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27)
2023(12825)
2022(11032)
2021(10368)
2020(8895)
2019(20496)
2018(20407)
2017(38521)
2016(21551)
2015(24035)
2014(23826)
2013(23208)
2012(21437)
2011(19287)
2010(19640)
2009(18342)
2008(18556)
2007(16491)
2006(14311)
2005(12965)
作者
(61941)
(51856)
(51683)
(49281)
(33241)
(25243)
(23575)
(20283)
(19574)
(18845)
(17833)
(17767)
(16861)
(16525)
(16246)
(15975)
(15482)
(15176)
(15013)
(14857)
(13096)
(12913)
(12694)
(11907)
(11723)
(11676)
(11537)
(11527)
(10700)
(10361)
学科
(82878)
经济(82756)
管理(67066)
(58276)
(50230)
企业(50230)
方法(37872)
数学(33153)
数学方法(32476)
(24155)
(21170)
(20074)
中国(20027)
(19973)
地方(17665)
业经(17629)
环境(15772)
(15748)
财务(15697)
财务管理(15662)
企业财务(14783)
理论(14077)
(13959)
农业(13650)
(13285)
(13138)
银行(13111)
技术(12827)
(12759)
金融(12755)
机构
大学(298414)
学院(296843)
(112406)
管理(111155)
经济(109675)
研究(101042)
理学(95306)
理学院(94104)
管理学(91835)
管理学院(91281)
中国(77657)
(66616)
科学(65477)
(56111)
(52159)
(52096)
中心(47495)
研究所(47095)
业大(46962)
(46445)
财经(43586)
北京(42405)
农业(40748)
(39466)
(39304)
(39081)
师范(39026)
(37341)
(33610)
经济学(33454)
基金
项目(201043)
科学(157359)
基金(145207)
研究(142412)
(128005)
国家(126955)
科学基金(108499)
社会(89217)
社会科(84470)
社会科学(84445)
(79683)
基金项目(76600)
自然(72369)
自然科(70657)
自然科学(70637)
自然科学基金(69329)
(67472)
教育(66098)
资助(60607)
编号(56215)
成果(46489)
重点(45934)
(43597)
(41876)
(41206)
课题(40283)
科研(38663)
创新(38647)
(38647)
计划(37794)
期刊
(127293)
经济(127293)
研究(84713)
中国(64755)
学报(52340)
(46976)
(46962)
科学(46216)
管理(42066)
大学(39629)
学学(37180)
教育(33460)
农业(31579)
(26907)
金融(26907)
技术(26751)
财经(21656)
业经(19664)
经济研究(18755)
(18480)
(17566)
问题(16579)
(16214)
统计(15947)
资源(14958)
(14818)
科技(14544)
技术经济(14303)
图书(14173)
财会(13628)
共检索到451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宁  金晓斌  汤小橹  周寅康  
针对高速铁路临时用地复垦技术难度大、复垦效果不好及传统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中权重确定主观性等问题,尝试采用生态位适宜度变权方法,应用生态位基本原理,计算高速铁路临时用地复垦生态位适宜度指数,在此基础上识别出非均衡评价因素的优劣性,对其中劣性因素进行变权处理,用以突出限制性评价因素的制约作用,并以京沪高铁常州段典型制梁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对象的农用地方向复垦因其破坏严重而适宜性较低,主要限制因素表现为桩基础密度、保存耕作层厚度、平均挖损深度等;建设用地方向的复垦适宜性较高,综合适宜复垦方向为建设用地。评价结果与现实状况较为吻合,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对此,建议在高速铁路临时用地使用过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金晓斌  周寅康  汤小橹  丁宁  沈春竹  沈秀峰  
高速铁路在正线、站场等永久用地建设同时,也占用一定数量的临时用地。受特定服务半径和施工条件限制,临时用地占用耕地难以避免,而因重载荷、强硬质的使用特征,部分临时用地类型农用复垦技术难度大、经济代价高。研究在总结高速铁路临时用地类型与土地破坏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临时用地复垦利用分析框架,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土源、弃渣场地等因素限制,制梁场等临时用地复垦为耕地困难较大且投资过高,而建设用地方向复垦则较为适宜。考虑到与土地管理政策相衔接,研究提出应将临时用地选址及其复垦适宜性评价纳入项目永久用地报批程序,并加强临时用地的选址控制、规划审批控制、工程破坏控制和复垦利用控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窦洪桥  金晓斌  汤小橹  周寅康  沈春竹  沈秀峰  
研究目的:分析目前工程建设项目临时用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工程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定额确定方法。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统计数据分析法,Delphi法。研究结果:分析得出高速铁路制梁场基础用地定额及其修正方法。研究结论:在相关工程设计技术规范要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域自然条件、工程施工条件、施工进度安排等因素,确定高速铁路临时用地基础定额及其修正方法,为规范临时用地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方  王莹  张文新  
鉴于已有研究多关注高铁对社会经济的宏观影响,高铁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不足,对中小城市的关注不足,本文以京沪高铁13个地级站点城市为对象,采用特征选择模型,研究了高铁对国民经济各行业部门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铁站点的位置、等级与开发范围是影响城市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受高铁影响显著的行业类型有: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建筑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通过对比中国案例与欧洲案例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高铁对中等城市的影响效应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但由于中外城市在宏观区域背景、经济发展阶段、地方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类型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导致高铁对城市产业的影响效应也有较大差别。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杜建平  邵景安  周春蓉  孙静  
开展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生态化复垦利用是响应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践行"生态型土地整治+"理念、优化布局国土三生空间的重要途径。论文以重庆市綦江区14个煤矿的临时性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构建由自然因素、区位因素、人口因素等8个因素,坡度、距道路距离、土壤污染程度等20多个评价因子组成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权重法(AHP层次分析法+熵权法)赋权,将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和三角模型引入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生态化复垦利用决策分析中。结果表明:1)各评价单元不同复垦利用方向的生态适宜度指数平均值均大于0.5,研究区整体条件较好,基本适宜于不同复垦方向利用,但部分地块生态位适宜度系数较低,需要采取工程或生物措施对生境条件加以改善和整治。2)单方向复垦利用分析中,农业用地复垦方向适宜度呈"倒金字塔形"分布,以Ⅰ级(最适宜)面积最大,占比44.94%;建设用地复垦方向和生态用地复垦方向适宜度呈"橄榄形"分布,以Ⅱ级(适宜)面积最大,分别占到76.54%和58.02%。综合复垦利用方向分析中,各复垦利用方向的评价单元个数和面积,均呈现出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建设用地的状态,三者分别占总面积的46.29%、30.17%、23.54%。3)影响农业用地复垦利用方向的主要因素为土壤质地、公众复垦意愿和耕地比重,影响建设用地复垦利用方向的主要因素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公众意愿和非农产业发展潜力,影响生态用地复垦利用方向的主要因素则为林地比率、人均林地面积和土壤有机质含量。该研究可为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方向确定提供方法参考和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京文  
