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46)
- 2023(15159)
- 2022(13072)
- 2021(12199)
- 2020(9915)
- 2019(22808)
- 2018(22643)
- 2017(43317)
- 2016(23291)
- 2015(26367)
- 2014(26184)
- 2013(25738)
- 2012(23787)
- 2011(21605)
- 2010(21758)
- 2009(19839)
- 2008(18846)
- 2007(16569)
- 2006(14775)
- 2005(12989)
- 学科
- 济(109395)
- 经济(109289)
- 管理(63846)
- 业(57989)
- 企(47137)
- 企业(47137)
- 方法(40914)
- 数学(34939)
- 数学方法(34568)
- 地方(27452)
- 农(27182)
- 中国(26141)
- 学(23587)
- 业经(23078)
- 财(20277)
- 农业(18583)
- 环境(18205)
- 贸(16661)
- 贸易(16648)
- 和(16612)
- 制(16376)
- 易(16031)
- 理论(16004)
- 地方经济(15892)
- 融(14097)
- 金融(14093)
- 划(13969)
- 技术(13597)
- 银(13513)
- 银行(13475)
- 机构
- 大学(330960)
- 学院(330449)
- 济(136540)
- 经济(133585)
- 管理(128406)
- 研究(117311)
- 理学(110672)
- 理学院(109351)
- 管理学(107541)
- 管理学院(106945)
- 中国(85039)
- 科学(72338)
- 京(71352)
- 所(58919)
- 财(58890)
- 研究所(53823)
- 中心(52122)
- 农(51950)
- 业大(48717)
- 江(48313)
- 财经(47356)
- 范(45676)
- 北京(45549)
- 师范(45331)
- 院(43035)
- 经(42845)
- 经济学(40769)
- 农业(40259)
- 州(39346)
- 师范大学(36794)
- 基金
- 项目(226936)
- 科学(177311)
- 研究(168276)
- 基金(162435)
- 家(141876)
- 国家(140425)
- 科学基金(119405)
- 社会(105354)
- 社会科(99575)
- 社会科学(99544)
- 省(88552)
- 基金项目(86909)
- 自然(76359)
- 教育(75822)
- 划(74501)
- 自然科(74382)
- 自然科学(74367)
- 自然科学基金(72986)
- 编号(69338)
- 资助(65820)
- 成果(56399)
- 重点(50891)
- 发(50112)
- 部(49118)
- 课题(47745)
- 创(46671)
- 创新(43462)
- 国家社会(42896)
- 科研(42517)
- 大学(41980)
- 期刊
- 济(159039)
- 经济(159039)
- 研究(100776)
- 中国(62418)
- 学报(51747)
- 科学(48493)
- 农(48110)
- 管理(47842)
- 财(42787)
- 大学(39082)
- 教育(37166)
- 学学(36695)
- 农业(33674)
- 技术(28965)
- 融(26253)
- 金融(26253)
- 经济研究(25231)
- 业经(24813)
- 财经(22855)
- 问题(20505)
- 经(19685)
- 图书(18267)
- 业(17104)
- 技术经济(16693)
- 资源(16621)
- 科技(16135)
- 理论(15783)
- 现代(15456)
- 版(14906)
- 贸(14438)
共检索到493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于浩 郑晶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举措,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福建、江西和贵州3个省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探索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试验田"。文章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省、江西省、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优势理论建构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分析框架,提出了3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如何充分发挥"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并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带来"金山银山"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海鹰 傅毅明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当前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要深化认识,立足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打造自然、文化与区位等多元融合生态优势,通过生态产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制度化"四化融合"发展路径,优先发展和依托生态经济公共服务平台,将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本地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优势,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宜居环境吸引力等。建议福建省加快推进重点区域流域生态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加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绿色崛起,将永春县作为贯彻"两个加快"战略的生态经济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探索总结推广"永春模式",打造海西山区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火车头。
关键词:
生态优势 经济优势 转化 永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乃武 李佩洁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代价巨大,社会再生产的根基受到严重侵蚀。2015年,中国创造的GDP占全球的15%,却消耗了全球23%的能源、54%的铁矿石和60%的水泥。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导致的资源损耗、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资源环境成本占GDP的12.3%。多年积累的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成为民生之痛,也成为制约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当前中国存在生态优势与经济优势的空间分离与非对称现象。改革开放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乃武 李佩洁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代价巨大,社会再生产的根基受到严重侵蚀。2015年,中国创造的GDP占全球的15%,却消耗了全球23%的能源、54%的铁矿石和60%的水泥。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导致的资源损耗、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资源环境成本占GDP的12.3%。多年积累的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成为民生之痛,也成为制约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当前中国存在生态优势与经济优势的空间分离与非对称现象。改革开放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悦娟 孔璎红 孔祥军
生态原产地标志作为地理标志的升级版,是原产地标记的一种。我国的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标志,在国外又称为生态标签,或者环境标志(绿色标志)。1971年,联邦德国率先提出"生态标签"的概念,并于1977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生态标志——"蓝色天使";1989年,美国实行了绿色标志制度;1992年,欧盟出台生态标签(Eco-label)体系,推出了"欧洲之花"生态标志,并颁布了《政府采购应符合生态标准》等一系列指南,鼓励政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长 顾红 刘颜
2016年,福建、江西和贵州正式成为我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对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进行研究,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进行评估,并将合成控制法和双重差分法相结合对其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1)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设立后各试验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成效较为显著。(2)以合成控制—双重差分法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政策效应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政策效应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因此,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成立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这对当前和今后我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经验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长 顾红 刘颜
