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6)
- 2023(5302)
- 2022(4420)
- 2021(4046)
- 2020(3304)
- 2019(7712)
- 2018(7637)
- 2017(13706)
- 2016(7607)
- 2015(8683)
- 2014(8482)
- 2013(8269)
- 2012(7903)
- 2011(7033)
- 2010(7036)
- 2009(6240)
- 2008(6208)
- 2007(5510)
- 2006(5057)
- 2005(4097)
- 学科
- 济(29564)
- 经济(29540)
- 管理(17995)
- 地方(15566)
- 业(13612)
- 农(12827)
- 环境(10224)
- 农业(8835)
- 中国(8823)
- 企(8555)
- 企业(8555)
- 学(7870)
- 业经(7315)
- 方法(7298)
- 地方经济(6854)
- 生态(6583)
- 资源(6247)
- 数学(5910)
- 发(5859)
- 数学方法(5838)
- 和(5755)
- 划(4813)
- 财(4616)
- 理论(4351)
- 制(4205)
- 贸(4130)
- 贸易(4122)
- 农业经济(3933)
- 易(3864)
- 发展(3821)
- 机构
- 学院(98824)
- 大学(95735)
- 研究(37658)
- 管理(34671)
- 济(33574)
- 经济(32513)
- 理学(28779)
- 理学院(28294)
- 中国(27840)
- 管理学(27685)
- 管理学院(27505)
- 科学(25917)
- 京(23019)
- 江(22132)
- 农(19914)
- 所(18842)
- 中心(18345)
- 研究所(17306)
- 业大(16934)
- 范(16876)
- 师范(16718)
- 农业(15159)
- 财(14871)
- 院(14654)
- 省(14618)
- 州(14549)
- 北京(13736)
- 师范大学(13435)
- 技术(12051)
- 科学院(11981)
- 基金
- 项目(70779)
- 科学(54639)
- 研究(53720)
- 基金(47533)
- 家(42296)
- 国家(41753)
- 科学基金(34942)
- 社会(31770)
- 省(31037)
- 社会科(29727)
- 社会科学(29715)
- 基金项目(26565)
- 划(24868)
- 教育(23356)
- 编号(23156)
- 自然(22792)
- 自然科(21961)
- 自然科学(21954)
- 自然科学基金(21487)
- 成果(18033)
- 资助(17897)
- 发(17359)
- 课题(17067)
- 重点(16745)
- 江(14613)
- 创(14189)
- 年(14059)
- 部(13945)
- 发展(13762)
- 展(13506)
共检索到158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丽君 柯谨
建设生态住区是居住区环境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海绵城市建设重要的专项内容之一。江西九江市满庭春MOMΛ是生态住区可持续环境建设的经典。分析了满庭春MOMΛ节约用地的总体布局和各种生态技术在住区中的运用,重点介绍了它所采用的水源热泵技术、太阳能集热系统、百分百渗透性铺设、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景观水质保持技术等一系列生态技术,塑造一个科技节约型的生态住区,为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一个实践案例。
关键词:
生态住区 低影响开发技术 水源热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伟霞 张磊 董雅文 黄文钰
随着长江沿江开发的不断深入,区域生态安全与开发建设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以九江市沿江开发建设活动与区域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生态服务功能相互作用为理念,通过遥感、GIS技术手段,划分小流域单元。并将这些单元作为空间分析与评价的基础,选择工业集中区、城镇居民地、路网布局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因子或施压因子,以河流级别、湖泊数量和面积、地貌类型、坡度、植被覆盖程度、重要生态功能区类别等作为承压因子,综合叠加形成生态环境压力区划。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由5个生态源区和9条生态隔离、缓冲、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组成的生态空间安全体系,用以减缓生态环境压力、消纳水气及土壤污染、稳定区域生态、推进沿江开发建设,实现生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肖华斌 袁奇峰 陈军
生态足迹理论应用于区域生态规划,扩展了区域生态规划的视野,并为规划的目标和生态安全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文章通过对九江市2005年生态足迹的计算,结合生态规划中土地适宜性评价、生态敏感地区的过程分析等,提出了九江市生态空间体系的构建以及生态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区域生态规划 九江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术发 王新政 尹巍 肖生苓 郭成波 张嘉仪
为达到更好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目的,发挥实习基地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作用,通过分析校企及学生三方的需求和存在问题,得出在研究生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校企深度合作的融合点,结合高校和企业的特点,提出操作性强的建设方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四华 肖远新
本文在参考了国内部分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3个市-南昌、景德镇、九江为例,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SPSS18.0软件,对三市在2010年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对这三个城市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得出南昌市无论从工业产值,人均专利技术、申请量等方面都有优势,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最高,景德镇和九江先进制造业水平相差不大,低于先进制造业平均发展水平的结论。最后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对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建新 王立国
可持续发展作为处理代际关系的伦理准则逐步得到国际公认,该理论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多学科内容。在生态经济学的视域范围内和系统分析建筑工程项目可持续建设的内涵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建设三维系统,并运用生态经济学的生态效率测度工具以工程生态维度为例进行分析,为我国建设工程领域可持续建设的理论和测度研究提供思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叶耀先 贾岚
可持续建筑的原则叶耀先贾岚建筑产业是典型的立足于资源和能源大量消耗的产业。这表现在:第一,作为最终产品的建筑物,比其他任何工业产品庞大;第二,构成建筑物的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的生产犹如一个耗能集团;第三,建筑物在竣工后的使用期间,需要空调、照明、供热...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辉
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与其所依托城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旅游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城市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也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景城一体"、共同发展方能实现双赢。分析了旅游业发展与其依托城市的互动发展关系,并以九江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发现和总结一般规律,为相关政策研究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旅游业 城市 互动发展 九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小青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上流通人民币总量逐年增大,在现金流量大量增长的同时,不宜流通的人民币大量存在,特别是小面额人民币整洁度整体偏低。本文以江西九江为例,通过探析影响小面额人民币整洁度的阻塞途径,针对性地提出打通人民币流通经络梗阻点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小面额人民币 整洁度 调查思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韦惠兰 冯茹 范文安
生态补偿已经成为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随着国家生态安全问题日趋严峻,森林的生态效益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林缘社区居民寻找长久的可持续生计是森林生态效益保护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分析出甘肃白水江林缘社区居民的生计方式不可持续,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指出生态补偿对于改善居民生计可持续性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可持续生计 林缘社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花金龙 郭英 罗开锋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网络营销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中小旅游城市如何才能抓住机遇,有效地利用网络进行旅游行业的营销,做强当地的旅游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分析旅游网络营销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九江旅游网络营销的现状,探讨在网络环境下的九江旅游营销策略。
关键词:
旅游 网络营销 九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玲 王劲松
九江市全辖现有小额贷款公司1 6家,截至2014年末,全辖小额贷款公司实收资本为10.92亿元,发放贷款余额为16.1亿元,税前实现盈利1.448亿元。为及时了解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发展情况,中国人民银行九江市中心支行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自2014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沙凯逊
本世纪的最后20年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工业社会在取得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付出了自然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巨大代价;信息社会则以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特征。建筑及其建成环境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俊文 段佩君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则日益凸现"留守妇女"的参政议政问题。农村"留守妇女"参政议政问题的客观存在,不仅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而且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研究"留守妇女"参政议政问题则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留守妇女 问题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