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87)
2023(18144)
2022(15428)
2021(14327)
2020(12174)
2019(27789)
2018(27590)
2017(52946)
2016(29019)
2015(32762)
2014(32979)
2013(32476)
2012(30748)
2011(27733)
2010(28237)
2009(26185)
2008(25840)
2007(23391)
2006(20569)
2005(18531)
作者
(85327)
(71431)
(70960)
(67523)
(45591)
(34365)
(32534)
(27915)
(27224)
(25851)
(24187)
(24158)
(22838)
(22585)
(22316)
(22162)
(21422)
(21069)
(20681)
(20493)
(17944)
(17834)
(17556)
(16317)
(16153)
(15913)
(15880)
(15869)
(14527)
(14377)
学科
(124611)
经济(124478)
管理(82591)
(79052)
(62339)
企业(62339)
方法(53246)
数学(47010)
数学方法(46435)
(36975)
中国(35220)
地方(31921)
(31706)
业经(26715)
(25619)
农业(24740)
(24303)
(22832)
贸易(22817)
(22048)
(20804)
环境(20778)
银行(20760)
(20385)
金融(20376)
(19939)
(18904)
财务(18830)
财务管理(18780)
理论(18589)
机构
学院(415435)
大学(412379)
(170535)
经济(166749)
管理(157809)
研究(144396)
理学(134678)
理学院(133140)
管理学(130718)
管理学院(129958)
中国(110200)
科学(88853)
(88074)
(80498)
(73972)
(73770)
中心(67548)
研究所(66784)
(65616)
财经(62563)
业大(62394)
农业(57632)
(56618)
(56107)
北京(55512)
师范(55507)
(52326)
(52073)
经济学(51427)
(46683)
基金
项目(273512)
科学(214901)
研究(200112)
基金(196272)
(171061)
国家(169626)
科学基金(145133)
社会(125340)
社会科(118715)
社会科学(118685)
(109538)
基金项目(103064)
自然(93870)
教育(93095)
(91690)
自然科(91647)
自然科学(91623)
自然科学基金(89966)
编号(82150)
资助(81459)
成果(67581)
(62474)
重点(62258)
(60352)
课题(58175)
(56363)
创新(52684)
科研(52290)
教育部(51389)
国家社会(51013)
期刊
(193451)
经济(193451)
研究(122467)
中国(87224)
(67872)
学报(65419)
(62532)
科学(59848)
管理(57857)
大学(49416)
教育(48324)
学学(46570)
农业(45919)
(42847)
金融(42847)
技术(37982)
业经(33121)
财经(30859)
经济研究(30354)
(26508)
问题(25643)
(24413)
统计(20786)
(20719)
技术经济(20237)
图书(19837)
(19811)
资源(19330)
理论(18931)
(18916)
共检索到635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晓鸣  李晟之  廖祖君  
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是对我国长期高速增长所积累的矛盾的正确回应,对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丰富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川西北地区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功能应当定位为:优先确保该区域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的发挥,在实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农牧民的民生问题,推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该区域发展战略为:构建开放式生态保护机制、实施"U"字形产业发展战略、推进人口有序转移和合理布局;同时应制定财政投资、产业发展、土地利用、人口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等六个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薇  
本文基于四川农业的现实基础,提出其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构建农业财政金融与保险支撑体系、农业科技与人才支撑体系、现代农业产业支撑体系、农业信息服务支撑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撑体系和现代农业市场支撑体系六大支撑体系。四川建设现代农业的政策措施,一是因地制宜选择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二是合理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三是进一步优化优势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四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五是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后续管理;六是高度重视培育新型农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倩  
汶川地震灾区发展生态农业是由其特殊的区位环境、客观形势、具体区情与发展条件决定的。本文基于对汶川县农业生态系统特征、农业资源基础以及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分析,提出灾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发展路径与模式选择,并进一步提出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翠月  米文宝  侯雪  杨显明  李建华  
产业政策作为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促进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分析评价现行产业政策的基础上,依据西北地区主体功能区划分结果,提出适合各主体功能区的差别化的产业政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邹弈星  周华强  刘洋露  冯文帅  王敬东  
农业科技服务业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四川是我国农业大省,在农业科技服务业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潜力,但还存在产业化水平较低、人才资源不足、市场化程度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供需结构有待调整、行业结构有待优化、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四川农业科技服务业发展要注重培育服务主体、整合服务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加大经费投入和推动行业均衡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晓鸣  
本文认为 ,我国丘陵地区的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作者以四川省为实证分析对象 ,判断了丘陵地区的特点及基本现状 ,分析了其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提出四川丘陵地区应当实施的重要突破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突破 ;劳务输出的产业化发展的突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莲  
