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2)
- 2023(11770)
- 2022(10296)
- 2021(9784)
- 2020(8128)
- 2019(18820)
- 2018(19024)
- 2017(36175)
- 2016(20024)
- 2015(22668)
- 2014(22894)
- 2013(22316)
- 2012(20385)
- 2011(18466)
- 2010(18389)
- 2009(16799)
- 2008(16084)
- 2007(14095)
- 2006(12217)
- 2005(10671)
- 学科
- 济(73019)
- 经济(72924)
- 管理(58082)
- 业(50301)
- 企(42496)
- 企业(42496)
- 方法(33409)
- 数学(28156)
- 数学方法(27805)
- 学(20364)
- 农(20189)
- 中国(19527)
- 财(18352)
- 业经(16640)
- 地方(15741)
- 环境(15423)
- 理论(14825)
- 制(14288)
- 和(13902)
- 农业(13188)
- 贸(12119)
- 贸易(12115)
- 划(12009)
- 技术(11938)
- 教育(11794)
- 易(11712)
- 银(11591)
- 务(11545)
- 银行(11544)
- 财务(11474)
- 机构
- 大学(278791)
- 学院(277359)
- 管理(109888)
- 济(101281)
- 经济(98774)
- 理学(95229)
- 研究(94132)
- 理学院(94107)
- 管理学(92390)
- 管理学院(91902)
- 中国(68239)
- 科学(61756)
- 京(60659)
- 所(47798)
- 农(47192)
- 财(46675)
- 业大(44303)
- 研究所(43957)
- 中心(42233)
- 江(40275)
- 范(38338)
- 北京(38306)
- 师范(37948)
- 财经(37514)
- 农业(36970)
- 院(34990)
- 经(34078)
- 州(32943)
- 技术(31565)
- 师范大学(30642)
- 基金
- 项目(195677)
- 科学(151874)
- 研究(143120)
- 基金(139183)
- 家(122084)
- 国家(121042)
- 科学基金(102710)
- 社会(86478)
- 社会科(81655)
- 社会科学(81632)
- 省(77533)
- 基金项目(74642)
- 自然(67947)
- 自然科(66194)
- 自然科学(66175)
- 划(65461)
- 教育(65451)
- 自然科学基金(64935)
- 编号(59744)
- 资助(56901)
- 成果(48926)
- 重点(43669)
- 部(42051)
- 课题(41366)
- 发(41168)
- 创(40270)
- 创新(37456)
- 科研(37410)
- 项目编号(36769)
- 大学(35910)
共检索到399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姚岚 丁庆龙 俞振宁 吕添贵
研究目的:系统梳理生态保护红线的研究成果,探讨生态保护红线研究的框架体系,进一步推进生态保护红线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当前生态保护红线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概念界定—划定方法—管控策略"这三大方面。然而从理论发展的角度看,已有研究较为分散且缺乏关联互动,仍有深入探索的必要性。在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研究范畴进行拓展的基础上,按照"理论—方法—实践"相统一的研究脉络,构建"定性—定量—定位—定策"的四位一体生态保护红线研究框架体系。研究结论:未来应从强化自然资源监测技术在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中的应用、构建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实施评价机制、探索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的运作机理等方面对生态保护红线展开进一步探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雄伟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生态保护领域的重要制度创新。加强我国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必须充分认识到生态保护红线"底线""红线"要求,协调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利益关系,构建系统性的生态空间管控体系。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体系包括管控主体、管控客体、管控机制和制度保障四个子系统,其中管控机制在整个管控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管控机制包括多元协商治理机制、分级分类跨区管控机制、区域生态红线空间预警机制等。最后,为了推动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的有效落实,提出完善管控办法、强化责任落实、创新保护模式和推动绩效考核等政策建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姚显霞
分析国内外阅读推广活动评价的研究状况,结论如下: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日益受到重视;对于单个阅读推广活动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对于某单位、某区域的阅读推广活动缺乏总体评价;对每个层次的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价缺乏"读者"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阅读推广活动评价的总体框架,给出三种层次的阅读推广活动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
阅读推广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妙旭华 董战峰 郝春旭
政策机制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得定、管得住"的关键所在,生态保护红线政策体系是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研究的重点领域,制定科学有效的生态保护红线政策框架要基于空间管控对象的特征情况。祁连山保护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障着河西走廊生态安全和黄河径流补给,维护着青藏高原生态平衡,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政策体系是祁连山保护的迫切需要。文章从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的全生命周期理论出发,构建了祁连山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管控"234"政策框架,为祁连山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的实施提供管理技术支撑。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祁连山 政策框架 管理技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彦龙 黄华梅 陈洁 刘志国 徐韧
