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74)
- 2023(16199)
- 2022(13728)
- 2021(12689)
- 2020(10785)
- 2019(24216)
- 2018(24111)
- 2017(46621)
- 2016(24991)
- 2015(28163)
- 2014(27965)
- 2013(28078)
- 2012(25462)
- 2011(22757)
- 2010(22951)
- 2009(21497)
- 2008(21312)
- 2007(19173)
- 2006(17197)
- 2005(14981)
- 学科
- 济(108626)
- 经济(108505)
- 业(102220)
- 管理(84177)
- 企(83829)
- 企业(83829)
- 农(49014)
- 方法(46516)
- 数学(36116)
- 数学方法(35788)
- 业经(35677)
- 农业(32880)
- 财(29319)
- 中国(26536)
- 地方(22690)
- 技术(21446)
- 务(21142)
- 财务(21070)
- 财务管理(21047)
- 制(19928)
- 企业财务(19888)
- 和(19605)
- 学(19531)
- 理论(19477)
- 环境(18243)
- 划(17928)
- 贸(17799)
- 贸易(17790)
- 易(17276)
- 策(17256)
- 机构
- 学院(364863)
- 大学(356521)
- 管理(152482)
- 济(148111)
- 经济(145094)
- 理学(131521)
- 理学院(130217)
- 管理学(128390)
- 管理学院(127732)
- 研究(115253)
- 中国(88597)
- 京(75999)
- 科学(71074)
- 农(69307)
- 财(65013)
- 业大(57452)
- 所(56478)
- 江(55480)
- 中心(53576)
- 农业(52932)
- 财经(52074)
- 研究所(51182)
- 北京(47468)
- 经(47169)
- 范(46318)
- 师范(45952)
- 州(44609)
- 经济学(42171)
- 院(41649)
- 经济管理(41641)
- 基金
- 项目(246380)
- 科学(195300)
- 研究(184573)
- 基金(178233)
- 家(153228)
- 国家(151792)
- 科学基金(132645)
- 社会(117638)
- 社会科(111234)
- 社会科学(111204)
- 省(99075)
- 基金项目(95929)
- 自然(85001)
- 自然科(82941)
- 自然科学(82925)
- 教育(81743)
- 自然科学基金(81472)
- 划(80182)
- 编号(76923)
- 资助(71870)
- 成果(59670)
- 发(54465)
- 重点(53825)
- 部(53533)
- 创(53180)
- 课题(51119)
- 创新(48966)
- 国家社会(47671)
- 业(47193)
- 制(46365)
- 期刊
- 济(173437)
- 经济(173437)
- 研究(101829)
- 农(68929)
- 中国(68367)
- 管理(56768)
- 学报(52256)
- 科学(51313)
- 财(49816)
- 农业(46975)
- 大学(40676)
- 学学(38549)
- 业经(35814)
- 教育(35320)
- 技术(33438)
- 融(30437)
- 金融(30437)
- 财经(24446)
- 经济研究(24356)
- 业(24279)
- 问题(23195)
- 经(21023)
- 技术经济(19929)
- 科技(18213)
- 现代(18030)
- 商业(17830)
- 版(17455)
- 图书(17340)
- 资源(16915)
- 理论(16423)
共检索到534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魏玲丽
加强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有利于调整我国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有利于摈弃传统旅游业无序无节制地消耗旅游资源的现象,能在生态农业资源承载力的约束下进行可再生旅游资源的开发,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而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有效融合亦受到农业的生态化、特色化、规模化、产业文化及生态旅游"六要素"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应从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营销模式开发等方面进行其产业链建设,关键是要进一步加强其新型经营体系建设,构建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战略联盟。
关键词:
农业 生态旅游 产业链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春燕
首先从产业文化、产业规模及产业内容三个角度阐释了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生态产业链构成,剖析了生态产业链建设关键,最后结合江苏省的农业生态旅游特点,提出了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建设对策,希望促进其生态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江苏省 农业生态旅游 产业链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春燕
首先从产业文化、产业规模及产业内容三个角度阐释了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生态产业链构成,剖析了生态产业链建设关键,最后结合江苏省的农业生态旅游特点,提出了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建设对策,希望促进其生态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江苏省 农业生态旅游 产业链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琪
郑州市农业生态旅游当前处于发展初步阶段,其产业各方面供应链缺乏完善,无论是旅游产品的开发还是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存在诸多问题。文章首先对生态产业链理论进行了大致分析,并进一步梳理了当前郑州市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最后则结合生态产业链理论,具体从统筹基础建设、拓展产业链等几个方面探究了郑州市农业生态旅游建设。
关键词:
生态产业链 郑州市 农业生态旅游 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琪
郑州市农业生态旅游当前处于发展初步阶段,其产业各方面供应链缺乏完善,无论是旅游产品的开发还是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存在诸多问题。文章首先对生态产业链理论进行了大致分析,并进一步梳理了当前郑州市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最后则结合生态产业链理论,具体从统筹基础建设、拓展产业链等几个方面探究了郑州市农业生态旅游建设。
关键词:
生态产业链 郑州市 农业生态旅游 建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贵平
[目的]目前我国正处于关键的经济转型期,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产业之一,其耦合发展对于存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方法]通过构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法计算江苏省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关联度,进一步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两者的协调程度。[结果]生态农业系统与生态旅游系统中的旅游经济、旅游资源和旅游价值的关联度分别为0.719,0.673和0.621,大小顺序分别为旅游经济>旅游资源>旅游价值,而生态旅游系统与生态农业系统中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关联度分别为0.687,0.700和0.626,大小顺序分别为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耦合作用均分别为较强、较强和中等。2012~2016年江苏省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度处于磨合阶段,但一直在增加,同时耦合水平经历了初级协调发展水平到中级协调发展水平的过程。