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31)
2023(15936)
2022(13706)
2021(12728)
2020(10473)
2019(24103)
2018(23674)
2017(45634)
2016(24896)
2015(28106)
2014(28236)
2013(28008)
2012(26755)
2011(24282)
2010(24787)
2009(23137)
2008(22794)
2007(20810)
2006(18608)
2005(17191)
作者
(73087)
(61224)
(60853)
(57943)
(39077)
(29464)
(27794)
(23674)
(23299)
(22167)
(20875)
(20747)
(19678)
(19326)
(19076)
(18891)
(18361)
(18111)
(17782)
(17703)
(15427)
(15172)
(14780)
(14053)
(13791)
(13760)
(13734)
(13664)
(12409)
(12320)
学科
(107146)
经济(107027)
管理(69082)
(64802)
(49148)
企业(49148)
方法(38700)
(34328)
数学(33371)
数学方法(32912)
中国(32405)
地方(31389)
(26448)
业经(24247)
农业(23099)
(23097)
(20983)
(20358)
贸易(20344)
(19607)
环境(19588)
(18620)
银行(18587)
(18388)
金融(18384)
(17916)
(16644)
地方经济(16503)
(15740)
理论(15414)
机构
学院(358827)
大学(355562)
(147244)
经济(143831)
管理(132025)
研究(129148)
理学(111145)
理学院(109722)
管理学(107837)
管理学院(107151)
中国(100149)
科学(79169)
(77367)
(70148)
(66977)
(62474)
(60573)
研究所(60031)
中心(59913)
财经(53667)
业大(51670)
(51511)
师范(51066)
北京(49345)
农业(48453)
(48309)
(46778)
(46616)
经济学(44304)
(41639)
基金
项目(229486)
科学(179644)
研究(172033)
基金(162620)
(141101)
国家(139818)
科学基金(118428)
社会(107580)
社会科(101716)
社会科学(101686)
(91740)
基金项目(85723)
教育(78058)
(76907)
自然(74264)
自然科(72287)
自然科学(72266)
编号(71842)
自然科学基金(70935)
资助(65924)
成果(59950)
(54909)
重点(52501)
课题(50876)
(50097)
(46987)
发展(44354)
创新(43901)
(43628)
国家社会(43587)
期刊
(177437)
经济(177437)
研究(111878)
中国(77687)
(58059)
(54045)
学报(53451)
科学(50388)
管理(47635)
教育(43471)
大学(39942)
(39461)
金融(39461)
农业(39074)
学学(37177)
业经(31052)
技术(30695)
经济研究(27081)
财经(26247)
问题(24018)
(22665)
(20647)
(19100)
资源(18967)
图书(18718)
技术经济(17385)
理论(16778)
(16709)
商业(16683)
现代(16491)
共检索到564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俊  廖柏明  
生态保护区内世居民族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也会给生态保护区内世居民族的经济发展带来难题。在我国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政府开始通过构建新型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体系,科学划分主体功能区域等方式来变革传统的法律制度,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问题。就珠江流域而言,构建合理的水源林区划管理和利益分享机制有利于解决世居民族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原有的生态区划和生态补偿等相关环境法律制度进行改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尚凯  施国庆  丁守森  
文章提出了水源地保护对保护区内居民收入影响分析的方法,并以山东省TH水库水源地保护为例,通过对水库水源保护区内外的不同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源地保护措施实施以后,保护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保护区外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在逐渐扩大,直接给保护区内的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采取合理的水库水源地保护补偿措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仪元  杨涛  
汉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江)济渭(河)工程的水源地,汉江水源地的生态环境现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充分掌握汉江水源地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绿色产业发展状况,以及汉江水源地人民对水源地生态保护的对策建议,本课题组就汉江水源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生态环境保护建议与对策进行了调研和访谈,为该区生态补偿及其实践提供实践依据,增强其生态保护的针对性、有效性,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提升水源地的自我生态建设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文捷  闫孝茹  
论文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对珠江—西江经济带跨区域城市旅游系统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其旅游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进而计算得出区域内各市的旅游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并根据测评结果将区域内各城市旅游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分别与区域内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通过宽度和重叠度数值的高低分布把区域内的城市划分为4类,第一类为重叠度及宽度都较高的南宁和柳州,第二类为重叠度高且宽度较低的梧州、肇庆和来宾,第三类为重叠度较低且宽度也较低的百色、崇左、云浮和贵港,第四类为重叠度低且宽度高的广州和佛山,并根据旅游生态位扩充、分离等理论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类型城市的旅游发展策略,旨在推动整个区域旅游系统向更高级不断进化,为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的旅游业提供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策略,进而更好地促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小青  
