(52079)
- 自然科(50744)
- 自然科学(50735)
- 自然科学基金(49867)
- 资助(45202)
- 成果(42254)
- 发(40239)
- 创(38403)
- 业(37956)
- 重点(37000)
- 课题(36946)
- 部(36386)
- 国家社会(35746)
- 制(35415)
- 创新(34939)
- 期刊
- 济(145043)
- 经济(145043)
- 研究(76798)
- 农(57739)
- 中国(56287)
- 财(42016)
- 管理(41198)
- 农业(38690)
- 科学(34351)
- 学报(32292)
- 业经(31836)
- 融(27524)
- 金融(27524)
- 大学(26755)
- 教育(26120)
- 学学(25643)
- 技术(24506)
- 经济研究(20689)
- 业(20368)
- 财经(19745)
- 问题(19693)
- 经(17327)
- 农村(15066)
- 村(15066)
- 技术经济(15065)
- 农业经济(14729)
- 世界(14503)
- 现代(13766)
- 经济问题(13750)
- 商业(13717)
共检索到400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冰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处在转型阶段的农村生态农业,面临着生产技术更新滞后、经营管理机制单一以及环境恶化加剧等一系列瓶颈与问题,难以有效形成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新业态。因此,应通过充分利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给予的政策扶持、制度保障等利好条件,围绕产业化升级,导入高效、创新的生产经营模式,从而以此去推动现有的生态农业运营体系的低碳化、集约化以及多元化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鹏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物流体系的进步,近几年农业发展迅速,但同时面临严重的农业生态资源环境问题,转变农业绿色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绿色生态化发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实现农业高效、安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发展道路。农业产业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形式,也符合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本文以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出发点,提出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路径与策略。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绿色发展 产业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社梅 李冬梅
本文从梳理和界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入手,认为当前出现的农业库存、成本、效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只是供给侧的表征,要素生产率不高以及配置结构不合理才是问题背后的驱动因素。因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以提升要素质量、促进要素流动、实现要素有效配置为核心,着力完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供给;另一方面要以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和农业经营业态创设为核心,着力推进制度完善和高效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社梅 李冬梅
本文从梳理和界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入手,认为当前出现的农业库存、成本、效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只是供给侧的表征,要素生产率不高以及配置结构不合理才是问题背后的驱动因素。因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以提升要素质量、促进要素流动、实现要素有效配置为核心,着力完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供给;另一方面要以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和农业经营业态创设为核心,着力推进制度完善和高效供给。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乔洁 乐腾 张泽星
生态农业旅游以生态农业为核心内容,而农业的生态化发展则为农业的有效供给提供了目标。生态、养生、有机农产品、乡村生态环境等因素共同构成了生态农业旅游的物质形态与价值形态。将农产品、生态产品及旅游产品相互融合,对提升农民、农村社会主体地位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河北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市场、产品的基础上,以旅游消费为切入点,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进行剖析,针对当前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社会+经济+生态"路径方法,为河北省休闲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红玉
研究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促进作用;从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侧资源整合问题,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的供给侧成本分析及供给侧改革的资金困局剖析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难点,给出整合农业科技创新关联产业的资源,疏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渠道和强化金融对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支持等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农业供给侧 农业产业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法稳
生态农业是新常态下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农业发展与水土资源及其环境之间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本文在简述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演变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及现实问题,从8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性建议:从战略层面,切实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科学规划生态农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完善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提升现代生态农业基地建设水平;强化生态资源保护,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规范相关者行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创新模式与手段,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建立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展图 杨庆媛 童小容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突出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农业生产成本抬升等,制约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在推进宏观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必然。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是我国面对土地利用和国内外粮食市场新变化而做出的一项新的制度安排。耕地轮作休耕不仅仅局限于耕地利用本身,而是涉及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既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缓解我国突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回顾供给侧结构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展图 杨庆媛 童小容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突出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农业生产成本抬升等,制约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在推进宏观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必然。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是我国面对土地利用和国内外粮食市场新变化而做出的一项新的制度安排。耕地轮作休耕不仅仅局限于耕地利用本身,而是涉及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既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缓解我国突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回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渊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并提出轮作休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柴晶霞
当前,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贫困地区摆脱贫困、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不二选择。但由于地理环境、劳动力、农业技术以及产业集群效应等问题的制约,导致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源动力不足且收效甚微。本文剖析了我国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劣势条件并指出了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具体选择路径。
关键词:
贫困地区 生态农业 产业化 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逻辑起点,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本文在解析供给侧改革理论基础和分析范式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涵,指出深入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应正确处理好五对关系,即教育总量与教育结构的关系、人民需求与职教供给的关系、有效供给与无效供给的关系、规模推动与创新推动的关系、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关系。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供给侧 内涵 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园
人口老龄化下应加快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但养老服务供给数量不足、供给结构错位以及产业链处于较低层次等现实困境,制约了养老服务产业化进程。本文构建了供给侧视角下养老服务产业化路径,即:市场化阶段,形成市场机制导向下的"适应-倒逼"式供需互动,对接供需数量;规模化阶段,形成技术创新导向下的"创造-反馈"式供需互动,匹配供需结构;集群化阶段,形成服务链-产业链导向下的"引导-驱动"式供需互动,提高供给能力。主要政策建议:产业市场化阶段,以PPP模式推动养老服务市场机制运行;产业规模化阶段,以技术创新催动养老服务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产业集群化阶段,以产业链延伸和服务链协同打造新型现代服务业重要支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戴锦
本文在阐述西方生态农业基本特点、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背景及特点的基础上 ,重点对我国生态农业的两种基本经营模式——分散化经营模式和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经营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力 彭新育
关于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思考王力彭新育一、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战略选择(一)我国生态农业及其基本特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人口压力的影响下,历来重视节约土地资源,提倡因地制宜、提高土地产出率。加上儒家“天人合一”文化观的影响,形成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富云
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路径,而传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各自的弊端。因而,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尝试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推进要素流动、闭合产业链条以及稳定利益框架等方式,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为主体进行组织模式的创新,实现了各主体之间的优势互补和互利共生,促进了普通农户与现代农业之间的有效衔接,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