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75)
2023(10962)
2022(8978)
2021(8110)
2020(6391)
2019(13902)
2018(13180)
2017(24221)
2016(13567)
2015(14379)
2014(13697)
2013(13440)
2012(12348)
2011(11219)
2010(11102)
2009(9964)
2008(9459)
2007(8303)
2006(7408)
2005(6435)
作者
(43161)
(35993)
(35878)
(33810)
(22487)
(17568)
(15904)
(14103)
(13661)
(12453)
(12437)
(12021)
(11633)
(11351)
(11207)
(11140)
(11041)
(10667)
(10346)
(10198)
(9436)
(8755)
(8536)
(8289)
(8128)
(7932)
(7845)
(7785)
(7370)
(7295)
学科
(54057)
经济(54004)
管理(36203)
(31252)
(22945)
企业(22945)
方法(20363)
数学(18048)
数学方法(17866)
(17501)
地方(16214)
(15571)
中国(14235)
环境(14048)
业经(12661)
农业(12520)
(11327)
(10242)
贸易(10240)
(9930)
地方经济(9321)
(8620)
(8550)
(8350)
技术(8346)
生态(8024)
(7769)
(7683)
金融(7680)
资源(7588)
机构
学院(190439)
大学(188432)
研究(73029)
(72693)
经济(71218)
管理(67106)
理学(58769)
理学院(57958)
管理学(56749)
管理学院(56453)
科学(52239)
中国(51943)
(46390)
(40614)
(39501)
业大(38158)
研究所(36943)
农业(36894)
中心(32086)
(29734)
(27905)
(27750)
(25390)
北京(25353)
(25274)
师范(24937)
农业大学(24513)
财经(24198)
科学院(24120)
(22470)
基金
项目(144348)
科学(112069)
基金(103718)
(96546)
国家(95789)
研究(95645)
科学基金(79017)
社会(61053)
(58697)
社会科(57822)
社会科学(57804)
基金项目(55684)
自然(54197)
自然科(52719)
自然科学(52695)
自然科学基金(51733)
(49984)
教育(41678)
资助(40307)
编号(35859)
重点(34337)
(33355)
计划(30683)
(30187)
(29561)
科研(28423)
科技(28288)
创新(28279)
成果(26471)
课题(26219)
期刊
(78301)
经济(78301)
研究(48536)
学报(44548)
(42024)
科学(37671)
中国(36274)
大学(31823)
学学(30745)
农业(28622)
管理(21890)
(20284)
教育(16204)
(15554)
业经(14679)
(13932)
金融(13932)
业大(13104)
经济研究(12793)
技术(12652)
资源(12573)
林业(12105)
(11912)
科技(11830)
财经(11092)
问题(10364)
农业大学(10246)
(9596)
商业(8444)
自然(8024)
共检索到269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金明  于静洁  
黑河流域是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在黑河流域开展了大面积的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活动。为正确认识植树造林等活动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本研究利用20世纪80年代和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和流域1959~2000年降雨、径流资料,分析了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活动影响下的流域河川径流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59~2000年黑河流域年降水量和河川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大,但整体变化趋势性不显著;黑河流域以林地、草地和耕地面积为主,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0年林地面积增加了8x102hm2,草地和耕地面积分别减少了7x102hm2和1x102hm2;1980~2000年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期较1959~1979年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下降了4.1%;1980年后20年的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活动对河川径流量的影响为-0.3mm/hm2,且有丰水年份对流域河川径流量影响最大,平水年次之,在枯水年份对流域河川径流量影响最小的现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益  程维明  任立良  张一驰  张学仁  
根据新疆和田河流域3个测站的多年实测径流资料,从径流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2个方面分析了和田河流域河川径流的变化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在年内分配方面,由于径流补给来源的作用,流域径流绝大部分集中在夏季,这就使得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和集中度普遍较高,而计算所得的集中期也与实测最大月径流出现的情况相吻合。在径流的年际变化方面,尽管和田河流域的年降雨量存在递增的趋势,但是由于源区高山的雪线高程上升、冰川退缩,再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从而导致流域的河川径流呈现微弱的下降趋势。经过周期图法分析得到,和田河流域的年径流量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成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雨行  曾平江  
