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76)
- 2023(10646)
- 2022(8619)
- 2021(7633)
- 2020(6474)
- 2019(14107)
- 2018(14028)
- 2017(27414)
- 2016(14300)
- 2015(15814)
- 2014(15730)
- 2013(16065)
- 2012(14843)
- 2011(13466)
- 2010(14127)
- 2009(13736)
- 2008(13660)
- 2007(12639)
- 2006(11775)
- 2005(10764)
- 学科
- 济(93720)
- 经济(93622)
- 业(80800)
- 企(64282)
- 企业(64282)
- 管理(57105)
- 农(44905)
- 方法(30339)
- 农业(30091)
- 业经(30040)
- 数学(22640)
- 数学方法(22578)
- 财(22477)
- 地方(20391)
- 中国(17669)
- 务(16771)
- 财务(16764)
- 财务管理(16751)
- 企业财务(15853)
- 制(15721)
- 技术(15312)
- 策(15218)
- 划(14715)
- 环境(14662)
- 和(14046)
- 体(13837)
- 学(12284)
- 地方经济(12095)
- 发(12062)
- 理论(11530)
- 机构
- 学院(227495)
- 大学(215973)
- 济(114588)
- 经济(112880)
- 管理(94044)
- 理学(80579)
- 理学院(79917)
- 管理学(79177)
- 管理学院(78776)
- 研究(73301)
- 中国(60475)
- 农(48429)
- 财(48247)
- 京(43171)
- 科学(39820)
- 财经(38228)
- 所(36237)
- 农业(36151)
- 江(36120)
- 经济学(34919)
- 经(34423)
- 业大(34276)
- 中心(33893)
- 研究所(32160)
- 经济学院(31261)
- 经济管理(29536)
- 州(27518)
- 财经大学(27267)
- 北京(26732)
- 商学(26423)
- 基金
- 项目(140896)
- 科学(113875)
- 研究(107521)
- 基金(104635)
- 家(88238)
- 国家(87297)
- 科学基金(77564)
- 社会(74984)
- 社会科(70861)
- 社会科学(70840)
- 省(57084)
- 基金项目(55937)
- 自然(46217)
- 自然科(45052)
- 自然科学(45042)
- 教育(44873)
- 自然科学基金(44289)
- 划(43919)
- 编号(42839)
- 资助(40840)
- 业(34152)
- 发(33399)
- 创(32111)
- 成果(31981)
- 国家社会(31576)
- 部(31527)
- 重点(30488)
- 制(29662)
- 创新(29171)
- 发展(28523)
- 期刊
- 济(147314)
- 经济(147314)
- 研究(67387)
- 农(52092)
- 中国(41715)
- 财(39305)
- 管理(37673)
- 农业(34862)
- 科学(29334)
- 业经(29171)
- 学报(26374)
- 融(23816)
- 金融(23816)
- 大学(22031)
- 学学(21835)
- 经济研究(21571)
- 技术(20959)
- 财经(20089)
- 问题(19239)
- 业(17997)
- 经(17531)
- 技术经济(16357)
- 世界(15318)
- 农村(14277)
- 村(14277)
- 农业经济(14000)
- 经济问题(13563)
- 商业(12429)
- 现代(12240)
- 贸(11639)
共检索到351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北京市环保所“京郊生态农业经济分析”课题组
从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来看,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各国都注重于发展“能量密集型”农业,即耗费大量能源的各类农业机械、化肥和农药,以及需要巨额投资的农田建设工程。它虽曾有助于大幅度地提高世界许多国家的农业生产率,为缓和全球粮食紧张状况起了重要作用。但却带来了能源浪费、土壤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严重危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江
[目的]梳理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分析二者互为矛盾的原因,找到协调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出路。[方法]文章运用文献总结法、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贵州省生态效益发展进程,找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发展矛盾及其产生原因。[结果]重视暂时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导致自然生态日益恶化;长期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导致农村资源损耗形势严峻。[结论]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矛盾突出,应加强贵州省顶层设计,重视制度建设;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贵州省农村资源利用
关键词: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贵州 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江
[目的]梳理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分析二者互为矛盾的原因,找到协调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出路。[方法]文章运用文献总结法、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贵州省生态效益发展进程,找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发展矛盾及其产生原因。[结果]重视暂时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导致自然生态日益恶化;长期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导致农村资源损耗形势严峻。[结论]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矛盾突出,应加强贵州省顶层设计,重视制度建设;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贵州省农村资源利用率;树立正确的农村生态保护理念,为实现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贵州 对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东瑞 马礼
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对河北坝上实施生态农业工程建设后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监测与评价。定量描述了坝上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趋势 ,并对坝上生态农业工程的气候效益、土壤改良效益、农业水文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工程治理 ,使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增强 ,结构合理 ,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关键词:
