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4)
- 2023(12848)
- 2022(10764)
- 2021(9777)
- 2020(8049)
- 2019(17769)
- 2018(17350)
- 2017(31968)
- 2016(16406)
- 2015(17838)
- 2014(17182)
- 2013(16776)
- 2012(15335)
- 2011(13966)
- 2010(14339)
- 2009(13625)
- 2008(12676)
- 2007(11373)
- 2006(10251)
- 2005(9027)
- 学科
- 济(87048)
- 经济(86999)
- 管理(53948)
- 业(49430)
- 企(43056)
- 企业(43056)
- 方法(27421)
- 地方(23617)
- 数学(22797)
- 数学方法(22550)
- 中国(20875)
- 业经(19253)
- 农(18877)
- 技术(18695)
- 学(16557)
- 环境(15586)
- 财(15238)
- 地方经济(14646)
- 农业(13181)
- 技术管理(12742)
- 制(12731)
- 和(12570)
- 划(12423)
- 理论(12063)
- 贸(11955)
- 贸易(11943)
- 易(11478)
- 融(11324)
- 金融(11323)
- 银(11028)
- 机构
- 学院(234960)
- 大学(230206)
- 济(105482)
- 经济(103588)
- 管理(92705)
- 研究(81661)
- 理学(79645)
- 理学院(78770)
- 管理学(77592)
- 管理学院(77151)
- 中国(60866)
- 科学(48697)
- 京(47844)
- 财(44688)
- 江(40765)
- 所(39725)
- 中心(36832)
- 研究所(36089)
- 财经(35455)
- 经济学(32467)
- 农(32251)
- 经(31996)
- 业大(30997)
- 范(30691)
- 师范(30434)
- 院(30173)
- 北京(28900)
- 州(28856)
- 经济学院(28796)
- 财经大学(26039)
- 基金
- 项目(159240)
- 科学(128211)
- 研究(120142)
- 基金(114641)
- 家(98921)
- 国家(98126)
- 科学基金(85837)
- 社会(79411)
- 社会科(75441)
- 社会科学(75420)
- 省(65967)
- 基金项目(60815)
- 教育(53374)
- 划(53016)
- 自然(52765)
- 自然科(51507)
- 自然科学(51494)
- 自然科学基金(50558)
- 编号(47351)
- 资助(44479)
- 创(38875)
- 成果(36767)
- 发(36757)
- 重点(36445)
- 创新(35414)
- 部(33881)
- 课题(33756)
- 国家社会(32989)
- 制(30273)
- 发展(30159)
- 期刊
- 济(126291)
- 经济(126291)
- 研究(70497)
- 中国(49158)
- 管理(38269)
- 财(33956)
- 科学(31427)
- 学报(29809)
- 农(28669)
- 教育(24425)
- 大学(22961)
- 技术(22548)
- 学学(21764)
- 经济研究(20752)
- 业经(20691)
- 融(20275)
- 金融(20275)
- 农业(19820)
- 财经(17744)
- 经(15595)
- 问题(15081)
- 技术经济(14596)
- 科技(14531)
- 策(12087)
- 资源(12081)
- 商业(11691)
- 业(11554)
- 统计(11484)
- 贸(11337)
- 现代(11304)
共检索到357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玄酯 罗巍 唐震
针对长江经济带存在的"区域创新发展差距、科技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基于生态位视角,构建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模型,对沿线11个省(市)生态位值、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的演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各地科技创新竞争力综合生态位值未呈现随时间增长态势,从大到小表现出从东到西距离衰减性,其中,上海持续递减,贵州持续递增,湖南先上升后下降,其他地区波动不一;②各地科技创新竞争力平均生态位宽度变化范围在0~0.4447,江苏最宽,贵州最窄,上海、浙江和四川呈缩减趋势,其余波动增长;③各地科技创新竞争力生态位重叠度变化范围在0.4391~0.9418,省域间存在高度竞争。进而,提出强化核心区辐射带动、开展次级区错位发展、实施边缘区特色策略等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宁波 徐长乐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2014年中国31个省市的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进行测评。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11省市纺织服装产业在中国地位突出,但各省市间产业竞争力水平呈现下中上游递减的梯级分布格局,进而提出缩小下中上游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差距,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宁波 徐长乐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2014年中国31个省市的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进行测评。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11省市纺织服装产业在中国地位突出,但各省市间产业竞争力水平呈现下中上游递减的梯级分布格局,进而提出缩小下中上游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差距,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智君 蒋含
通过分析影响动画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建立三角模型,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动画产业竞争力为研究对象,构建以产质、产量、集中度为三个维度的动画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11省市动画产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上海、江苏、浙江、湖南这四个省市明显领先于其余省市,处于成熟状态。政府应采取措施带动11省市的协同发展,鼓励发展落后省市的龙头企业,并调整相关的产业布局。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动画产业 竞争力评价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守文 徐丽洁 周卫华
科学竞争力是推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实现创新发展的源能力。提升科学竞争力对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意义,也有助于促进全国区域发展战略实现。从科学资源存量、科学资源投入、科学成果产出3个维度构建科学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加权熵权法计算出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在全国的科学竞争力排名,探究2009-2018年科学竞争力变化趋势,并通过计算赫芬达尔指数对区域异质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发展趋势看,2009-2018年该区域科学竞争力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长了29.97%;从区域差异看,科学竞争力呈现自下游向上游的显著梯级递减趋势,上下游地区差异巨大;从科学竞争力核心指标看,长江经济带在全国占有明显优势,但存在科学资源存量与投入占优、科技成果产出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据此,提出长江经济带应精准布局高质量创新载体、建设科学家群落、培育科学联合体、搭建省际科学协同联盟等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菲菲 耿修林 袁少茹
采用多维超体积生态位模型,基于2007-2016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自治区)的统计数据,从"生态位值"、"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生态位适宜度"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各省(市、自治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生态位。研究发现:各省(市、自治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生态位值并未随时间变化呈现较明显的增长态势,竞争力生态位差异较大,相对而言,西南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综合生态位高于西北地区;十年间四川省生态位宽度呈缩减趋势,陕西、新疆、甘肃生态位宽度略有扩张,其余各省域呈现出高低交叉的动态变化;各省(市、自治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生态位重叠度较高;大部分省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生态位适宜度在不断上升。最后从扩充、分离、优化生态位三方面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省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炳南 雷冬娣