使用不同时期的航片、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及水文数据,用流域自身对比法,研究了我国8个中小流域森林变化与河川径流泥沙的关系,同时还对森林水文试验站8年定位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随着森林覆盖率减少,年径流量、洪峰流量、悬移质输沙量均增加;活立木总蓄积量减少,枯水期径流深减小;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总蓄积量增加则与此相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华贞  张强  顾西辉  史培军  
黄河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重要水源,了解其径流变化特征及成因有着重要意义。论文基于趋势性分析、广义可加模型(GAMLSS)等方法,采用黄河流域近60 a来流量、降水、主要农业种植面积及大型水库资料等数据,通过细化农业小麦生长期与玉米和大豆生长期以及假定不同降水情景,在季节尺度上深入分析了1960—2005年黄河流域气候、农业种植面积等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5个水文站点小麦生长期与玉米和大豆生长期径流变异点均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且除花园口站小麦生长期间径流有少部分呈上升趋势外,黄河流域径流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唐乃亥、兰州的小麦生长期、玉米和大豆生长期及龙门、花园口的玉米和大豆生长期趋势均达到了0.05的显著性水平,呈显著下降趋势;2)对比两种降水假设状态,暴雨年的径流始终高于小雨年的径流,因此,降水仍是影响径流的主要因子之一,而农业种植面积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程度,不仅与降水量的多少有关,还与流量分位数的大小有关,对于唐乃亥站小麦生长期的暴雨年时期,增加农作物种植面积,在低流量分位数时可以增加径流,而在高于0.75分位数时会减小径流,小雨年时期规律相反。该研究结果对变化环境下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优化配置具有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邱国玉  尹婧  熊育久  赵少华  王佩  吴秀琴  曾爽  
论文以在黄土高原上发育,流经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黄河二级支流——泾河为研究对象,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土地利用影像资料,以及泾河流域1970~2002年的气候、水文资料,采用美国农业部开发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SWAT,分析了20世纪80~90年代泾河流域的降雨量和径流量的变化。从80到90年代,流域年降雨量呈逐年递减趋势,80年代多年平均月降雨量明显大于90年代多年平均月降雨量,尤其在7~9月,平均降雨量明显减少。受气候干旱化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共同作用,80~90年代,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减少了8.92m3s-1。为了区分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采取分别固定气候因子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粟晓玲  康绍忠  魏晓妹  邢大韦  曹红霞  
以渭河流域气温、降水、实测径流量、河川耗水量及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等资料为基础,应用秩次相关法检验分析了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应用回归分析法,以降雨为气象要素,以水土保持、河川径流引水、傍河取水为人类活动要素,定量研究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渭河入黄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径流来源区的降雨变化对入黄径流变化的影响不同,其中关中地区的影响最大;与多年平均值相比,20世纪90年代渭河入黄径流减少了29.04亿m3,其中因降雨量减少10.4%而对应的径流量减少了19.81亿m3,占径流减少量的68.2%;水土保持活动、河川耗水、傍河取水激发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以及雨水集蓄等人类活动的变化,引起径流的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巧玲  杨云松  畅祥生  陈志辉  
根据黑河流域重点控制水文站莺落峡、正义峡实测月径流量观测资料,应用不均匀系数、集中度(期)、变化幅度等方法指标,分析了黑河流域径流年内变化规律;采用累积滤波器和Mann-Kendall秩相关法诊断了各月径流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对于莺落峡站,总体上各个年代径流年内分配均呈明显的"单峰型"分布,其径流量7月达到极大值,对于正义峡站,总体上各个年代径流年内分配均呈明显的"双谷型"分布,其径流量基本上都是5月和11月达到低谷值,7月和9份到达峰值。②对于莺落峡站,不均匀性和集中程度20世纪50年代最大,2000-2008年最小,各年代最大径流量出现时间均在7月下旬;对于正义峡站,不均匀性和集中程度90年代和2000-2008年较大,60年代最小,各年代最大径流量出现时间在8月或12月。③1957年以来,莺落峡站径流量除7月呈略微减少趋势外,其余各月均呈现一定的增加趋势;正义峡站径流量除9月呈略微增加趋势外,其余各月均呈现一定的减少趋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红元  傅辉恩  车克钧  阎克林  