[结论]江苏省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耦合发展仍有进步的空间,今后应加强耦合发展机制,推动两大耦合产业走向更深更广的发展领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保证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钱惠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前旅游产业也同时阔步发展,不仅得到了国家相关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还受到了大量游客的助推,使之发展现状良好。然而由于旅游景区内涵的单一化与重复化、管理模式的疏漏、基础设施的落后等,当代人对旅游产生了一定的疲惫感,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又让其对自然充满无限遐想和向往。因此,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巧妙结合,更加切合了这一时代和市场的要求,毫无疑问,这种并行可持续发展策略成为当下都市居民旅游的新选择。本文通过分析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的必要性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并行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红 蒲勇健
本文以三峡库区为例,研究了农业与旅游业两个产业的系统耦合升级问题。研究发现,产业耦合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在开放产业系统中,互补产业可以直接导致产业耦合;相互竞争的产业在某些特定的强约束下可能促进产业耦合。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生态旅游 产业耦合与升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红
本文主要从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产业链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入手,以中央的政策受益函数为标准,比较中央强化统一管理的效益与地方政府分制后的效益,探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产业链产权管理模式以及发展趋势。研究结论表明,中央政府统一管理所带来的预期收益大于将产权管理放在地方政府进行管理。理性政府在对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产业链产权管理模式改革中,将趋向于加强对耦合产业链产权的统一管理。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生态旅游业 耦合系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中雨
生态农业旅游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方式,本质上反映了基本的伦理关系。从伦理视域考察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其伦理属性主要表现在经济伦理属性、生态伦理属性和社会伦理属性。本文根据生态农业旅游三重伦理属性反思其问题并提出伦理建设路径。
关键词:
旅游伦理 生态农业旅游 伦理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严
近些年来,我国的生态农业旅游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个农村地区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充分的展现出了农村生态意识的变迁。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系列严重的问题,阐述了生态农业旅游中所蕴含的生态伦理属性,并详细的探讨了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农村生态伦理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生态农业旅游 生态伦理 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铁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并决定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生态旅游农业不仅可以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缓解农村资源、环境和人口压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晋江
[目的]通过分析山西省生态农业自身特色,从资源的自身景观价值、资源条件及生态环境3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了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以期为山西省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评分法计算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综合得分值,通过专家打分法对山西省14个主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结果](1)对于评价体系的准则层而言,资源价值和生态环境权重相同,总权重占比达到90%,是评价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主要部分,资源条件权重最低;(2)对于评价体系的项目层而言,资源生态质量权重最大,其次是资源科教价值,再次是文化价值;(3)对于评价体系的因子层而言,资源的奇特性权重最大,其次为资源的生态稳定性,两者权重值相差不大,均是评价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因子。[结论]山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分布在Ⅱ~Ⅳ级,且Ⅲ级水平最多,尚有很大发展空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璐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在喧嚣都市的人们越来越向往恬静的田园风光,农业生态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与旅游活动项目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与政府的重视。文章以吉林省农业生态旅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发展存在生态环境破坏、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水平较低、产业链条较短等问题;综合考虑吉林省地形地貌特征、气候特征、民俗风情等因素,考虑不同区域农业经济、社会、生态及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对其进行地理空间分区,大致分为东部长白山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区、中部松辽平原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区、西部松嫩平原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区,同时探究了各功能区的差异性特征;针对各功能区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雨萍 邓祝仁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乡村的影响广泛深刻,对乡村生态伦理的构建所起的作用尤其引人关注。本文在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视野下,着重探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构建乡村生态伦理的影响这一特殊而重大的课题。本文通过实地调查、问卷分析和文献检索,以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月柿生态农业旅游区为例,研究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下乡村生态意识的变迁,经过一系列分析和细心的验证、研究得出,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能给乡村生态伦理建设带来积极、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潜藏着一些值得警惕而应未雨绸缪的问题。
关键词:
生态农业 乡村旅游 生态伦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