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47)
- 2023(6737)
- 2022(5634)
- 2021(4984)
- 2020(3798)
- 2019(8603)
- 2018(8423)
- 2017(15436)
- 2016(8347)
- 2015(9248)
- 2014(9281)
- 2013(9275)
- 2012(9070)
- 2011(8596)
- 2010(8919)
- 2009(8119)
- 2008(7873)
- 2007(7123)
- 2006(6696)
- 2005(6409)
- 学科
- 济(42304)
- 经济(42269)
- 管理(21104)
- 地方(19178)
- 业(18956)
- 中国(15437)
- 农(13958)
- 企(12153)
- 企业(12153)
- 环境(12143)
- 业经(10887)
- 地方经济(10585)
- 发(10035)
- 农业(9983)
- 学(9578)
- 融(8499)
- 金融(8498)
- 方法(8442)
- 银(7881)
- 银行(7870)
- 行(7804)
- 贸(7624)
- 贸易(7612)
- 资源(7386)
- 生态(7380)
- 易(7248)
- 发展(7131)
- 展(7109)
- 和(6898)
- 数学(6705)
- 机构
- 学院(123836)
- 大学(119168)
- 研究(51688)
- 济(50325)
- 经济(49131)
- 管理(41678)
- 中国(39116)
- 理学(34021)
- 理学院(33492)
- 管理学(32931)
- 科学(32906)
- 管理学院(32702)
- 京(27882)
- 所(27399)
- 研究所(24719)
- 农(24652)
- 中心(22837)
- 财(21896)
- 江(20733)
- 范(19507)
- 师范(19328)
- 院(19151)
- 业大(18868)
- 北京(18698)
- 农业(18684)
- 省(17622)
- 州(17337)
- 科学院(16771)
- 财经(16281)
- 师范大学(15422)
- 基金
- 项目(79053)
- 科学(61362)
- 研究(59113)
- 基金(53921)
- 家(47875)
- 国家(47432)
- 科学基金(39151)
- 社会(36819)
- 社会科(34862)
- 社会科学(34856)
- 省(32975)
- 基金项目(28542)
- 划(27575)
- 发(24884)
- 教育(24860)
- 编号(24085)
- 自然(23806)
- 自然科(22992)
- 自然科学(22984)
- 自然科学基金(22498)
- 资助(21073)
- 发展(20036)
- 展(19679)
- 成果(19353)
- 重点(18780)
- 课题(18225)
- 创(16286)
- 部(15828)
- 创新(15301)
- 国家社会(14983)
共检索到208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蔚萍 李蓝浩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加速拓展,城郊生态保护区空间特征和功能逐渐被人们认识,城郊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对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及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分析我国城郊土地利用现状,了解了不同地区城市发展状况及居民用地需求。通过对城郊生态保护区的概念和起源以及空间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城郊生态保护区从城郊系统空间角度具有系统性、多样性、生态功能空间分异、区域空间相关等特征;城郊生态安全从环境问题角度具有区域性、动态性、综合性和挑战性等特征。该文最后从城郊土地的利用以及开放发展方向、城市与郊区整体生态体系规划、城郊长效动态监测机制和管理制度以及城郊生态保护区与城市合理干扰互动等方面为生态保护区的...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保护区 空间特征 功能服务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昌海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从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对学者们关于社区发展视角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以及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4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保护与发展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包括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周边社区居民福祉的关系、自然保护区政策的有效性以及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组合运用3个方面。通过跟踪保护与发展的研究进展,认为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既要不断健全管理体制,又要创新符合中国国情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
保护与发展 自然保护区 研究进展 展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文飞 李国平 韩先锋
自然保护区在生态保护的同时也面临着当地发展的矛盾。本文基于陕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660户农民的调研数据.发现农民对政府主导的生态保护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情绪.主要原因是农民在提供环境服务的过程中也面临因土地产权受限导致的利益失衡问题。根据调研结果.本文指出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过程中存在收入、产权、退耕配置和生态补偿的扭曲行为。表现为农民的“失地化”、土地使用权受限、土地“闲置”、“级差配置和“阶层配置”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进一步在TRA和TPB理论的基础上.将环境行为意向作为预测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并考虑地域背景和制度背景对个体行为意向的影响.提出自然保护区地域背景和生态补偿制度缺陷下生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宗强
长江流域的自然保护区占全流域面积的 5. 74%,比我国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低1.9个百分点。保护区数量在80年代增幅最大,面积在90年代增幅最大,这种不同步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保护区经营管理更加注重建立较多的大保护区,保护较大的生态系统。本流域的各类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与流域内自然生态系统类型的丰富性和珍稀物种的多样性直接相关。生态系统类的自然保护区多分布在长江一线以南,形成4个明显的集中分布地带。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在川西高原、川黔湘接壤带和鄱阳湖附近比较集中。川西南滇西北、川西高山峡谷区、川鄂湘黔接壤区、南岭山地北部等6个区域成为长江流域自然保护的关键区域。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中...
