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1)
2023(11245)
2022(9797)
2021(9108)
2020(7732)
2019(17476)
2018(17306)
2017(33200)
2016(18235)
2015(20418)
2014(20083)
2013(19721)
2012(18098)
2011(16638)
2010(16571)
2009(15628)
2008(15179)
2007(13612)
2006(11773)
2005(10255)
作者
(52445)
(43882)
(43715)
(41631)
(27377)
(21290)
(20101)
(17191)
(16345)
(15318)
(14877)
(14731)
(13729)
(13711)
(13665)
(13484)
(13394)
(12950)
(12622)
(12445)
(11042)
(10619)
(10443)
(9917)
(9899)
(9852)
(9698)
(9572)
(8927)
(8818)
学科
(75090)
经济(75030)
管理(48775)
(41894)
(32053)
企业(32053)
方法(31595)
数学(27846)
数学方法(27554)
(22580)
地方(21808)
中国(18521)
(17220)
(16136)
环境(15952)
业经(15399)
农业(15313)
(13374)
(13083)
贸易(13078)
(12560)
(11784)
地方经济(11750)
资源(11411)
理论(10962)
(10407)
(9848)
(9601)
金融(9598)
(9513)
机构
学院(254763)
大学(250927)
(97911)
经济(95505)
管理(94410)
研究(86554)
理学(81293)
理学院(80209)
管理学(78579)
管理学院(78106)
中国(64557)
科学(57988)
(53852)
(45174)
(44737)
(43162)
研究所(41064)
中心(40830)
业大(39652)
(39084)
(37015)
师范(36691)
农业(35722)
财经(34535)
北京(33365)
(31989)
(31717)
(31027)
经济学(29523)
师范大学(29335)
基金
项目(175072)
科学(136785)
研究(127571)
基金(124120)
(108855)
国家(107988)
科学基金(91629)
社会(78934)
社会科(74693)
社会科学(74668)
(71399)
基金项目(67269)
自然(59629)
(59546)
自然科(57974)
自然科学(57955)
教育(57739)
自然科学基金(56856)
编号(53773)
资助(49407)
成果(42416)
重点(40273)
(40044)
(37139)
课题(36949)
(35911)
科研(33762)
创新(33583)
计划(32531)
国家社会(32048)
期刊
(110143)
经济(110143)
研究(68082)
中国(48326)
学报(41079)
(40343)
科学(37844)
(33344)
管理(29923)
大学(29264)
农业(27790)
学学(27306)
教育(26306)
技术(21341)
业经(20143)
(18550)
金融(18550)
资源(17547)
经济研究(16929)
财经(15737)
(15410)
图书(15039)
问题(14921)
(13535)
(12808)
(11987)
技术经济(11931)
科技(11833)
商业(11816)
理论(11245)
共检索到366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毅鑫  王慧敏  刘钢  黄晶  
综合运用ESDA分析框架对黄河流域内各省水足迹、GDP空间分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尺度上,黄河流域水资源诅咒现象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区域尺度上,虚拟水贸易是影响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关键要素,水足迹存在显著空间分异;省域尺度上,强、中资源诅咒区省份种植结构的虚拟水含量较高,弱资源诅咒区省份种植结构的虚拟水含量较低;黄河流域各省水足迹和GDP空间分布趋同,均在下游弱资源诅咒区高值集聚,上游强资源诅咒区低值集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敏纳  蔡舒  覃成林  
在测度经济空间分异程度和识别经济空间组织型式的基础上系统分析1990—2006年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态势。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主要表现为流域东部与中西部之间日趋加剧的经济分异,目前东部经济空间已现多核心—边缘结构,呈现一定程度的较高水平的均衡化趋势,而中西部经济增长水平总体较低,经济空间中只有少量增长极和增长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向内陆深入推进,黄河流域中西部内内蒙古和河南的相对经济实力增强,其他省区的相对经济实力减弱,中西部经济空间格局越来越不均衡。由此推断,1990年以来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与流域内改革开放进程的差异密切相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新才  韩雪  
基于地(市)级行政区划的视角,对2008—2017年黄河流域碳排放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黄河流域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地(市)间碳排放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性呈现增强趋势;黄河流域碳排放分布具有较强的转移惰性,多数地区均未发生显著的时空跃迁,碳排放空间分布的凝聚性很强;碳排放强度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地区经济增长水平、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一结论对于黄河流域市(州)级行政区域科学制定与实施碳减排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汉华  罗俊  王瑶  
基于2008—2018年黄河流域4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水资源相关面板数据,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核密度估计和Markov链等方法,分析黄河流域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特性及其动态演进过程。结果发现:城市化水平和产业升级对效率值影响显著,剔除环境变量之后,纯技术效率成为影响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方面,且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空间上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在集聚程度上表现为波动下降态势,效率较高的城市对周边城市具有辐射带动作用;随着时间变化,效率值逐步减小,城市间效率差异呈扩大趋势,向中低效率转变的可能性增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豫新  欧国刚  
为探究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及动力因素,本文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度量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分析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时空分异特征;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从外源动力、内源动力、政府动力和市场动力四个维度测度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动力因素。研究发现:研究时限内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较低;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时空分异特征明显,全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具有空间相关性,呈现“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特征;外源动力、内源动力、政府动力和市场动力共同推动了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本研究为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豫新  欧国刚  
为探究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及动力因素,本文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度量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分析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时空分异特征;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从外源动力、内源动力、政府动力和市场动力四个维度测度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动力因素。研究发现:研究时限内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较低;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时空分异特征明显,全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具有空间相关性,呈现"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特征;外源动力、内源动力、政府动力和市场动力共同推动了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本研究为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屹  梁晨雪  
黄河流域城市群的发展面临着水资源刚性约束强、跨域治理难度大、承载力不足等问题的严峻挑战。采用环境经济核算方法与水足迹评估了关中平原城市群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描述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社会经济因素对价值变化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平稳增长,呈现东南部高于西北部的区域差异特点。价值变化受农业总产值与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的影响较大,城镇化率、旅游人数等也是主要影响因素。建议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纳入到城市水治理中,通过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与人口密度、推进跨域协同等措施加快绿色转型。本文探索性地编制城市群水资源生态系统账户并进行了核算,为突出生态服务功能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薛明月  王成新  赵金丽  李梦程  