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中国提出了在主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划定生态红线的重要战略任务。生态红线体系是近年来我国提出的一项生态环境保护创新制度。文章综述了目前我国制定的红线体系,分析了制定红线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对生态红线体系建设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红线体系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红线 资源保护与利用 生态环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秋华 李欠强
将质量管理理论应用于生态旅游景区,从四个方面构建了生态旅游景区质量管理体系框架。首先在组织准备上,要求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与质量培训机制;其次,提出了四个步骤的质量策划与六个方面的质量控制;第三,ISO质量与环境一体化管理体系为生态旅游景区提供质量保证;最后,通过对游客满意度的测评对质量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并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质量管理 景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志方 欧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而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会计与会计信息的支撑,当前生态会计的研究契机已成熟。本文系统回顾了生态会计研究的发展历程,按文献发展脉络阐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尝试从生态学角度界定生态会计核算范围,将生态会计分为微观生态会计与宏观生态会计,且基于核算、评价、决策及控制四个维度设计生态会计研究框架,最后提出从集成多学科理论、吸收国外先进理念以及丰富研究方法出发推动我国生态会计研究进一步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振宇 连家明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至上的时代,尽管没有一个政府公开这样宣称,但实际上经济主义作为核心意识形态,已渗透于现代文化的各个层面,成为最深入人心的"硬道理"。经济主义认为人的一切行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纪武 张晨 冯余军
对城市街道峡谷(街谷)空气污染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科学问题的内涵和结构为基础,提出街谷空气污染问题的求解应答域及街谷空气污染防治未来所需研究的主要内容。根据公共安全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建立"污染源管控、扩散途径优化、污染受体保护"的街谷空气污染防治策略,设计由街谷污染机制、风险预警与防治模型、规划设计与管理、信息支持平台等共同构成的科学行动框架。在城市环境问题突出的背景下,街谷空气污染防治的城市规划对策研究是对城市问题中关键领域的重要问题的积极应对。
关键词:
街道峡谷 空气污染 城市规划 技术框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双建 杨潇
我国海洋生态红线管理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而严格的成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首要任务。红线管理成效需评估以下三个主要方面:一是保护性质是否改变,二是管理要求是否充分执行,三是保护对象是否受到不利影响。综合来看,指标选取应符合科学性、主要因素、动态性和简易性四个原则。指标体系框架应同时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个方面,其中,过程评价指标按照基础条件、政策执行、管护保障和监测科研四个维度共选取16个指标;结果评价指标按常规指标和特征指标进行分类,常规指标包括海水水质、沉积物质量、海域生物多样性指数,特征指标按照生态系统健康概念,从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三个方面入手选取指标,并以珊瑚礁生态红线为例构...
关键词:
海洋 生态红线 成效评价 指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硕 李首博 周雪 乔智
国内外学者对组织知识管理的研究大多基于三个框架———一是基于过程视角的知识管理分析框架,即将组织的知识管理活动看做一个过程,并从不同维度来对这一过程展开研究。二是基于资源/能力视角的知识管理分析框架,即将知识能力/知识管理能力按照知识管理活动的不同环节细分为不同类别的能力,并进一步研究其对组织创新绩效或组织绩效的影响;三是基于关系视角的知识管理分析框架,即导入了网络关系与网络能力因素,进一步丰富了知识管理研究的内涵。文章认为未来对于组织知识管理的研究,应当在充分利用现有研究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出多层次的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研究框架 综述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明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征信立法对个人权益应提供充分、适度的保护。一些国际准则已对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达成共识。为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我国的个人征信立法,应充分借鉴国际准则的有益经验,平衡好个人权益保护与信息利用的关系,并结合国情做出具体的制度设计。
关键词:
征信 信息主体 个人权益 权益保护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顾玲妹 唐新苗
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的关键之一是促进私人投资,因为私人投资可以增强经济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带来技术改革和技术创新。但私人投资在非洲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还远远落后于发展需要,投资所获的利益在行业和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江雪娟 宋显彪
数字信息长期保存的复杂挑战使得构建国家层面数字保存的框架体系成为必须。本文论述了框架体系构建的法定基础和现实基础,构建了我国完整的数字保存框架体系,描述了保存原则、管理机构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内容,为我国数字保存行动的全面进行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数字信息 长期保存 框架体系 图书馆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冯巧根 史建梁
我国是受各种灾害影响较大的国家。2006年我国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是自1998年以来最严重的一年,有两次危害性大的台风登陆我国,仅这两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就占到了全年因灾伤亡的41.6%。我国是受台风影响较严重的国家,因此,台风带来灾害是造成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