2016年,福建、江西和贵州正式成为我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对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进行研究,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进行评估,并将合成控制法和双重差分法相结合对其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1)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设立后各试验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成效较为显著。(2)以合成控制—双重差分法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政策效应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政策效应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因此,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成立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这对当前和今后我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经验价值。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勇
绿色金融已经成为了我国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江西凭借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能源的优势,成为了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一。本文根据江西的绿色产业特点和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继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建议。
关键词:
江西 绿色金融 改革创新试验区 发展路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勇
绿色金融已经成为了我国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江西凭借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能源的优势,成为了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一。本文根据江西的绿色产业特点和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继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建议。
关键词:
江西 绿色金融 改革创新试验区 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虞秉均
把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如东县土地管理局局长虞秉均我县地处南黄海之滨,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粮棉生产都是全国的先进县。每年通过大力复垦和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加强土地管理等工作,人均耕地每年保持在1.27亩左右,基本保持动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忠泰
陕西具有显著的科技教育优势,但经济发展却严重滞后,科教优势始终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其内在原因在于陕西科技知识生产的性质来源和成果结构本身有问题,科技优势实际上是远离生产实际的基础研究成果(论文)的优势、壮国威型的国防科技优势和高校人才资源优势,这些成果和优势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是很难也不可能转化为当地的经济实力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改善科技知识生产的类型和结构,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加大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力度,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上下游顺畅的互动与联接。
关键词:
陕西 科技优势 经济优势 技术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婷婷
稀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我国以及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将其列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元素和国家的战略元素,被称为不可或缺的"工业维生素"。作为高科技的重要基础资源,稀土在国家安全和战略中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闻娟 凌常荣
文章选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一套全新的旅游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多投入多产出的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法对2010—2016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旅游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旅游综合效率为0.890,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年均保持9.6%的增长速度,并呈N型趋势。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旅游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贵州省最高,江西省次之,福建省最低。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制约了旅游效率增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杜娟 刘小进 胡亚平 朱述斌
文章构建了经济增长和森林生态环境压力的脱钩弹性指标体系,并分解为结构脱钩弹性、技术脱钩弹性和规模脱钩弹性3个子指标。选择全国及闽、赣、贵3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样本,得出结论:(1)中国已普遍进入经济增长与森林生态环境压力脱钩的阶段,主要得益于产业升级带来的结构脱钩效益;由于缺乏合理的工业污染管控措施,技术弹性均为负脱钩。(2)闽、赣、贵3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由于森林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在结构脱钩弹性和规模脱钩弹性上表现出脱钩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后续森林生态管理政策制定中要各有侧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文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产品产业的生产和出口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显现了较强的比较优势,但贸易利益和竞争优势并不特别明显。本文从竞争优势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水产品产业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
水产品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背景下海南蓝碳开发的理论分析与路径建议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对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
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以毕节试验区为例
建设生态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战略构想与实现路径——以江西为例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探析——以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为例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韧性的演变规律及其提升路径——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庆西部片区为例
自贸试验区推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
对标新加坡提升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的路径与思考——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为例
如何实现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煤电开发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以毕节试验区为例
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审计实现机制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