关键词:
长江流域 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 持续利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兰芳 邓运员 彭蝶飞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已引起了旅游界的广泛重视,它必将成为21世纪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形式。自然保护区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生态本底条件,理应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为此运用SWOT方法,分析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提出了南岳衡山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构思。
关键词:
SWOT分析 旅游发展 衡山自然保护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清 崔国发 胡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东来
国际保护组织IUCN提出把保护区区分为类型有1/4世纪了,对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和经验。我国在这方面尚属空白。本文一方面介绍国际上保护区区分类型的背景、目的以及1978年和1994年IUCN、CNPPA推荐的两个经营类型系统,引荐国际保护区经营类型系统和应用经营类型的实例;另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的保护区经营类型系统。希望能有助于我国保护区事业特别是经营工作的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建军
通过对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管理建设以及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摸清了保护区内自然资源保护、社区经济发展、野生动物损害庄稼、生态旅游开发、科研监测的服务功能提升、传统管理中的法律空白、自然保护区范围界线调查和必要性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区群众从事管护参与保护、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控、落实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办法、强化科研监测、科学评价调查保护区范围界线等办法和对策,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科技人员以及社区管理服务人士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管理 自然资源 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韦惠兰 赵松松
自然保护区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合理利用市场、提高自然保护区市场保护力度,是缓解我国自然保护区保护过程中日益增大的资金压力、生态需求压力的必然选择。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和转型期,亟须市场参与、企业加入、产业链式发展来推动自然保护区的市场保护模式。自然保护区市场保护模式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现实选择,在对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严格保护的基础上,我国逐步在缓冲区和实验区进行资源合理利用和生产经营的探索,发展了基于生态产品概念的自然保护区产业,而其得以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是自然保护区生态产业链的形成和稳定。生态产业链的系统结构是自然保护区生态产业链形成与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璇 朱海森
本文以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个案,以作者的现场实际调研为依据,探讨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与今后可能的开发方向,并提出了自然环境非人工化、解说系统科学化、户外产品多元化和网络营销强势化策略。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区 神农架 生态旅游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琪敏 史中超 谈国新
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旅游业,既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新的活态传播路径,也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新的案例。文章首先利用ROST CM6工具,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构建出相关政策的三维分析框架,提出文化生态保护区旅游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16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统计数据,综合评价各文化生态保护区旅游发展水平,根据各维度评价的差异情况,总结了文化生态保护区旅游发展的不同模式。研究发现:(1)从评价结果看,我国非遗保护指标权重高于主体获益与旅游市场,且各文化生态保护区旅游发展水平差异较大;(2)从发展模式看,各文化生态保护区旅游发展形成了上下贯通型、从上至下型、从周边到中心型、以大带小型4种模式。最后,为更好地保障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非遗活态传播,提出了促进文化生态保护区与旅游业可持续融合发展的实践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庞振刚
从对自然保护区界定和生态本质分析入手 ,讨论了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和正负影响 ,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钟茂初
本文采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对生态功能区保护中的多种利益关系进行了理论剖析,并得出以下结论:生态受益区域须给予生态保护区足够的补偿,发达地区应通过转移支付去实现最佳的生态保护规模,主动担起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恢复责任,长期帮助生态功能区当地发展,以阻止他们对生态功能更严重的破坏,进而保障自身的生态利益,这不仅是发达地区的责任,也是其享受生态功能的必要成本,更是其维护长期利益的惟一途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兰思仁 陈伟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观光自然景观为主要对象的高层次的旅游,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森林生态旅游将越来越感兴趣。笔者通过对福建省的自然保护区具有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分析。指出了福建省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提出福建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优势,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基本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