水资源的稳定、安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流域生态环境安全是保证水资源的关键。农村是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在严格惩治城市及工业污染的同时,应加大对农村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扶持、反哺力度,城乡统筹发展是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的关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建军  
珠江三角洲专业镇从形态上来看属于产业集群的一种形式,但这种形式是在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与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集群模式有着较大的差距。文章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对珠江三角洲专业镇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造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按照产业集群的原理,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爱琴  吕泓沅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密切,如何统筹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成为当今时代需要深思与解决的问题。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实践意义,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阐述与世界园艺博览会提出绿色发展的"五个追求",结合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分别从河长制与山长制、生态补偿机制、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系统监测、落实最严格的追责与生态红线制度,公众参与环境权救济等方面提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法律对策,改善饮用水水生态系统的格局,为区域与流域性饮用水水源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静  李崎  
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将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社会保障实际情况相结合,从社会保障的管理主体责任、资金短缺、覆盖项目与最低生活保障4个方面,提出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社会保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静  李崎  
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将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社会保障实际情况相结合,从社会保障的管理主体责任、资金短缺、覆盖项目与最低生活保障4个方面,提出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社会保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毕畅  陈永富  
发展权的形成使林农权益保护进入了更高的层次。在对浙江省林农权益状况展开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指出林农不能充分获得权益、参与发展并享受发展利益。要通过赋予林农参与权、处分权和收益权保障其有效地参与发展进程,通过提高文化素质和培育主体意识来提升林农的发展能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石明奎  彭昱  李恩东  文传浩  
区域生态安全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的生态安全形势严峻,其生态安全不仅事关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珠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并通过对贵州境内22县的样本分析,横向比较,作出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生态安全预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宗强  
长江流域的自然保护区占全流域面积的 5. 74%,比我国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低1.9个百分点。保护区数量在80年代增幅最大,面积在90年代增幅最大,这种不同步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保护区经营管理更加注重建立较多的大保护区,保护较大的生态系统。本流域的各类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与流域内自然生态系统类型的丰富性和珍稀物种的多样性直接相关。生态系统类的自然保护区多分布在长江一线以南,形成4个明显的集中分布地带。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在川西高原、川黔湘接壤带和鄱阳湖附近比较集中。川西南滇西北、川西高山峡谷区、川鄂湘黔接壤区、南岭山地北部等6个区域成为长江流域自然保护的关键区域。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璇  朱海森  
本文以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个案,以作者的现场实际调研为依据,探讨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与今后可能的开发方向,并提出了自然环境非人工化、解说系统科学化、户外产品多元化和网络营销强势化策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傅朗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珠江三角洲要维持可持续发展在土地、人口素质、自然环 境和金融生态方面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华民  刘芬华  唐松  赵丹妮  
金融危机不过是经济周期运行过程中纠正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不均衡状态的一种极端方式,当以常态待之。从宏观层面来看,金融危机对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最急迫问题在于短期内的就业困境,而缓解就业压力的关键是中小企业的基业常青。从微观层面分析,本轮金融危机导致了出口型中小企业的出口订单的缩减,这是由于外部需求不足所引发的。因此,解决问题的最简捷路径应该是中小企业产品市场从国外到国内的转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可以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金融危机,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融资难是中小企业的常在表征,全球皆然,并非某区域经济个体表征,金融危机只不过是加重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却非问题根源。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以及金融业界创造了多元化工具,但其根本还在于小企业主动的信用积累,外生力量可以治标但不能治本。小企业信用集群理念可以帮助小企业加速其信用积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