京沪高速铁路的经济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京文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全部投资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5.7%,国内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6.1%,经济净现值全部投资为202.4亿元,国内投资为212.1亿元,均高于国家允许投资的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修正  
建设京沪高速铁路的必要性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修正速度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一部人类社会交通运输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部以提高运输速度为主要目标的技术开发史。提高运输速度,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流、物流需要,让人们在更大的空间、更短的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聂艳  喻婧  崔灿  
生态位适宜度是对经典生态位理论和方法的深化与发展,在合理优化和发挥作物、环境最大共生效应,及农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以宜昌市夷陵区园地为研究对象,将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引入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构建了5个因素12个因子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语言型、阈值型和空间型指标的量化方法,采用加权求和与限制因子模型对各评价单元柑橘的生态位适宜度值及限制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位适宜度值整体较高,最大值达0.893,生境条件基本能满足柑橘的生长发育需求;园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以2级为主,所占面积达41.34%,1级地也达到21.58%;限制该地区园地生产潜力的生态因子主要为:土壤质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静  冯金侠  卞新民  臧敏  胡大伟  
在分析了400多种作物的生态适应性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了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生态因子的限制原理,在生态因子的稀缺性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作物生态适宜性分析的变动赋权原理和方法,克服了传统主观赋权法的不足,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作物地域生态适宜性评价分析方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结果符合实际。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佳  李友好  
运输价格是调节运输供求关系的有效信号,制定合理的运价对调节运输供求关系、运输资源的有效配置至关重要。本文以京沪高速铁路最优票价的制定为研究对象,在对京沪运输通道的结构配置、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营参数及未来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中的有效性原理和运输通道客流量动态分配模型制定出京沪高速铁路的最优票价,从而为京沪高速铁路最优票价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的目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舒帮荣  黄琪  刘友兆  李彦  严长清  
城镇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有助于引导城镇用地合理扩展。针对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及生态适宜性的模糊性,提出基于局部惩罚型变权的空间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选择7项生态适宜性影响因素,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对江苏省太仓市城镇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综合评判。结果显示,变权模型可灵活而合理地处理各评价单元各因素的权重值;研究区内适宜、基本适宜、较不适宜和不适宜于城镇扩展的土地分别占土地面积的25.89%、8.35%、37.43%和28.33%,其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及其空间分布与实际相符,通过生态敏感性综合分值的比较可为城镇用地扩展区位选择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基于变权的空间模糊综合评价凸显了"瓶颈"因素的否决作用,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单德芳  祝甲山  贾元华  
本文通过对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流量分配模型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及京沪间的实际情况,对高速铁路客流量分配在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初步研究了客流在高速铁路与民航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箓生  
京沪高速铁路经营机制和筹资方案北方交通大学研究员陈 生建议京沪高速铁路采用股份制投资体制和经营机制。有三种筹资方案可供选择:一是以国内资金为主的多渠道筹资方案;二是多元化开发经营的股份筹资方案;三是大规模利用外资的股份筹资方案。这三种筹资方案,各有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子生  
建设山地城市是21世纪城市建设的十大模式之一。实施"城镇上山"战略,其基础是开展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目前,国内外对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研究尚属薄弱环节,其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技术方法模式等关键技术方法问题需要深入、广泛的探讨和实证研究。论文针对山区城镇建设的特殊性,构建起由7个特殊因子和10个一般因子(其中有5个同时是特殊因子)共同组成的山区建设用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极限条件法"与"适宜性指数法"相结合的技术方法,通过确定单项评价因子指数和综合性适宜指数,并运用GIS技术,以第二次土地调查1:10 000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本图斑为评价单元,分析和评定了云南德宏州山区每一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焕勇  李峰  张丹  
本文从高铁顾客对服务质量体验角度出发,借鉴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结合服务质量SERVQUAL量表,构建高速铁路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根据测评体系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并以沪宁城际铁路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出沪宁城际铁路顾客满意度指数,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说明,提出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