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1)
2023(7705)
2022(6401)
2021(6145)
2020(4829)
2019(10633)
2018(10489)
2017(18658)
2016(10685)
2015(12029)
2014(11696)
2013(10113)
2012(8964)
2011(8236)
2010(8363)
2009(7398)
2008(6860)
2007(5878)
2006(5120)
2005(4445)
作者
(24855)
(20772)
(20557)
(19649)
(13069)
(9906)
(9361)
(7960)
(7934)
(7351)
(6906)
(6857)
(6351)
(6333)
(6295)
(6282)
(6185)
(6157)
(6022)
(5768)
(5200)
(5004)
(4803)
(4780)
(4772)
(4649)
(4529)
(4476)
(4175)
(4152)
学科
(29280)
经济(29242)
管理(28568)
(21652)
(18828)
企业(18828)
中国(13696)
理论(11259)
教育(10944)
方法(10933)
(9912)
环境(9551)
业经(8725)
(8446)
数学(7972)
(7900)
数学方法(7775)
教学(7488)
(6607)
农业(6513)
(6435)
(5786)
贸易(5784)
生态(5694)
(5602)
技术(5595)
地方(5530)
(5366)
(5246)
(4963)
机构
学院(133218)
大学(132059)
管理(46101)
(45742)
经济(44542)
研究(41959)
理学(40376)
理学院(39797)
管理学(38755)
管理学院(38518)
中国(27782)
(27244)
科学(25247)
(24123)
师范(24001)
(21989)
教育(20534)
(20169)
(19382)
职业(19020)
师范大学(18923)
技术(18869)
中心(18853)
财经(17841)
研究所(17735)
北京(17100)
业大(16922)
(16264)
(16215)
(15947)
基金
项目(89962)
研究(74796)
科学(72741)
基金(61950)
(52153)
国家(51601)
社会(45855)
科学基金(44985)
社会科(43139)
社会科学(43129)
教育(40024)
(37770)
编号(33612)
(32484)
基金项目(32399)
成果(27287)
自然(26597)
自然科(25888)
自然科学(25883)
自然科学基金(25368)
课题(25353)
资助(23508)
(22400)
重点(21523)
规划(20412)
(20374)
(20349)
项目编号(19915)
(19892)
大学(19274)
期刊
(52639)
经济(52639)
研究(40517)
教育(39887)
中国(31525)
学报(17360)
(16928)
管理(16538)
技术(15949)
科学(15940)
职业(14949)
(14936)
大学(14854)
学学(12269)
农业(10754)
业经(10529)
技术教育(9661)
职业技术(9661)
职业技术教育(9661)
财经(8732)
经济研究(8322)
(7835)
金融(7835)
(7716)
(7707)
论坛(7707)
图书(7426)
(6123)
问题(6099)
资源(5935)
共检索到195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萍  
大学生职业心理现实生态位、潜在生态位和理想生态位的异常变化,直接影响大学生职业心理定位,表现为职业愿景脱离客观现实、择业标准偏离社会需要、就业取向背离人生目标等错位。研究并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调适大学生职业心理错位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而且可以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姚永平  方延洪  
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择业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激励理论,调适学生的择业心理,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适应社会需要,正确地迈出人生关键性的一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新心  
多维生态位理论虽然是一种生态学理论,但其在社会科学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通过运用该理论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村官群体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薪酬维度、任职维度、培训维度以及流动维度下的大学生村官群体实际生态位与其所应该占据的基础生态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进而提出应对该群体的生态位因子进行优化,努力实现其实际生态位的合理扩张及转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统军  
从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主要问题及其种种表现形式入手,分析了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指导和矫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帆  
激烈竞争的社会就业压力给大学生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缺乏认识,缺乏自身心理素质锻炼,在择业时往往会产生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在就业过程中遭受到社会、家庭和学校等方方面面因素影响和压力,产生自卑与焦虑、攀比与嫉妒、虚荣与冷漠等心理问题。如何调适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呈现以下特点: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并趋于完善,初具较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海明  邵晶  
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贫困女大学生群体受影响尤为显著。文章分析了当前贫困女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消极的自卑心理、家庭给自我带来巨大压力的心理、渴望竞争又悲观怯弱的矛盾心理、渴望社会公平的心理等问题,并从家庭、经济、社会、自身四方面剖析了原因,从社会、高校、自身三个角度提出了心理调适方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江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不断深入,和谐校园的建设也日益提上日程。受教育改革、就业压力、贫富分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前高校存在不利于和谐校园建设的诸多因素,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与日俱增,严重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推进。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适机制,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立敏  
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经济危机等社会因素,使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文章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入手,对其进行归因分析,从而探寻出应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具体包括合理自我评价、明确求职目标、开展模拟招聘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彩霞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毕业生不同程度存在着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自负心理、盲从心理、依赖心理、偏执心理和焦虑心理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意志、人格等方面。针对问题的诱发原因,大学生要进行有效的心理调适,以帮助自己成功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戴巍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大学生很多心理问题是由于挫折引起的,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学习条件与学习方法的变化;交往需要与交往障碍的矛盾;渴望爱情与不能正确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的矛盾;专业期望与自身能力的矛盾。本文通过对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大学生挫折心理自我调适的路径,即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对挫折进行正确的归因;调整自己的抱负水平;合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使大学生在自我调适中不断提高自己抵御挫折的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白光斌  李建英  
正确处理好爱情与事业、友情的关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当代大学生恋爱中常见的心理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大学生恋爱的心理误区提出相应的调试措施,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恋爱观,提高恋爱受挫折的承受能力及矫正恋爱中的不良行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鹿丰玲  王常柱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成长阶段必须面对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地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工作者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分析了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心理资本理论及其内涵,并以此为基础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提出了若干建议。包括:团体教育和辅导与个体辅导相结合、全程化指导与实践性检验相结合、基于心理资本四个维度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任课教师培训制度。这些建议的落实将会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开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向琪  
在总结我国现有的三种创业模式的基础上,以"生态金字塔"为理论视角的创业教育模式融合各个模式的优点,探索出了一条有竞争性、层次分明、针对性强的新路子,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素华  
EAP作为一项心理援助与福利项目,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实效性的优势。本文通过将EAP理念充分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探索出以下四个途径:校内外资源有机结合,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立体化合力;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各部门通力合作,构建"全员育心"工程;课内与课外功能互补,实现他助与自助的目的;预防与干预紧密衔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若彬  
分析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不诚信行为可能对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危害,认为加强诚信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并能促进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提出从心理学视角优化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大学生诚信心理品格的培养和积极情感的体验,强化大学生的诚信认知,促进大学生积极人格形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构建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