该文根据1973年以来黑河流域(上游下段)及其观测支流寺大隆、天涝池河的流量实测资料,分析并讨论了祁连山森林植被对山区流域内河川年径流量,洪、枯期流量,季节性径流及流域产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小流域,河川年径流量、雨季流量有相对减少的趋势;森林植被调节河川洪峰、枯水期及季节性径流作用明显;在相同森林流域内,森林覆盖率越高,冬春枯水季节稳定补给河道的径流量及流域单位面积产水量也相应提高,说明森林植被对山区流域河川径流有一定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栾兆擎  胡金明  邓伟  章光新  周德民  
使用挠力河流域水文站1956年以来的径流资料,应用多种数值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挠力河径流的季节及年际变化规律,对人类活动导致的径流变化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挠力河上游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Cvy(0.77~1.97)大于下游径流(0.62~1.32),然而下游径流Cvy有显著上升趋势,表明下游地区河流径流情势发生显著改变。径流的年际变化剧烈,丰水时段较短,通常只有1年~4年,枯水时段较长,最长可达9年。应用累积滤波器和Kendall秩次相关分析方法,对年径流变化趋势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挠力河流域年径流量呈减少趋势,上下游径流Kendall秩次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大于1.96,减少趋势非...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学锋  向亮  翟建青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环境变化)对地表径流的定量影响程度,应用有序聚类分析法等确定了滦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基准期和人类活动影响期,采用HBV模型还原了人类活动影响期间滦河流域天然径流量,识别了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滦河流域人类活动影响期间径流的定量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979年之前是滦河流域径流序列的基准期,基准期内HBV水文模型对滦河流域天然径流过程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1980年以后人类活动对滦河流域地表径流影响加剧,天然径流与实测径流产生分离,人类活动影响期(1980—2007年)相对于基准期(1960—1979年)的变化而言,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分别占径流减少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牛赟  刘贤德  敬文茂  车宗玺  赵维俊  
通过统计分析祁连山排露沟流域气温、日照时数、土壤温度、降水、冻土冻融及河川径流等监测数据(2002-2011年),研究气温、日照、土壤温度、冻土冻融的变化特征,分析降水、冻土冻融与河川径流的关系。结果表明:年均气温1.7℃,年均日照时数127.1 h,年均土壤地表温度3.3℃,5,10和15 cm深处年均土壤温度2.3℃,20和40 cm深处年均土壤温度2.4℃;土壤开始冻结日期为10月11日左右,冻土结束消融日期为7月18日左右,季节性冻土存在时间为年均278天,占全年时间的76.16%;12月10日之前,冻土增厚的速率约1.22 cm·d-1,此后,冻土增厚的速率逐渐减小,平均为0.78 ...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袁汉青  
大面积植树造林绿化国土是跨世纪中国的一大课题。与之相关的一项规模巨大的工程可以命名为“21世纪中国亚马逊工程”。论述了这个工程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认为发展植树造林的“未来产业”将有效地解决劳动力过剩的矛盾,大大缓解“现在产业”市场竞争的压力,促使有序竞争和有效管理体系建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  董增川  张琴  
根据对黑河下游天然植被生态状况的分析,对不同水平年提出了5个生态恢复方案,计算预测了各方案的生态需水量,提出了推荐生态恢复方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蔡体久  周晓峰  杨文化  
采用单独流域实验法,利用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对森林火灾后河川径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后,河川年径流量明显增加,5月份融雪径流量有减少趋势。火烧后,森林对水分循环的调控能力减弱,径流的变化更加依赖于降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守红  刘苏峡  莫兴国  舒畅  郑超磊  侯博  
基于无定河流域降雨、泥沙、径流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历年统计数据,根据M-K-S检验得到径流和侵蚀产沙序列的突变点,将研究期分为基准期(1957—1972年)和措施期(1973—1996年)。采用双累积曲线、经验公式和修正系数法,研究该流域降雨变化和水保措施对径流和产沙量变化的影响,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离了降雨和水保措施对径流和产沙量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与基准期相比,水保措施引起径流减少3.16亿~3.42亿m3,占基准期年均径流量的23.0%~24.4%;引起产沙量减少0.71亿~1.07亿t,占基准期年均产沙量的47.1%~57.3%。措施期降雨变化引起径流量减少0.46亿m3,产沙量减少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