生态效益 监测 GIS 遥感 信息系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洁 徐建欣 范武波 安东升 张晓明
本文从蜜蜂—草莓复合农田的病虫害方面分析生态效益,以危害较为普遍的灰霉病为分析对象,调查了在整个生育期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在发病高峰期前,蜜蜂—草莓复合农田的灰霉病发病率一直低于对照田,而且发病高峰以后发病率下降速度较对照田缓慢。蜜蜂—草莓复合农田比对照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相对复杂,多样性较高,优势度较低,稳定性较优。根据实验实际投入、产出核算出经济效益,蜜蜂—草莓复合农田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对照田。
关键词:
蜜蜂授粉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生态农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德权 黄清
坚持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和生态效益优先,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新时期林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但我国是少林国家,协调林业两大效益的基础平台低、难度大,已经采取的林业分类经营、培育速生丰产用材林和经济林木、开发森林动植物和食品药品等多样性生物资源、发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丁玉娟 徐士桢 陈文仁 蒙兴华 王世隆 陈发容 王世平
提高池塘渔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研究丁玉娟,徐士桢,陈文仁,蒙兴华,王世隆,陈发容,王世平(湖北省水产局)(湖北省枝江县水产局)(枝江县江口养殖场)为了探索出适合江汉平原地区以渔为主,立体开发的池塘养鱼的优化模式,则以利推动我省池塘养鱼生产发展,我们...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侯石安
农业是一外部性较为明显的产业,财政对农业投入效益更多地表现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评价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助于政府及时调整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方向、结构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不断优化财政的农业投入政策。
关键词:
财政对农业投入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殿发 卞建民 吴文业
该文论述了土地资源开发生态效益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建立了土地资源开发的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 3方面 :①生态系统结构的合理性评价指标 ;②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指标 ;③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采用分级综合评价法 ,即分两个层次进行评价研究 ;生态效益分类评价包括生态结构综合评价、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和生态功能综合评价 ;生态效益总体综合评价。通过对吉林西部土地开发生态效益的综合评价 ,反映出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比较合理 ,选择的评价方法简便实用 ,得出的评价结果符合实际。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忠国 高军
从土地资源的经济和生态特性入手 ,结合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 ,分析了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探讨了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胜旺
在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过程中,发展模式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在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社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不仅有共存共生的关系,而且还有矛盾对立的关系。它们的相互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使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有机统一起来,把现代社会推进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的生态文明时代。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玉龙 袁春来
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政策背景,基于2000—2018年环首都地区县域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和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植树造林对人均GDP、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PM_(2.5)浓度及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环首都地区的植树造林显著提高了人均GDP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降低了PM_(2.5)浓度和二氧化硫排放强度,表明京津风沙源治理中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兼顾,这一结论在选择“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作为准自然实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强环境政策冲击会推动地区经济与环境质量的短期提升,但作用的长期可持续性需要加强。此外,强环境政策冲击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带动效应存在明显的时间滞后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强 冯中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忠烈
在确立大农业大粮食生产过程中,对山、水、林、田、路和庄园等要发挥其区位优势,把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进行合理的水平及立体布局,优化生产配置,集约经营强化管理。形成多维人工生态农业经济系统工程,充分利用现有耕地提高单产,并开展水域等资源,发展种养业,有效利用时空规律,创造附加种植条件。在确保生态平衡和良性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可获得显著的综合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关键词:
多维生态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