采用因子分析法,结合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当前发展主线,科学选择指标,对四川省各工业产业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提出转型期的四川省工业主导产业选择思路;同时根据因子分析呈现出的各产业优劣势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扩大产业规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节能减排等发展工业主导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峰  钟建初  李俊  张金明  罗晓玲  刘欣  陈勇  李万文  康已元  
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几年来,四川省眉山地区的民营科技企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并且涌现出了通威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但是,目前也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政策难落实,企业自身力量弱以及政府管理不当等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发展思路和重点;建立科技政策保障体系;完善投入体系和服务体系;健全奖励机制;提高民营科技企业家的政治地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郑长德  
本文利用四川省金融发展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四川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四川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互制约作用,而且表现出很强的结构性特征。在四川的经济发展中,一个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金融市场发育滞后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资本形成不足。要建立一个良性的资本形成自我循环机制,则依赖于一个完整高效的金融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许素琼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对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与路径,并根据四川省南充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发展对策,对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加明  杨英强  
经济对养老保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经济的四大传导效应(国民收入、财政收入、资本市场和消费传导)来实现的。四川省的实证分析表明,经济发展要对养老保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必须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具体措施是:进一步加大经济建设力度,夯实养老保险基金的经济基础;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基本养老基金源;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高基本养老基金的增值潜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国阶  
一、在我国的战略区位分析本文所指川西北地区包括四川省甘孜、阿坝两州,面积236190km~2,占四川省总面积的40.60%,属我国三级阶梯大地形中最高一级青藏高原东部,是我国三个经济梯度地带中西部不发达的一部分,与青、藏、甘、滇等四省(区)接壤,这为一般省级以下的开发区中所鲜见。川西北地处四川盆地经济较发达区西侧,是我国大陆内部典型封闭区域之一。但其与四个省(区)连成一体,具有向外省开放的条件。有两特点值得重视: (一)经济上的东向性。川西北目前的经济联系,主要向四川盆地东倾。经济引力主要来自东部。主要产品、商品、物资、信息、人才、市场、技术等流向四川盆地,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米文宝  侯雪  米楠  冯翠月  
以西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布局为基础,探讨适合西北地区主体功能区划的方法,提出了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以县域为研究单位,对西北地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分析评价,然后进行空间分析(如主成分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的综合区划方法,以此为依据制定西北地区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提出各类型区的发展方向与政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婕  
为了满足人们越来越丰富的旅游需求,农业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得以迅速发展起来。农业生态旅游不仅可以让游客享受新鲜空气、欣赏乡野风光,还可以使游客对乡村的民俗生活进行了解与体验。四川省作为我国的农业与旅游大省,因其个性化的地形地貌、水域及气候等特征,而具备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天然独特优势。文章在厘清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旅游功能区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四川省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其中现状是具有天然资源优势、丰富旅客来源及良好的扶持政策等差异性,问题是缺乏规划、影响环境,区域偏僻、交通不便,粗放经营、形式单一等,提出积极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着重设计地方特色旅游项目、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剑  
乡村振兴战略与特色村寨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之间体现为互动共促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能够为特色村寨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特色村寨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必然对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撑。文章基于四川省的实证分析表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约束,西部地区特色村寨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正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科学界定利益主体相关权益,构建可持续开发长效机制;立足于多样性特征,健全特色村寨文化资源动态保护机制;重视特色村寨永续发展,完善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机制;根据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拓展特色村寨文化资源开发路径;健全产权服务体系,科学开发村寨文化资源特殊经济属性;健全配套设施体系,为城乡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