文章通过构建区域人力资本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长江经济带11省份的人力资本竞争力,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上海的人力资本竞争力最强,长江经济带人力资本竞争力的空间分布趋同于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分布,但也存有一些差别。从聚类分析结果来看,上海、浙江和江苏为第一类;湖北、四川和湖南为第二类;安徽、重庆和江西为第三类;云南、贵州为第四类。四类地区人力资本竞争力影响因素中优势因子差异明显,限制因子则呈梯级状分布。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人力资本 竞争力评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寰 王若楠 肖义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离不开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基于城市群视域,采用熵权法、超效率SBM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Tobit模型等方法,从多维度视角探讨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85个城市科技创新与生态效率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并对二者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整体科技创新水平呈平稳上升趋势,生态效率水平呈降-升-降-升的“W”型变动趋势。科技创新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波动上升趋势,且三大城市群空间差异性明显,呈现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空间分布格局;(2)整体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且多数城市表现为低低集聚,其中长三角城市群呈显著的“东高西低”型空间集聚特征,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空间集聚特征不显著;(3)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集聚、对外开放程度以及产业结构对整体耦合协调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加大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重视区域发展异质性、引进培育创新人才以及积极开展对外开放交流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肖红叶 王健
The paper conducts systematic and deep-going research of competitiveness of Changjiang Delta and seven provinces and two municipals of Changjiang Economic Zone and reaches several beneficial results.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IMD评价体系 经济辐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孔凡斌 李华旭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0-2014年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产业规模竞争力、产业结构竞争力、产业效率竞争力、产业创新竞争力、产业生态竞争力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进行测评和排序,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论为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产业优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江苏、上海、浙江处于富有竞争力区间,湖北、四川、安徽、湖南、重庆处于中等产业竞争力区间,而江西、云南、贵州属于缺乏产业竞争力区间,据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产业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孔凡斌 李华旭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0-2014年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产业规模竞争力、产业结构竞争力、产业效率竞争力、产业创新竞争力、产业生态竞争力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进行测评和排序,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论为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产业优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江苏、上海、浙江处于富有竞争力区间,湖北、四川、安徽、湖南、重庆处于中等产业竞争力区间,而江西、云南、贵州属于缺乏产业竞争力区间,据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产业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雪 杨忠
文章基于生态位理论,构建创新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生态位态势模型、宽度模型、重叠度模型及适宜度模型分析我国31个省份创新链竞争力。结果发现:各省份创新链竞争力综合生态位未出现随时间增长趋势且具有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创新链发展不均衡以及分层现象明显;多数省份创新链竞争力生态位宽度呈浮动增减的动态变化趋势,湖南、江西生态位宽度略有扩张,北京、天津、河南则略有缩减;各省份创新链竞争力生态位重叠度差异较大,在0.0054~0.9654,但多数省份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度较高;各省份创新链竞争力生态位适宜度变化范围在0.0458~0.6899,其中仅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及广东6个省份生态位适宜度大于0.4。根据我国创新链的实际问题,从扩充、分离及优化生态位三个方面,分别提出特色拓展策略、错位竞争策略以及协同合作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萧烽 王鹏 陈国生
文章运用TOPSIS法,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开放进步、民生改善、科技创新、绿色生态和区位交通7个维度视角构建评价长江经济带区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分析长江经济带11省市之间的区域竞争力差异。结果表明: (1)长江经济带11省(市)域竞争力最强地区:江苏、浙江和上海,是长江经济带区域竞争实力最佳地区;(2)区域竞争力较强地区:湖南、湖北和四川,但是三省的科技创新动力因子均比较弱;(3)安徽省、重庆市及江西省、云南省、贵州省五省(市)域竞争力有待加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师元
文章选用2013年全国各省市区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考虑发展规模、投入力度以及技术创新三个方面对区域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的影响并进行排名。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竞争力整体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发展规模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值,且长江经济带内部各省市之间竞争力差距较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世祥 刘梦茹 殷保国 王楠
在我国“双碳”目标背景下,基于DPSIR模型构建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4—2019年的低碳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障碍度模型诊断阻碍低碳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14—2019年长江经济带低碳竞争力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各省市低碳竞争力水平差距较大,呈现出“下游较强,中上游次之,局部跳跃”的空间格局。(2)驱动力和响应子系统的贴进度呈上升趋势,而压力、状态及影响子系统的贴进度均呈下降趋势。(3)长江经济带各区域低碳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主要障碍因素集中在响应、驱动力及状态子系统,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是最主要的障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