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14)
2023(11512)
2022(8879)
2021(8047)
2020(6623)
2019(14512)
2018(14617)
2017(28072)
2016(15123)
2015(16892)
2014(17004)
2013(16552)
2012(14799)
2011(12981)
2010(13453)
2009(12803)
2008(12957)
2007(12173)
2006(11158)
2005(10304)
作者
(42415)
(35848)
(35600)
(33458)
(22548)
(17083)
(15939)
(13792)
(13564)
(12833)
(12238)
(11871)
(11460)
(11365)
(11016)
(10780)
(10361)
(10308)
(10276)
(10267)
(8992)
(8899)
(8731)
(8384)
(8284)
(8026)
(7979)
(7960)
(7186)
(7178)
学科
(80318)
(67347)
经济(67258)
(63437)
企业(63437)
管理(56169)
(45993)
农业(30779)
业经(29320)
方法(23038)
(21933)
中国(19749)
(16132)
财务(16102)
财务管理(16090)
技术(15735)
数学(15439)
数学方法(15370)
(15339)
地方(15220)
企业财务(15187)
(14351)
(13775)
(13225)
(12842)
(12641)
环境(12567)
理论(12415)
农业经济(10644)
企业经济(10565)
机构
学院(220768)
大学(209035)
(94352)
经济(92587)
管理(89588)
理学(76230)
理学院(75585)
管理学(74647)
管理学院(74273)
研究(69118)
中国(57370)
(51358)
(43684)
(42346)
科学(40267)
农业(38517)
(37261)
业大(36295)
(33889)
中心(33295)
财经(32700)
研究所(30207)
(29552)
(28613)
经济管理(27137)
经济学(26952)
北京(26758)
(26526)
师范(26333)
(24933)
基金
项目(141347)
科学(113208)
研究(109917)
基金(101574)
(86428)
国家(85434)
科学基金(75376)
社会(72373)
社会科(68136)
社会科学(68118)
(59256)
基金项目(54696)
教育(47904)
编号(46647)
(46027)
自然(45647)
自然科(44489)
自然科学(44481)
自然科学基金(43723)
资助(38221)
成果(35609)
(34509)
(33089)
(32429)
重点(31154)
课题(31105)
(30720)
(29901)
(29650)
国家社会(29611)
期刊
(122118)
经济(122118)
研究(62189)
(55613)
中国(48977)
农业(37338)
管理(34944)
(34756)
科学(30194)
学报(29111)
业经(28258)
大学(23881)
(23353)
金融(23353)
学学(22764)
技术(21860)
教育(21328)
(19519)
问题(16576)
经济研究(16013)
财经(16006)
农村(14523)
(14523)
农业经济(14225)
(13900)
技术经济(13131)
世界(12629)
(12030)
现代(11848)
经济问题(11747)
共检索到342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石山  
面向21世纪,农村建设和小康问题很重要,都是十分紧迫的问题。 小康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公元2000年我国怎样才算达到小康水平?仅是一个经济指标,还是应该有一个指标群?不同地区如何实现小康?都亟待研究确定。1991年8月,山东省有关部门和胶州市联合召开的小康问题研讨会上,提出的小康标准,共二十个指标,而且提出了几个新论点,比如:1.农村和农民家庭小康的实现,是国家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峰  雷海章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一系列严重问题,潜伏着巨大的危机。继而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不可忽视的自然因素,更有人为作用的因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障碍。京山县生态环境建设案例的剖析再一次证明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最后本文在分析我国生态农业建设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措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长莹  
被称为"第五次浪潮"的低碳经济拥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前瞻性,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一种世界性共识。用低碳经济理念提升我国生态农业现代化转型,可以从战略角度为我国的生态农业现代化实现绿色、高效的转型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万明  刘磊磊  
任何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推行都需要一系列的指标进行评价与指导,该文试图在维持全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一般性的前提下,根据绿洲地区的特殊性设计出符合绿洲生态农业特点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芳  李万明  谭爱花  曹健  
西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区,水资源匮乏、生态脆弱和气候干燥等因素是干旱区的主要特征,在该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些特点是不容忽视的。文章从农业现代化模式含义的理解入手,通过对国内外先进农业模式的研究,借鉴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出适合西北干旱区绿洲生态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模式,并将模式定位于滴灌大田精准农业现代化模式、滴灌设施农业模式、滴灌特色林果(药)复合农业模式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刚   王迪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我国实施的重大战略,因此对农业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进行研究存在一定价值。本文先从多方面对农业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进行分析,接着对农业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行了剖析,然后结合现状,分析发现农业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面临着农业机械化生产程度不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生态文明意识薄弱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多举措并行提高农业机械化产品使用率、农田水利建设为核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等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惠英  崔振水  
论述了生态环境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指出生态环境质量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保障,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所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了通过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强化政策调控,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发展生态农业,从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檀学文  
2009年11月6~8日,"‘两型农村’与生态农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农业现代化比较国际研讨会"在正在创建"两型社会"的湖南省长沙市召开。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和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长沙市政府和长沙社会科学院承办。来自美国、韩国、越南以及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一百多位学者、专家和业内人士参加了为期两天的专题研讨和实地考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鹰  
本文在阐明农业现代化核心要义的基础上,试图分析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约束和中国农业领域的重要阶段性变化,并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进策略。研究表明,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面临着两方面的约束:一是微观主体方面农户属于典型的东亚小农类型;二是资源禀赋方面"人多地少水更少"。不过,中国农业领域出现了产业结构性变革发生、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非农产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比值明显缩小等重要阶段性变化,这些从积极方面昭示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可能前景。要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应重视统筹安排好国内农业的供给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积极稳妥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优化农业技术体系,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监复  
从20年前中国科学院在湖南桃源县召开的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县会议以来,在李昌同志倡导下,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辨证法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成千上万名专家、学者和农民,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政策,进行了理论上和实践中的艰苦而富有成效的探索,...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建仓  王磊  
萧县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讨杨建仓,王磊(中国农业科学农业宏观研究室北京100081)(安徽省萧县人民政府)1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资源类型、条件和因素分析1.1自然资源条件萧县位于安徽省北部,黄淮平原的南端,是以农业为主的县,为“七五”国家商品粮和优质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穆争社  
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影响现代化农业持续发展的负面效应,使人们开始逐渐重视“生态农业”。中国学者在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理论,并在政府的推动下付诸实施且已初见成效。目前,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农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例如:人口与资源的矛盾、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可投入资金短缺、开拓农产品市场等,这些问题的缓解迫切需要发展生态农业。为此,本文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途径,即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农业保护政策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文化  钱友山  王超铁  袁士畴  
本文论述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应优先考虑土地产出率,同时具有高产出、高效益,高效率,持续、稳定及协调,资源节约,农村经济结构多元,模式种类丰富等特点。并提出:①产出与投入均具有三维结构和品种的三元结构,及其高产出、高投入的含义。②农业综合发展反馈环是农业持续发展的机制,它由六个子环组成,现代化生产要素是其枢纽。③“接口工程”的概念,它既是系统的组成又是系统的调节器。最后,对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凌启鸿  张晓铃  
1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为适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农业必须相应地加快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