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是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以黄河流域91个地市(州、盟)为研究单元,选取2005、2009、2013、2017年截面数据,采用ESDA、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探究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异格局,并结合最小二乘法(OLS)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定量分析其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呈现H-H和L-L集聚分布的空间态势,其中L-L集聚区范围不断缩小,H-H集聚区从黄河下游地区向黄河中游地区逐渐延伸;②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差异不断缩小,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不断增强,东—西向成为其旅游经济空间分异的主要方向;③交通区位条件、旅游服务设施、旅游资源禀赋是影响黄河流域各地市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且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敏纳  蔡舒  张慧蓉  覃成林  
基于广义要素禀赋视角系统研究1990—2006年黄河流域要素禀赋对经济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源禀赋和制度禀赋是影响经济空间分异的两大因素;非自然禀赋对经济空间分异的影响逐步增强,自然禀赋对经济空间分异的影响已较弱;改革开放引起制度禀赋改善、资本和劳动要素集聚,使山东、内蒙古和河南的综合要素禀赋优势逐步增强,这是黄河流域综合要素禀赋空间分异逐步加剧的根源;受综合要素禀赋空间分异态势的支配,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日趋加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睿哲   黄新春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区域,其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对实现区域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运用Super-SBM模型对2010—2020年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水平进行测度,进而运用核密度分析、冷热点分析、椭圆分析等方法对生态福利绩效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最后运用面板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①2010—2020年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整体水平有所上升,呈现逐年波动提高的趋势。②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冷点城市多集中于山西省与河南省,热点城市集中于山东省。③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空间重心向东南迁移,标准差椭圆长轴标准差增加,短轴标准差减少。④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受产业结构、开放程度、环境保护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厘清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有利于实现城市高质量转型与区域绿色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睿哲   黄新春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区域,其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对实现区域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运用Super-SBM模型对2010—2020年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水平进行测度,进而运用核密度分析、冷热点分析、椭圆分析等方法对生态福利绩效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最后运用面板T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①2010—2020年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整体水平有所上升,呈现逐年波动提高的趋势。②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冷点城市多集中于山西省与河南省,热点城市集中于山东省。③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空间重心向东南迁移,标准差椭圆长轴标准差增加,短轴标准差减少。④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受产业结构、开放程度、环境保护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厘清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有利于实现城市高质量转型与区域绿色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俊   冯越珺   尤赟  
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命题。基于2010—2021年黄河流域地市层面数据,采用时空极差熵值法测度了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并利用标准差椭圆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考察黄河流域水生态文明的空间格局及动态演进特征,识别其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地区差异看,下游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高于上游和中游地区,上中下游呈“低—中—高”状态。从空间格局看,全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现西北—东南方向分散、东北—西南方向集聚态势,方向性有所增强。人力资本、绿色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而人口密度以及产业结构具有抑制作用,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性。上述发现为加快黄河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水和谐提供了经验支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俊   冯越珺   尤赟  
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命题。基于2010—2021年黄河流域地市层面数据,采用时空极差熵值法测度了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并利用标准差椭圆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考察黄河流域水生态文明的空间格局及动态演进特征,识别其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地区差异看,下游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高于上游和中游地区,上中下游呈“低—中—高”状态。从空间格局看,全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现西北—东南方向分散、东北—西南方向集聚态势,方向性有所增强。人力资本、绿色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而人口密度以及产业结构具有抑制作用,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性。上述发现为加快黄河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水和谐提供了经验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艳萍  刘畅  
文章运用基于Shephard水资源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2009—2018年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统计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时间演变和空间集聚状态。结果表明:2009—2018年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一直处于小幅度下降趋势;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不存在明显的全局空间集聚效应,流域内各省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差较大;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促进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水资源禀赋、城镇化进程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具有抑制作用,而产业结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茹少峰  马茹慧  
生态环境脆弱性是制约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以2005—2018年黄河流域7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计算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指数,并依据自然断点法将评价结果分为极度脆弱、重度脆弱、中度脆弱、轻度脆弱、微度脆弱五类。进一步通过空间相关分析揭示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CA-Markov模型对黄河流域2025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黄河上、中、下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分别表现“低—中—高”的分布特征,且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趋势存在区别:上游虽差异较大但波动相似,中游波动方向相反,下游在2016年之后整体呈下降趋势。(2)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存在空间相关性,上游呈现低—低聚集,下游呈现高—高聚集,中游空间相关性不显著。(3)预测2025年黄河流域中游地区重度脆弱有所扩张,下游地区极度脆弱向中心区域明显收缩。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也并非某一流域单独能够完成的,黄河上、中、下游要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制定与之相适宜、符合整体发展需要的治理与保护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